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股市6年一个周期,家得宝中国公司似乎也是如此。
打开网页,关于家得宝退出中国的消息铺天盖地。对于经营6年的中国市场,家得宝说“再见”并不那么轻松。
9月14日,家得宝中国声明称,正式关闭在中国大陆市场仅余的7家大型家居建材零售商店。7家门店分别包括位于天津的4家门店、西安的2家门店,以及郑州的1家门店。
“关闭门店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家得宝中国公司关闭了所有在华12家门店后,家得宝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弗兰克·布莱克回应。
这意味着这家美国第二大零售商、全球最大的家居建材零售商,已完全消退6年前成功入华时的那股霸气和雄风,用“0”给中国市场画上了句号。
不过,家得宝公司并未表达全面撤离中国市场的意愿。弗兰克·布莱克表示,在过去的6年中,我们在中国市场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会将我们的中国经验应用到新的业务领域。
有业内人士分析,家得宝退出中国并不意外,这与家居建材的超市销售业态有关,在中国,超市销售业态与传统的家居消费模式是相悖的。
为何逆风逆水
这个美国大佬为何在中国水土不服?是收购之后的后遗症?还是商业模式有问题?需要从其发展脉络中厘清。
2006年,家得宝以超过1亿美元收购天津家世界12家分店,成功登陆中国市场。1年后,家得宝在天津、西安、郑州等城市的所有分店陆续开业。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相背离的是,家得宝门店并未在中国遍地开花,而是从2009年起便走上了“门店瘦身”的道路。
有媒体报道,2008年,家得宝青岛店销售额是9967万,毛利润近1800万元。但增值税、房租、人力成本、电费等运营成本几乎占到利润的一半,盈利空间非常有限。据家得宝内部人士透露,除天津友谊路店和西安莲湖店,家得宝其他在华门店均处于亏损状态,即便是处在中上游的青岛店,也在盈亏线边缘徘徊。
在家得宝,高管流动从未停止过,这也是造成家得宝根基不稳的原因之一。过去6年间,家得宝在中国市场零售业务板块三度更换中国区总裁。陈耀东、全国珊、周雷蒙先后在中国区总裁职位上指点江山,他们曾开创新模式,进行现代化管理。管理的结果却是:人力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经营成本不断上升。
“两年一次的总裁更换显示,家得宝的中国领导者,并未给予美国总部满意的答卷。至于关店、减员等单纯的粉饰财务数据做法几乎用尽之后,家得宝还是对中国市场无解。”家得宝前任部门总监说。
门店亏损,经营成本高,让家得宝美国总部同样叹息,尽早关店成为无奈之举。
在中国市场失意,在国外市场得意。家得宝在国外其他市场尝试颇为成功。在加拿大和墨西哥,家得宝全球门店数达2248家,2011财年,家得宝的销售额达704亿美元,盈利达到39亿美元。
商业模式失败
家得宝公司授权新闻发言人栾晓菲称,家得宝“水土不服”是因为商业模式。
有资料显示,家得宝是家装DIY的鼻祖。家得宝在美国成功的一大因素就是DIY理念的提出和全面实行。
在美国,家得宝服务的营销理念值得同行称道。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特征和新的消费需求,家得宝在中心城市成立了以设计为主导,以BIY(自己买建材,请专业人士施工)为特征中心店。
针对白领人群,家得宝开设了结合综合仓储与设计中心特点的新型门店。这些门店更注重设计,运用展览会中的很多要素,注重实用的建材基础类商品,以品类集约的方式展现,透出新经济时代的时尚感。
对于消费习惯不同的中国人而言,这种完全实现家装的理念行不通。中国人打造自己的美巢时,依托装修公司提供全程的服务,包括设计、送货、安装、使用、售后。相比之下,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本土传统的家居商场倡导“一站式购齐”的理念,带给消费者便捷的购物体验。
其实,家得宝进入中国后也在创新商业模式,推出“社区订货、门店采购“的营销模式。在西安门店,家得宝采取了在社区订货、在门店采购的社区门店营销模式,这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但是,在该模式推出不到一年之后,就没有声音了。
