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浅析了我国商业制度的发展史。分析了在我国商业的发展状态及出现的相关问题,对规范商业行为从法律及公证角度提出部分建议。
关键词:经济;商业;发展史;信用;公证
一、简述中国经济的发展状态
在改革開放和发展经济的政策引导下,通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都得到了巨大提升。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实施了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中国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目前,随着“一带一路”全球经济战略的提出,中国的国际战略地位持续提高,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国内国外的经贸商业活动越来越活跃,中国社会已完全遵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的向导向经济型文明社会发展。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商业行为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得到扩展和提升。越来越多组织和人员参与到商业活动中来,在商业活动中获益,并在商业活动中创造着财富,建设着国家。但是频繁的商业活动和行为就会到职许多问题的产生,就需要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及商业道德进行规范和保障。
二、我国商业的发展史
根据考古及历史资料显示,早在我国远古时期就出现了商品的交换活动。远古的祖先用自己日常的生活资料通过交换获取自己需要的物品。但这种交换活动并没有形成聚集地或交易习惯,更多的是人类的一种临时性的行为。在原始时代,人们分成小的集体对抗大自然,但是生产力有限,并不能形成分工。随着生产劳动工具的进步,原始人类逐步提高了生产力,生产物品的数量多过了自己的所需,就逐步出现了交换,并且交换的行为从偶然的,逐步发展为经常性的和刻意性的行为。在《易经》中记载,神农氏曾在日中设市以“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这应该就是原始的集市的产生。
商朝未建立以前,商部落就是以善于交换贸易而出名,集市和商业交换在商朝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后来,周武王伐纣灭掉商朝后,商朝的遗留王室和遗民为了维持生计,曾驾着马车在各个部落之间游走,进行商品的交换。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这部分人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职业,周朝的官方就称呼他们为“商人”,而他们从事的职业就叫做“商业”。后来由于商业活动越来越广泛,被用来从事商业活动的物品和生产物就被人称作“商品”。在西周商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骨贝和铜贝作为货币使用。
在春秋时期,由官府控制的商业局面逐渐被打破,在民间出现了许多的用于交换商品的市场和著名的大商人。其中有历史记载的大商人有郑国的郑国的弦高、孔子的弟子子贡和范蠡。战国时期的有魏国的白圭、赵国的吕不韦。随着早期商业发展的要求,战国各国流通的货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而且大多以铜作为铸造货币的材料。当时,除去官方控制的商业中心外,民间的集贸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集贸贸易作为商业中心的补充,起到了辅助商业经营发展的作用。
在后续的朝代中,逐渐出现了“重农抑商”的现象。统治者降低商业和商人的地位。虽然,统治者的抑制,但商业作为经济社会一个必不可少的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间的需求,不但没有停止越来越出现繁荣的迹象。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为繁荣的朝代之一。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特别是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唐代还出现了柜房和飞钱。柜房类似于银行,专门经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关于银行的雏形。比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
宋元时代商业呈现了极大繁荣的现象。两宋时期的商业繁荣是全方位的,不仅商品的种类繁多,而且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都很繁华。商业的繁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宋代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这极大的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宋代,在使用金属货币的同时还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从东欧、中亚,从非洲海岸,从日本、朝鲜,从南洋各地,都有商队来到大都。贸易流转呈现了极大的繁荣。
之后经过了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重农抑商等政策,商业收到了限制,导致了晚清和民国时期的积贫积弱。建国以后经过恢复重建和改革开放中国商业得到了极大恢复,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绩。
三、浅析当前商业发展存在的相关问题
1.商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缓慢
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商业信用体系经历了三个阶段:
(1)在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曾经较好的发挥过商业信用体系的作用。
(2)从第二个五年计划到1978年,实行计划经济,商业信用体系不能发挥作用。
(3)从改革开放开始,商业信用逐步恢复,逐步放开,范围也逐渐扩大。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全球商业信用体系的建设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信用体系相生的贸易方式也渐渐发生着转变。由于中国的信用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在新一轮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广大的依靠外销方式生存的中小型企业,不能融入新型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掌控和避免风险的能力越来越弱。这凸显了我国商业信用制度建设的力度缓慢,现有的商业体制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相符,这必将制约我国商业贸易的开展。
