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支持保障系统综合码头设计方案

来源 :中国水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_123_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满足南京港涉水行政部门的管理需求,利用龙潭港区规划的港口支持保障系统岸线,建设含航道、海事、交通和水利4大管理职能的综合码头,通过对停靠船型、建设条件和装卸货物的分析,结合各部门的管理职能,提出合理的总平面布置、装卸工艺和水工结构的设计方案,可满足各涉水管理部门的使用需求。
  关键词:支持保障系统;综合码头;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U6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10-0086-03
  1工程背景
  本工程位于南京港龙潭港区,随着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全线贯通,南京港的到港船舶逐年增加,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而目前龙潭港区仅有水利部门配有1座执法码头,其余单位尚无配套的执法码头,龙潭港区的支持保障系统已无法满足日益繁重的水运市场管理及服务的需求,给涉水行政管理部门带来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南京港现有的支持保障码头分布零散,缺乏规划统筹,难以满足综合执法的需求。港口支持保障系统是港口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港区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配套完善支持保障系统码头,提高港口行政执法能力和工作效率。
  南京港龙潭港区龙潭河口处190米为规划港口支持保障系统岸线,本工程拟利用该段岸线建设含航道、海事、交通和水利四大管理职能的综合执法码头,通过对设计条件和使用需求的分析,对码头工程进行方案设计。
  2设计条件和需求
  2.1设计船型
  本工程作为港口支持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满足系统内各类公务执法船舶靠泊的需求,主要停靠船舶包括航道部门的航标工作船、挖泥船,海事、交通和水利部门的执法艇等。
  长江航道局现役最大的航标工作船长为76m,规划建造的船长超过80m,船舶的主尺度及排水量趋向与《海港总体设计规范》中的1000吨级杂货船相当。其他需靠泊的执法工作船除海事部门的36m海巡艇外,长度均介于18~30m,宽度约4~7m,吃水约0.8~1.1m。因此,选取1000吨级杂货船、海巡艇及执法艇作为本工程的设计船型,如表1。
  2.2自然条件
  2.2.1设计水位(1985国家高程基准)
  设计高水位:7.60m(年最高水位频率 2%)
  设计低水位:0.41m(多年历时保证率98%)
  2.2.2潮流特征
  龙潭水道地处长江感潮河段的上区段,以径流下泄为主,受潮流上溯影响较小。设计流速取2.0m/s。
  2.2.3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属长江漫滩相地貌单元,场地划分为5个工程地质层: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第四系晚更新统冲积层(Q3al);白垩系上统浦口组(K2p);泥质砂岩。
  场地上部以软弱土为主,地下水位较高,根据场地的地层结构、各土层的工程特性和场地周边环境分析,拟建场地具有较好的成桩条件,可采用钻孔灌注桩或预制桩(管桩)。
  拟建场地无全新活动断裂存在,除浅局部分布有较厚的软弱土外,未发现其它不良地质现象,区域上处于稳定区,适宜本工程建设。
  2.3装卸货种
  本工程主要装卸货种为航道部门的专用浮标和器材,其主要种类和规格见表2,其余单位仅需满足人员上下船,无货物装卸需求。
  3建设规模
  本工程根据各涉水行政部门的船舶停靠需求确定建设规模,其中航道部门不定期停靠航标工作船和挖泥船,交通、航道、水利部门各常驻1艘执法艇,海事常驻2艘海巡艇,同时适当考虑未来基地的扩容需求,预留1个执法艇泊位。航标工作船船型尺度较大,泊位长度较长,考虑采用固定式码头型式,根据船型尺度及规范要求确定泊位长度110m;执法艇和海巡艇船型尺度较小,考虑采用浮码头型式,方便船舶的靠泊和人员上下,海事浮码头采用海事部门60m定型趸船,水利、交通采用40m定型趸船。
