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积阴德”,而不是“积阳德”?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素人言“积德”,积什么德?自然是阴德,就是“积阴德”。那么什么是阴德?为何人言“积阴德”而非“积阳德”?
  所谓“阴”者,荫也,庇荫,就是坐享其成。所以,“阴德”就是“荫德”,是先辈遗下之德泽。为什么呢?从骨肉来说,没有阴气,皮肉就不滋润,皮肉不滋润,求财谋生就会比较辛苦。对此,我们要说“积阴德”而非“积阳德”。反而言之,白手起家,创业享福之人,阳气会比较重,因为阳气主开拓进取,是阴的反面。多数受人喜爱之人,也是阴气比较重的,那些调皮,喜好炫耀,争强好胜,好勇斗狠,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猛虎行于大街之人,大家皆不喜欢,反而低调柔和之人,众人都愿亲近,就是这个道理。而就阴阳而言,《周易》中,天地阴阳,“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站在传统男女及家庭观念上,男属阳,女属阴,男人泥做的,女人水做的,顶天立地为“夫”;安守本分,弯腰持帚,洒扫家务为妇(婦);肌革健雅、知书达理、温良恭俭让者是为“旺夫”,“旺夫”一词恰恰表明,女人才是一个家庭中最大的风水。因为女属水,水主财,男人“成家立业”,必得娶妻齐家,不然家财不安,外财莫入,此乃“家贫思贤妻”也。旺夫的意义在于家庭圆满,而这就需要女人做好自己的本分,男人也得做好自己的本分,使得阴阳协谐,否则就是“阴差阳错”,也即阴阳差错。站在某些命理术数角度,男女作命阴差阳错,譬况男喜女,但女不喜男;女喜男,然男不喜女,阴阳不交,事与愿违,后患无穷。而这也是德泽不深,德性不够的体现。
  那么什么又是“坐享其成”呢?比如老人,都盼望着安享晚年。所谓“安享晚年”就是“守荫”。年轻时,血气方刚,阳气十足,不断在“积‘得’”,到了晚年,血气既衰,阴弱有余,是守成之时,不易贪得,不易轻举妄动。正如《论语·季氏》所言: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里面的“得”就是指的是贪得无厌的贪求占有。而这种贪求占有从本质上来说是主阳的,与老年人此时的守荫是背道而驰的。
  为此,有生气的阴气就是德气,阴德就是“荫德”,就是“隐德”。阴也者,隐也。隐晦自己,抬高别人,慈和、忠孝、谦卑、自辱、贵柔守雌、知阳守阴、循良贞谨、清洁义让,光显别人的德气,就是阴气,就是阴德。
  那么为什么谦卑、自辱、隐晦自己,压低自己、抬高别人就成了“阴德”呢?看看大海,“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汪洋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众谷之王,是因为它善处卑下,地势最低,所以能成为百川众谷之王。至此,阴德说到底就是一种“水德”、柔德。然而,水有何德?老子《道德经》言: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時。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就是说,人世间最高之善仿佛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想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再者,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这,就是水德。倘若我们把自己放在最低,如同流水之于大海,那么万物百川的智慧和福德也同样可以汇聚进来。这就叫“厚德载物”。而物只能用厚德来承载,如若人微德薄,反而会成为灾难。譬如,予你五千万,你或许会害怕,怕人来抢,怕人来偷,怕人惦记,从此吃喝玩乐,骄奢放纵,毁己于一旦;而于李嘉诚,几十亿,仿佛就重若轻,淡如寻常。为何?还是我们德行不够,无法承载万物。因为,只有“厚德”方能承载万物,而载物须得把自己放在物的下面,把自己放在最低,如同大海,才能真正承载一些东西。此之谓阴德。
其他文献
豫西南有一座大山叫朱廉山,在山脚下有一个不出名的村庄,人们都叫它朱家河。朱家河却没有一家姓朱的,全村有一百多户人家,就有二十多个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都有。这山和村子以朱姓命名,可能与朱元璋有关。  村东头吴进算是小户人家,几代单传,到他这代大的是个闺女,谁知老婆肚子争气,这次生了个儿子,老来得子,老吴心里美着呢。老吴准备杀猪宰羊,好好喜庆喜庆。  “周老先生,我家喜得犬子,咱这有风俗,我家也想待
期刊
当今,环境保护已是一个世界公认的主题,系千家万户,注众人心田。由于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环境问题成为了影响人类生存发展和生活质量的社会问题。在我国,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
教师的成长是在学校教育实践中逐步实现的,学校为教师提供环境,对教师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介绍的是我们结合本区、本校实际开展“基于网络平台的‘一课多研”,促进教师以
2007年4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浦东新区金陆小学的新校区举行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校本教材的首发式。由我校自行开发编写的这本校本教材。在事先未做任何宣传的情况下,
有人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倘若真是这样的话,我和我父亲上辈子的结局应该绝不友善。  父亲在我童年里的印象很模糊,他经常下乡,一年也见不了几次。幼时和父亲唯一的合照,是两三岁时拍的,父亲并不会抱小孩儿,照片中的我直挺挺地躺在他的怀里,父亲满脸上写满了紧张和严肃。和父亲的战争应该是从小学开始,从父亲每天接送我上下学开始。  上小学时,冬天是最难熬的,因为家离学校远,每天早上5点多就要起床,父亲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