2.我国的商业信用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经济活动的主体之间存在相互拖欠的现象。这极大的影响了商业活动主体的信用。
(2)随意违约的现象普遍存在。商业活动的主体由于个人的利益随意的不履行已经签订的合同时有发生。
(3)假冒伪劣产品众多。虽然加大了惩处力度,但还存在众多不法厂商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质量欺诈、商标的侵权、专利的侵权行为还会经常出现。
3.保障商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我国正逐渐建立起“以法治立规矩”、“以法治立秩序”、“以法治立诚信”、“以法治立质量”的法治体系,商业法治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商业活动涉及的范围太广,我国的法律体制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商业活动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滞后。商业活动的更新日新月异,但是法律制度的建设的跟新速度却远远跟不上。导致商业活动中出现了问题,但却找不到明确的法律制度适用。从而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得不到体现。
四、浅析解决当前商业出现问题的建议
1.围绕经济商业活动完善中国的商法典
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商法的发展关乎市场经济商业活动能否得到良性发展。商法典起源于商业活动中的商人们的惯例和规则。是用来确保商事活动能顺利发展的国家颁布的限制性规范。当前社会的发展更多的以来商业的发展,商法大多起到了保障商业安全和规范行业规则的用途。我国目前商业法律众多,但部分法律规范已经不能适应商业活动扩展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对商法典的补充完善必须得到加强。
2.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建设中国的信用体制
信用体制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我国政府必须利用各方面资源加大信用体制的建设。要充分利用银行系统、电子商务系统、政府部门等商业流通系统和本身就有政府公信了的机构建设信用体制。在信用体制的建设中可以积极采用具有公信力的政府公证机构。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因此公证是公证机构利用法律赋予给公证的公信力,作為第三方为民事和经济活动提供一个双方都可以信任的公平的屏障。另外。公证具有监督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作用。通过公证的现场监督作用,可以有效保障整个活动的合法性、有效性,增强大众对活动的信任度。目前,例如彩票开奖、大型的招投标活动、各种面向社会的商业活动等都使用公证机构的作用提高公信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商业作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必将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对国家整体构建文明社会提供巨大的支持。
关键词:经济;商业;发展史;信用;公证
一、简述中国经济的发展状态
在改革開放和发展经济的政策引导下,通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都得到了巨大提升。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实施了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中国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目前,随着“一带一路”全球经济战略的提出,中国的国际战略地位持续提高,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国内国外的经贸商业活动越来越活跃,中国社会已完全遵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的向导向经济型文明社会发展。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商业行为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得到扩展和提升。越来越多组织和人员参与到商业活动中来,在商业活动中获益,并在商业活动中创造着财富,建设着国家。但是频繁的商业活动和行为就会到职许多问题的产生,就需要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及商业道德进行规范和保障。
二、我国商业的发展史
根据考古及历史资料显示,早在我国远古时期就出现了商品的交换活动。远古的祖先用自己日常的生活资料通过交换获取自己需要的物品。但这种交换活动并没有形成聚集地或交易习惯,更多的是人类的一种临时性的行为。在原始时代,人们分成小的集体对抗大自然,但是生产力有限,并不能形成分工。随着生产劳动工具的进步,原始人类逐步提高了生产力,生产物品的数量多过了自己的所需,就逐步出现了交换,并且交换的行为从偶然的,逐步发展为经常性的和刻意性的行为。在《易经》中记载,神农氏曾在日中设市以“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这应该就是原始的集市的产生。
商朝未建立以前,商部落就是以善于交换贸易而出名,集市和商业交换在商朝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后来,周武王伐纣灭掉商朝后,商朝的遗留王室和遗民为了维持生计,曾驾着马车在各个部落之间游走,进行商品的交换。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这部分人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职业,周朝的官方就称呼他们为“商人”,而他们从事的职业就叫做“商业”。后来由于商业活动越来越广泛,被用来从事商业活动的物品和生产物就被人称作“商品”。在西周商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骨贝和铜贝作为货币使用。
在春秋时期,由官府控制的商业局面逐渐被打破,在民间出现了许多的用于交换商品的市场和著名的大商人。其中有历史记载的大商人有郑国的郑国的弦高、孔子的弟子子贡和范蠡。战国时期的有魏国的白圭、赵国的吕不韦。随着早期商业发展的要求,战国各国流通的货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而且大多以铜作为铸造货币的材料。当时,除去官方控制的商业中心外,民间的集贸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集贸贸易作为商业中心的补充,起到了辅助商业经营发展的作用。
