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学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实用性等特点,地理核心素养更是把综合思维作为学生必备素养之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地理教学考查主要侧重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实际运用能力,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是每个学生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可以从理解力、创造力等方面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情境设计、联系生活、强化学科间知识联系等方面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综合思维;气候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6-060-02
0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综合思维能力要注重联系,包括书本知识与现实之间的联系,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发现地理规律。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白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培养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笔者接下来讨论的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
一、何谓“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指学生能够从已知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信息、得出地理结论的能力。从教学过程角度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是教师展开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从学科考查的角度来说,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是学生答题的关键点,学生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对题目进行分析,将题目中的知识点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将题目中的新信息转化为所学过得旧信息,从而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地理综合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基础上,独立运用教材知识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作出合理解释,或者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措施。总之,高中地理综合思维能力需要每个高中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和积累。
二、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必要性
1.高中生地理思维存在缺陷
第一,思考范围较窄,缺少综合思维的意识,在解题时,受思维局限,看问题不全面,导致得出的结论不全;比如,在分析某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时,大部分同学都只分析到了降水量大这一个原因,忽视了地势落差这一因素。
第二,思维停留在表层,看问题较浅显,学生掌握的可能只是它的表面,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甚至是只知道问题的结论,而不知其原因。例如,解释“巴山夜雨涨秋池”现象时,很多学生不能够理解为什么上升气流容易凝云致雨。
第三,不懂思维迁移,无法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有效迁移;例如,课堂上分析过秘鲁的热带沙漠气候成因之一是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而分析非洲西南部热带沙漠气候狭长分布的原因时,学生就无法联想到将非洲西岸的本格拉寒流。
2.题目的现实性增强,考试题目信息量大
教学检测中,大多选取课外素材,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中的地理现象作出合理解释,或者对于改变某种地理现状提出意见和建议。比如,笔者为考查高三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设置了一个有关气候的考试题目:根据图表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并分析西北地区棉花发展的区位条件。
在题目中,要求通过分析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进而分析棉花区位条件,这就需要结合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分析气候特征,结合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棉花的区位优势和不足。地理材料往往结合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分析时要综合考量,运用地理常用分析方法——自然和社会经济,分析区位条件时优势和不足都要分析。
此外,地理试题所包含的信息量很大,这就需要学生准确理解题意,抓住关键点,综合思考后进行解答。例如,马达加斯加岛位于位于非洲东南部的海面上,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马达加斯加岛的山脉多为东北和西南走向,高原向东西两侧倾斜逐渐下降到沿海平原。岛上自然资源丰富,有许多稀缺的中药材生长。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东部形成热带雨林景观,东西气候差异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马达加斯加岛西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2)为马達加斯加岛经济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在解答这两个问题时,需要对题目材料进行解读,材料中包含的信息量很多。比如,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东南部,受东南信风的影响;马达加斯加岛的山脉走向,决定了其西部为背风坡,降水较东部少。而根据马达加斯加岛的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盛产稀缺中药材,可以建议当地人利用这一优势,发展经济。综上所述,学生只要能认真阅读材料,综合分析,就能得出问题的答案。
3.题目设问方式多样
高考地理综合题的设问方式大体包括:特征描述类、原因分析类、解决措施类等,尽管设问方式多样化,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解答题目都需要运用综合思维,全方位地分析题目。例如,题目要求考生描述某个地区的气候特征,这就需要学生从气候名称、主要特点,以及温度、降水、光照、日照时数、风等角度分析。其中温度又包括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等;降水包括年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等。设问方式多样,也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角度多样,要学会全面思考问题,进而得出完整的答案。