家得宝的另一大优势就是全球采购。全球采购能够极大地降低成本。沃尔玛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可这一点在中国却无法实现。
在中国,中国的家居建材商品种类最多,价格便宜。而家得宝所赖以成功的全球采购优势在中国却成为其劣势。
郑州家得宝一位负责人透露,同样一款芯板,家得宝的售价高达100元,而批发市场的价格不足50元。消费者如果不具备专业知识,在购买时很难区分同款产品质量的好坏。这样,家得宝就没有市场优势了。
商业模式的失败,使得家得宝公司尝到苦果。近日,家得宝公司坦承,关店工作预计将使公司在2012年第三季度承担约为1.6亿美元的税后费用,而2006年收购家世界家居门店之时,家得宝付出的代价也高达1亿美元。
尝试触网转型
惨淡退出中国市场,家得宝并不甘心。在众多质疑声中,家得宝尝试寻找新的绿洲。
将公司的业务重点转向专业零售店和网上销售。
有消息称,家得宝公司将保留团队,专注于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同时,其在天津开设的两家专业零售店——分别为涂料地板、典藏家居专卖店将继续经营。目前,公司正在与多家中国领先的电商商谈合作事宜。
家得宝所谓的“新商业模式”,包括线下和线上业务。线下,指继续经营最近在天津开设的两家专业零售店;线上则是大部分家居超市普遍尝试的电商模式。
然而,对于家得宝中国正在触网这一举动,很多人持怀疑态度。在电商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家得宝进入无疑是一次冒险。
提到实业进军电商领域,不得不提到全球最大消费电子零售商百思买。它触网是在经营不景气时的出路。在家得宝宣布关闭在华门店之前,2011年2月关闭了在华的所有门店。今年7月,百思买宣布其重返中国市场的最新策略:通过与家电电商合作开设的网店,正式回归内地市场。它的转型是否成功,有待市场检验。
对家居卖场而言,虽然线上销售的优势很明显,能够通过有效降低经营成本而降低售价。但是,网络销售先天具有劣势,目前家居网店最大的优势还是低价折扣,但正因低价往往会直接冲击家居企业原有的实体店销售渠道。
对此,有网商表示,电商不会完全取代实体店,实体店的存在会让消费者有更多的购物选择。这样发展下去,电商很快就会饱和。
对于家得宝的转身,郑州建材商王晨认为,失去了体量优势会让家得宝的竞争力大为减弱。家具业电商模式的发展,需要很漫长的过程。
打开网页,关于家得宝退出中国的消息铺天盖地。对于经营6年的中国市场,家得宝说“再见”并不那么轻松。
9月14日,家得宝中国声明称,正式关闭在中国大陆市场仅余的7家大型家居建材零售商店。7家门店分别包括位于天津的4家门店、西安的2家门店,以及郑州的1家门店。
“关闭门店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家得宝中国公司关闭了所有在华12家门店后,家得宝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弗兰克·布莱克回应。
这意味着这家美国第二大零售商、全球最大的家居建材零售商,已完全消退6年前成功入华时的那股霸气和雄风,用“0”给中国市场画上了句号。
不过,家得宝公司并未表达全面撤离中国市场的意愿。弗兰克·布莱克表示,在过去的6年中,我们在中国市场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会将我们的中国经验应用到新的业务领域。
有业内人士分析,家得宝退出中国并不意外,这与家居建材的超市销售业态有关,在中国,超市销售业态与传统的家居消费模式是相悖的。
为何逆风逆水
这个美国大佬为何在中国水土不服?是收购之后的后遗症?还是商业模式有问题?需要从其发展脉络中厘清。
2006年,家得宝以超过1亿美元收购天津家世界12家分店,成功登陆中国市场。1年后,家得宝在天津、西安、郑州等城市的所有分店陆续开业。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相背离的是,家得宝门店并未在中国遍地开花,而是从2009年起便走上了“门店瘦身”的道路。
有媒体报道,2008年,家得宝青岛店销售额是9967万,毛利润近1800万元。但增值税、房租、人力成本、电费等运营成本几乎占到利润的一半,盈利空间非常有限。据家得宝内部人士透露,除天津友谊路店和西安莲湖店,家得宝其他在华门店均处于亏损状态,即便是处在中上游的青岛店,也在盈亏线边缘徘徊。
在家得宝,高管流动从未停止过,这也是造成家得宝根基不稳的原因之一。过去6年间,家得宝在中国市场零售业务板块三度更换中国区总裁。陈耀东、全国珊、周雷蒙先后在中国区总裁职位上指点江山,他们曾开创新模式,进行现代化管理。管理的结果却是:人力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经营成本不断上升。
