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手法在城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w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留白的内涵,列举留白手法在城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结合青果巷的实际环境,以感官、设计、空间3个方面为例,分析留白手法与历史街区建筑设计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最后总结留白手法对城市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留白手法;城市建筑设计;青果巷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1-0-02
  0 引言
  留白手法是我国传统艺术技巧之一,不仅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更是一种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早在古代,就有人用留白手法体现中国画中雪景、山水的意境美,加以灵活运用,贯穿了中华民族艺术的发展进程。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的表现形式变得丰富。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大力推动下,传统艺术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1]。留白手法的应用也变得多样化,不再是一种感性的哲学,融合了西方的理性,在城市建筑设计中变化为一种心境的体现。本文为探索留白手法在城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对青果巷进行实地考察,并进一步分析、总结。
  1 留白的内涵
  留白是一种完满的状态。所谓“留”不是刻意预留,而是自然留有。留白最初在中国画中的用途是体现精神和思维,在物象上衬托出作品的气韵。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留白是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即在诗画中留下一些未加词缀或描绘的部分,绘及不到之处,以心之悟弥补,只有恰到好处的空旷,才可以突显主体的精彩之处。在道家有一种独到的思想,即天全之美。美得浑然天成,美得不加粉饰,是所谓“大全”。而留白手法恰恰就是体现这种纯粹的、质朴的美的表现方式之一。因为世界没有圆满的事物,而留有一定的瑕疵,才会使观赏者看到最原始的风采,产生独到而含蓄的解读,所谓尽在不言中,便是留白最极致的体现[2]。
  2 留白手法在城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2.1 留白手法表现建筑层次
  留白手法在镂空设计中的应用往往是为了以此建筑为基点,使视线延伸,由点及面,推到更广远的世界,一个心灵缱绻的世界。这种虚实相生、内外环境交融的空间形式,很好地诠释了传统的留白思想[3]。这种形式的建筑不再局限于单体建筑,往往运用于酒店、购物商场、图书馆(图1)等综合性建筑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群体建筑的视觉及感官效果,而将留白手法应用在建筑设计上,往往可以提高建筑内部和外部环境的融合程度,体现建筑的开放性和舒适性。
  2.2 留白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虚实应用
  著名电影制片人克里斯·汉雷联手建筑师托马斯·奥辛斯基共同设计了名叫Invisible House(看不见的房子)的镜屋。(如图2)其使用留白手法,在建筑设计中运用镜面设计的原理,体现了建筑中的实体与虚体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达到“天合”的状态[3]。将外部环境反映在建筑本体上,使整个建筑不管是否庞大,都可以毫无违和感地融入风景,让人惊艳。留白手法使建筑从“有”至“无”,随着周遭气候、光影的转变,建筑本身就具有了多变性。
  3 留白手法在青果巷中的运用
  3.1 感官上的美感
  3.1.1 视觉之美
  青果巷位于常州老城区中部偏南,以其巷为主轴,向四周延伸。巷的墙体以大面积的白色为主基调,白得纯粹、纯洁,辅以少许艳色点缀,仿佛春日冬景。白与绀、棕、红的碰撞,通过色彩选取展现出恰到好处的静谧,自然而无为,给人以心灵平澈的感觉。
  3.1.2 听觉之美
  如果说视觉是停留在表面感受的话,那么听觉的加入便会使其变成一个立体结构。作为文化的中心,青果巷传承了大部分的民间曲艺,唱春、小热昏、评弹等,其曲调能柔能刚,时短时长,但最妙的不是吹拉弹唱的过程,而是结尾那余音绕梁的留白手法的运用,虽无声,却更胜有声。此音之妙在乎空灵,听者闭目,心也能如飘在天空的云一般自在。
  3.1.3 触觉之美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建筑的材料也在不断增加,青果巷从明万历年九年运河改道前的果品集散市场到运河改道后的名宦巨绅的居所,再到如今21世纪城市的文化传播中心,作为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遗存,改造后的青果巷并没有使用更加舒适、平滑的建筑轻材,反而只是改动了内部装修[4],留白手法运用到极致就是静,那一点白,留得恰到好处,墙体和屋檐没有较大幅度的改动,体现了设计者的巧思,空旷是无言的美,有历史痕迹的砖墙,使我们可以感知那个年代的故事,令人无比神往,产生翩翩遐思。
