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思入技术现象并追问技术本身,海德格尔将现代技术的本质揭示为促逼着的集置,并将其归属于存在的天命。立足于海德格尔的天命观,本文从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之分、技术工具论和技术自主论两极视角、现代技术的形而上学前提和存在论等角度分析梳理海德格尔对技术与人之本质关系的解蔽,并在这个基础上解读现代技术天命之救渡的内涵,探讨其现代意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思入技术现象并追问技术本身,海德格尔将现代技术的本质揭示为促逼着的集置,并将其归属于存在的天命。立足于海德格尔的天命观,本文从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之分、技术工具论和技术自主论两极视角、现代技术的形而上学前提和存在论等角度分析梳理海德格尔对技术与人之本质关系的解蔽,并在这个基础上解读现代技术天命之救渡的内涵,探讨其现代意义。
其他文献
“我是想那潭清水……” …… …… “那水潭不是好多人才挖成的吗?我们能行?” …… …… “我真想那潭清水……” …… …… ——张炜《一潭清水》 感谢余旸、程凯、冷霜在一个对立多多、火气多多的时代以正面的态度耐心开启关于当代中国理想主义重建问题的讨论,感谢莫艾、李娜、姜涛第一时间觉得理想主义讨论重要,愿意一起致力使这一处于起始阶段的讨论更有饱满度。 当然,特别感谢他们,首先是我
分析目前高校科技期刊和学科建设的研究现状,并基于“共生理论”,探讨高校科技期刊与一流学科协同发展模式,提出高校科技期刊与一流学科应协同培养人才,共建论文发表平台、学术交流和传播平台,共建公开透明、价值体现型的学术评价体系及高校智库型学术共同体,互助共进,服务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实现高校科技期刊与一流学科的协同共生。
摘 要:以剖析城市小资产阶级享誉文坛的茅盾,曾多次致力于以小说的形式来捕捉他对乡土中国的思考。其中,有两个关键节点是《泥泞》与《春蚕》的创作。通过对读,可以看到茅盾对中国(乡村)社会、农民运动、革命文艺等话题持续、驳杂而动态的思考过程,其中也有书写范式与感觉结构的更新。 关键词:《泥泞》;《春蚕》;乡村;小资产阶级;书写;革命 以剖析城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享誉文坛的茅盾,曾多次致力于以小说的形
在今年(2021年)1月23日至24日举行的“历史巨变中的人文学探索”线上讨论中,我曾围绕贺照田老师长文《当革命遭遇危机……——陈映真八十年代初思想涌流析论之一》{1}(下简称“陈映真文”),提交了一篇论文:《从“反思自我”到“理想主义重构” 兼及理想主义重构的当代可能性》。将“理想主义重建”作为主要探讨议题,与贺照田有关陈映真的这篇长文有莫大关系。在此,我想首先向读者交代文稿写作的前后情况和我对
有关《尚书》文体类型的认识及分类,历来存在不小的争议。其实,在此问题上,应该从三个层面加以认识:首先,就专书文体而言,《尚书》呈现记言的特征,但作为记言文献,《尚书》也存在记事的篇章。早期记言文献记言与记事并存乃是常态;其次,从《尚书》的篇章文体来看,大致有对话体、事语体,以及单纯记事篇章,这也是早期记言文献的常态;再次,《尚书》文体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还体现在篇名上,典、谟、训、诰、誓、命反复出现,这不是偶然的,因为它们均属于仪式文献,各自与特定的仪式有着紧密关联。作为礼制的外在表现,仪式具有可重复性,这
一、从“看见”杀马特说起去年年底我看了一个纪录片导演的演讲,叫《我拍了杀马特》。①“杀马特”,10多年前我们应该在网络上看到过:顶着五颜六色爆炸头的青少年——据说是来自乡村的打工青年在模仿都市的“非主流文化”。网络上曾有很多对他们的调侃甚至谩骂,后来就无声无息了。导演李一凡开始是以一种“哎,中国有朋克了……抵制消费主义的审美自觉”的赞叹心情去寻找、拍摄“杀马特”的。但很久都不得其门而入,后来他做了很多努力,一点一点地走进了这些青少年的生活。
摘 要:《热爱孩子的男人》是20世纪澳大利亚杰出女作家克里斯蒂娜·斯特德的代表作。小说中混乱不堪、冲突不断的波利特一家在滑向悲剧深渊的过程中,伴随着大量而详细的身体叙事。本文聚焦小说中纷繁复杂的“身体”,尤其是萨姆、亨妮和路易这三位主人公的“身体”,分析和论证“身体”在建构和言说自我、认识和应对世界、书写和反映生存这三方面所呈现出的主体性特征。在此基础上,这部作品集中反映了斯特德的身体观念和哲学思
怪兽/异形电影是海洋科幻电影的常见题材.在中西方文化中,大鱼、巨龟等海洋怪物原型有着悠久的历史.初代《哥斯拉》中体型巨大、破坏力惊人的哥斯拉成为二战之后日本社会“核
细数一下,这应该是我第三次参加贺照田老师“陈映真文”{1}的讨论。第一次是201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会者很多是所里长期研究台湾文学的同事,讨论集中于对陈映真思想历程的解读。如果没有记错,我当时就对作者在论文题记中所言——“本文刚写出草稿,就有朋友指出:文章讲的是台湾作家陈映真,实际在处理的却是大陆当代史”——印象深刻,不仅因为它特别符合我对论文的阅读感受,还被论文本身那种富于灵感的思
当代中国人对“理想主义”应该都不陌生,很多时候它被用来指称一个特定时代的思想认识特征,也因此被认为是已成陈迹的事物。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学术界少有关于它的正面和深入的讨论。从几年前读到贺照田的“潘晓讨论”研究长文,到去年阅读他关于陈映真20世纪80年代思想涌流的研究长文{1},深受启发和触动的同时,我愈益意识到这一概念的思想价值内涵,也认识到“理想主义重建”问题在他的学术思想工作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