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曾经这样说过:“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故都的秋》)无独有偶,梁实秋也说过类似的话:“散步的去处不一定要是山明水秀之区,如果风景宜人,固然觉得心旷神怡,就是荒村陋巷,也自有它的情趣。”(《散步》)
由此,我想起一个古老、传统,但在当下又似乎已经陌生甚或被片面使用的字眼与话题,那就是情趣。
情趣,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性情志趣、情调趣味。《辞海》多了一个出典:《南齐书·孔稚珪列传》:“稚珪风韵清疏,好文咏,饮酒七八斗,与外兄张融,情趣相得。”《辞海》接着还解释:亦指意境、情致。姚最《续画品》:“沈粲笔迹调媚,专攻绮罗屏障,所图颇有情趣。”看来,情趣就是一个人的性情爱好,志趣所向,或者说,也是一个人的品性情操、乐趣表现。
归纳而言,我所理解的情趣,应该是孜孜不倦的兴趣追求,它多为业余,不一定是一个人的职业或者事业,其中没有什么功利,而更多的又是集中在精神层面,或者,只是“玩”而已。而所谓意境、情致,大概可以按照英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克莱夫·贝尔所说,那就是“有意味的形式”(《艺术》)。
其实,从孔子开始的“六艺”教学,已经包含了这方面的内容。礼、乐、射、御、书、数,就讲究礼仪礼貌礼节,当然有道德品德的要求;书和数,是学习的重要方面;射,既是武器训练,也有健身锻炼;御,就是驾车的技术。而乐,就有音乐、舞蹈和诗歌的教与学。看来,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绝不是要让学生仅仅成为一个读书人或者书呆子,这六艺,堪称全方位的培养目标和措施。当然,从孔子的根本性目标出发,那就是要使学生成为坦坦荡荡的“君子”。从古至今,一个读书人,一个有知识的人,我想,一个很重要的标志,也许就是应该有情趣。
而一个有情趣并追求情趣的人,总会在方方面面得到情趣。就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大概都会些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或者其他什么。譬如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在一次赈灾义演中,诗人徐志摩粉墨登场,与陆小曼共同出演京剧《玉堂春》,陆小曼扮演苏三,徐志摩扮演一路陪伴苏三、挂着白髯、古道热肠的崇公道。
有意思的是,有情趣的人往往会情趣相投—我这里说的相投,并不是内容上的一致,而是有着不同的内容而会相得益彰、“情投意合”,并时时交流切磋、浑然一体。当年,在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客厅里,就是高朋满座。它是读书人的雅集,也是各种情趣的聚会碰撞。那可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们交流的内容和兴致也真的很有意思。着名哲学家金岳霖是这个客厅的常客,他后来回忆,在那里,大家什么都谈,兴致勃勃,而他就是从来不谈自己的专业哲学,谈得最多的是他的喜好建筑和字画,特别是山水画。
与这些前辈相比,我总觉得,现在的我们似乎都太没有情趣,甚至是已经不知情趣为何物了。
近些年来的中小学教育,一切的一切,都围绕着考试转,围绕着高考转。而且,这已经延伸到学前教育、胎儿教育,从识字认字开始,然后是数学英语,一切都以考试为中心。还在娘胎中,就开始教育,说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刚刚牙牙学语,就以小学教学大纲为课程表。然后是选择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目标是一个好的初中,中考以后是所谓示范性名牌高中,终极目标当然是一个好的大学。一些学校为了达到所谓的升学率,把学生通通“圈养”,半个月才给半天假,平时就是猛攻历届各种考卷,在各式各样的考题中苦熬。在这样的氛围中,还有什么情趣可言?
也许有人会说,在很多地方,小孩被逮着学钢琴学绘画学舞蹈学种种乐器也多的是呀。问题在于,这些大量的学习,很多是为了中考或者高考中可以得到加分,甚至更多的是带着攀比心理,似乎这不可以输,那也不可以输。一些家长盯着暴得大名的艺术家或者运动员,以为按那样的标准培养孩子就可以发财致富。真正的情趣学习和培养,又怎么容得下那么多“实在”、“实用”、急功近利式的目的?在这样捆绑式的教育中,又有几个小孩会觉得这里有乐趣?更可怕的是,在这种逼迫、强制的所谓学习中,既扼杀了童真,又容易滋生乖张、蛮横、扭曲、暴戾的坏脾性。
由那种一旦高考结束即把教科书教辅书考卷之类撕得个粉碎的“喜欲狂”,也可见当时读书的压抑、心酸、悲愤与无奈。到了大学,尤其是大三大四,为找工作,还有多少心思在读书学习上?踏进社会后,又有多少人会觉得中学和大学所学的内容,会对自己的工作有帮助或者是真正打下基础?走上了工作岗位,出于对当年被迫读书、紧张读书的报复,有人就会耽于物的享受,置一切而不顾,逃不脱“欲败度,纵败礼”(《尚书·太甲中》)的结局和下场。
葆有真正的情趣,是破解上述怪圈的一个办法。让我们都尽量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吧。当然,我所说的情趣应该是多方面的——有人喜欢缝纫、烹饪,有人喜欢涂抹收藏,有人喜欢摄影旅游,有人喜欢花鸟虫鱼、吟风赏月,不一而足。