  3.2 设计上的禅意
  改造后的青果巷没有完全照搬传统的建筑形式,而是结合了现代的建筑语言演绎传统,一方面保留了传统文化思想,另一方面紧跟时代潮流,符合大众审美[5]。中国传统古代建筑的空间布局尤以轴线对称见长,这主要体现在受中国周礼思想影响较大的建筑体系当中。而现在的青果巷換了一种思维。留白的手法就是要使建筑在空间上存有互通感,入口与户外自然地契合,各个户型经过分析整合,不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彼此相依。在禅宗中,也有类似的观点,那就是流动的、因流而新、不同“气”的碰撞,才会有差别和转变[6]。要做到流动,就体现在小门、大窗、大进深上,留白手法便在此起到了以小见大的烘托作用。以门面来看,墙是大片的留白,视线就集中在店铺的门面,白色墙体的纯粹可以使人精神放松,这是一种具象的做法。若单看店铺,首先映入眼帘的大窗镂空设计,和内在的事物相比就呈现出“让”的状态,由于避免了元素的碰撞,所以就不会使观者有拥挤感[7],同时又能会万物于己处,增强一种瞬时感受,可以不在乎观的时间长短,反而增强了空间幸福的满溢感,留白手法使设计更为放松,使人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
  3.3 空间上的意境
  初见在人境,再见在情境。青果巷的空间创作受到了佛家思想的影响,疏影漏光,透出灵动。通过留白手法对虚实的把握,描绘了青果巷的莹然之美,依其原貌,自在呈现。虽然墙体厚重,但是通过层次的渗透和叠加,在一个可辨识的实境中创造了一个可以发散思维的虚境。在传统的中式建筑中,偌大空间里的留白与古典韵味的家具,在虚与实的对比中,能够达到一种空灵深远的意境。虚境是创作者设计中的留白,不仅增加了二度创作的自由度,同时也削弱了青果巷建筑带给游赏者的压迫感,使青果巷融入了周边的建筑环境,显得不突兀,可以和自然环境产生更多的可能性[7]。这就是利用留白手法对物境的实质性强化。青果巷的墙体、屋顶,伴随暮色,由下而上色差越来越小,仿佛要融入天空,夜间的灯光又采用了映照转动的手法,使建筑显得愈加轻巧、温馨。(如图3)店铺大多采用留白的手法,偶有插花点缀,一枝一叶,带着中国画留白和线描的生趣,意境便呼之欲出。   4 留白手法对城市建筑设计的意义
  留白手法的应用经历了不少的变革。从中国画迁移到明式家具[8],又从明式家具迁移到建筑设计,这不仅说明留白手法具有高度的可适应性,也表明它们存在相似性。留白手法推动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众的精神文化素质和情感观念[9]。这种共性使原本密不透风的城市建筑有了一个气口,设计化繁为简,空间化零为整,人们进入这种建筑,就像进入了一个好的气场,随之吐纳呼吸,然后便可以融入自然[10]。
  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应适当留空,结合人文、环境等进行通盘考虑,在城市建筑设计中保留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既不破坏建筑本身的整体结构,同时又能很好地达到“和”的境界[11]。留白手法对城市建筑设计的作用不限于此,在使建筑变成综合体后,它又可以使建筑“开口说话”。
  除此以外,留白手法的应用对象还可以是一个整体。以青果巷为例,对于快速发展的常州而言,其是在大厦间的一股清流,不禁使人驻足慢行。青果巷不仅是形式上的展示,更是文化上的熏陶,它不是个体,而是代表了城市的柔软一面,是一个时代的审美和文化的输出口。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的建筑,便承担起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以其留白手法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自此,城市建筑便“活”了起来。
  5 结语
  绘画有留白,无画之处,皆是妙境。建筑有留白,方寸之间,空纳万境。造境取势,遣貌传神。青果巷就是凡尘间的留白,使人仿佛处于无限的空间中。留白手法在历史街区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增强了建筑的舒适性和开放性,而运用了留白手法的建筑本身就是留白思想的体现。在城市文化性建筑中,不仅有形式上的展现,更是为城市注入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内涵。以留白手法结合城市建筑设计表现当代城市文化的意境美,创新的设计与巧妙的构思碰撞,不仅是中国传统审美在新时代文化下的延续和创新,也是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 李豪杰.为更好的发展“留白”[N].海南日报,2020-04-23(A05).
  [2] 李昱昊,叶佑天.“留白”在诗意动画中的形式及内涵研究——以壹葉堂及相关诗意作品为例[J].大众文艺,2020(13):124-125.
  [3] 谢华,卢淑娴.“留白”手法在建筑造型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中外建筑,2019(09):51-52.
  [4] 孙梦雪,耿涛.从“旧”到“新”——以办公空间为例的旧建筑室内改造设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06):24-25.
  [5] 智会.传统与当代形式的融合——以苏州虎丘雕塑[J].大眾文艺,2019(18):138-139.
  [6] 林琮然,王基守.流动的禅意 一味坊[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2(11):40-45.
