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有趣高效的语文课堂离不开提问。好的提问常常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学生,拨逗着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然而能真正把握提问艺术的老师并不多。笔者认为目前语文课堂提问主要存在以下一些误区:第一,接二连三的满堂问,不少老师把语文课堂变成了一个专门回答问题的场所,学生也感到十分厌倦。并且问题与问题之间的间隙太短,让学生忙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云;第二,对问题的设计没有梯度,不能按照由易到难的逻辑顺序,并且问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是一样的问题;第三,学生难以理解问题本身,而老师又不能化直为曲,不善于用另一个问题来诱导学生;第四,把答案限制得太死。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1提问要有精度
“学则须疑”,但并非问得越多越好。提问还得用心捕捉时机,选好突破口,选在要害处,要问得精当。一个好的提问往往能起到穿针引线,以一当十的作用。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一些知识的交叉点,关节点和枢纽点往往会变成理解和深化知识的拦路虎,如能在此处精心提问,激活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去思考问题,就能迅速帮助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掌握和深化知识扫除障碍,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率。如讲《孔乙己》这篇文章最后一句话:“现在大约的确已经死了”。有的同学可能一读而过,不假思索。在这时老师要善于发问:“‘大约’表示猜测,‘的确’表示肯定,两个相反的词用在同一句话中,而且指同一个人,不矛盾吗?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开始思索、思考。最后得到了答案:大约死了指从孔乙己最后一次走进咸亨酒店的窘况看,推测可能死了;但是从孔乙己生活在那个趋炎附势,世态炎凉的社会中,从他的恶习不改中注定是逃脱不掉死亡的悲剧,所以用了“的确”。
2提问要有梯度
学生的认知结构有一个符合逻辑的“序”——由已知到未知,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即由认识的低层次向认识的高层次过渡和发展,所以课堂提问也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循序渐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认知的新高度。当学生回答一个小问题成功并得到鼓励时,他们会认真思考,更愿意回答更多更难的题,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如对一篇文章未作分析就直接问该文的思想意义及写作特色,学生定会觉得云里雾里,久而久之会认为语文深不可测而拒学习于千里之外了。
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3提问要有曲度
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以“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如《小橘灯》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的性格特点。如钱梦龙老师曾经在执教《愚公移山》一文时,为了讲清“孀妻”的含义,他设计运用的一个问题:“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吗?”钱老师一发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急需找出正确答案。随即当学生埋头读课文和注释之后,很快弄懂了“孀”的意思,达到不教自教的效果。
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曲问的另一种方式是创设情景。创设形象情境,能让学生在情境引导下调动脑海中贮存的感知表象,通过形象思维的加工处理,对所学内容有深刻的领悟。如我在教《繁星》这篇文章时,学生对“我仿佛听见他们在小声说话”这句话的深层意蕴不够理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小声说的往往是什么话,对什么人你会这么说话?”学生在脑海里勾勒情景,想到了经常是对最亲密的人说悄悄话的情景。从而很快领悟到作者的情感:将星星当作自己的知己,进一步体会到他对星天的热爱。
4提问要有角度和深度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伤仲永》一文后,你从方仲永的悲剧中感受到了什么?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实例吗?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1提问要有精度
“学则须疑”,但并非问得越多越好。提问还得用心捕捉时机,选好突破口,选在要害处,要问得精当。一个好的提问往往能起到穿针引线,以一当十的作用。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一些知识的交叉点,关节点和枢纽点往往会变成理解和深化知识的拦路虎,如能在此处精心提问,激活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去思考问题,就能迅速帮助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掌握和深化知识扫除障碍,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率。如讲《孔乙己》这篇文章最后一句话:“现在大约的确已经死了”。有的同学可能一读而过,不假思索。在这时老师要善于发问:“‘大约’表示猜测,‘的确’表示肯定,两个相反的词用在同一句话中,而且指同一个人,不矛盾吗?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开始思索、思考。最后得到了答案:大约死了指从孔乙己最后一次走进咸亨酒店的窘况看,推测可能死了;但是从孔乙己生活在那个趋炎附势,世态炎凉的社会中,从他的恶习不改中注定是逃脱不掉死亡的悲剧,所以用了“的确”。
2提问要有梯度
学生的认知结构有一个符合逻辑的“序”——由已知到未知,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即由认识的低层次向认识的高层次过渡和发展,所以课堂提问也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循序渐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认知的新高度。当学生回答一个小问题成功并得到鼓励时,他们会认真思考,更愿意回答更多更难的题,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如对一篇文章未作分析就直接问该文的思想意义及写作特色,学生定会觉得云里雾里,久而久之会认为语文深不可测而拒学习于千里之外了。
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3提问要有曲度
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以“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如《小橘灯》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的性格特点。如钱梦龙老师曾经在执教《愚公移山》一文时,为了讲清“孀妻”的含义,他设计运用的一个问题:“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吗?”钱老师一发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急需找出正确答案。随即当学生埋头读课文和注释之后,很快弄懂了“孀”的意思,达到不教自教的效果。
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曲问的另一种方式是创设情景。创设形象情境,能让学生在情境引导下调动脑海中贮存的感知表象,通过形象思维的加工处理,对所学内容有深刻的领悟。如我在教《繁星》这篇文章时,学生对“我仿佛听见他们在小声说话”这句话的深层意蕴不够理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小声说的往往是什么话,对什么人你会这么说话?”学生在脑海里勾勒情景,想到了经常是对最亲密的人说悄悄话的情景。从而很快领悟到作者的情感:将星星当作自己的知己,进一步体会到他对星天的热爱。
4提问要有角度和深度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伤仲永》一文后,你从方仲永的悲剧中感受到了什么?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实例吗?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