在后续的朝代中,逐渐出现了“重农抑商”的现象。统治者降低商业和商人的地位。虽然,统治者的抑制,但商业作为经济社会一个必不可少的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间的需求,不但没有停止越来越出现繁荣的迹象。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为繁荣的朝代之一。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特别是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唐代还出现了柜房和飞钱。柜房类似于银行,专门经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关于银行的雏形。比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
宋元时代商业呈现了极大繁荣的现象。两宋时期的商业繁荣是全方位的,不仅商品的种类繁多,而且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都很繁华。商业的繁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宋代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这极大的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宋代,在使用金属货币的同时还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从东欧、中亚,从非洲海岸,从日本、朝鲜,从南洋各地,都有商队来到大都。贸易流转呈现了极大的繁荣。
之后经过了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重农抑商等政策,商业收到了限制,导致了晚清和民国时期的积贫积弱。建国以后经过恢复重建和改革开放中国商业得到了极大恢复,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绩。
三、浅析当前商业发展存在的相关问题
1.商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缓慢
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商业信用体系经历了三个阶段:
(1)在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曾经较好的发挥过商业信用体系的作用。
(2)从第二个五年计划到1978年,实行计划经济,商业信用体系不能发挥作用。
(3)从改革开放开始,商业信用逐步恢复,逐步放开,范围也逐渐扩大。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全球商业信用体系的建设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信用体系相生的贸易方式也渐渐发生着转变。由于中国的信用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在新一轮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广大的依靠外销方式生存的中小型企业,不能融入新型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掌控和避免风险的能力越来越弱。这凸显了我国商业信用制度建设的力度缓慢,现有的商业体制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相符,这必将制约我国商业贸易的开展。
2.我国的商业信用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经济活动的主体之间存在相互拖欠的现象。这极大的影响了商业活动主体的信用。
(2)随意违约的现象普遍存在。商业活动的主体由于个人的利益随意的不履行已经签订的合同时有发生。
(3)假冒伪劣产品众多。虽然加大了惩处力度,但还存在众多不法厂商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质量欺诈、商标的侵权、专利的侵权行为还会经常出现。
3.保障商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我国正逐渐建立起“以法治立规矩”、“以法治立秩序”、“以法治立诚信”、“以法治立质量”的法治体系,商业法治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商业活动涉及的范围太广,我国的法律体制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商业活动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滞后。商业活动的更新日新月异,但是法律制度的建设的跟新速度却远远跟不上。导致商业活动中出现了问题,但却找不到明确的法律制度适用。从而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得不到体现。
四、浅析解决当前商业出现问题的建议
1.围绕经济商业活动完善中国的商法典
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商法的发展关乎市场经济商业活动能否得到良性发展。商法典起源于商业活动中的商人们的惯例和规则。是用来确保商事活动能顺利发展的国家颁布的限制性规范。当前社会的发展更多的以来商业的发展,商法大多起到了保障商业安全和规范行业规则的用途。我国目前商业法律众多,但部分法律规范已经不能适应商业活动扩展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对商法典的补充完善必须得到加强。
2.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建设中国的信用体制
信用体制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我国政府必须利用各方面资源加大信用体制的建设。要充分利用银行系统、电子商务系统、政府部门等商业流通系统和本身就有政府公信了的机构建设信用体制。在信用体制的建设中可以积极采用具有公信力的政府公证机构。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因此公证是公证机构利用法律赋予给公证的公信力,作為第三方为民事和经济活动提供一个双方都可以信任的公平的屏障。另外。公证具有监督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作用。通过公证的现场监督作用,可以有效保障整个活动的合法性、有效性,增强大众对活动的信任度。目前,例如彩票开奖、大型的招投标活动、各种面向社会的商业活动等都使用公证机构的作用提高公信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商业作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必将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对国家整体构建文明社会提供巨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