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训练教学新常态探索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an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家发展进入新常态,工程训练教学亦要适应新常态。对内蒙古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新常态教学体系设计进行了总结,对教学内容的设置进行了叙述,探讨了新常态下教学保障机制的完善,希望对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人才培养有一定地促进作用。
  关键词:工程训练;新常态;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1.082
  高等工科院校肩负着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工程训练中心作为工科院校中的综合性、创新型工程训练基地,在国家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工程训练中心的各项工作也应该顺势而为,遵循具有综合能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必要的技术基础和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工程训练教学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工程训练教学也应该适应新常态,构建能够适应新常态的具有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型人才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是首要;设置符合发展形式的教学内容是重中之重;完善工程训练教学所需的各项条件和环境是必要的支撑。
  1 新常态下工程训练教学体系设计
  由过去的一种状态向新的相对稳定的常态的转变即为“新常态”。
  傳统的《金工实习》教学体系以劳动意识和操作能力培养为目标就是过去的一种状态,其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国家的发展战略。新常态下,创新驱动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的教学思路也要围绕创新来展开,工程训练教学的新常态就是以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总目标。新常态下工程训练教学体系设计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态势,教学体系设计构成如图1所示。
  2 工程训练教学内容设置
  我校工程训练中心为了适应新常态对工程技术人才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需要,中心教师经常进行教学研讨,对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整。我中心的工程训练结合教学体系采用分层次方式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据学生年级、专业的不同,设置了相应的训练模块和内容供同学们选择,有基础工程训练、综合工程训练、创新工程训练,面向社会的技能培训学生有时间时也可以参与学习。
  基础工程训练教学内容主要是工业发展史介绍、安全知识介绍、基本技能训练。以实物、模型、现场的方式介绍工业发展,了解为什么强调安全第一,为以后课程的进行打下工程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兴趣。基本技能训练包括传统机械加工(车、铣、刨、磨、钳工等)、现代制造加工(数控车、加工中心等)、热加工(焊接、热处理等)、电工电子工艺,通过实际的操作,培养学生熟悉和掌握基本制造技术。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能亲自感受产品的设计、制造、检验、质量、成本等要素。
  综合工程训练教学内容主要是工艺知识、设计方法、完整产品制造训练课程,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以某一产品或零件的生产为内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工程训练教学内容以某些具体项目为载体,如无碳小车、机器人设计等,搭建创新训练平台,让学生自主或团队去科研、设计、创作。学生通过基础和综合工程训练后,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工程素养,有能力运用自己的创造力进行相应的创新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3 完善新常态教学保障机制
  工程训练新常态教学需要良好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的支撑。就目前看,国内很多工科院校的工程训练实践与国外比较,支撑条件还是很弱。我校工程训练的教学条件也亟待提高。
  我校工程训练新常态教学保障的完善需要从“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方面体现。“硬实力”,工程训练中心的经费投入不能满足很好地开展实践教学,主要表现在我们的实践场地不能满足学生增长的要求,实践场地的环境不能满足设备的保养要求;实践实验设备等不能及时的更新、维护和保养,进一步加重了设备的损坏程度。我校工程训练中心与学校积极沟通,学校在经过实际调研后正着力解决这一困难。另一方面,高科技设备因为耗材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很好地投入到教学当中,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软实力”,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技能的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制约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了适应新常态,教师教学中的创新意识也需要提高,但是,我们的老师们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还严重不足。营造良好的创新教学环境,是提升工程训练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4 结束语
  新常态的工程训练教学,是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技术人才的必要条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我校参与创新工程训练的同学参加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和机器人大赛等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付坤,周晓勤,凌振宝,王金国.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工科类专业新常态实践教学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10):18-21.
  [2]钟晓锋.基于项目驱动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研究[J].高等教育,2015,(12):146-147.
  [3]戴青云,钟润阳,王美林,刘庆,于兆勤.于这创新驱动环境下特色工程训练实践体系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4,(4):80-85.
其他文献
摘要:确认作为收入信息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加工处理前的第一道关口,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否进行确认、何时作为何种要素进行确认、确认的金额以及是否进行后续确认等都是会计收入确认需要面临的敏感问题。结合影响会计收入确认的相关因素,试图理清会计收入确认的特点,并借助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两个视角对会计收入的确认进行分析,试图探讨会计收入确认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会计收入;确认;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  中
期刊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是以培养财务、会计等理论基础扎实,并具有较强业务实践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该目标的达成需要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的深入研究。因此,结合当前高校财会专业实训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了其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以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勤会班”教改实践项目为例,探讨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校企合作;会计操作技能  中图
期刊
摘要: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为样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目前大学生对于健身的观念与态度、分析影响大学生健身的因素,并从中分析得到相关针对性的对策,进而倡导更多大学生投身健身行动中,为未来应对社会竞争以及工作压力奠定坚实的体能和体质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健身;体质下降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3.085  1引
期刊
摘要:科教园区是指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内,由若干高校、科研机构以及高新企业等多种组织组成的共同体,园区的地理集中优势、区域经济优势以及人才集聚优势,给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与挑战。以扬州市政府和江苏省教育厅共同建设的扬州扬子津科教园为例,结合其自身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学校应以自身的实际和特点作为自己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确立自己的发展战略,并能利用科教园区的优势,产学研结合
期刊
摘要:近年,我国的经济产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环保意识的普遍缺失,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破坏了我们生存的环境。企业是重要的环境污染源,提高管理者的环保意识,向公众披露环境有关信息对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企业普遍不愿完整披露有关的环境信息。因此,以2015年沪、深两市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基础,回归分析环境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相关性,希望通过有效的研究结果,为激励企业自愿公开环境信息贡献更
期刊
摘 要:自供给侧改革提出以来,理论的研究成果日趋增加,据此,主要对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和必要性、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对在供给侧改革下的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1.007  1 供给侧改革的认识和必要性  供给侧改革是在扩大总的供
期刊
摘 要:在新农村建设下,安徽省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农民间相互资助、通力合作成了整体经济的强化动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其中亳州地区合作社起到了带头作用。为此,通过对亳州市谯城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走访,用实地考察、问卷和座谈的形式对其现行状况和优势做法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同时也发现其存在贷款审批不严谨、资金使用不明确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帮助谯城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金融合作覆盖的改革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慕课,作为一种新兴起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它提供了新的高职教育思路与方法。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第一,论证《销售管理》课程“慕课”设计的必要性;第二,以《销售管理》课程为例,探究“慕课”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思路;第三,以《销售管理》课程为例,探究“慕课”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关键词:慕课;“互联网+”;销售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
期刊
摘 要:目前语言已不仅仅是人们唯一的表达方式,图像、声音、颜色等非语言手段正逐渐成为重要的表达方式,而且在人们日常交流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以水乡嘉兴之《舞彩嘉兴》旅游宣传片作为一个例子,从两个理论:多模态语篇理论和视觉语法理论, 从图像的互动意义中包括的接触、社会距离、态度以及情态这四个方面,分析了多模态语篇即该旅游宣传片中包含的互动意义。该分析有助于旅游宣传图像的设计和制作,对提升城市形象,扩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皖江城市带重化工业、高耗能产业深入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导致皖江城市带出现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将借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环境保护较好的苏南城市群经验,试图找出一条适合皖江城市带的绿色发展路径。因此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绿色发展指数,以此来找出差异,寻找对策建议。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资源;环境;绿色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