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uwe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地理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新知识的能力。”根据学科的特点,我们应不断地改革教法,提高课堂艺术,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激发学生的情趣,把地理课变成学生喜爱的学科。以下,我谈谈运用多媒体在优化地理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例如:在介绍《长江》一课的课前3分钟。可以播放长江的一段影视片段,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有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一段影视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当讲到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对人类有什么影响时,可以播放一些河流和湖泊图片,启发学生讨论,这样学生可以得出河湖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如水资源、水能资源,、航运价值等,同时也可以知道河流也可以造成水灾。就这样,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主要教具是挂图,课本插图和一些投影,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例如:在介绍我国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时,我们可以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视,再用动画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了解它是由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原来是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人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人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由于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高出地面学生也可以分析出,为什么黄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小。这是由于地面流水不能汇人河道,所以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就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既促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贯于始终的基本技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地理教学中,它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读图、用图乃至制图的重要本领。例如:在介绍京杭运河时,用重新着色、闪亮来突出京杭运河北起通县,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这样就可以克服了传统地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的弊病。在介绍长江流域有那些主要支流时,用闪烁来突出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和洞庭湖、汉江、赣江和鄱阳湖它们的位置。介绍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也可以闪烁出宜昌和湖口所在的位置。这样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概念。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兼顾全面,因材施教
  各班级之间的学生能力有差别,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设置,设计不同的教学深度、广度和进度,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取知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介绍长江丰富的水能时,有些班可以让学生先根据学过中国三级地势的知识分析原因,老师再显示出长江干流的剖面图进一步总结归纳;而有些班则先把长江干流的剖面图显示出来,再让学生分析归纳。不同的显示时间和顺序,对不同班级的学生有着特殊的效果。这样,不但能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也有助尖子学生的培养,它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即使多媒体完成了许多人力所不及的任务,也不能代替教师的全部工作,教学过程的诸环节仍需教师来组织实施,因此,教师应通过精心认真的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
其他文献
【摘要】 心理挫折普遍存在于学生的体育学习之中,分析和研究学生体育学习中的心理挫折的种类、成因、后果及解决办法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更为快速高效。本文分析了其种类、成因、后果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 体育教学;心理挫折;学生    一、体育学习中学生心理挫折的种类及形成原因   外部性挫折是指由外界因素形成的障碍和干扰所引起的挫折。(1)条件性挫折。体育学习外部条
期刊
【摘要】 在音乐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兴趣,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自主、积极的探求性。探究性教学通过优化教学组织形式、精选良好的探究问题、巧用现代教学媒体、设计富有逻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语言等途径创设探究情境,不断启发学生自主思考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 探究性教学;教学误区;教学对策    音乐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基础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
期刊
历史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的一项重要的特征就是既往性,即其研究对象早已消失,也不可能再次出现,难以被直接观察,建立历史知识所需要的“证据”都是间接来自于过去所遗留下来的史料。因此史料成为历史理论的基本素材和对象. 历史教学也应该恰当地利用基本的历史材料. 否则历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只是空谈,学生得来的也只能是僵死、空洞的教条。  一、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历史教学
期刊
新课标对地理教学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而且要获得地理基本技能。 发展地理思维,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索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手段”。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解决以上问题。 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
期刊
【摘要】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要利用好一切课程资源,重视探究式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进行探究式活动的设计,必须了解和掌握探究式活动的特点、探究式活动课的设计原理和探究式活动课的设计差异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关键词】 课程开发;探究式活动;设计    所谓探究式活动,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  一、探究式活动课的特点  与传统教学活动方
期刊
【摘要】 相对于重点中学的普通中学,生源差是其突出的校情。高一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对于大多数差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怎样才能提高普通中学的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我的体会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根本;分析会考试 卷特色,了解试题导向是关键;强化训练和个别辅导是保证。  【关键词】 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提高;学习兴趣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地理的根本前提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
期刊
【摘要】 政治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作为思品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思品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而,导行成
期刊
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怎样运用民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呢?笔者认为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着眼于人的发展,做到教学内容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教学方法开放、教学手段开放、教学结论开放和教学评价开放。  一、开放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特征,要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回归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生活。而课程的概括性和教材的时效性,制约着教学的实效性。为此,我们在遵循课程要求和教材结构的同时,
期刊
【摘要】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为中学阶段一门基础课程的地理学科,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对于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其优势地位是别的学科不可代替的。  【关键词】 素质教育;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为使初中地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中,体现在教师和学生身上,笔者在对初中地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进行总体构思的同时,
期刊
【摘要】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众多伟大的诗人光照千古,他们的美诗佳词就像天空中的明星,璀璨夺目。诗中的音乐美、画面美、思想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十分重视审美教育,审美教育能够促进智育和德育的发展,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关键词】 诗歌教学;渗透;审美教育    一个人的审美观关系到这个人的人品,关系到他(她)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