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胡盛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法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从事心血管外科专业二十余年来,完成各类心血管外科手术超过4000例,在冠心病外科、瓣膜外科和先心病外科有极高学术造诣,是目前国内心血管外科新生代学术带头人之一。
《青春期健康》:现在很多患者都说阜外医院的医生水平最高,服务最好,但在2002年之前也有人说过阜外医院是一流的技术、二流的管理、三流的服务,可是在2006年评选满意度评价中阜外医院拿到了100%的满意度,这样的过程是怎样转变的?
胡盛寿:阜外医院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打造的中国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品牌,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有很多患者到阜外医院就诊,有很多同行羡慕,还有很多其他的研究单位寻求合作,在这样自觉和不自觉当中就形成了一种医生优势感、一种自我满足感,同时潜意识里觉得“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医院是靠着惯性运作,没有真正站在疾病发展本身的规律上或者站在病人的角度来应对国家日益增长的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需要。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过去阜外医院可以说在这个领域里面独占鳌头,基本没有竞争对手,但是近十年国家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水平全国范围内都在普及,而且心血管诊疗作为整个临床医学领域的一个新兴学科,各个医院都在发展,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一种竞争。
面对这种竞争和挑战,我在刚刚接手这个医院的时候就在想,阜外医院不光要以技术一流赢得患者和同行的认可,还要有更多的内涵,所有医护人员都要站在以病人为中心的角度,转变思想。而且作为一个高水平的医院,必须要做好内部的调整。所以在过去的几年当中,医院在这上面花了很多工夫,不仅为病人提供一流的技术,还要真正让病人感到满意、称心、放心,实现“用心守护健康”的办院理念。
基于这一点,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在思考如何站在病人的角度,为病人提供帮助。从管理层面上讲,医院诊断的流程就是从医院管理层面去着手。比如一个外地的病人到阜外医院就诊,常需要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拿到他的诊断证明。针对这一点我们在门诊做了一个整体的改造,提出一站式的服务理念,缩短患者的治疗环节和就诊时间,把过去需要一周甚至十天才能做完的检查缩短到两三天,真正达到方便病人就医的目的。
《青春期健康》:看病從门诊到检查等过程中应该涉及到很多的流程吧?
胡盛寿:是的,从门诊病人的挂号预约,到就诊,再到做检查,等等,有很多个环节,现在整个医疗流程都做出了转变。比如有些大型的仪器设备,像超声心动图的预约时间就很长,有的是不太容易当时就出报告的,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医院在医疗设备上做了很大的调整,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方便。
《青春期健康》:这样确实是帮助患者减少了很多费用,比如一个外地患者等到下星期才能做B超检查的话,相当于产生了10天在北京住宿的费用。
胡盛寿:对的,到阜外医院就医的人80%都是外地的,不光是增添了就医的费用,还增加了当地亲人的付出,等等。所以,无论是医院的领导层还是医护人员都应该把过去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
另外一方面,我们针对病人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的问题也想了很多办法,现在主要依靠提高医院的设备利用率,优化工作流程等,使工作效率大幅度的提高。我们整个医疗的规模,比如说手术间、床位数并没有明显的扩大,但是整个工作量一下子扩大了将近70%、80%。心血管手术从过去的三千例,一下涨到了五千例到六千例。
《青春期健康》:医生们会发现自己的技术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吧?
胡盛寿:对,就是要让他们去感受自己专业发展的成就感,去激励自己成长。
医院在这之后又设法开拓了更多的医疗空间,为患者服务,把过去有些用于其他的医疗病房进行调整,包括在外面设立二部,增加一些床位数,开创手术间,更新一些医疗设备等。比如像心血管手术机,我刚刚接手的时候医院里只有两三台,现在可以好多台同时运转。我们现在一年的工作量,比2002年9月份我们这届班子刚接手的时候多了很多倍。
阜外医院是很有传统的医院,医护人员能够在医院中成长。老一辈的专家在开创阜外医院的时候,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光体现在业务上,同时也体现在为病人提供的服务不计报酬、不计名利上。年轻人一代人在这样的氛围中工作,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的。
同时医院在内部也进行了一些调整,无论是从教育层面、工作机制层面,还是从促进人才培养鼓励的层面,让医护人员焕发了工作的热情。另外,他们每个人的工作时间都很长,但是因为真正热爱这份工作,所以在对病人的服务当中也得到了各种成就和满足感,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编辑 冀青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