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采薇》看儒家文化的悖论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_fire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采薇》来源先秦时期有关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伯夷和叔齐历来被封建社会大加赞扬,更是儒家学派的品节榜样,而鲁迅对这个故事进行解构,重新编排讲述,呈现了新的面貌。在小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儒家文化的各处矛盾,本文将从外部和内部挖掘小说中所呈现的儒家文化中的悖论,从表层和内核、精神和物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鲁迅对儒家文化的看法和阐述他对文化的观点。
  关键词:鲁迅《采薇》;儒家文化;悖论
  鲁迅先生使用历史传说和历史故事作为素材进行再创造,形成了《故事新编》的八篇小说,在《采薇》中,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在鲁迅的小说《采薇》中,他们遵循“王道”,在武王伐纣之后决定离开养老堂到华山去,途中因为“归马于华山之阳”和“华山大王小穷奇”碾转到了首阳山。从此他们开始了不食周粟,采薇而食,最终被人点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后死于山上。伯夷、叔齐,历来受到儒家的尊崇,把他们当作抱节守志的典范,文中体现的便是传统儒家文化。虽然当时孔子还没有诞生,儒家文化也没有正式形成,但是儒家文化奉行“先王之道”,其中他们身上显现的“忠义”和“仁”与文王的礼教可以说是儒家的渊源。
  悖论在这里指无法调和的矛盾,整篇小说表现的便是儒家思想文化。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系统大而博杂,其中存在着多次矛盾。伯夷叔齐所信服遵循的“先王之道”最终逼死他们自身,他们心中的原则没有给他们带来生机,这是文中最大的悖论。
  一、儒家文化中的内部矛盾
  (一)思想驳杂,何以为先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他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孔子突显了“仁、义、礼”的重要性,告诉我们必须去遵循它们,去追随能奉行他们的人,却没有告诉我们其中哪个最重要,当其中出现矛盾时该以何为先。显然,这五常不是放在在同一层次同一主体下面讨论的,当出现同一件事遵行了“仁”就不能说是“义”或是其他常理的情况时,信奉儒家的人往往措手无策,不知该怎么行动,因为无论怎么选择都是不对的。这便形成了儒家文化内部的一个悖论。
  《采薇》中商王“变乱旧章”,是不符合“礼”的,“原是该征伐的”;但武王征伐就是“以下犯上”,却是“也不合先王之道”。这些原则本身就存在着内涵上的悖论,无法满足所有原则,遵循一个就可能违背了另一个,以此作为行动标准就常常陷于两难之间。对于讨伐商纣这件事,伯夷本来的态度是打算不管时局,安稳地养老,“我们是客人,因为西伯肯养老,呆在这里的。烙饼小下去了,固然不该说什么,就是事情闹起来了,也不该说什么的。”叔齐却显得十分担忧,到处打听时事,在武王出兵时拉着伯夷上前扣马进谏,“老子死了不葬,倒来动兵,说得上‘孝’吗?臣子想要杀主子,说得上‘仁’吗……”。这两兄弟的行为不同之处,也正是儒家矛盾的体现。
  (二)形式大于实质,不合人性
  理论只有深入人心,人们理解接受后才能真正生存下来。先秦时倡导的“仁义礼”只有贵族和知识分子才从小学习接触,大多数下层民众都不解其中深意,依靠行政力量去推行孝悌和仁义,空有仪式而轻视实质,而且其中有些不合人性,不了解人性,当然只能做个样子出来,这也是儒家文化面临的一个矛盾。表层和内核上存在缝隙,中间隔着真实的人性,如若不能解决,这个矛盾将继续存在。
  在文中,这种形式大于实质的矛盾通过各阶层体现出来。首先是街道上的民众,他们遵循“文王敬老的上谕”给伯夷叔齐这两位老人让路,当他们两人被推倒在地之后关心地围过来,“几个人便蹲下身子”,“几个人回家去烧姜汤”,“几个人去通知养老堂”,似乎很和谐的样子。但是过了“烙好一百零三四张大饼的工夫”,围观群众渐渐走散了,“又好久”才有人过来抬伯夷回去。更有甚者,非要醒过来的伯夷喝下这姜汤才能成就自己的善行。善行只是一种形式,欠缺着真实的关心。再看士兵,士兵对伯夷叔齐这两个“扣马”的人的处置作者描写得非常诙谐。甲士们“恭敬地向伯夷和叔齐立正,举手”,“到得背后,甲士们又恭敬的立正,放了手,用力在他们的脊背上一推”。“恭敬”与用力一推形成一个反差,正体现出他们并没有真正领会到“敬老”,只是照着规定来做事而已。