  综合以上因素确定本工程的建设规模为:1000吨级固定码头1座,执法工作船浮码头4座;固定码头为110m×20m高桩码头,通过1座9m宽的固定引桥與后方陆域相连,海事浮码头的趸船尺寸为60m×11m×2m,其余浮码头的趸船尺寸为40m×9m×0.8m。
  4设计方案
  4.1总平面布置
  紧邻本工程上游为已建散货码头,下游为规划集装箱码头,本工程位于两座码头之间规划的190m港口支持保障系统岸线。因此,码头总平面布置考虑采用并列梳齿型式,自江向岸侧依次布置4排码头,固定高桩码头需满足航标工作船的停泊需求,布置在水深较深的江侧第1排,内侧布置3排浮码头,主要停靠小型的执法艇,采用挖入式港池型式。内侧码头的进出口门布置在第1排码头的下游侧。
  第1排固定码头供航道部门使用,码头前沿线与上下游码头一致,码头平台长110m,宽度为20m,考虑双侧靠泊:码头前沿布置1个1000吨级航标工作船泊位,兼顾3艘执法艇的停靠;码头后沿布置1个执法艇泊位。固定码头通过上游侧1座9m宽的固定引桥接岸,固定引桥总长约177m。
  固定码头的内侧共布置3排合计4座浮码头:第2排码头供海事部门使用,前沿线与固定码头的后沿线平行且后退25m,采用60m×11m×2m的趸船,双侧靠泊,通过1座30m长的钢引桥与固定码头的接岸引桥相连。第3排码头供交通部门使用,前沿线与第2排码头的后沿线平行且后退20m,采用40m×9m×0.8m的趸船;第4排码头码头由2座40m×9m×0.8m的趸船组成,为水利码头和预留码头,与第3排码头错位布置,位于第3排码头下游侧15m处,码头前沿线位于第3排码头前沿线的延长线后14m。第3、4排码头均通过趸船后沿的浮箱通道上下码头。   回旋水域设置于第2、3排码头的下游侧,固定码头后沿及内侧泊位的船舶均通过固定码头下游侧80m宽的口门进出主航道。口门的上下游侧设置船舶进出警示装置。考虑到后方岸坡稳定性,在第4排浮码头后方设置岸壁式护坡。
  4.2装卸工艺
  考虑长江南京段航标的实际维护强度等因素,江侧固定码头前沿不会进行频繁的航标吊运作业,故码头上不配置门机或固定吊等专业化装卸的起吊设备,码头前沿装卸设备拟采用50t轮胎式起重机,臂长12m,幅度8m时,吊重为26.25t,可以满足最重件的起吊要求,还可兼顾后方陆域堆场航标的起吊。
  4.3 水工建筑物
  江侧固定码头采用高桩梁板结构,总长110m,分为两个结构段,每个结构段内平台排架间距为7.0 m,桩基采用Φ800mmPHC桩,每榀排架设4根直桩和1对叉桩,上部结构由横梁、纵向梁系和叠合面板组成。兼顾船舶在低水位时的靠泊,码头前后沿均设置二层平台。码头平台前后沿靠船处局部开缺,设混凝土台阶连接二层平台,兼做人员上下码头通道。码头面前后沿及二层系缆平台设置设450kN系船柱,竖向设DA500H橡胶护舷。码头平台下游设防撞桩,防撞桩采用Φ1000mm钢管桩,桩间采用两层Φ600mm钢管联系。
  接岸引桥总长177m,采用高桩梁板结构,每榀排架基础根据施工期水位情况,采用3根Φ800mmPHC桩或Φ1000mm钻孔灌注桩,上部结构由横梁、预应力砼空心大板及面层组成。引桥间断设置2座钢引桥搁墩,采用高桩墩式结构,墩台基础采用6根Φ800mmPHC桩,上部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墩台。
  内侧趸船的主船体均为钢质、单甲板、单底、纵骨架式结构,上层建筑甲板为纵骨架式钢质结构。60m趸船采用锚链定位,设2.0t霍尔锚4只,配Φ40mm焊接锚链,采取交叉抛锚系缆方式,首尾内、外侧各2只锚抛向水域;40m趸船受水域限界影响,采用钢管桩定位,在趸船后沿的上、下游侧各设1根Φ1200mm钢管定位樁。第三、四排码头的后沿设钢制浮箱作为人员上、下码头的通道,浮箱与趸船间设连接跳板。内侧浮码头的靠泊面设50kN系船柱,靠泊面设漂浮型橡胶护舷以供船舶系靠。
  第二排浮码头和第三、四排的浮箱通道与接岸固定引桥间采用活动钢引桥连接,钢引桥采用下承式平行弦杆主桁架结构,一端为铰支座,一端为滚轮支座。钢引桥主尺度为30×3m。
  内侧港池近岸侧考虑岸坡防护要求,采用直立式结构挡土,利用Φ1000m@1200mm钻孔灌注桩形成挡土岸壁,桩顶设现浇连续梁,桩后排采用Φ600mm高压旋喷桩进行灌注桩间止水。
  5结论
  南京港龙潭港区是国家级海港枢纽经济区,船舶密度大,管理要求高。本工程利用规划的190m岸线建设港口支持保障系统综合码头,码头集合了交通、水利、航道和海事四大管理职能。通过对停靠船型、建设条件和装卸货物的分析,采用江侧为固定码头、岸侧为多排浮码头的并列梳齿型总平面布置型式,满足了各单位的使用需求,而且兼顾了远期发展,充分利用了岸线资源。本工程的建设为港口高效运行、有序发展提供管理保障,对提高龙潭港区乃至南京港的水运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JTS165-2013《海港总体设计规范》[S].