“两年一次的总裁更换显示,家得宝的中国领导者,并未给予美国总部满意的答卷。至于关店、减员等单纯的粉饰财务数据做法几乎用尽之后,家得宝还是对中国市场无解。”家得宝前任部门总监说。
门店亏损,经营成本高,让家得宝美国总部同样叹息,尽早关店成为无奈之举。
在中国市场失意,在国外市场得意。家得宝在国外其他市场尝试颇为成功。在加拿大和墨西哥,家得宝全球门店数达2248家,2011财年,家得宝的销售额达704亿美元,盈利达到39亿美元。
商业模式失败
家得宝公司授权新闻发言人栾晓菲称,家得宝“水土不服”是因为商业模式。
有资料显示,家得宝是家装DIY的鼻祖。家得宝在美国成功的一大因素就是DIY理念的提出和全面实行。
在美国,家得宝服务的营销理念值得同行称道。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特征和新的消费需求,家得宝在中心城市成立了以设计为主导,以BIY(自己买建材,请专业人士施工)为特征中心店。
针对白领人群,家得宝开设了结合综合仓储与设计中心特点的新型门店。这些门店更注重设计,运用展览会中的很多要素,注重实用的建材基础类商品,以品类集约的方式展现,透出新经济时代的时尚感。
对于消费习惯不同的中国人而言,这种完全实现家装的理念行不通。中国人打造自己的美巢时,依托装修公司提供全程的服务,包括设计、送货、安装、使用、售后。相比之下,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本土传统的家居商场倡导“一站式购齐”的理念,带给消费者便捷的购物体验。
其实,家得宝进入中国后也在创新商业模式,推出“社区订货、门店采购“的营销模式。在西安门店,家得宝采取了在社区订货、在门店采购的社区门店营销模式,这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但是,在该模式推出不到一年之后,就没有声音了。
家得宝的另一大优势就是全球采购。全球采购能够极大地降低成本。沃尔玛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可这一点在中国却无法实现。
在中国,中国的家居建材商品种类最多,价格便宜。而家得宝所赖以成功的全球采购优势在中国却成为其劣势。
郑州家得宝一位负责人透露,同样一款芯板,家得宝的售价高达100元,而批发市场的价格不足50元。消费者如果不具备专业知识,在购买时很难区分同款产品质量的好坏。这样,家得宝就没有市场优势了。
商业模式的失败,使得家得宝公司尝到苦果。近日,家得宝公司坦承,关店工作预计将使公司在2012年第三季度承担约为1.6亿美元的税后费用,而2006年收购家世界家居门店之时,家得宝付出的代价也高达1亿美元。
尝试触网转型
惨淡退出中国市场,家得宝并不甘心。在众多质疑声中,家得宝尝试寻找新的绿洲。
将公司的业务重点转向专业零售店和网上销售。
有消息称,家得宝公司将保留团队,专注于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同时,其在天津开设的两家专业零售店——分别为涂料地板、典藏家居专卖店将继续经营。目前,公司正在与多家中国领先的电商商谈合作事宜。
家得宝所谓的“新商业模式”,包括线下和线上业务。线下,指继续经营最近在天津开设的两家专业零售店;线上则是大部分家居超市普遍尝试的电商模式。
然而,对于家得宝中国正在触网这一举动,很多人持怀疑态度。在电商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家得宝进入无疑是一次冒险。
提到实业进军电商领域,不得不提到全球最大消费电子零售商百思买。它触网是在经营不景气时的出路。在家得宝宣布关闭在华门店之前,2011年2月关闭了在华的所有门店。今年7月,百思买宣布其重返中国市场的最新策略:通过与家电电商合作开设的网店,正式回归内地市场。它的转型是否成功,有待市场检验。
对家居卖场而言,虽然线上销售的优势很明显,能够通过有效降低经营成本而降低售价。但是,网络销售先天具有劣势,目前家居网店最大的优势还是低价折扣,但正因低价往往会直接冲击家居企业原有的实体店销售渠道。
对此,有网商表示,电商不会完全取代实体店,实体店的存在会让消费者有更多的购物选择。这样发展下去,电商很快就会饱和。
对于家得宝的转身,郑州建材商王晨认为,失去了体量优势会让家得宝的竞争力大为减弱。家具业电商模式的发展,需要很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