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讨了教师教授学生名著选文的相关方法、策略。
关键词:名著选文;教法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4-056-01
一、 提升学生原有的认识与理解
教材选入的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学生没有阅读课文之前,已经对故事的情节比较熟悉,就是没有教师的讲解,学生依然对刘备的“胸怀大志”、“ 待人谦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等“略知一二”。因此,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我们应该使学生原有的认识和理解得到提升,使学生原有的简单、粗糙的认识能更深入、细致,能对人物有更深的理解与感悟,从中能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传神,感受经典名著的独特魅力。
《三顾茅庐》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理解课文中的风景描写,抓住刘备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感悟刘备对诸葛亮的尊重。但是,名著之所以能经历历史长河的洗礼,千百年来闪耀着亘古的光芒,总有它的独特之处。这篇课文中诸葛亮的“睡”,就很值得研究。诸葛亮睡了“半晌工夫”又“一个时辰”,这相当于现在的三四个小时之久。诸葛亮真的睡着了吗?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引领学生就此探讨、研究。教学时,教者应该把握住名著的“曲径通幽”处,让学生意识到以前理解的“肤浅”和“有所失”, 让学生感受名著的精深、精彩。
二、 适当补充故事的前因与后果
小说都有它情节的连续性,这些经典故事都是选自于长篇古典小说,它们都不是一个孤立的故事。在教学时,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地补充故事的前因后果,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课文,理解人物的特点。
《三顾茅庐》就来自《三国演义》第37回——《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庐》。前有“司马徽见刘备,比诸葛为‘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凤雏、卧龙得一人可得天下”,所以刘备才会三顾茅庐。后有“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刘备得到诸葛先生后,“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学生如果能了解当时刘备的身份为“汉室宗亲”,称之为“刘皇叔”,而诸葛亮只是“一介布衣”,那么,对“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这样的文字就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与感悟。
三、帮助学生获得阅读名著的方法
阅读终究是为了理解,理解就需要教师一定的方法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处的学段,确定教学的重点,教给学生学会阅读。可以是引领学生感受名著人物形象的描写勾勒法,可以是借助人物冲突,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
《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就是要让学生学习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体现人物性格。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 对“下马步行、轻轻敲门、恭恭敬敬地站、快步走进” 等重点词句的反复揣摩、品析,理解刘备的“求贤若渴”。同时,让学生了解环境描写、侧面描写对人物特点的衬托。隆中幽雅的环境,山冈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为的是衬托诸葛亮的“雄才伟略”。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张飞的鲁莽急躁,更是很好地突出了刘备对诸葛先生的尊重。
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理解,在反复的诵读中有所发现,从而领悟写作的方法,获得阅读的方法。
四、激发研读名著的兴趣与热情
教材对这些名著故事加以改编,一方面是利于学生学习,更多的是激发学生研读名著的兴趣与热情。毕竟,名著是需要学生自己去阅读的。作为教师,应该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为学生播下一颗热爱阅读的种子,播下一颗研究名著的种子。
促使学生对名著感兴趣有很多做法,一个是在课堂上恰当地引入一些名著的原文,让学生初步感受名著的独特语言。《三国演义》中,刘备和张飞去拜访诸葛亮时的对话就很有趣。张飞:“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张飞:“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你不用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教学时,可以出示这些语言,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感受,在读中领悟。
促使学生对名著感兴趣的另一个做法是,课堂上留有一定的“疑难悬案”,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不读不快”,带着问题去阅读、去研究。“像诸葛亮这样的人肯定有许多人去请他,曹操有没有找过?孙权,天下的群雄有没有请过?为什么他在刘备请他时出山呢?他又是怎样帮助刘备的呢?”这样的问题,很难在课堂上解决,目的在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生出对名著的向往之心。也许,这粒种子未必能发芽开花;也许,未必每个学生都有收获,但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职责去播撒这样的种子。让这些名著选文成为一个诱饵,一个引子,或者是一条缝隙,学生通过这条缝隙,看到一个“光亮”的世界。
