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去甘肃民勤,是个严冬。漫天飞雪落在戈壁与沙漠,落在叫不出名字的枯黄植物上。司机朱师傅鼻子冻得通红,用手指了指近处大约半人高的一棵树,“这就是梭梭,远处那片黄色的林子,就是梭梭林,夏天,它们就绿油油的”!
一棵成年的梭梭树,能固定10平方米沙漠。在民勤,这样的梭梭林到处都是。许多年来,种梭梭,已经成为民勤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防止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合围,为了保住陇原大地上的这方绿洲,一代又一代民勤人防沙治沙,注水节水,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确保处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间的绿洲甘肃省民勤县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这方沙漠绿洲如今什么样?民勤人生活怎么样?记者探访了甘肃省民勤县,看这块土地上勤劳的人民,如何将沙子变成绿洲。
日头刚上,一缕缕阳光洒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上,石述柱和村民早已用毛驴车把大水缸拖到沙漠边缘。种梭梭要水,水缸拖不进去,只能换成水桶,由人一担担挑过去。
“那时候没有水泵,也没有机械化设备,只能靠人力。”85岁的石述柱对记者说。上世纪60年代,身为民勤县薛百乡宋和村党支部书记的石述柱,决定带领村民在村西风沙肆虐的杨红庄滩建林场。
为什么要建林场?“民勤有句老话,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石述柱说,“庄稼种上后,十种九不收。因为风沙大的时候,连根都卷走了,颗粒无收是常有的事。”
收成差,百姓穷,沙进人退,宋和村的老百姓纷纷逃荒。“西走新疆,北走内蒙古。过去我们村的小伙子都处不上对象,姑娘也往外嫁。”这些情况深深刺痛了石述柱的心。“如果不治住沙,我们就不能生存,不能过日子。”为此,石述柱下了一个决心:“豁出一辈子,干好一件事,一定要治住沙患。”
上世纪60年代初,甘肃省治沙实验站在宋和村附近成立。石述柱知道,想要治住沙,还得靠科学。于是,他三天两头往治沙站跑,和技术人员交朋友,向技术人员请教治沙技术。石述柱对传统的固身削顶式治沙模式进行改革,将黏土压沙与林木封育结合,在草方格围成的沙窝边上栽种各种树木,把沙窝围起来,在沙窝中间再种上庄稼。如此,向沙漠要回了一块块宝贵的耕地。
这种治沙模式随后在全县推广,被民勤人称为“母亲抱娃娃”。民勤县每年用这种方法成功压沙2万多亩,得到国家林业专家肯定。科学家竺可桢更是给予高度评价,将其命名为“民勤模式”。
在沙漠里负重走路,深一脚浅一脚,十分辛苦。石述柱为此落下了腿病和肩病。“只要能治住沙,再苦再累我也值得。”大人都进沙窝了,孩子没人管。石述柱和妻子就把娃娃放在抬水用的木桶里,一路颠簸抬到沙窝,让孩子自己玩。“娃娃还小,抓起沙地里的羊粪蛋子、兔粪蛋子就往嘴里塞。可我们压沙的时候根本顾不上。”石述柱说。
压沙栽树,步步为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治沙造林,风沙肆虐的杨红庄滩栽植白杨、沙枣、梭梭等防风固沙林达7500亩,固定流沙8000多亩。一道长9公里、宽2.5公里的固沙林带如同一座绿色长城屹立在风沙线上。沙退人进,宋和村人留住了。
这道绿色屏障是民勤县防沙治沙成果的一个缩影。多年来,民勤县认真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防沙治沙示范区和山水林田湖草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目前,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 229.86万亩以上,其中压沙造林79.3万亩以上;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25万亩以上,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了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50年代的3%提高到如今的17.91%。
