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徒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in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转让合同上龙飞凤舞又歪曲难辨地签下自己的大名,这间全城最小规模的摩托车修理铺就归于自己名下了。李祖洪偷偷合了双掌,向天拜菩萨:阿弥陀佛,终于赶上了! 大哥明天出狱,这件功德终于在他出来之前拿下了。
  李祖洪把出租车包了一整个上午,一早候在监狱大门。那扇厚重得像电影慢镜头里几百年前的城门一样的大铁门徐徐开启时,他喉结上下滑动了一下,眨巴眨巴了眼睛,就看到大哥揽着干瘪的背囊,气定神闲地缓步迈出关了他七年的大牢。
  李祖洪把大哥直接拉回修理铺。店铺与住家一体,大铁闸一拉,吃喝拉撒,里面都齐全。
  浴室里,大哥可着嗓子吼老歌,一句一句搓去七年的晦味。李祖洪用救赎般的虔诚,摊开小桌,摆放狗肉、啤酒。
  他从十一岁开始就是大哥的跟班。爸妈外出打工无暇理他,是大哥收留了他,带他干活,给他钱花,教育他在社会上混要讲义气,比亲哥还亲。七年前,大哥向高利贷借钱,帮朋友大宏解困。大宏解脱了,也做上了小生意,高利贷却天天追大哥还债。大宏装作没事人一样,对大哥几次催他还钱理也不理。大哥走投无路,终于出手了。他召了十几个人向大宏“收数”。大伙把大宏拿住,问他要钱还是要命。大宏还真是要钱不要命的主。拖了十二个小时也不愿打电话叫家人拿钱来赎,把大伙全激怒了,几番对他拳打脚踢。李祖洪怎么打都难解他对大宏的痛恨,干脆抽出怀里藏着的七寸匕首,高高举起,就要一刀收了大宏的小命。恰在此时,警察从天而降,把他们一网打尽。案子开庭审理时,大伙才知道,他们中间出了叛徒,就在处置大宏的时候偷偷向警察报警。大哥把全部罪行揽到自己身上,说自己是主犯,是组织者、指挥者。为此,大哥被重判七年。其他十几个人作为从犯,判得轻。李祖洪犯罪时未满十八岁,被轻判五个月拘役。
  大哥穿了他给准备的衣裳。瘦了,衣服像挂在架子上一样飘。头光,肉实,干练得像钢筋。
  李祖洪拘役期满后,立誓做两件事:找出出卖他们、害得大哥受七年牢狱之苦的叛徒,让大哥亲手结果他的狗命;挣下一间店铺,让大哥出来有个归宿。他投靠了一家洗车店,从抹泡沫干起,最后成为最熟手的修理工。他的业余时间都用于找证据。可惜他走遍全城,没能确认哪个是叛徒。稍感欣慰的是,七年的积蓄,刚刚够买下一间最小规模的修理铺。至少有一样礼物,送给大哥迎接新生。
  “拿杯来。”大哥认真打量了一番修理铺,脸上是满意的表情。
  李祖洪一愣,他们在一起喝啤酒从来都是“吹喇叭”,什么时候用过杯?他站着不动,“没,没杯。”
  “碗也行,就是别对着吹。”
  李祖洪听话地把啤酒倒在碗里,双手递给大哥: “大哥,您变了。”
  “七年还换不来我一个变?”大哥有滋有味地喝了一口,惬意随着啤酒强烈的凉气冲上脸。
  李祖洪只一下眼里就模糊了,恨不得往地下一跪,却蹲在了小矮凳上: “大哥您受苦了!”他往喉咙深处倒了一碗啤酒,咬牙切齿道, “七年了,我一直在找那个叛徒。如果不是他报警,大哥怎会…… ”他打了个饱嗝, “大哥我告诉您,大狗、花蛇、南木,这三个人最可疑,可惜我还没找到证据。等查到证据,看我怎样收拾他!”
  大哥睨了他一眼,慢悠悠道:“别查了。什么叛徒!打电话报警的人是我。”
  饱嗝連连冲上,李祖洪惊愕万分:“您!怎……怎么,是您?”