  二、儒家文化中的外部矛盾
  (一)精神与物质不可调和
  这是文中最大最重要的矛盾。儒家文化是属于精神层面,它的原则和遵循却必须涉及到物质层面,但它没有考虑到现实情况,或者说是它过度重视精神层面而轻视物质、轻视生命,奉行“舍生取义”。物质和精神之间,生存和思想之间不可调和,存在着矛盾,无法跨越的鸿沟。
  伯夷和叔齐视道德为最高标准,在他们知道武王伐纣之后,叔齐说:“不料竟全改了文王的规矩……你瞧罢,不但不孝,也不仁……这样看来,这里的饭是吃不得了。”他们决心离开养老堂,离开有“吃不完”的烙饼的地方而到没有周家大饼的山上去。这样的做法使他们遵循“先王之道”的心安宁了,但身体却发出了反抗。刚开始还好,采薇而食,后来经人提醒之后连薇也不敢吃了,为了心中对周王朝的对抗,为了“不食周粟”,他们便只有饿死这条路可走了。作者并没有给出两人死亡明确的原因,只是给出了几个可供想象的可能,不吃薇饿死、强盗杀死和因贪鹿肉而天谴饿死。无论是哪个结局,都出自于他们心中所遵循的道德,它们使他们到达这般境地,最后只有死路一条。
  中国几千年来因为心中信守的道德义理而走上绝路的人不算少,他们没有看到生命的重要性,不肯折腰,不相信“留得青山在,哪怕沒柴烧”,最终惹来杀生之祸。道德固然重要,但生命也不可轻视,没有生命就失去了一切,包括心中的抱负和奉行的道德。抛弃生命的道德,最终也会被生命所抛弃。道德文化如果没有考虑到人的生存,没有考虑到人的天性,没有考虑到物质层面,它是不适合人类发展的,终究在文明发展的历程中被抛弃。   (二)前途和现状,出世和入世的纠纷
  儒家文化向来是提倡入世的,孔子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依然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地周游列国,教授弟子,期待恢复周朝尊卑分明的礼乐之国。“学而优则仕”,后世大多数知识分子学习孔儒之道,专研四书五经,大抵是为了一朝入朝为仕光宗耀祖,为天下黎明百姓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同时儒家文化中的诸多教条却捆绑住儒家学子,使其为了内心的道德不得不退隐山野,终其一生闲云野鹤。“有作为”与恪守的道德观念之间存在着矛盾,徘徊在出仕与归隐的两难境地之中。
  文中的改朝换代促使伯夷和叔齐归隐山野,先前兄弟之间的友爱又使他们抛弃祖业,最终他们垂垂老矣,并无一番作为,最多只是“烙饼”变化时讥讽一下朝政,最后在首阳山死去,他们的一生可以说除了守节并没有值得赞颂的,既没有对自己的国家建设出过力,也在天下变更时作出自己的努力。这也是后世儒生面对的一个矛盾,一个无法解决的困境。改朝换代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此时处在两个时代交界的儒生们就显得十分尴尬了,出仕是对前一个朝代的不忠,不出仕则是辜负自己一生的才学、数十载的寒窗苦读,更是辜负自己内心的壮志。他们挣扎着,无法解开这个悖论,每天活在自己焦虑之中。他们所学习所尊奉的儒家思想文化既是他们出仕的利器,也是阻止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障碍。
  三、鲁迅心中的文化观念
  儒家文化中悖论处处可见,可以说“通体都是矛盾”,那么中国文化的出路在哪里?我们应该确立怎样的文化观念?怎样的文化才是健康的、可发展的?鲁迅在《忽然想到(六)》中写道:“我们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由此我们可得出鲁迅认为,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创造也必须符合人类的生存发展规律。
  《采薇》中所表现出来的儒家文化最终使人走向灭亡,它不符合作为人首先要考虑“生存”和“温饱”这个规律,以致它的悖论使它被后人诟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里面被批判被打倒。但物质和精神始终要存在一个界限,精神或者说文化是不能只停留在物质生存方面,甚至被物质带入一种低俗的境地。鲁迅对先前的观点有一个补充说明:“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鲁迅对儒家文化是持批判的态度,他认为儒家文化中的一些东西是倒退,是限制人类的发展,而他提出的文化观念显示作为人的文化,当然是需要顺应生存的,是进步的,是有益于后一代。
