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人间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dj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节已至,来自大山深处的明前新茶已被我用沸腾的山泉煮于晶灵剔透的玻璃杯中,嫩芽翩跹,芳香四溢,瞬时,欢腾的开水将卷缩的茶叶徐徐舒展开来,扑鼻沁心的茶香长驱直入,心与自然顿时交融,季节的味道就这样不经意间熏醉了我。闭目凝神,凡尘尽去,每一根细胞激活张扬,每一个毛孔款款扩张,每一缕神经兴奋激荡,于是,咂上一口刚沏的浓浓茶汁,就有了飘然若仙、心旷神怡的感觉。再也按捺不住禁足數月的脚步,踏青赏景,寻觅风影,驱车在群山环绕的高速公路上,一幕一幕,掠过车窗,崭新的季节画卷,像初生的婴儿一样裸露在眼前好奇地张望。来不及遐思,顾不得细品,如此显现无余,如此真切无比……
  苍穹之上,蔚蓝无垠,洁白无瑕的云,犹如羊群奔涌,又如惊涛拍岸。天不再低沉浑厚,亦不暗淡无光,从遥远的星际穿越时空,一路嘹亮,一路高亢,轻盈飘逸,健步如飞。向着大地万物,敞开怀抱,拥抱生灵,暖暖的温热,催生着新的生命,大地的胚芽都已蠢蠢欲动,犹如破竹之势,喷薄之姿,让万物无力抵抗。此情此景,就有了“天人合一”“大道至简”的现实感悟,积极顺应万物,坦然面对新生。
  远山如黛,山脊绵长,苍山褪色泛绿,如幕群峰渐渐明朗,不再寒蝉凄切、落叶沧桑,坚挺如钢的山峰层峦叠嶂,不再寒蝉仗马,像父亲一样播种希望,更像母亲一样孕育生命之光。收回远眺的目光,抬眼近看,大地尽是一派耕作的繁忙。农人翻耕出一块块沃土,娴熟地播着,尽情地晒着,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芬芳,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于是情不自禁地亲亲苏醒的大自然肌肤,感受着正在蜕变过程的惊喜与力量。
  “芳林新叶催陈叶”。枯木朽株,脱胎换骨,枝丫不再孤零,即使不朝着同一个方向,但从未因枯竭衰败而松开树干,怀揣梦想,历劫寒冬,相互问候,彼此相望,守候着新的生命,拔节生长。从蓝天照射过来的阳光,穿透树丛,把隐忍了无数寒夜的胚芽催青,只需眨巴一下眼,那数以万计的绿叶早就迫不及待,像丹青大师挥毫一样,把羞羞涩涩的绿意,投向羞羞答答的怀抱,羞羞欲滴的叶子,盛装出席,盛绽枝头。引得百鸟争鸣,竞展歌喉,简直就是绿林歌会,纯天然原生态的乐章,共奏这场人间的视听盛宴。
  星罗棋布的民居,横七竖八,三三两两,依山就势而建,却一派和谐景象。灰瓦白墙,静谧安详,桃李盛开的或紫或白的花朵,簇拥着大山人家浸染于屋前屋后,令人惊诧的是,放眼望去,民居建筑恍若悬浮于油菜花海之上,如绸如毡,如锦如绣,如诗如画,真是“流连寻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真实写照,蝶恋花,蜂采蜜,莺弄啼,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怎抵此情此景呢?看这派似画非画的美景盛色,不禁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轮回魅力,更应该感谢歌唱人民的勤劳创造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从而相互依存,相映生辉!