  大哥说:“当时局面完全失控了,我真怕你们把大宏打死,可是我管不住你们了,只好打电话叫警察来。进去之后,我明白了更多的道理。一直后怕,如果你那刀扎了下去,就是三条人命啊!大宏死了,你我都得死。”
  李祖洪目瞪口呆,啤酒像涓涓细流从他嘴角潺潺溢出。
  大哥帮他满上,拿自己的碗和他的碰了碰:“还好,天不绝我。警察及时赶到。七年,换了三条人命。”他举头再四周打量了一遍修理铺,“还有,你我的新生。值了。”
  李祖洪一头迷糊,使劲摇晃,还是理不清。捧起碗,一饮而尽。
  选自《小说月刊》
其他文献
村东头有一棵百年的大樟树,大樟树下有一间低矮的破房子。破房子四处漏风,正中一座土筑的大火炉,黑娃叫它“烘炉”。炉的右边架着一个风箱,风箱来回一拉,炉膛内火苗直蹿。炉的左边是一个永远装满水的大缸,还有大锤、小锤、铁钳、铁砧、木柴,这就是黑娃的全部,这就是黑娃的铁匠铺。  黑娃是个孤儿。黑娃是村里的老铁匠李老头捡回来的娃。黑娃从小就跟着李老头打铁,李老头自然就是黑娃的师父。  黑娃的日子天天一个模样。
期刊
过了正月初六,石一砚的饭局少了。  他把东方术托他介绍小姑娘的事儿,早就忘了。年已不惑,丢三落四,已经成为常态。石一砚为了记住某件事,就在手机的记事本里写上,某月某日谁谁谁结婚;某点,到教育局某科开会……还是忘。  初十晚上,有一个重要饭局。石一砚喝多了,都是熟人,心里不设防。回家躺在床上,感觉天花板有些旋转。他闭目,想让身子停止旋转,做不到。口渴,他起来,摇晃着到了客厅,倒杯凉水,一口灌下去。一
期刊
堂 叔  堂叔在大伯的引导下,参加了闽粤赣边纵。  他原来当然也是个挑担的,在部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机枪手,著名的“白石顶战斗”中,他一个长点射,击毙了国民党保安团的一个副营长,致使这一路敌人仓惶败退。  剿匪战斗结束后,县城举行祝捷大会,万人空巷,人山人海哪。战利品、枪支就堆了三大卡车。为首的一辆,车顶架着一挺捷克式轻机枪,趴在那里的机枪手,不是别人,正是俺堂叔。他表情严肃,有熟人叫,没有听见;
期刊
李栓柱领着孙子在小区里溜达,看到假山后面多了一棵树,粗壮结实的树干很像一位壮年汉子在日光下被晒得起了汗碱的脊背;树干在一人多高的地方分了杈,一枝旁逸斜出,仿佛舞者甩出的一臂,一枝稍微弯曲一些,似乎在生长时被外力拧巴了一下,但突然崛然向上,形成了一臂托天的奇异造型。  李栓柱越看越觉得这棵树眼熟,很像一年前他在老家卖掉的那棵,只是树头上的枝梢都被锯掉了,仅剩下光秃秃几个枝杈,身上还挂着水管与瓶子,像
期刊
美子打电话说,老家学校的那幢“民主楼”要拆了,其實这个教学楼早在2005年就已属危房不再使用,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拆掉重建。  说过好些次再去看看,但终是未能成行,而今,它将要不在了。我马不停蹄地请假、买车票,无论如何,我得回去看看这童年的“老朋友”,还有我曾期待出现的人。  站在曾经熟悉、如今却有些许陌生的土地,我的心兀然紧张起来,那一幅幅昔日的图景在眼前闪闪而过。  那棵玉兰树上的花事依然
期刊
她不止一次想到去远行。  坐火车,去很远很远的地方。  去哪里?做什么?她不清楚。只是无法摆脱这个固执的念头。  今天是5月20号,一个浪漫花开的日子。她弄了几样小菜,一瓶红酒,两个酒杯。青椒白菜,西红柿鸡蛋,一盘清蒸鳜鱼,时鲜的香椿拌辣椒面透着油光煞是诱人。两只盛饭的细瓷碗已准备就绪,热腾腾的米饭还在锅里,可以想象打开锅盖时满房间扑鼻的香气。  她拨了一个电话,无人接听。打开微信页面,信息也还没
期刊
曹操讨伐江南,子恒和子健相随。子健嗜酒,忙里偷闲到西子湖畔品酒,不经意间,一名女子翩若惊鸿,从十六岁的子健眼前掠过。子健下楼急追,那女子已融入西湖春色的杨柳之中。柳色中女子的回眸一笑,令子健魂牵梦萦。四处寻访,得知此女子为江南大户人家之女,名唤甄宓。  战事猛烈,烟火中,子健再遇难民中的甄宓,江南暑热,子健汗泪俱下。四目交投,竟无言语,许久,子健说,娘子只管向西,可避开家兄刀刃。甄宓下跪,从胸前掏
期刊
养了三年的蔷薇,终于开花了,但那几簇直径不到三厘米的白色带绒毛的小花,和想象中的“百丈蔷薇枝,缭绕成洞房。密叶翠帷重,秾花红锦张”完全不一样。  晓薇联想到这三年的新生活,取来剪刀,将花儿剪的七零八落。  晓薇大学毕业后,第一天到单位报到,在人事处正巧遇到处长晓临。她毫无征兆地感到心跳加快,脸色绯红一片,大脑也像缺了血。晓临问她几句,她都没听清。  晓临长得真帅!深深凹陷的大眼,浓密的黑发根根直立
期刊
小镇东面相对偏僻的一座公园,60年没有什么大变化,真是奇迹。60年光景,人可没有这个能耐。所谓青春永驻,只不过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已。  总是在人少的傍晚时分,一个弯腰驼背的老男人,牵着满脸皱纹的老婆子,到公园散步。走着走着,老婆子会突然挣开老男人的手,嘴里说着,我不认得你,你老是牵着我干吗?  你看,你看,又说胡话了!我是你老伴啊!老男人无奈地摇摇头,再次伸手去牵老婆子的手。  公園小路边,有一条
期刊
今天,我被语文老师点名。  说不清是什么滋味,惊讶、怀疑、胆战心惊……  我在最后一排,过惯了“肆意妄为”的日子。因为鄙人的诸位恩师们都坚信一点,前排,优秀;中间,尚可;后排,废物。最后一排,不用提问,提了也听不见,听见也不愿站起来,站起来也不会。大多把头一低,也不晓得是在看题还是在忏悔……  这老师,不按常理出牌。  她多少有些让我害怕,我哪点被她盯上了呢?但愿她只是一时兴起,然后很快就把我遗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