“近些年环境比过去好多了。”民勤县林业和草原局工程师张世虎介绍说,2001年至2010年,民勤县沙尘暴平均天数为10.9天。自2011年起,沙尘暴天数明显减少,降至1次甚至零次。
沙尘暴远离了这座县城,离不开民勤人近半个世纪压沙栽树的努力。如今,在民勤种梭梭,是一种全民行为。每到春秋两季,忙完农活的村民、县里的职工干部、从全国各地远道而来的志愿者,都会不约而同地去沙漠里压沙种梭梭。“在民勤,现在都找不到一块大面积的沙地种树了。”张世虎笑道,“因为差不多都被种完了。”
每到盛夏,连片的梭梭林集体变绿,从空中看,仿佛沙漠中的“绿海”。然而,这葱绿的梭梭林背后,远不止种下一棵树那么简单。
“民勤年降水量只有11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达2600多毫米。全国其他类似的地方,像内蒙古、新疆,种植条件都比我们好。民勤实在是太干旱了。在内蒙古能存活的毛条、花棒,在民勤的存活率只有20%至30%。”张世虎说。
民勤缺水,民勤人对这一点了然于心。民勤是全国最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且境内仅石羊河一条地表径流。
要想治住沙,还得先治水。“不然,种下的植物还是会因为缺水而枯死,植被生长周期和恢复速度都很慢。”民勤县水务局水利工程师王希鹏说。许多年前,民勤县境内的地下水位骤降,最深处竟达50多米。
2007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正式批复实施,民调工程、关井压田、水權水价改革……一系列与水有关的措施逐渐落实推进。为了缓解水资源危机,民勤县每年都从黄河和位于武威市凉州区的西营水库调水,在农村严格采用IC卡定额用水,每家按人口、农产、牲畜种类与数量向政府提交申请,按额度定量取水。为了遏制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民勤县累计关闭机井3018眼,并腾退耕地,将更多的地用来种树造林。
位于民勤县夹河镇的黄岸滩,是全县实施关井压田最大的区域,累计关闭机井275眼。关闭机井的效果立竿见影——不再抽取地下水了,2008年关闭的96眼机井中有7眼竟自流成泉。
“当时这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有些人说自流井是我们人为制造的,都不信。没想到,后来又冒出了几口自流井。谣言不攻自破。”夹河镇党委副书记何兴宏说。
一棵成年的梭梭树,能固定10平方米沙漠。在民勤,这样的梭梭林到处都是。许多年来,种梭梭,已经成为民勤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防止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合围,为了保住陇原大地上的这方绿洲,一代又一代民勤人防沙治沙,注水节水,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确保处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间的绿洲甘肃省民勤县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这方沙漠绿洲如今什么样?民勤人生活怎么样?记者探访了甘肃省民勤县,看这块土地上勤劳的人民,如何将沙子变成绿洲。
“豁出一辈子,干好一件事,一定要治住沙患”
日头刚上,一缕缕阳光洒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上,石述柱和村民早已用毛驴车把大水缸拖到沙漠边缘。种梭梭要水,水缸拖不进去,只能换成水桶,由人一担担挑过去。
“那时候没有水泵,也没有机械化设备,只能靠人力。”85岁的石述柱对记者说。上世纪60年代,身为民勤县薛百乡宋和村党支部书记的石述柱,决定带领村民在村西风沙肆虐的杨红庄滩建林场。
为什么要建林场?“民勤有句老话,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石述柱说,“庄稼种上后,十种九不收。因为风沙大的时候,连根都卷走了,颗粒无收是常有的事。”
收成差,百姓穷,沙进人退,宋和村的老百姓纷纷逃荒。“西走新疆,北走内蒙古。过去我们村的小伙子都处不上对象,姑娘也往外嫁。”这些情况深深刺痛了石述柱的心。“如果不治住沙,我们就不能生存,不能过日子。”为此,石述柱下了一个决心:“豁出一辈子,干好一件事,一定要治住沙患。”
上世纪60年代初,甘肃省治沙实验站在宋和村附近成立。石述柱知道,想要治住沙,还得靠科学。于是,他三天两头往治沙站跑,和技术人员交朋友,向技术人员请教治沙技术。石述柱对传统的固身削顶式治沙模式进行改革,将黏土压沙与林木封育结合,在草方格围成的沙窝边上栽种各种树木,把沙窝围起来,在沙窝中间再种上庄稼。如此,向沙漠要回了一块块宝贵的耕地。
