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蛇灰线 有无之间

来源 :古典文学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K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金山寺》诗,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由京师赴杭州通判任途中,于十一月三日游览镇江金山寺后所作。全诗如下: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熙宁时期,是苏轼仕宦生涯的早期,也是苏轼文学创作的早期,但这首诗的写作却呈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最值得称道的,则是它有无相生的篇章结构及草蛇灰线般的情感意绪。
  清代纪昀评价此诗说:“结处将无作有,两层搭为一片,归结完密之极,亦巧便之极。设非如此挽合,中一段如何消纳?”(《纪评苏诗》卷七)指出了这首诗在结构上有无相生、两两相形的特点。所谓的“有”,可以理解为实写,即眼前之所见;所谓的“无”,可以理解为虚写,即心中之所感及耳中之所闻。全诗二十二句,可分为三个层次,前八句为第一层,交代作诗缘起,描写金山寺山水形胜。开头两句“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即一虚一实,一无一有,起笔奇横不凡,写尽苏轼作为蜀人满满的自豪感和数年宦游的由衷慨叹,晚清宋诗派人物陈衍对此有“一起高屋建瓴,为蜀人独足夸口处”(《宋诗精华录》卷二)的高度评价。诗的第三句“闻道潮头一丈高”,是“无”,是虚写,因为是“闻道”,而非亲眼看到。第四句“天寒尚有沙痕在”,是“有”,是实写,因为是眼前所见。第五句“中泠南畔石盘陀”,是“有”,是实写,是眼前看到的景象。第六句“古来出没随涛波”,“古来”涵盖古今,有大跨度的时间概括,虚写兼有实写。“出没随涛波”,是实写眼前之景,又是想象中的过去之景,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间。第七句“试登绝顶望乡国”是“无”,因为“乡国”望而不得。第八句“江南江北青山多”,是“有”,是眼前所见。则第一层的八句诗,通过有无相生,虚实结合,描写了金山的地理山水形胜。这种虚实相间的手法,就比单纯的想象之笔或者写实之笔要高明许多,既避免了不着边际式的虚空,也避免了笔笔写实的粘滞,使得诗作空灵驰骤,挥洒自如。
  诗的第二层为中间十句,写诗人登眺所见的夕阳胜景、夜晚的江心炬火以及自己的疑惑和思索,亦是有无结合、虚实相生。微风轻漾下江面上像靴纹一样的微波细浪,半空中如鱼尾一般的赤色晚霞,景色瑰丽奇特,炫人眼目。难怪山僧要苦留诗人看落日,金山寺的江上夕阳的确值得一看。以靴纹比喻粼粼细浪,以鱼尾赤比喻重叠如鱼鳞的红色晚霞,新颖独特,夺人耳目。苏轼作诗擅长比喻,比如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的诗句,以美女西施比喻西湖,给杭州西湖留下“西子湖”的美称。他“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的诗句,给后世留下“雪泥鸿爪”的成语等等。“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两句,也体现了苏轼长于比喻的特点。接下来,“是时”四句写夜景,描绘江心炬火的奇特景观,是实写之笔。苏轼所见的江心炬火,古人称之为“野火”“阴火”,认为是海水随着阴晦变化而生的现象。《太平广记》引《岭南异物志》说:“海中水遇阴晦,波如然火满海,以物击之,迸散如星火,有月即不复见。”现代科学把这种自然现象解释为磷火,也有认为是海中某些会发光的浮游生物聚集水面而形成。漆黑夜色中突然光焰照山,惊动栖鸟,的确是触目惊心的景象。苏轼又一次给我们展现了游金山寺的奇特景观。然而,不论如何奇特,终究也是真实的自然景象。随后,“怅然歸卧”两句对这种自然景象的解释,却具有浓郁的主观情绪。如果说,“怅然归卧心莫识”代表着诗人的疑惑和思考,“非鬼非人竟何物”则表面是问句,实际已经是对心中疑惑的诱导式回答,在不动声色中,把对自然景象的解释引向了主观唯心的思考方向,为下文的引出埋下伏笔。苏轼的机敏睿智由此可见一斑。而这种诗性的智慧,在苏轼的诗歌中处处可见。
  诗作的最后四句为第三层,抒写此游感慨,表露心迹。“江山”二句,是对上一句“非鬼非人竟何物”的正面回答。苏轼说,原来是江神显灵,警示他应当归隐。巧妙地由自然景象的描摹转入了主观情绪的抒写。最后两句指水盟誓,表达归隐的决心。古人常指水为誓,其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公子重耳谓其舅子犯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疏曰:“诸言‘有如’,皆是誓辞。有如日,有如河,有如皦日,有如白水,皆取明白之义,言心之明白如日、如水也。”黄彻《溪诗话》卷八评论这句诗说:“盖与江神指水为誓耳。句中不言盟事者,乃用子犯事。指水则誓在其中,不必诅神血口,然后谓之盟也。”意思是说,苏轼的这句诗忠实化用了《左传》中的典故,誓在言中,不露痕迹。
  全诗处处写眼前所见之“有”,也处处穿插所感所闻之“无”,时而是“有”,时而是“无”,有无相生,虚实相间。最后的“有田不归如江水”,将归田之愿的“无”指眼前江水的“有”为誓,“无”和“有”挽合归结一处。这就是纪昀所说的“结处将无作有,两层搭为一片,归结完密之极”。并且纪昀认为,如果不这样结篇,那么,中间一段,既写“有”,又写“无”,就像两条并行的轨道,绾合不到一处,诗歌的结构就是松散的、不严密的。