  山溪解冻,潺潺流淌,如小家碧玉的涓涓细流,如泣如诉,如歌如奏。掬一捧甘泉水,忍不住伸嘴尝尝,只感觉到清清凉凉如琼如浆。仔细端详沟潭中的积水,简直就是亮亮堂堂,洁净似玉,从深潭中快乐地出发,蜿蜒曲折,顺沟壑纵横,一路奔涌,像是冬眠模式转换后无比欢畅。它分明是在喃喃细语,又像是窃窃私聊,水有多长,话就有多长。它们在述说什么呢?它们是告诉世界,生命的涌动,是在沉默不语的后方,生命的阳光,绽露于风雨停泊之后的时光。溪的尽头,河的入口,是“流水前波让后波”的壮美,激起层层浪花。
  一切表明冬季已经走远,勃勃盎然的季节门扉悄然敞开,交替的步伐如万马奔腾,在周而复始的旋律中击节踏歌,推陈出新。凝眸四顾,尽是脆脆的薄薄的水嫩水嫩的大地肌肤,吹弹可破,怎能忍心错过呢?不负时光,踏青去吧!时空已褪去浮华,温暖柔情的怀抱,轻解罗裳,深信你那善于发现美的眼神,定会迷醉在娇羞无比、美丽动人的山水风情画廊之中。
  战疫记
  有的人以天以月或以年为单位计算过去的时光,而我却以小时以分钟甚至以秒来计算这段过往,是我一段苦难经历,也是我一生中难得的一段充实的记忆。截至2月26日,是我连续工作的第37天。这段刻骨铭心的抗疫工作经历让我终身难忘。
  1月20日(腊月廿六),大寒。小城万家灯火,家家户户煮酒熬糖,杀鸡卤肉,热热闹闹备新年,欢天喜地贺新春……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令人始料不及,猝不及防。次日,汉阴县紧急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我被任命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短短时间,县政府就迅速制定出应急预案,县财政也紧急调拨专项保障经费,立即组织采购了呼吸机、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酒精等防疫物资,全县立即打响了这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不久,全国各地医疗防疫物资告急,而汉阴县物资保障已经枕戈待旦。
  1月24日(农历腊月三十),往年此时,欢度新春之余,最热闹的莫过于传统祭祀活动,大量人员聚集流动,祭祀场所恰是病毒传播的高风险地带。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我进行了专门部署,所有镇发出劝导通告,劝导力量也迅速集结完毕,镇村干部、公安干警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
  抗击疫情群防群控是关键。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一场地毯式地大排查在10个镇154个村(社区)全面展开。同时根据疫情发展,1月26日县委县政府又将县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升格为县防控工作指挥部,我担任副总指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工作要求,我们在摸排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将全县人口根据疫情风险等级由安全到危险分成四类人群,依次用绿、黄、橙、红“四色标识”分层管理,建立动态台账,落实责任主体,每天根据疫情变化实行挂图作战,做到全县所有人群管理全覆盖、无死角、不遗漏,疫情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2月9日,好消息传来,汉阴县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隆某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治愈出院;2月16日疑似病例已全部排除。2月18日,又一确诊患者韩某治愈出院。至此,全县实现“两个清零”,即确诊的2例患者治愈清零、所有疑似病例全部清零。截至2月25日,全县连续25天无新增确诊病例,已由中风险降为低风险地区。   人民群众是主角。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汇聚成抗击疫情的磅礴合力。通过科学有序的组织动员,全县群众自觉参与,自我管理,自我防护;党员干部有令而动,尽锐出战,冲锋在前,共同谱写了一曲曲动人感人的抗疫战歌。2月9日,人民日报客户端以《陕西汉阴:四色管理法,筑起疫情防控铜墙铁壁》为题报道了汉阴县的工作做法,给予了我们抗击疫情的强大信心和鼓励。