  [7] 鲍英华.意境文化传承下的建筑空白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8] 石磊.论明式家具留白的和谐之美[J].美术教育研究,2019(20):38-39.
  [9] 郑鉴智,王夕倩.唤醒空间——南京老城南糯米巷景观再生设计[J].大众文艺,2019(14):77-78.
  [10] 张思琪,孙云鸿.宋代文人审美取向在当代中式风格室内设计中的体现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9(18):50-51+54.
  [11] 蔡勇俊.浅谈民宿设计中旧建筑的再利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9(21):80-81.
  作者简介:刘雲田(2001—),女,江苏常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面对当今时代园林因照搬模仿设计导致本土文化流失的情况,造园师应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与古代造园活动息息相关的风水理论,应以科学的姿态重回造园师的视野中。本文以岭南代表性私家园林余荫山房为例,以风水思想中的科学理论为基础,结合风景园林设计理论,探究植物配置现状,挖掘风水理论下植物造景的研究价值,旨在为日后现代园林景观行业提供一定的设计指导。  关键词:风水理论;岭南园林;余荫山房;植物配
期刊
摘要:本文经由设施生态化的概念以及对城市公园的生态化设计的分析,衍生出城市公园生态化设计的内涵,并以芜湖市赭山公园为实例,系统分析公园内设施生态化建设及其对景观和人文的影响,肯定其作为芜湖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在生态化设计以及设施生态化方面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只有将生态与景观两者联系起来,在景观的设计中体现生态效益,以生态性为原则来创造景观,才能实现双赢,营造出一个兼备人性与自然、生态与便民的城
期刊
摘要:本文以颐和园为个案,初步探究其古典艺术美,分析清代皇家园林的风格特点,重点阐述以万寿山和昆明湖为例的景色特点及其造园所运用的手法。同时,从美学角度分析以颐和园为例的清皇家园林艺术特点,尝试将古典艺术美的元素运用于现代景观设计改造中,在促进现代景观设计发展的同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颐和园;清皇家园林;古典美学;艺术美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进行城市功能区规划的过程中,海绵城市理论被越来越多地采用。基于海绵城市理论建设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更好地应对季节性旱涝和突发强降水等问题,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也有重要的意义。昆山作为国家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地之一,在旅游区规划设计中也相应参照了此理论。本文以昆山旅游度假区的环湖大道项目为例,从多个角度分析海绵城市理论在旅游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基础设施;旅游区;景观设计
期刊
祝之珺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电影产业高速成长,电影营销发展到新阶段,营销成本也逐年推高。从可持续发展的立场看,优化营销工具非常重要。预告片作为电影的“广告”,直观、有效地影响市场,当前却普遍存在制作上缺乏创意、剪辑过度依赖明星、版本缺乏整合等问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应引入市场营销学来改进预告片的生产策略,使其立足于细分观众市场,以输出影片“独特一致”的认知为核心,选择恰当的电影元素进行剪辑,整合多版本,
期刊
摘要:每个城市中都留有一些废弃工厂的遗址,这些废弃工厂占地面积广,建筑老旧,原有的功能与性能已经丧失,且整体样貌也与城市发展脱节,成为一块废弃的空地。如何再一次提高这片土地的利用价值,在美化城市整体环境的同时,让这些废弃空地焕发出新的生机,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应对这些废弃工厂进行艺术化转换,在保留原有建筑形态的前提下,进行具有设计性的改造,并加入城市自身的文化要素,建设新型艺术文化空间,充分利用
期刊
摘 要:生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当代视觉艺术关注的主题之一。笔者通过创作木版画《诺亚方舟》的实践与探索,将生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进行主题表达,提出黑白的表现张力、刀法的运用技巧以及造型的表现方式是木版画创作的关键,以此探索木版画创作的魅力。  关键词:生肖;木刻;黑白;刀法;造型  中图分类号:J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09-00-04  
期刊
摘要:本文从镇江市“城市山林”的传承标签入手,展开城区南山绿道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和人文性研究。注重南山风景区内此公益绿道的本质,进行前瞻性研讨,探讨绿道景观的设计原则和生态功能性景观建设布局,并着重研究南山绿道实施以来的效果呈现,以小见大,论镇江市“城市山林”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景观设计;“城市山林”;绿道建设;便民工程  中图分类号:TU98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
期刊
摘 要: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新时代。随着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史学之牵引、新式美术教育兴起等各因素的推动,中国的美术史研究无可避免地受到了日本和西方艺术思想的影响,在美术史分期、美术史观、写作方法及编撰体例等方面都发生了划时代的重大改变,从而使具有现代形态的中国美术史学得以确立。本文从日本学者的中国美术史论著角度入手,以姜丹书的《美术史》和潘天寿的《中国绘画史》为例,探析近代中国美术史理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