  而关于这首诗的主题,一般认为表达了诗人的思乡归隐之情。这首诗的确有思乡之情在内。“望乡国”“羁愁”“归山”这类字眼,以及“有田不归如江水”的盟誓,都在传递着这样的情感。然而,写作这首诗时的苏轼,是否真的有坚定明确的归隐之志呢?结合苏轼的生命历程和仕宦轨迹,我们认为,答案是未必的。
  中国古典诗歌中,思乡和归隐的情绪犹如一对连体婴儿,常常密不可分,并且这种情绪往往和政治境遇联系在一起。文人们在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影响下,一旦仕途遇到挫折,几乎本能地就会想到归隐,期望在大自然的宁静山水中抚慰受伤的灵魂。而故乡,则是文人心灵庇护所的首选之地。中国传统社会,以农耕文明为基础,以儒家的宗法制度为纽带,家庭观念是人人固有的信念,思乡之情是人们自然本能的情怀。文人们在创作中表达思乡之情在在可见。这种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和农耕文明下的叶落归根的寻根心理有关。苏轼也不例外。这首诗中,苏轼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并且这种情怀的真挚不容置疑。然而,思乡是否就一定意味着归隐呢?我们认为,在这首诗里,思乡和归隐是分离的,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顺承关系。   首先,苏轼的思乡之情浓烈却并不执着。地理学意义上的故乡固然是每个人生命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对于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子而言,精神上的家园似乎更为重要。苏轼对故乡的感情是豁达的。他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送钱穆父》)视漂泊动荡的生活为人生的常态。他曾作《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词,感慨他的好朋友王定国和其侍女柔奴被贬到蛮风瘴雨的广西的遭遇,其中有句云:“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表面上是慨叹友人的随遇而安,实际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乌台诗案”后,在黄州贬谪之地,他写信给友人说:“某谪居既久,安土忘怀,一如本是黄州人,元不出仕而已。”(《与赵晦之》)晚年被远谪海南的黎州,他居然说:“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荒僻落后的海南,竟然令他乐不思蜀。这种旷达自适、随遇而安的心态,淡化了苏轼地理学意义上的故乡情结,具有了四海为家处处家的通达境界。考索苏轼生平,自从熙宁年间他丁父忧结束后从眉山返回京师,此后再也没有回过眉山。此一点,亦可证他潇洒通脱的故乡观。
  其次,归隐只是苏轼说说而已的话头,终其一生,他都没有隐居过。苏轼的思想兼具儒释道三家,而儒家的用世精神始终占据他思想的主流。即便是身处人生逆境,他依然心忧天下,以社稷苍生为念。比如,他晚年被贬到惠州,看到惠州百姓生活艰难,就热心向他们传授中原插秧技术,减轻劳作负担。他利用溪流落差,指导百姓建造水磨,用于舂米磨面。还设法施医散药,救死扶伤。晚年苏轼以戴罪之身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他在仕宦任上所做的那些为国利民的政绩了。所以,这样一位心系天下,有着强烈用世精神的文人,怎么可能超脱归隐呢?苏轼初到杭州,在写给兄弟苏辙的诗中说:“眼看时事力难任,贪恋君恩退未能。”(《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其一)一方面感慨党争激烈,难以作为,另一方面却不忍脱离红尘,独善己身。几年后,他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写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其间流露的依然是矛盾复杂的心态。据说神宗皇帝读到这几句词,感叹说:“苏轼终是爱君。”其《昭君怨·送别》词云:“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这种“欲去又还不去”的心态,正是苏轼在进退、仕隐之间矛盾纠结的真实写照。然而,诗人终究还是选择了用世有为,而不是超脱隐逸。或者说,苏轼对归隐的理解,也同他的故乡情怀一样,是通脱达观的。且看他的《浣溪沙·自适》词说:“倾盖相逢胜白头,故山空复梦松楸。此心安处是菟裘。”菟裘是春秋时鲁地的古邑名,后世因称士大夫告老退隐的处所为“菟裘”。此心安处即是故乡,此心安处即是归隐。此种境界,颇有大隐隐于朝的意味。