三、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策略
1.利用情景,激发学生想象力
设置一些好的教学情景能够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提高地理学习的兴趣,提升综合思维能力。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如何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设置良好的教学情景成为了一个重难点。教师需要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进行精心的设计,并且对自己所设计的教学情景充分利用,激发学生们的想象,提高学生们对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比如在中图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这一课,笔者曾以亚欧大陆为例,给学生们放映了一些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们观察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不同气候类型下纬度、地形、洋流等分布的区别,使学生们对气候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此外,在设计教学情景时,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状态,了解他们对地理知识的需求,让所设情景处于学生们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结合生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重视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使学生学会解释分析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笔者在进行《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的教学时,宏观上分析亚欧大陆,微观上列举广东省及家乡东莞,先简单介绍广东地理位置,给同学们展示了一些图文资料,让同学们对广东有一个宏观上的认知。提供材料:广东省以丘陵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东北部和西部都有较高山脉,中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多为低丘、台地或平原,山地和丘陵约占62%,台地和平原约占38%,广东气候及降水的分布图。然后分析:(1)广东气候、降水等分布的影响因素?(2)南岭对广东的影响?(3)不同气候下,植被的变化?(4)通过学生切身体会,谈谈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点,进而拓展联想到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通过视频等让学生感受四季分明,对比身边的四季常绿。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学生们能够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合起来。这种联系现实生活的思维训练方式,有助于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3.学科融合,提高学生知识理解力
各学科之间知识都存在着交叉,要培养高中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离不开对其他科的探究,使学生们能够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加深自己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地理的气候涉及霜降、雨雪、冰冻等现象,還涉及如影响蒸发的因素——表面积、风速、温度等,都需要物理学知识来加深理解。
例如:2016年1月21日,降雪天气大范围出现在江苏省,到了夜里,江苏的许多大桥桥面被冰雪覆盖,相对于其他路段而言,桥面温度较低。要求学生们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为什么桥面温度相对于其他路段较低”以及“减轻桥面冰冻的可行措施”。在解答这个题目时,除了要分析气候,还要利用有关物理知识,物体的比热容越小,吸收或释放相同热量,温度变化幅度就会越大;而减轻桥面冰冻的可行措施是桥面撒盐,降低结冰的温度,因为盐水冰点低。这些都结合了物理学的原理,因此,当学生们能够把各学科间的知识联系起来时,就能够更好的解答问题。
4.处理信息,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对高中生们而言,通过对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行锻炼,从而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是学好地理的重要任务,笔者在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发现,地理的解题思路大致如下:
(1)对信息进行提炼
在地理考试中,解题所需要的信息基本上都能在题目中挖掘出来。学生们在审题时除了要找出其显性信息之外,还需要对其中蕴含的隐性信息进行辨析。显性信息一般包括地理位置、地貌、人文环境、资源分布等,学生们要通过这些信息进一步分析出题目中地区的经济情况、植物分布、气候状况、城市规模等各种隐性信息,从而达到对题目进行较为完整的解读的目的,为下一步的答题做准备。
(2)对信息进行分析
找出题目中蕴含的信息之后,就要开始着手于对信息的分析。使学生们从分析题目的过程中了解到该地区出现那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原因,比如为什么该地区所处的经纬度会导致它的植被分布与其他地区不同,又或者该地区交通线路的分布情况对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让学生们了解到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对信息关键点进行把握
题目中蕴含的信息量很大,但有些是出题者为了迷惑学生们而故意设计的,学生们必须保持清晰的分析能力,从大量的信息中把握住最关键的一点。比如某一文科综合地理试题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我国的某一旅行者到达某一地点时感受到了刺骨的寒冷,并且此时已经是黑夜了,旅行者联想到自己的家乡目前正处于荷花盛开的季节。学生们要分析日记中描述的地区以及自己的家乡在此时分别会出现怎样的景象。解答这个题目时,最重要的就是从气候方面出发,根据这两个地区的气候差异分析出其大致地理位置,然后得出该地区处于什么季节。
结语
高中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地理教师的引导,同时也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有意识地养成综合思维的习惯。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既有利于学生在分析地理问题时应付自如,也有利于学生在其他方面养成综合思维的习惯。培养高中生的地理综合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所有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陈梦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2]孔颖.高中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能力培养[J].中国新通信,2018,20(04):199.
