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家长们认为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批评惩罚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近来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着不批评、尽量少批评或者不敢批评孩子的错误认识,从而失去了批评教育孩子的时机,也有一些家长存在着滥批评的现象,这些都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十分不利,需要引起广大家长的高度重视。
小学三年级孩子生理、心理发展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独立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能力得到较大的发展,社会交往更多地强调相互同情和相互帮助,道德水平从道德认识逐渐过渡到道德情感的体验和道德行为的形成,但其道德行为习惯水平的发展处于小学阶段的最低层次。
针对三年级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在家庭教育中应当适时合理地运用批评惩罚的办法,促进孩子健康人格全面发展。
一、批评应讲究方式方法
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犯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因为主观原因,该批评指正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反之,如果是由于客观原因且孩子能力无法控制所导致的错误,此时批评孩子容易使孩子产生对抗情绪,这种情况下家长不应该责难孩子,而应和孩子一块分析原因,注意下次尽量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安抚孩子的心灵。批评孩子时,还应注意时间、地点、场合等因素,否则批评教育的效果将适得其反。
二、批评应恰如其分
案例1:一次,女儿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告诉我说她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当天下午回到家后,我和她进行了以下对话:
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没有忘记吧?你背给爸听一遍。(她流利地进行了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是用来遵守的?你遵守得怎么样?
她轻松地说:很好呀!
我又问:最近有没有答应老师完成作业,却没有按时完成的?
她想了一会儿怯怯地望着我,低声说:啊!哦,语文作业没按时完成……
我接着问:你是不是答应了老师,却没有兑现你的诺言?
她声音低低地说:嗯。
我又问她:那你岂不是不讲诚信了?你下一步准备怎么做呢?
她想了想,认真地说:我明天去给老师道个歉,现在就去把没有完成的作业写完。
我不失时机地对她说:很好,我期待你的表现。以后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信守诺言,一定要说话算数。
当天晚上她就完成了作业,第二天也向语文老师道了歉。在这个教育案例中,由于孩子之前仅仅掌握了道德认识(她熟记了核心价值观内容),但她的道德情感体验(对守信与失信的体验)较少,从而导致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过这次批评教育,既改正了她所犯的错误,又加深了她对道德情感的体验,对她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合理运用“自然后果的惩罚”
案例2:一天中午,女儿放学回家后看见家里是稀饭、馒头,就开始挑食了,生气地说:“怎么又喝稀饭,我不吃了。”然后走进了自己的卧室,关上了门。我走进她的卧室说:“如果饿的话,就赶快出来吃饭,否则你就只能饿着肚子了。”她没好气地说:“饿就饿,饿了我也不喝稀饭。”她坚持不吃午饭,然后空着肚子去上学了。
下午放学回家后,她看见饭桌上放着一碗稀饭(我叮嘱她妈妈特意为她准备的),再没有其他东西。她走过来繞着饭桌转了一圈,停顿了一会儿,难为情地问我:“晚饭就喝稀饭?”我说:“嗯,你是不是还不想喝呀?可是什么吃的都没了,你不喝的话只能饿着了。”她似乎饿得厉害,连忙端起稀饭喝了起来,把一大碗稀饭喝了个精光。从此以后,在我和妻子的共同努力下,她很少挑食了。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运用“自然后果的惩罚”尽量要以不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同时还需要综合考量孩子的个性特征,做到因材施教,而不是盲目运用。
孩子犹如一棵成长的幼苗,对幼苗的呵护既需要正规的学校教育,更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爱护孩子,它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运用得好,可以促进幼苗的健康成长。
“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每位家长都应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时刻留意孩子的表现,用好批评的艺术,及时批评指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小学三年级孩子生理、心理发展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独立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能力得到较大的发展,社会交往更多地强调相互同情和相互帮助,道德水平从道德认识逐渐过渡到道德情感的体验和道德行为的形成,但其道德行为习惯水平的发展处于小学阶段的最低层次。
针对三年级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在家庭教育中应当适时合理地运用批评惩罚的办法,促进孩子健康人格全面发展。
一、批评应讲究方式方法
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犯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因为主观原因,该批评指正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反之,如果是由于客观原因且孩子能力无法控制所导致的错误,此时批评孩子容易使孩子产生对抗情绪,这种情况下家长不应该责难孩子,而应和孩子一块分析原因,注意下次尽量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安抚孩子的心灵。批评孩子时,还应注意时间、地点、场合等因素,否则批评教育的效果将适得其反。
二、批评应恰如其分
案例1:一次,女儿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告诉我说她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当天下午回到家后,我和她进行了以下对话:
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没有忘记吧?你背给爸听一遍。(她流利地进行了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是用来遵守的?你遵守得怎么样?
她轻松地说:很好呀!
我又问:最近有没有答应老师完成作业,却没有按时完成的?
她想了一会儿怯怯地望着我,低声说:啊!哦,语文作业没按时完成……
我接着问:你是不是答应了老师,却没有兑现你的诺言?
她声音低低地说:嗯。
我又问她:那你岂不是不讲诚信了?你下一步准备怎么做呢?
她想了想,认真地说:我明天去给老师道个歉,现在就去把没有完成的作业写完。
我不失时机地对她说:很好,我期待你的表现。以后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信守诺言,一定要说话算数。
当天晚上她就完成了作业,第二天也向语文老师道了歉。在这个教育案例中,由于孩子之前仅仅掌握了道德认识(她熟记了核心价值观内容),但她的道德情感体验(对守信与失信的体验)较少,从而导致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过这次批评教育,既改正了她所犯的错误,又加深了她对道德情感的体验,对她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合理运用“自然后果的惩罚”
案例2:一天中午,女儿放学回家后看见家里是稀饭、馒头,就开始挑食了,生气地说:“怎么又喝稀饭,我不吃了。”然后走进了自己的卧室,关上了门。我走进她的卧室说:“如果饿的话,就赶快出来吃饭,否则你就只能饿着肚子了。”她没好气地说:“饿就饿,饿了我也不喝稀饭。”她坚持不吃午饭,然后空着肚子去上学了。
下午放学回家后,她看见饭桌上放着一碗稀饭(我叮嘱她妈妈特意为她准备的),再没有其他东西。她走过来繞着饭桌转了一圈,停顿了一会儿,难为情地问我:“晚饭就喝稀饭?”我说:“嗯,你是不是还不想喝呀?可是什么吃的都没了,你不喝的话只能饿着了。”她似乎饿得厉害,连忙端起稀饭喝了起来,把一大碗稀饭喝了个精光。从此以后,在我和妻子的共同努力下,她很少挑食了。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运用“自然后果的惩罚”尽量要以不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同时还需要综合考量孩子的个性特征,做到因材施教,而不是盲目运用。
孩子犹如一棵成长的幼苗,对幼苗的呵护既需要正规的学校教育,更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爱护孩子,它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运用得好,可以促进幼苗的健康成长。
“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每位家长都应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时刻留意孩子的表现,用好批评的艺术,及时批评指正,做到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