  [2]  JTS166-2020《河港总体设计规范》[S].
  [3]  JTS 167-2018《码头结构设计规范》[S].
其他文献
摘 要:设计采购施工(EPC)工程总承包,即工程总承包企业依据合同约定,承担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等全面负责。本文主要依据工程实践和相关规范,在“三管三控一协调”这七个方面对以设计为主体的EPC总承包商在项目管理中的定位进行分析,为后续EPC总承包商的管理提供可借鉴的意见。  关键词:EPC;项目管理;管理定位  中图分类号:U61 文献标识码:
摘 要:珠江航运信息化发展至今,在实现珠江航运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业务数据和管理数据。在推动大数据与综合交通运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针对珠江航运的发展需求,本文将以珠江水运发展方向以及航运数据为基础,结合大数据挖掘技术和展现的信息化手段,构建珠江航运大数据应用体系,明确体系构建流程以及大数据在珠江航运发展中的具体应用方向,从而推进珠江航运的精准管理、高效服务和科学决策,为加快建设交
日前,交通运输部颁布《关于修改<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的决定》(交通运输部令2021年第6号),并将于7月15日起与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同步实施。为便于有关单位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修订背景和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修订背景  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种类、案件管辖、电子送达、非现场执法、简易程序案件范围、案件办理期限、案件听证、法制审核、罚款执行等重要内容
期刊
交叉航段由于多条航道交织,交叉水域水流条件较为紊乱,船舶在区段内通航时飘移量增大,导致船舶操纵难度增大,加大了水上交通事故的风险.本文以秦淮河航道与溧水河、句容河交叉的三岔口航段为例,提出交叉航段通航安全关键因素,通过数学模型分析了交叉航道水流流态对船舶安全通航的影响,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摘 要:当前,拖轮动力的能源形式仍以燃油为主,燃油成本也在拖轮运行总成本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无论是为了企业降本增效,还是基于节能减排的环保要求,如何有效地降低拖轮燃油消耗,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黄骅港煤炭港区拖轮设备及作业条件,通过研究设计油耗监控系统,采集所需拖轮运行数据,建立一种油耗数据分析与单船节油考核的方法,并提出拖轮节油降耗措施,为港口拖轮企业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拖轮;
摘 要:本文对三峡通航安全生产工作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分析了三峡通航所面临的形势要求和风险挑战,紧紧围绕安全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要求,对从完善制度体系、健全综合安全管理体系、防范重大安全风险、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改善通航服务质量以及推动安全工作落地见效等六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思考,提出了推进三峡通航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措施建议。  关键词:三峡通航;安全生产;治理体系;治理
摘 要:为了提高船舶建造安全性,通过分析当前船舶建造安全事故的原因,提出了以人员、设备、环境、高危作业现场、危险源等为安全管理对象的船舶建造系统化安全监控系统。为了验证该系统的效果,在某船厂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当前安全管理现状和该体系实施对安全管理体系的影响打分,通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发现实施该体系后管理体系后更趋近于良好。因此船舶建造系统化的安全管理方法对提高船舶建造安全性具有显著作用。
摘 要:三峡通航调度系统作为三峡局的核心应用系统,涉及船舶过闸申报、计划下发、过闸统计、信息服务等各个重要的业务。近些年随着三峡通航业务的不断深化拓展,调度系统的压力日益增加,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三峡通航信息化水平飞速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可持续性,本文对目前调度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的分析,并研究目前主流的系统高可用部署技术,提出一套适用于三峡通航调度系统的架构优化方案。  关键词
摘 要:本文依托三堡船闸大修工程,研究了浙江省已建船闸特点和船闸大、中修過程中主要检修内容,总结出船闸大、中修工程的独有特性,分析了现有船闸《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对船闸大、中修工程的适应性,提出了浙江省船闸大、中修工程检修质量评定标准的项目划分和质量控制标准,对促进船闸大、中修质量评定和质量评定标准的制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船闸;检修;质量控制;标准  中图分类号:U697.31
摘 要:氨对臭氧层破坏能力潜能值和全球变暖潜能值均为零,是氟利昂类制冷剂的最佳替代制冷剂。氨有毒性,会对人身体造成危害,在工作场所需要设置报警系统预警。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外各大船级社对氨泄漏各级报警值和采取应急措施的规定,结合氨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提出我国船舶规范氨制冷系统中氨泄漏的各级报警值和紧急措施,供行业参考。  关键词:氨;制冷剂;泄漏报警  中图分类号:U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