[3]冯广飞.浅谈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2):97.
[4]王树声.论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及其知识基础[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0.
关键词:高中地理;综合思维;气候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6-060-02
0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综合思维能力要注重联系,包括书本知识与现实之间的联系,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发现地理规律。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白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培养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笔者接下来讨论的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
一、何谓“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指学生能够从已知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信息、得出地理结论的能力。从教学过程角度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是教师展开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从学科考查的角度来说,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是学生答题的关键点,学生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对题目进行分析,将题目中的知识点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将题目中的新信息转化为所学过得旧信息,从而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地理综合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基础上,独立运用教材知识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作出合理解释,或者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措施。总之,高中地理综合思维能力需要每个高中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和积累。
二、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必要性
1.高中生地理思维存在缺陷
第一,思考范围较窄,缺少综合思维的意识,在解题时,受思维局限,看问题不全面,导致得出的结论不全;比如,在分析某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时,大部分同学都只分析到了降水量大这一个原因,忽视了地势落差这一因素。
第二,思维停留在表层,看问题较浅显,学生掌握的可能只是它的表面,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甚至是只知道问题的结论,而不知其原因。例如,解释“巴山夜雨涨秋池”现象时,很多学生不能够理解为什么上升气流容易凝云致雨。
第三,不懂思维迁移,无法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有效迁移;例如,课堂上分析过秘鲁的热带沙漠气候成因之一是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而分析非洲西南部热带沙漠气候狭长分布的原因时,学生就无法联想到将非洲西岸的本格拉寒流。
2.题目的现实性增强,考试题目信息量大
教学检测中,大多选取课外素材,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中的地理现象作出合理解释,或者对于改变某种地理现状提出意见和建议。比如,笔者为考查高三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设置了一个有关气候的考试题目:根据图表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并分析西北地区棉花发展的区位条件。
在题目中,要求通过分析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进而分析棉花区位条件,这就需要结合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分析气候特征,结合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棉花的区位优势和不足。地理材料往往结合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分析时要综合考量,运用地理常用分析方法——自然和社会经济,分析区位条件时优势和不足都要分析。
此外,地理试题所包含的信息量很大,这就需要学生准确理解题意,抓住关键点,综合思考后进行解答。例如,马达加斯加岛位于位于非洲东南部的海面上,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马达加斯加岛的山脉多为东北和西南走向,高原向东西两侧倾斜逐渐下降到沿海平原。岛上自然资源丰富,有许多稀缺的中药材生长。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东部形成热带雨林景观,东西气候差异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马达加斯加岛西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2)为马達加斯加岛经济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在解答这两个问题时,需要对题目材料进行解读,材料中包含的信息量很多。比如,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东南部,受东南信风的影响;马达加斯加岛的山脉走向,决定了其西部为背风坡,降水较东部少。而根据马达加斯加岛的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盛产稀缺中药材,可以建议当地人利用这一优势,发展经济。综上所述,学生只要能认真阅读材料,综合分析,就能得出问题的答案。
3.题目设问方式多样
高考地理综合题的设问方式大体包括:特征描述类、原因分析类、解决措施类等,尽管设问方式多样化,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解答题目都需要运用综合思维,全方位地分析题目。例如,题目要求考生描述某个地区的气候特征,这就需要学生从气候名称、主要特点,以及温度、降水、光照、日照时数、风等角度分析。其中温度又包括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等;降水包括年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等。设问方式多样,也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角度多样,要学会全面思考问题,进而得出完整的答案。
三、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策略
1.利用情景,激发学生想象力
