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自然课程20年探索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c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州市吴江区金家坝幼儿园发挥园所地处农村的资源优势,以“在自然中成长”为办园理念,以幼儿发展为本,以走进自然、经验转化、整体建设为路径,进阶推进自然课程的建构,实现了幼儿自由、自然的发展。
  关键词:自然课程;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7B-0021-04
  苏州市昊江区金家坝幼儿园是一所生长于农场里的儿童乐园,有效开发农村资源,发挥其教育价值,是幼儿园p项应幼儿天性、彰显办园特色的创新举措。我们以“在自然中成长”为办园理念,以幼儿发展为本,依照幼儿内在自然的发展规律,以走进自然、经验转化、整体建设为路径,进阶推进自然课程的建构,实现了幼儿自由、自然的发展。
  一、走向自然就地取材
  20世纪90年代,《幼兒园工作规程》的试行与实施,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幼儿园教育片面强调知识、教师主导和分科教学的现象。1996年起,我园在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进入了以种植与饲养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课程资源开发第一阶段。
  1.转变观念,回归大自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儿童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频繁接触电视、电脑等媒体,与自然亲近的机会逐渐减少。即便生活在农村,大多数幼儿也不知道小鸡小鸭生长的过程,区分不了黄豆豌豆,更不知道泥土之下的秘密……而探究这些,应是幼儿与生俱来的天性。通过什么样的途径、用什么样的方法引导幼儿回归自然发挥天性呢?那就把他们带进大自然!油菜田里,徜徉花海摘菜心,腌阿婆菜,做干菜塌饼;果园里,检拾掉落的石榴花托,统计花托、花瓣数量;蚕房里,细心观察蚕宝宝生命周期的变化……在大自然这间教室里学习、体验、探究,寻找感兴趣的事物,抓一抓、摸一摸、尝一尝、听一听,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走进自然,不仅仅是走进自然本身,更是回归自然规律,回归生命本质:遵循幼儿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使幼儿自然、自由、健康、和谐、富有个性地成长。
  2.改造环境,建设小农场
  金家坝幼儿园于1996年完成易地新建,占地近万平方米,一片田野和一汪水塘环绕在幼儿园四周。如何利用这个自然环境激发幼儿自然天性?我们的答案是,把大自然“搬进”幼儿园!首先,我们搜集资料,走访花农果农,了解适合本地种植的植物,学习如何养护这些植物。接着,我们着手为幼儿创建了占地五亩的果园,种上桃树、梨树、批把树、石榴树,还把幼儿园旧址的三棵大香樟树移植过来,供幼儿避暑纳凉。依循季节指导幼儿种植西瓜、葫芦、番茄、草莓、山芋……之后又饲养了孔雀、鸽子、鸡、鸭、鹅、螺蛳、乌龟等小动物。一个可感、可悟、可触摸的小农场初具形态。
  3.实践探索,多感官探究
  幼儿认识事物主要依赖于直接经验,通过摸、看、闻、尝、听、抓、举、扔、捏等方式来了解事物的各种特征。在课程资源开发初期,我们摆脱单一、教条的讲解,融入各种丰富的、具有主动性的体验形式。如引导幼儿像小小生物学家一样,寻找黄瓜爬藤的秘密,破解小兔肢体语言,比较清水和污水中龙虾的生存情况……幼儿边玩边学,通过多样化的观察和探索获取答案。这一过程可能有曲折反复,答案可能会多元多态,然而,这样经过独立思考获得的切身体验摆脱了现成答案的束缚,激发了儿童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课程开发第一阶段我们更多地考虑如何克服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利用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给幼儿创设一个好看好玩的生态环境,让每一块土地、每一种植物、每一个动物都成为幼儿园的活教材,使幼儿在“天天有绿、月月有花、季季有果”的生态化环境中与阳光亲密接触,和花草虫鸟自由对话,探究大自然的奥妙,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但这个阶段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比较单一,尚有大量丰富的课程资源被闲置,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建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从资源开发向经验建构转化
  怎样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方式?他们在与动植物的互动中能理解什么?他们如何在实际参与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经验?针对前期研究过程中大量丰富的课程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的现象,2007年起,我们对幼儿园已有的、有待开发的课程资源进行整体盘点,尝试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以资源开发、学习活动、经验建构引领幼儿深入开展项目活动。