  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自我防护决定胜败的重要性。令人感慨的是汉阴县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隆某的故事,25岁的他是武汉一大学研三学生,1月22日离开武汉至2月9日治愈出院,包括其父母在内的45名密切接触者无一人感染!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他个人的有效防护,返家途中,他坚持全程佩戴N95口罩,回家后对行李进行全面消毒,自行隔离,与父母分餐,次日就到有关部门报备。正是这一系列得力的措施,有效防范了疫情交叉感染和传播扩散。他的亲身经历说明,面对疫情不要过于恐慌,只要遵从政府各种政策要求,加上个人的有效防护,病毒就一定能得到有效控制。
  灾难到来时,没人能独善其身。我知道,在这一段艰难的日子里,每天一架架飞机飞向武汉驰援,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白衣天使奔向湖北,一张张被口罩护目镜勒出印痕的脸颊,一面面各大医院救援队的旗帜飘扬……新闻中这一幕幕画面常常模糊了我的眼睛,感动着我们一线战士的心灵,激扬着我们斗志。我们深知疫情防控是天大的事,人命关天的事,不容半点马虎和丝毫懈怠。每天,我从家到办公室,指挥部,疾控中心,各个医院,隔离场所,镇村社区,检测站点巡回督导工作落实,虽然非常疲惫,甚至身体几度出现不适,也都咬一咬牙扛过去了,阶段性的胜利结果应证着我们党员干部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来势汹汹的疫情吓不退我们,不获全胜我们决不轻言成功。
  一年春好时节,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已是工作当务之急。如何做好“两手抓、两手胜”是一道难题,也是一次考验。只有深刻理解并贯彻好党中央系列决策部署,尊重地方实际,分类分区指导,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切实抓好全年各项工作落实,才能在这场战役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令人欣慰的是,县委县政府已经在统筹兼顾,通盘考虑,坚持两手抓。把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有机紧密地结合到一起,在坚决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力帮助着企业有序复工复产,通过各种支持政策和细致服务,解决复工复产企业的后顾之忧。从第一家“米袋子”企业红星米业复工,再到盛发魔芋……复工企业目前越来越多,好消息接连不断。
  春天如期已至,疫情必将过去。站在即将胜利的终点回望这段刻骨铭心的历程,我们为曾经的付出、来之不易的胜利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共和国的七十庆典
  己亥年十月一日
  北京天安门
  在宇宙的最高点
  俯瞰,长安大街
  一点五万人十五个
  堪比钢铁的阅兵方阵
  战士的泪水从不眨的眼圈
  用意志的默念,忍回
  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刻
  十四亿中华儿女用心和眼
  致以平生最虔诚的礼遇
  众人齐声,国歌嘹亮
  习近平主席的检阅
  把国威军威和民威
  高高举上头顶,酷似
  十轮太阳耀眼全球
  面对党旗国旗和军旗
  习主席深情地行注目礼
  当空中十二方队临阵
  七十字样,精彩呈现
  各路战机翱翔的姿态,扑腾着
  全中国人翅膀的巨响
  我们远不止,眼前的飞翔
  掌声雷鸣,方阵越过
  共和国的威武之师
  把肌肉秀得酣暢
  国旗方阵举起的尊严和力量
  涅槃浴火般洗礼过场
  群众方阵热情似火
  青春方阵奔放活泼
  伟大复兴方阵热浪滔天
  快递小哥和环卫工人
  在人群中幸福成永恒的模样
  鲜花、国旗、掌声、祝福
  北京的十月是圣神的殿堂
  不忘的初心熠熠生光
  晒 秋
  玉米和谷子的争执
  是对农家院场的抢占
  从一户户连排着的农家院子
  展开点兵点将的布阵
  直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屋檐墙角到村道水沟
  都挤满沉甸甸的岁月光阴
  阳光微笑着落满窗台
  粮食的水分化成碧空之云
  农人的所有希望即将归仓
  洒落在人间的巨画
  价值连城
  男人挥汗的模样
  摄取女人骚动的娇嗔
  屋檐墙角下的乡村爱情
  就是骂你一声:蠢婆娘
  赢回一句:你这个坏男人
  打情骂俏的朗笑
  吓逃了屋檐上的麻雀
  连绵的蝉鸣亦不敢出声
  女人腆着隆起的大肚子
  像凯旋归来的将士
  指挥起自家的男人
  把粮食翻得山响
其他文献
