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批评艺术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vent_chri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家长们认为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批评惩罚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近来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着不批评、尽量少批评或者不敢批评孩子的错误认识,从而失去了批评教育孩子的时机,也有一些家长存在着滥批评的现象,这些都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十分不利,需要引起广大家长的高度重视。
  小学三年级孩子生理、心理发展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独立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能力得到较大的发展,社会交往更多地强调相互同情和相互帮助,道德水平从道德认识逐渐过渡到道德情感的体验和道德行为的形成,但其道德行为习惯水平的发展处于小学阶段的最低层次。
  针对三年级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在家庭教育中应当适时合理地运用批评惩罚的办法,促进孩子健康人格全面发展。
  一、批评应讲究方式方法
  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犯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因为主观原因,该批评指正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反之,如果是由于客观原因且孩子能力无法控制所导致的错误,此时批评孩子容易使孩子产生对抗情绪,这种情况下家长不应该责难孩子,而应和孩子一块分析原因,注意下次尽量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安抚孩子的心灵。批评孩子时,还应注意时间、地点、场合等因素,否则批评教育的效果将适得其反。
  二、批评应恰如其分
  案例1:一次,女儿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告诉我说她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当天下午回到家后,我和她进行了以下对话:
  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没有忘记吧?你背给爸听一遍。(她流利地进行了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是用来遵守的?你遵守得怎么样?
  她轻松地说:很好呀!
  我又问:最近有没有答应老师完成作业,却没有按时完成的?
  她想了一会儿怯怯地望着我,低声说:啊!哦,语文作业没按时完成……
  我接着问:你是不是答应了老师,却没有兑现你的诺言?
  她声音低低地说:嗯。
  我又问她:那你岂不是不讲诚信了?你下一步准备怎么做呢?
  她想了想,认真地说:我明天去给老师道个歉,现在就去把没有完成的作业写完。
  我不失时机地对她说:很好,我期待你的表现。以后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信守诺言,一定要说话算数。
  当天晚上她就完成了作业,第二天也向语文老师道了歉。在这个教育案例中,由于孩子之前仅仅掌握了道德认识(她熟记了核心价值观内容),但她的道德情感体验(对守信与失信的体验)较少,从而导致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过这次批评教育,既改正了她所犯的错误,又加深了她对道德情感的体验,对她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合理运用“自然后果的惩罚”
  案例2:一天中午,女儿放学回家后看见家里是稀饭、馒头,就开始挑食了,生气地说:“怎么又喝稀饭,我不吃了。”然后走进了自己的卧室,关上了门。我走进她的卧室说:“如果饿的话,就赶快出来吃饭,否则你就只能饿着肚子了。”她没好气地说:“饿就饿,饿了我也不喝稀饭。”她坚持不吃午饭,然后空着肚子去上学了。
  下午放学回家后,她看见饭桌上放着一碗稀饭(我叮嘱她妈妈特意为她准备的),再没有其他东西。她走过来繞着饭桌转了一圈,停顿了一会儿,难为情地问我:“晚饭就喝稀饭?”我说:“嗯,你是不是还不想喝呀?可是什么吃的都没了,你不喝的话只能饿着了。”她似乎饿得厉害,连忙端起稀饭喝了起来,把一大碗稀饭喝了个精光。从此以后,在我和妻子的共同努力下,她很少挑食了。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运用“自然后果的惩罚”尽量要以不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同时还需要综合考量孩子的个性特征,做到因材施教,而不是盲目运用。
  孩子犹如一棵成长的幼苗,对幼苗的呵护既需要正规的学校教育,更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爱护孩子,它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运用得好,可以促进幼苗的健康成长。
  “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每位家长都应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时刻留意孩子的表现,用好批评的艺术,及时批评指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比较简单,但其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小学生花费心思才能解决,引导他们采用合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是关键所在。为了帮助小学生提高解题效率,筆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摆脱定势,开拓视野;整体思想,简化问题;移多补少,科学迁移。  一、摆脱定势,开阔视野  有些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容易,但是只要稍微改变题型,他们就会陷入困境,百思不得其解。这是因为小学生受到了思维
期刊
“想象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失去想象就没有创造,人类社会将停滞不前。想象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想象借助表现得以实现,表现则依托想象得以完美,想象與表现互为羽翼。想象力是人的核心能力,是创造能力的标志,想象力的价值无与伦比。幼儿虽然天生具有想象的潜能,但其想象力的提升有待于后天培养。笔者作为幼儿教师,在美术教学中主动激发幼儿想象,开发幼儿的想象潜质,潜心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一、营造情境,点燃想象
期刊
2012年,在爱心妈妈“大毛妈”的委派下,我幸运地成为了“好妈妈幼儿群”中的一员,这是“好妈妈”众多公益群之一。群中,全国各地的妈妈们交流学龄前教育中的感悟以及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某日,我收到了一位妈妈的来信:  亲爱的言言妈妈:  我家儿子六岁了,是学前班的学生,我们这儿的学前班已经开始学习声母、韵母,还有简单的数学,总之是为上小学做的一些简单铺垫。在这之前,我在家里只教他认识1-100的数字,
期刊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媒体这个新兴的、活跃的网络平台,进行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为学生们开拓指尖上的第二课堂,帮助初中生提高英语水平,并且让学生获得更加独特、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一、微课:创建自助学习的互动平台  微课近年来受到了一线教师的极大欢迎。其实,微课不仅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也可以作为英语作业在课堂上或者课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达到预习、学习、复习多重效果。合理利用微课,帮助学
期刊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落实立德樹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更要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习总书记强调的“八个相统一”,用工匠精神打造每一节道德与法治课。  心怀使命,确定目标  对一节课而言,目标是灵魂,是方向。旅行如果没有方向,就不知道该去往哪里。备课如果没有方向,就不知道该做什么样的准备。  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站在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的高度确立教学目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要紧紧围
期刊
一、微课创设真实情境,让课前自学动起来  要实现英语课堂的高效互动,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课堂,关键在于课前对新知的预习和准备,教师一定要利用多元的途径使学生全方位地做好课前准备。微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在微课的帮助下进行课前预习,然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与师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可以更好地解决疑问。对于阅读教学来说,笔者注重使用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设法激活学生的背景图式,利用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的相关
期刊
一、潜移默化,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融入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德育无处不在,教师可以抓住有利时机,采取多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例如,在课内外坚持使用“Please”“Thank you”“Sorry” “Excuse me”等礼貌用语,教育学生养成待人友善,文明礼貌的习惯;在学习Unit4 “Don’t eat in class”时,该单元话题主要语言功能是谈论并制定规章制度,教师可和校规
期刊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是季羡林的回忆录《留德十年》中的一篇,这篇文章感人至深,以大量日记引用表情达意,结构独特。不过这篇课文篇幅很长,如何做到聚焦目标、长文短教?听了我校武有锋老师的教学处理后,让我有了语文教学的新思路。  板块一:直接入文,选准亲情基调  上课伊始,诵读课文总起句,植入怀念两位母亲(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的相同情感,继而抛出“哪些词句最能体现作者怀念母亲?”引导学生以文中的“
期刊
我国现行的课程体系强调学科本位,科目多,门类细,缺少整合;在教学中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累积,忽视了基本素养的形成,出现了重知识轻能力的高分低能、会考试不会做事的现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强调学会学习,特别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综合能力的提高。“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研究” 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地整合起来,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科学整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形成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体系,通过课
期刊
当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之中,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是党中央对教育部门提出的一项艰巨任务。要在初中生中大力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程的载体功能。现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紧扣初中思想品德课核心素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思想品德课的历史使命是培养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