  1.由资源向经验转化的开发路径
  幼儿园自然资源的开发尝试从园内向园外延伸,整合园内外各类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从动植物切入,扩展到农村丰富的课程资源,如农事活动、礼仪风俗、风土人情、节日庆典等,形成园本教育资源网。在资源梳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规划,明晰各类资源对应的关键经验,形成一年资源汇总,再分解到每周,最后形成一个个项目活动。资源开发路径为“可以种什么养什么一资源在哪里一种了什么养了什么一怎么种怎么养”,着力让幼儿在园内外体验真实的生活,最终实现从物质形态课程资源到精神形态幼儿经验的转化,促进幼儿经验系统化建构(如图1)。
  2.由“兴趣、问题”到“经验、表征”的学习路径
  为使幼儿更好地获得持续观察和探究动植物秘密的有趣经历,我们让幼儿真实参与种养和管理,并鼓励他们围绕在种养、实验、观察、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主动合作寻求答案。幼儿在感知、操作、游戏、探究、讨论中,与种植、饲养资源进行互动,生成经验。如在“石榴丰收啦”活动中,幼儿在摘石榴、石榴大比拼、品尝分享等实际参与过程中,尝试运用数数、分类、比较、排序、统计等方法自主探索石榴的形状、数量、重量。再如在“小羊爱吃什么”活动中,围绕小羊的食物,孩子们生发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小羊爱吃什么”“小羊最爱吃什么”“怎样给小羊定食谱”,并围绕问题进行探究。种植饲养活动的探究过程是幼儿“兴趣生成任务→任务引发探究→探究形成经验→经验外显表征”的自主学习建构过程(如图2)。
  3.从已有经验到新经验的建构路径   种植与饲养活动追求的是让幼儿在观察、探索、表达、交往、欣赏等活动过程中获得经验,得到发展,逐步形成“已知道的一想知道的一如何知道一生活运用”的经验建构路径(如图3)。这种经验建构路径的出发点是幼儿的已有经验,途径是活动(幼儿在真实的活动中与环境互动),要点是活动中伴有思考(前后经验产生连接),结果是发展了幼儿原有的经验(教育对经验的改组与改造)。因此,幼儿亲历种植饲养的过程是基于经验、围绕经验、为了经验。
  经验建构是课程开发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挖掘幼儿关于种植饲养的感性话题,引导幼儿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自主探究、交流表征,不断建构有益经验、积累学习方法、体验积极情感。这种以“学”为中心的课程实践形式,使幼儿的学习具有连贯性和延续性,最终实现了从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到精神形态的幼儿经验的转化。但这个阶段还处于单个资源深入开发阶段,尚未对资源进行相互关联、整体规划。
  三、自然课程整体建构与实施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逐步认识到幼儿是完整的独特个体,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体,幼儿生活其中的大自然大社会是最好的活教材。针对前期尚未对资源进行相互关联、整体规划的问题,2014年起,幼儿园尝试扩展种植与饲养活动,开发与建设自然课程。自然课程基于科学理念,实现教师、幼儿、环境的相互融合,统整纵横两大维度的课程结构,建构了科学化的课程体系(如图4)。在这一课程体系中,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互为支撑,互相映衬,最终促进幼儿完整人格的全面发展。
  1.基于课程理念引领,制定目标网络体系
  基于课程核心理念,以培养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亲近自然、乐于探究、独立自主、适应社会、品创艺术、擅长表达的幼儿为目标,依次梳理出与课程总目标价值理念相一致的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目标、主题目标及具体活动目标。通过对课程核心目标的分解与延伸,各级目标形成一个层层细化、相互关联的目标网络体系(如图5)。
  2.基于资源开发利用,全面统整课程内容
  一方面,自然课程的内容取材于生活,按时令、节日、衣食住行、动植物和社会常识等来选择并确定活动内容。将自然、社会的课程内容整合融通,有系统,有中心,使幼儿在广泛接触自然、社会环境中感知、体验、认识世界。另一方面,自然课程的建构强调幼儿的学习兴趣、需要和能力等发展特点,依据3~6岁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呈现课程内容,帮助幼儿在自然、社会、自我认知层面逐步拓展视野,增强能力(见表1)。
  3.基于活动整体视角,实现课程动态实施
  自然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遵循一日生活皆课程的原则,推动集体教学、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社会实践、亲子活动、生活活动相互整合,共同指向课程目标的实现。以支持性的环境和预设生成相结合的活动为载体,通过个别活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