  梳理了苏轼的思乡之情和归隐之志,我们再回到这首诗上来。苏轼究竟在此诗中表达的是归隐之志?还是流露的归隐与仕宦之间的矛盾?看最后一句“有田不归如江水”。这句话表面看来说得很坚定,指水盟誓,果断决绝。但是请注意苏轼说的归隐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有田”。即有了田产等私有财产以后才归隐。而苏轼这个时候“有田”吗?答案是没有!作为一名政府官员,苏轼辗转各地做官,没有私产,在家乡眉山,亦没有祖上留下的田产。没有田,哪怕指水盟誓,也不必归隐。所以,苏轼的最后一句诗,并不是当下的行动指南,而是一个对未来的许诺。至于当下,他是不能归隐的,因为有“我谢江神岂得已”的身不由己。也有他志业未酬的不肯归隐,正如他在作于同时的《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诗中说:“山林饥卧古亦有,无田不退宁非贪。”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说,这首诗表达了苏轼的思乡之情,却没有流露出归隐之志,顶多就是苏轼在郁闷心境下,有一点仕、隐之间的矛盾纠结,所谓归隐,不过是说说而已,或者说,是学其他人的样子,在“穷”的状态下做出的一种姿态罢了。事实上,苏轼后来有田以后,也并没有归隐。《东坡志林》卷二《买田求归》记载说:“浮玉老师元公欲为吾买田京口,要与浮玉之田相近者,此意殆不可忘。吾昔有诗云:‘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今有田矣而不归,无乃食言于神也耶?”对于有志功业的苏轼来说,食言江神未能归隐,似乎在盟誓之时就可见端倪。
  《游金山寺》的体裁是苏轼最为擅长的七言古诗,在大开大合、纵横捭阖中,苏轼自由抒写,尽情表达,既有对金山寺黄昏落日瑰丽景象的生动描摹,也有夜里江心炬火的触目惊心。更主要的,是他在诗篇中细致抒写了自己郁闷难解的心绪,把身处困境的诗人纠结矛盾却又不甘放弃,努力摆脱彷徨的复杂心理呈现了出来。这种高超的描写艺术,展示出苏軾在诗歌创作上的成熟境界。纪昀称赞这首诗:“首尾谨严,笔笔矫健,节短而波澜甚阔。”(《纪评苏诗》卷七)翁方纲也说这首诗:“苏公脱出实境来,神妙遂至不可测。古人之善于变化如此。”(《石洲诗话》卷二)因此我们说,这首《游金山寺》作为苏轼七言古诗的代表作之一,名副其实,毫无愧色。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自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国家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并给我们国家的社会阶层结构带来了较为深刻的变迁。社会力量的分化使新社会阶层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壮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要求要通过进行改革创新来实现社会的管理向着社会治理改变。而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治理已然成为了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完善党委领导、民主协商、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法治保障、公众参与、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要建设一个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社会治理共同体”。所以新社
河砂是河床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生产建设的必要自然资源,它被广泛用于各种工程架构,平整场地,道路修建等,最重要是在混凝土建筑中的使用,它在国家社会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河砂的开采以及河道开采地点的特征决定了采砂船是用于采砂的最主要工具,它在一定程度上必须长时间占据一片水域范围,因此或将影响航行的安全。沿岸城市因其地理优势,在河道中采砂的工程效益极大地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为一把双刃剑,沿河岸居住的百姓也受到来自砂石开采的诸多不利影响,在河道中从事开采河砂作业涉及到自然资源部门、水利部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商品房销售收入屡创新高,房地产税收收入逐年增长,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2016年以来,房地产市场下沉,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房地产业也迎来了黄金期,房地产行业的税收收入已经成为当地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主要增长点。由于房地产行业涉及环节较多,经营周期较长,且几乎涉及到我国已开征的所有税种,因而涉税风险相对较多。各级税务机关对房地产行业的税收风险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方法加强房地产行业的税收风险管理。然而,当前我国税务机关尚未构建出相对完善的,针对房地产行
近年来,我国在腐败治理方面打出“组合拳”进行高压反腐,有力维护了公平正义,有效净化了社会生态,取得压倒性胜利,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坚决拥护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与此同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腐败现象并未彻底清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为了达到反腐倡廉目标,我们应针对当前形势,把标本兼治的重心转向铲除腐败根源,从源头预防腐败,不断加大预防力度,强化预防机制建设,健全腐败治理体系,筑牢防控腐败的堤坝。
