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管理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的积极性能否调动起来,主要在于教育和管理。
管理得好,可以使同样的教师,在相同的条件下,发挥出完全不同的作用。可以无限地发挥出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如何激发保持教师的积极性,就成了学校管理中具有关键意义的事。
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与同行磋商。
一、加强思想教育,培养爱岗敬业的热情
人的积极性最高层次的是由社会动机所产生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表现为相信并设法努力实现某种理想,完成某项事业或承担某种责任,是一种较深刻的动机,它一旦形成就具有持久性,有较强大的作用。
(1)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形成情感激励。教师只有良好师德,才能变“给我教”为“我要教”。
为此要经常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执行师德规范,采取各种形式强化师德教育,举办执行师德规范演讲会、交流会、讨论会。
组织教师搞社会调查,亲身感受到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和望子成才的要求,对老师的尊敬与期望。感受到教师这一职业的光荣和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形成情感激励,提高教师的思想境界,愿为教育献毕生。
(2)抓党风带三风,形成榜样激励。为了激发教师积极性,注重树立本校教师中典型,特别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领导班子的表率作用。领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学校党风好,教师学有榜样,行有目标。积极性高,教风就纯,学风就浓,校风就好。
二、关心信任教师,调动教师积极性
一所学校,校长是组织领导者,是核心;但学校大量的工作,要靠全体教职工来完成。校长需要教师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教育的各项任务。校长应当与教师保持亲密的关系,信赖他们,感谢他们,关心他们。
(1)生活上关心。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主要由生活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组成。教师在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的需要是最基本的,有时也是最强烈的。这些需要如能得到满足,他们就会感到愉悦、自信、有价值。反之,就会产生自卑、消极甚至抵触情绪。作为学校领导要时时关心,了解教师这些起码的物质要求,要把教师的疾苦放在心上,经常列入议事日程,尽最大努力创造学校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让他们活得充实、愉快。特别是当教师工作不顺心,下了功夫,但教学效果不显著时,学校领导更要与他们沟通心灵,给予安慰,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当教师感到领导的关怀、体贴的心情之后,就会更加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2)工作上信任。常言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作为学校领导应相信每一个教师都能胜任各自的工作,都能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一定的成绩。当然,事实上并非如此,教师在工作中难免碰到挫折,出现缺点或错误。碰到这种情况时,对教师也不宜过多批评与指责,而是要热情帮助他们分析工作中的矛盾,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业务水平,鼓励他们克服缺点,纠正错误,扬起风帆破浪前进。在安排教师工作时,力争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因人制宜,量力而行。以使教师们心满意足,心理上产生一种快慰感,从而焕发工作热情。
三、强化主人翁意识,焕发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必须参与学校管理,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集中教师的聪明才智,增加心理认同,因此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能更好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重视和发挥教代会的作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教学权利机构。凡学校的重大问题均要交教代会讨论通过后执行。这样学校的各种事情便能深入人心,使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充分发挥,增强凝聚力。
(2)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学校领导要及时地传达上级的各种文件、政策。也要使教师明确本校的各项决定,只有增加政策的透明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广大教职工的监督职能。进一步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焕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四、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
由于教师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所从事的劳动特点,我们在教师管理上必须进行改革,完善激励机制,打破奖金分配的平均主义,建立起保证人们心情舒畅、干劲倍增的新机制。把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结合起来,把教育教学实绩与利益分配结合起来,使教师明确自己的责、权、利,使教师切实感到自己才有所展,力有所用,劳有所得,功有所奖,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从而心情舒畅,干劲倍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总之,现代管理的核心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人是被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的主体。只要人的积极性得到发挥,事业就会兴旺发达,生机盎然。
管理得好,可以使同样的教师,在相同的条件下,发挥出完全不同的作用。可以无限地发挥出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如何激发保持教师的积极性,就成了学校管理中具有关键意义的事。
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与同行磋商。
一、加强思想教育,培养爱岗敬业的热情
人的积极性最高层次的是由社会动机所产生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表现为相信并设法努力实现某种理想,完成某项事业或承担某种责任,是一种较深刻的动机,它一旦形成就具有持久性,有较强大的作用。
(1)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形成情感激励。教师只有良好师德,才能变“给我教”为“我要教”。
为此要经常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执行师德规范,采取各种形式强化师德教育,举办执行师德规范演讲会、交流会、讨论会。
组织教师搞社会调查,亲身感受到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和望子成才的要求,对老师的尊敬与期望。感受到教师这一职业的光荣和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形成情感激励,提高教师的思想境界,愿为教育献毕生。
(2)抓党风带三风,形成榜样激励。为了激发教师积极性,注重树立本校教师中典型,特别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领导班子的表率作用。领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学校党风好,教师学有榜样,行有目标。积极性高,教风就纯,学风就浓,校风就好。
二、关心信任教师,调动教师积极性
一所学校,校长是组织领导者,是核心;但学校大量的工作,要靠全体教职工来完成。校长需要教师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教育的各项任务。校长应当与教师保持亲密的关系,信赖他们,感谢他们,关心他们。
(1)生活上关心。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主要由生活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组成。教师在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的需要是最基本的,有时也是最强烈的。这些需要如能得到满足,他们就会感到愉悦、自信、有价值。反之,就会产生自卑、消极甚至抵触情绪。作为学校领导要时时关心,了解教师这些起码的物质要求,要把教师的疾苦放在心上,经常列入议事日程,尽最大努力创造学校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让他们活得充实、愉快。特别是当教师工作不顺心,下了功夫,但教学效果不显著时,学校领导更要与他们沟通心灵,给予安慰,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当教师感到领导的关怀、体贴的心情之后,就会更加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2)工作上信任。常言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作为学校领导应相信每一个教师都能胜任各自的工作,都能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一定的成绩。当然,事实上并非如此,教师在工作中难免碰到挫折,出现缺点或错误。碰到这种情况时,对教师也不宜过多批评与指责,而是要热情帮助他们分析工作中的矛盾,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业务水平,鼓励他们克服缺点,纠正错误,扬起风帆破浪前进。在安排教师工作时,力争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因人制宜,量力而行。以使教师们心满意足,心理上产生一种快慰感,从而焕发工作热情。
三、强化主人翁意识,焕发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必须参与学校管理,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集中教师的聪明才智,增加心理认同,因此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能更好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重视和发挥教代会的作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教学权利机构。凡学校的重大问题均要交教代会讨论通过后执行。这样学校的各种事情便能深入人心,使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充分发挥,增强凝聚力。
(2)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学校领导要及时地传达上级的各种文件、政策。也要使教师明确本校的各项决定,只有增加政策的透明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广大教职工的监督职能。进一步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焕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四、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
由于教师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所从事的劳动特点,我们在教师管理上必须进行改革,完善激励机制,打破奖金分配的平均主义,建立起保证人们心情舒畅、干劲倍增的新机制。把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结合起来,把教育教学实绩与利益分配结合起来,使教师明确自己的责、权、利,使教师切实感到自己才有所展,力有所用,劳有所得,功有所奖,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从而心情舒畅,干劲倍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总之,现代管理的核心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人是被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的主体。只要人的积极性得到发挥,事业就会兴旺发达,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