这种治沙模式随后在全县推广,被民勤人称为“母亲抱娃娃”。民勤县每年用这种方法成功压沙2万多亩,得到国家林业专家肯定。科学家竺可桢更是给予高度评价,将其命名为“民勤模式”。
在沙漠里负重走路,深一脚浅一脚,十分辛苦。石述柱为此落下了腿病和肩病。“只要能治住沙,再苦再累我也值得。”大人都进沙窝了,孩子没人管。石述柱和妻子就把娃娃放在抬水用的木桶里,一路颠簸抬到沙窝,让孩子自己玩。“娃娃还小,抓起沙地里的羊粪蛋子、兔粪蛋子就往嘴里塞。可我们压沙的时候根本顾不上。”石述柱说。
压沙栽树,步步为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治沙造林,风沙肆虐的杨红庄滩栽植白杨、沙枣、梭梭等防风固沙林达7500亩,固定流沙8000多亩。一道长9公里、宽2.5公里的固沙林带如同一座绿色长城屹立在风沙线上。沙退人进,宋和村人留住了。
这道绿色屏障是民勤县防沙治沙成果的一个缩影。多年来,民勤县认真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防沙治沙示范区和山水林田湖草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目前,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 229.86万亩以上,其中压沙造林79.3万亩以上;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25万亩以上,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了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50年代的3%提高到如今的17.91%。
要想治住沙,还得先治水
“近些年环境比过去好多了。”民勤县林业和草原局工程师张世虎介绍说,2001年至2010年,民勤县沙尘暴平均天数为10.9天。自2011年起,沙尘暴天数明显减少,降至1次甚至零次。
沙尘暴远离了这座县城,离不开民勤人近半个世纪压沙栽树的努力。如今,在民勤种梭梭,是一种全民行为。每到春秋两季,忙完农活的村民、县里的职工干部、从全国各地远道而来的志愿者,都会不约而同地去沙漠里压沙种梭梭。“在民勤,现在都找不到一块大面积的沙地种树了。”张世虎笑道,“因为差不多都被种完了。”
每到盛夏,连片的梭梭林集体变绿,从空中看,仿佛沙漠中的“绿海”。然而,这葱绿的梭梭林背后,远不止种下一棵树那么简单。
“民勤年降水量只有11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达2600多毫米。全国其他类似的地方,像内蒙古、新疆,种植条件都比我们好。民勤实在是太干旱了。在内蒙古能存活的毛条、花棒,在民勤的存活率只有20%至30%。”张世虎说。
民勤缺水,民勤人对这一点了然于心。民勤是全国最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且境内仅石羊河一条地表径流。
要想治住沙,还得先治水。“不然,种下的植物还是会因为缺水而枯死,植被生长周期和恢复速度都很慢。”民勤县水务局水利工程师王希鹏说。许多年前,民勤县境内的地下水位骤降,最深处竟达50多米。
2007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正式批复实施,民调工程、关井压田、水權水价改革……一系列与水有关的措施逐渐落实推进。为了缓解水资源危机,民勤县每年都从黄河和位于武威市凉州区的西营水库调水,在农村严格采用IC卡定额用水,每家按人口、农产、牲畜种类与数量向政府提交申请,按额度定量取水。为了遏制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民勤县累计关闭机井3018眼,并腾退耕地,将更多的地用来种树造林。
位于民勤县夹河镇的黄岸滩,是全县实施关井压田最大的区域,累计关闭机井275眼。关闭机井的效果立竿见影——不再抽取地下水了,2008年关闭的96眼机井中有7眼竟自流成泉。
“当时这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有些人说自流井是我们人为制造的,都不信。没想到,后来又冒出了几口自流井。谣言不攻自破。”夹河镇党委副书记何兴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