关键词:名著选文;教法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4-056-01
一、 提升学生原有的认识与理解
教材选入的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学生没有阅读课文之前,已经对故事的情节比较熟悉,就是没有教师的讲解,学生依然对刘备的“胸怀大志”、“ 待人谦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等“略知一二”。因此,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我们应该使学生原有的认识和理解得到提升,使学生原有的简单、粗糙的认识能更深入、细致,能对人物有更深的理解与感悟,从中能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传神,感受经典名著的独特魅力。
《三顾茅庐》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理解课文中的风景描写,抓住刘备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感悟刘备对诸葛亮的尊重。但是,名著之所以能经历历史长河的洗礼,千百年来闪耀着亘古的光芒,总有它的独特之处。这篇课文中诸葛亮的“睡”,就很值得研究。诸葛亮睡了“半晌工夫”又“一个时辰”,这相当于现在的三四个小时之久。诸葛亮真的睡着了吗?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引领学生就此探讨、研究。教学时,教者应该把握住名著的“曲径通幽”处,让学生意识到以前理解的“肤浅”和“有所失”, 让学生感受名著的精深、精彩。
二、 适当补充故事的前因与后果
小说都有它情节的连续性,这些经典故事都是选自于长篇古典小说,它们都不是一个孤立的故事。在教学时,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地补充故事的前因后果,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课文,理解人物的特点。
《三顾茅庐》就来自《三国演义》第37回——《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庐》。前有“司马徽见刘备,比诸葛为‘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凤雏、卧龙得一人可得天下”,所以刘备才会三顾茅庐。后有“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刘备得到诸葛先生后,“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学生如果能了解当时刘备的身份为“汉室宗亲”,称之为“刘皇叔”,而诸葛亮只是“一介布衣”,那么,对“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这样的文字就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与感悟。
三、帮助学生获得阅读名著的方法
阅读终究是为了理解,理解就需要教师一定的方法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处的学段,确定教学的重点,教给学生学会阅读。可以是引领学生感受名著人物形象的描写勾勒法,可以是借助人物冲突,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
《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就是要让学生学习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体现人物性格。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 对“下马步行、轻轻敲门、恭恭敬敬地站、快步走进” 等重点词句的反复揣摩、品析,理解刘备的“求贤若渴”。同时,让学生了解环境描写、侧面描写对人物特点的衬托。隆中幽雅的环境,山冈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为的是衬托诸葛亮的“雄才伟略”。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张飞的鲁莽急躁,更是很好地突出了刘备对诸葛先生的尊重。
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理解,在反复的诵读中有所发现,从而领悟写作的方法,获得阅读的方法。
四、激发研读名著的兴趣与热情
教材对这些名著故事加以改编,一方面是利于学生学习,更多的是激发学生研读名著的兴趣与热情。毕竟,名著是需要学生自己去阅读的。作为教师,应该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为学生播下一颗热爱阅读的种子,播下一颗研究名著的种子。
促使学生对名著感兴趣有很多做法,一个是在课堂上恰当地引入一些名著的原文,让学生初步感受名著的独特语言。《三国演义》中,刘备和张飞去拜访诸葛亮时的对话就很有趣。张飞:“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张飞:“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你不用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教学时,可以出示这些语言,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感受,在读中领悟。
促使学生对名著感兴趣的另一个做法是,课堂上留有一定的“疑难悬案”,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不读不快”,带着问题去阅读、去研究。“像诸葛亮这样的人肯定有许多人去请他,曹操有没有找过?孙权,天下的群雄有没有请过?为什么他在刘备请他时出山呢?他又是怎样帮助刘备的呢?”这样的问题,很难在课堂上解决,目的在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生出对名著的向往之心。也许,这粒种子未必能发芽开花;也许,未必每个学生都有收获,但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职责去播撒这样的种子。让这些名著选文成为一个诱饵,一个引子,或者是一条缝隙,学生通过这条缝隙,看到一个“光亮”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