至于情趣的境界,诚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选自《文汇报》2014年2月14日,荐稿人:游尘客)
由此,我想起一个古老、传统,但在当下又似乎已经陌生甚或被片面使用的字眼与话题,那就是情趣。
情趣,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性情志趣、情调趣味。《辞海》多了一个出典:《南齐书·孔稚珪列传》:“稚珪风韵清疏,好文咏,饮酒七八斗,与外兄张融,情趣相得。”《辞海》接着还解释:亦指意境、情致。姚最《续画品》:“沈粲笔迹调媚,专攻绮罗屏障,所图颇有情趣。”看来,情趣就是一个人的性情爱好,志趣所向,或者说,也是一个人的品性情操、乐趣表现。
归纳而言,我所理解的情趣,应该是孜孜不倦的兴趣追求,它多为业余,不一定是一个人的职业或者事业,其中没有什么功利,而更多的又是集中在精神层面,或者,只是“玩”而已。而所谓意境、情致,大概可以按照英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克莱夫·贝尔所说,那就是“有意味的形式”(《艺术》)。
其实,从孔子开始的“六艺”教学,已经包含了这方面的内容。礼、乐、射、御、书、数,就讲究礼仪礼貌礼节,当然有道德品德的要求;书和数,是学习的重要方面;射,既是武器训练,也有健身锻炼;御,就是驾车的技术。而乐,就有音乐、舞蹈和诗歌的教与学。看来,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绝不是要让学生仅仅成为一个读书人或者书呆子,这六艺,堪称全方位的培养目标和措施。当然,从孔子的根本性目标出发,那就是要使学生成为坦坦荡荡的“君子”。从古至今,一个读书人,一个有知识的人,我想,一个很重要的标志,也许就是应该有情趣。
而一个有情趣并追求情趣的人,总会在方方面面得到情趣。就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大概都会些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或者其他什么。譬如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在一次赈灾义演中,诗人徐志摩粉墨登场,与陆小曼共同出演京剧《玉堂春》,陆小曼扮演苏三,徐志摩扮演一路陪伴苏三、挂着白髯、古道热肠的崇公道。
有意思的是,有情趣的人往往会情趣相投—我这里说的相投,并不是内容上的一致,而是有着不同的内容而会相得益彰、“情投意合”,并时时交流切磋、浑然一体。当年,在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客厅里,就是高朋满座。它是读书人的雅集,也是各种情趣的聚会碰撞。那可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们交流的内容和兴致也真的很有意思。着名哲学家金岳霖是这个客厅的常客,他后来回忆,在那里,大家什么都谈,兴致勃勃,而他就是从来不谈自己的专业哲学,谈得最多的是他的喜好建筑和字画,特别是山水画。
与这些前辈相比,我总觉得,现在的我们似乎都太没有情趣,甚至是已经不知情趣为何物了。
近些年来的中小学教育,一切的一切,都围绕着考试转,围绕着高考转。而且,这已经延伸到学前教育、胎儿教育,从识字认字开始,然后是数学英语,一切都以考试为中心。还在娘胎中,就开始教育,说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刚刚牙牙学语,就以小学教学大纲为课程表。然后是选择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目标是一个好的初中,中考以后是所谓示范性名牌高中,终极目标当然是一个好的大学。一些学校为了达到所谓的升学率,把学生通通“圈养”,半个月才给半天假,平时就是猛攻历届各种考卷,在各式各样的考题中苦熬。在这样的氛围中,还有什么情趣可言?
也许有人会说,在很多地方,小孩被逮着学钢琴学绘画学舞蹈学种种乐器也多的是呀。问题在于,这些大量的学习,很多是为了中考或者高考中可以得到加分,甚至更多的是带着攀比心理,似乎这不可以输,那也不可以输。一些家长盯着暴得大名的艺术家或者运动员,以为按那样的标准培养孩子就可以发财致富。真正的情趣学习和培养,又怎么容得下那么多“实在”、“实用”、急功近利式的目的?在这样捆绑式的教育中,又有几个小孩会觉得这里有乐趣?更可怕的是,在这种逼迫、强制的所谓学习中,既扼杀了童真,又容易滋生乖张、蛮横、扭曲、暴戾的坏脾性。
由那种一旦高考结束即把教科书教辅书考卷之类撕得个粉碎的“喜欲狂”,也可见当时读书的压抑、心酸、悲愤与无奈。到了大学,尤其是大三大四,为找工作,还有多少心思在读书学习上?踏进社会后,又有多少人会觉得中学和大学所学的内容,会对自己的工作有帮助或者是真正打下基础?走上了工作岗位,出于对当年被迫读书、紧张读书的报复,有人就会耽于物的享受,置一切而不顾,逃不脱“欲败度,纵败礼”(《尚书·太甲中》)的结局和下场。
葆有真正的情趣,是破解上述怪圈的一个办法。让我们都尽量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吧。当然,我所说的情趣应该是多方面的——有人喜欢缝纫、烹饪,有人喜欢涂抹收藏,有人喜欢摄影旅游,有人喜欢花鸟虫鱼、吟风赏月,不一而足。
至于情趣的境界,诚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选自《文汇报》2014年2月14日,荐稿人:游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