  随着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的通过,国家监委正式揭牌,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已经形成
上期荐股排名(2021年11月01日-2021年11月12日)  累計排名  收盘收益=(本期收盘价—上期收盘价)/上期收盘价。  本期累计收益率=(1+上期累计收益率)*(1+本期收益率)-1。  大盘表现:1、当期大盘表现为上证指数两周涨跌;2、累计大盘表现为截止当期末上证指数年内涨跌。编辑笔记  银行、保险和地产,三傻蠢蠢欲动  安信证券收盘收益:28.35%  盐津铺子(002847):公
期刊
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既是衡量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
  本文以国家级重点贫困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大路村为硏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査的方式,从大路村生态环境现状、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居民意见和公共服务改善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査,找出人居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成因分析,从而提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优化途径。
  研究表明:大路村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方面成效明显,但还是差强人意,存在村庄规划编制滞后、基础设
“国学”是20世纪初我国学者面对西方理论科学风靡之时提出的与之相对的概念:“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邓实《国学讲习记》)所谓国学,国外亦称“汉学”,是中华传统文化和学术的总称,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在当前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信息化时代,传承和弘扬国学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霍松林先生(1921—2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大之后曾强调“要实施好金融扶贫这篇大文章”。金融精准扶贫是政府主导的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满足扶贫项目的资金需求,降低扶贫项目的融资成本和风险。它一方面可以对扶贫开发进行资金支持,还可以通过经济增长后贫困人口整体收入增长效应间接带动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摆脱贫困。金融精准扶贫所具备的金融和扶贫双重属性,决定了其内涵是金融市场化资源配置与政府治理的有机融合,既离不开金融机构作为主体参与为扶贫项目提供资金融通,又需要政府部门作为主导以调和金融市场逐利与避险性与扶贫工作高风险、低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基层治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十九大报告等重要文件都对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探索乡村治理创新作出了明确的安排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和调查考察中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中央农办、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农业农村部等也印发了相关文件。村规民约作为村民共同认可的“公约”,全体村民共同意志的载体,已成为村民自治的新范式,对解决村民矛盾、维护乡村秩序、破解乡村治理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广泛研读了国内外关于村规民约、乡
《国粹学报》每期于扉页刊登中国古代圣賢及学者图像并附赞语或附遗墨手迹,例如有神农、黄帝、尧、舜、仓颉、大禹、汤王、周文王、周公、周武王、老子、孔子、墨子、孟子、伏生、董仲舒、许慎、郑玄、范仲淹、王安石、周敦颐、张载、陆游、陆九渊、朱熹、郑思肖、陈白沙、王阳明、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傅山、陈子龙、黄道周、刘宗周、朱彝尊、颜元等的图像,这些资料皆是辛苦访求而得,十分珍贵。中国的众多古代圣贤及学者是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