陕南汉阴北枕苍莽秦岭,南依逶迤巴山,中横秀丽凤凰山,碧波荡漾的汉江和蜿蜒流淌的月河分流其间。在这片秀美山川里,世代居住着一个家风纯朴、人文厚重,生生不息、守望相助的沈氏大家族。自明朝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以来,历经559年,沈氏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  据《沈氏家谱》记载,公元前1042年,在今临泉县置沈国,封文王第十子沈氏始祖聃季载“食邑于沈”。公元前170年前后,沈氏后裔被封南迁,先后移居到
期刊
“求新求变”符合艺术的秉性。  创新,也是相对于一个旧的抑或既定的范式而言的。这范式,可以是文学传统给出的,也可以是当下的文学现实给出的。  创新性的写作必然伴随着创造性。如若不然,便是个人才能的缺陷。  某种程度上,“出格”也是必要的。因为写作所呈示的不仅是人和生活庸常的一面,还有种种极端处境,边缘的、零余的状态。与此相伴,便有了艺术形式上的调整和改变。  带有探险性质的写作,无疑是有代价的。但
期刊
一  三十岁生日那天,春山收到了娜娜精心准备的礼物。与其说是礼物,不如说是最后的通牒。那是一条冷冰冰的信息,上面写道——我走了,不要再找我。春山放下手中的稿子,立即給她回了微信,却发现自己已经被拉黑了,随后又拨打她的手机号码。不出所料,这一次,她又把他全方位拉黑了。  “这一次,又是什么幺蛾子?”春山嘀咕道。随后,又看了看表,还有两个小时才能下班。也许是因为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三次了,春山有点麻木,
期刊
俯瞰陕南大地,在秦岭巴山群峰环绕之中,有一处浩渺的汉江,清秀的月河缓缓流过,在月河蜿蜒流过的地方环绕着大片大片的平川,仿佛是鑲嵌在群山之中的璀璨的明珠。这颗明珠的南边的竣山犹如凤凰展翅,正欲向苍穹飞去;北边的低岭宛如一条巨龙,屈曲盘旋,安静的守护着这块福地。在这里生活着一群勤劳善良奋进而幸福的人,这就是我的家乡——汉阴!  她从远古走来。远到鸿蒙初判,人猿相揖别,留下新旧石器的遗迹;远到三皇五帝,
期刊
张 军  80后,生于陕西蓝田,现居铜川。中国科普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届高研班学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理事,中国少儿科幻探秘小说领军人物,“小高鬼读书团”创始人。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動摇。”  课文中的白杨树,既高大又挺秀,他们阻隔风沙,固守家园,被比喻为驻守边疆的战士。生活
期刊
程江在渡江津下方汇入滔滔梅江。从渡江津逆流而上,沿着梅州城区往广州的205国道走到一个叫锭子桥的地方,穿过夹在田垄间的小路,便是被稻田和水圳包围着的幽静校园。  这是我40年前的母校——梅州师范学校,一段芳华岁月永远定格的地方。  有一个话题在长达40年间会不经意重提:为什么要报考中等师范?话题应从1980年的春夏之间说起。那时已恢复高考3年,各地均高度重视教育。同时,却发现乡村小学师资极为匮乏。
期刊
我十几岁时,就是个书迷,那时看连环画,上边的字都认不全,通过上边文字,再结合画面,也能知道大部分意思。读完小学四年级,教我语文的张庆奎老师送我一本新字典,不认识的字,我便查字典,居然能看长篇小说了。  我们村有个“青年突击队”,在初级社里主要担负重要的劳动任务,夏收、夏种、秋收、秋种时,起到带头模范的作用。青年队长是我的堂姐丁月华,“青年突击队”在当地出了名,县、市奖励赠送了一部分图书,这就给我看
期刊
一场雨淋湿了昨夜  老宅檐头  一只鸟儿的翅膀  如浸润了墨色的笔头  把故里渲染成山水册页  庭前的栀子花  随细雨飘香了旧街  远处小桥上  不见隔壁牧归的老爹  一袭蓑衣挂在檐下歪斜  一池荷塘秀色  叶掌上滚动的灵动和热切  向往着风雨里的自由奔放  而后滴落成千万双妩媚的眼  故乡,一个多情的季节  雨丝如弦阵列  花瓣轻抚奏响的音节  和母亲呼唤我的乳名  都是同一種方言  同一样生命
期刊
抵达武汉高铁站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半。由于中餐没有在列车上将就,我早已饥肠辘辘。一下车,赶紧寻找蔡林记面馆,吃上一碗热干面。  高铁站旁边有两三家蔡林记,即便没到饭点,生意也不差。好在热干面不用等,随手烫面随手就捞起来,撒上芝麻酱、豆角和香油。我端着碗,正一门心思搅拌芝麻酱,有人凑到我跟前来,打了一声招呼。我抬头一看,是一名中年男子。他穿着夹克衫,戴着一顶黑色的贝雷帽,胡子有些凌乱。看他的样子有
期刊
一  “你知道‘花雕’吗?”  阿陈长久躺在病床上,脸有些浮肿。该是太久没咽下什么东西,她的声音漂浮,有气无力。  我实在不忍心见这样的她,便收回目光盯着最近的床单看,腾出一只手来帮她掖好被角,“阿陈,你只管好好休息,别想太多。”  二  虽只是初夏,空气中的热气却横冲直撞,伴着没完没了的蝉鸣,使人烦躁。我找到陈伯的时候,他正在他家后山上掘土,掘得认真,没有发现身后的我。我望着陈伯的背影,佝偻的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