  4.基于师幼共同发展,形成课程评价体系
  树立“以课程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情境化、评价形态过程化。首先,由教师、幼儿、家长、幼儿园、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对幼儿发展、教师执行课程情况、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其次,强调在真实的学习活动中对幼儿在自然、社会及自我认知方面的发展进行针对性评价。最后,自然课程评价关注过程,以发展为要义,促进幼儿、教师及课程方案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
  自然課程取材于生活,通过丰富多元的活动支持幼儿经验的建构向“人、自然、社会”三者有机联系的生态理念方向发展,最终促进幼儿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知的全面发展。同时,在自然课程建构中,顺应幼儿心理发展逻辑,把握课程内容横向之间的联系和纵向不同年龄段之间的衔接点,以及寻找幼儿心理发展逻辑与学科领域逻辑的有机结合点,最终达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
  责任编辑:杨孝如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教是为了不教’思想指导下幼儿园‘养植’课程开发深化研究”(YZ-B120201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0-05-10
  作者简介:计彩娟,苏州市吴江区金家坝幼儿园(江苏苏州,215215)园长,高级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
其他文献
摘要:总结了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路径及创新方法,从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专业资源等方面入手,从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现状、管理及运行实践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加强协同建设、教学融合,实现形式、内容、载体和育人创新,以促进教学系统整体优化,提高汽车专业人才素养和培养质量。  关键词:汽车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实训基地  针对学校汽车专业融合发展水平不高、产教人才培养脱节、课程与岗位衔接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科学家和思想家,他的"真实"的自我、科学思想和哲学等思想等都呈现出"一种普遍的、非私人的、超私人的生命",它们影响了当时的科学进步、社会发
摘要:新冠疫情期间的居家式网络教学(文中简称“网教”)属于主导型,它不同于辅助性网络教学。学生返校后的教学效果调查显示,效果不甚理想,改变现有网教内容和教学手段成为必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当前网教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游戏式”教法和数字模拟实训等内容,以期提高公安类业务课程的网教质量。  关键词:网络教学;公安业务课;主导型网教;“游戏式”教法;数字模拟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以说,书籍的装帧设计这一环节间接关系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文字、图形、色彩是书籍装帧设计中的三大核心要素,要想提高书
目的研究心肺脑复苏护理干预在老年心脏骤停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药保留灌肠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6~2019/12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6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中药保留灌
人们可从椰子树、糖棕、扇叶树头榈、尼巴椰子中获得大量的树液。在印尼,椰子树、糖棕、扇叶树头榈、尼巴椰子等的新鲜树液一般是用作饮料或用于制作棕榈糖和醋的,而椰子是制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学校将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发挥特色优势,引领行业技术创新”的科技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国家和行业重大科技需求,力争在冶金、材料领域的原始
四川成都玉林四巷因手绘墙走红网络,不少人慕名前往参观.该小巷不过百余米长,一侧墙绘满小猪佩奇、兔子朱迪、狐狸尼克等卡通人物,另一侧绘有不少经典爱情故事中的人物,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