  结语:
  鲁迅的小说《采薇》整篇体现着传统的儒家文化观念,而这些观念存在着方方面面的悖论和矛盾,无论是外部和内部都不能根除。这些矛盾集中表现在儒家文化表里关系和精神物质关系中,使千百年来儒生们处在一种寸步难行的境地之中,使他们在生存还是毁灭中挣扎。《采薇》一一揭露这些矛盾,我们也可以从中一窥鲁迅文化中的“立人”观念。
  参考文献:
  [1]鲁迅.故事新编[M].上海: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1.
  [2]王得后.鲁迅教我[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1.
  [3]王得后.人类的生存困境与鲁迅的文化创新[J].鲁迅研究月刊,1950(50).
  [4]祝宇红.“王道”“天命”的歷史批判和现实讽喻——重读鲁迅《采薇》[J].文艺争鸣,2016,05.
  [5]王富仁.中国现代文化指掌图[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进程的逐渐加快,在各领域中,我国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集中改良,衍生出了独具特色的方式方法.其中,在建筑领域,公路与工程问题逐渐成为了人
高等教育领域逐渐步入互联网时代,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和人才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为了满足人工智能时代产业与职业变革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借助信息化技
摘 要: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即将崩溃倾倒的清王朝又延续了60多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理学名家。在他30余年繁忙的翰苑和戎马生涯中,不忘亲人、敦睦亲情,先后写了近1500封家书,内容涉及修身、戒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高尔基作品在中国的译介达到了高潮.这种状况的出现,从多元系统理论视角看,是与苏联国内高尔基的升温、中国主流文学转型之需、作家与译者人生经历与创作方
在胡杨根蘖苗数量减少的基础上对种子育苗技术进行研究,旨在通过扩大良种繁育恢复自然植被,为防风固沙林带作贡献.
该文分五个部分对现在民间审计界盛行的风险导向审计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风险导向审计的含义、特点、实施程序及与制度基础审计的差别.第二部分侧重分析
本文以傅雷与夏志清对张爱玲《倾城之恋》的评议本为考察对象.张爱玲的作品多次被海内外名家评议,傅雷以其古典悲剧理念对张爱玲的文章进行褒贬,而夏志清对张爱玲的评论则几
风险投资是为了取得高收益而对高科技产业中建企业进行的投资,该文认为风险投资具有新古典契约、关系型契约的双重性质,同时运作于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探讨了基于这种性质的
建立一个健全的员工激励机制是家族民营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同时对企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推行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保证,是适应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
与其在意别人的背弃和不善,不如经营自己的尊严和美好.《百年孤独》是一本包容万象、精彩缤纷的史诗级小说.一部悠长的家族恩怨史,隐隐约约中映衬着拉美社会近一个世纪的的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