设置一些好的教学情景能够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提高地理学习的兴趣,提升综合思维能力。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如何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设置良好的教学情景成为了一个重难点。教师需要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进行精心的设计,并且对自己所设计的教学情景充分利用,激发学生们的想象,提高学生们对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比如在中图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这一课,笔者曾以亚欧大陆为例,给学生们放映了一些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们观察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不同气候类型下纬度、地形、洋流等分布的区别,使学生们对气候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此外,在设计教学情景时,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状态,了解他们对地理知识的需求,让所设情景处于学生们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结合生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重视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使学生学会解释分析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笔者在进行《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的教学时,宏观上分析亚欧大陆,微观上列举广东省及家乡东莞,先简单介绍广东地理位置,给同学们展示了一些图文资料,让同学们对广东有一个宏观上的认知。提供材料:广东省以丘陵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东北部和西部都有较高山脉,中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多为低丘、台地或平原,山地和丘陵约占62%,台地和平原约占38%,广东气候及降水的分布图。然后分析:(1)广东气候、降水等分布的影响因素?(2)南岭对广东的影响?(3)不同气候下,植被的变化?(4)通过学生切身体会,谈谈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点,进而拓展联想到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通过视频等让学生感受四季分明,对比身边的四季常绿。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学生们能够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合起来。这种联系现实生活的思维训练方式,有助于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3.学科融合,提高学生知识理解力
各学科之间知识都存在着交叉,要培养高中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离不开对其他科的探究,使学生们能够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加深自己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地理的气候涉及霜降、雨雪、冰冻等现象,還涉及如影响蒸发的因素——表面积、风速、温度等,都需要物理学知识来加深理解。
例如:2016年1月21日,降雪天气大范围出现在江苏省,到了夜里,江苏的许多大桥桥面被冰雪覆盖,相对于其他路段而言,桥面温度较低。要求学生们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为什么桥面温度相对于其他路段较低”以及“减轻桥面冰冻的可行措施”。在解答这个题目时,除了要分析气候,还要利用有关物理知识,物体的比热容越小,吸收或释放相同热量,温度变化幅度就会越大;而减轻桥面冰冻的可行措施是桥面撒盐,降低结冰的温度,因为盐水冰点低。这些都结合了物理学的原理,因此,当学生们能够把各学科间的知识联系起来时,就能够更好的解答问题。
4.处理信息,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对高中生们而言,通过对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行锻炼,从而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是学好地理的重要任务,笔者在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发现,地理的解题思路大致如下:
(1)对信息进行提炼
在地理考试中,解题所需要的信息基本上都能在题目中挖掘出来。学生们在审题时除了要找出其显性信息之外,还需要对其中蕴含的隐性信息进行辨析。显性信息一般包括地理位置、地貌、人文环境、资源分布等,学生们要通过这些信息进一步分析出题目中地区的经济情况、植物分布、气候状况、城市规模等各种隐性信息,从而达到对题目进行较为完整的解读的目的,为下一步的答题做准备。
(2)对信息进行分析
找出题目中蕴含的信息之后,就要开始着手于对信息的分析。使学生们从分析题目的过程中了解到该地区出现那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原因,比如为什么该地区所处的经纬度会导致它的植被分布与其他地区不同,又或者该地区交通线路的分布情况对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让学生们了解到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对信息关键点进行把握
题目中蕴含的信息量很大,但有些是出题者为了迷惑学生们而故意设计的,学生们必须保持清晰的分析能力,从大量的信息中把握住最关键的一点。比如某一文科综合地理试题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我国的某一旅行者到达某一地点时感受到了刺骨的寒冷,并且此时已经是黑夜了,旅行者联想到自己的家乡目前正处于荷花盛开的季节。学生们要分析日记中描述的地区以及自己的家乡在此时分别会出现怎样的景象。解答这个题目时,最重要的就是从气候方面出发,根据这两个地区的气候差异分析出其大致地理位置,然后得出该地区处于什么季节。
结语
高中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地理教师的引导,同时也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有意识地养成综合思维的习惯。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既有利于学生在分析地理问题时应付自如,也有利于学生在其他方面养成综合思维的习惯。培养高中生的地理综合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所有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陈梦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2]孔颖.高中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能力培养[J].中国新通信,2018,20(04):199.
[3]冯广飞.浅谈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2):97.
[4]王树声.论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及其知识基础[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