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林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来源 :新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857335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林业经济的概念以及内涵,实际上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要通过各种实践探索其新的内涵、拓展其新的发展空间。当前,随着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任务的实施,一些地方将林业特色产业培育成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林业经济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农业、农村、农民紧密相连,既促进了自身的转型升级,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多助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聚宝盆”,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结合。当然,要进一步发展林业经济,既要凸显地域特色,也要做到产业融合,既要凸显出生态高效,又要实现绿色共享,笔者就林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提出几点具体措施,以期探索出一条现代化林业促农经济发展新模式。

1 结合地域特色,发展林业主导产业,提升农村富民能力


  当前,不少地方的林业经济发展成为农业生产的一大助力,促进了当地的区域经济,带领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为了更好地实现林农经济发展,当地政府要着力挖掘本地的绿色资源,能够切实地借助林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通过打造本区域特色林业产业,不断提升该地域农业的主导产业,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要结合本区域的地理环境以及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适合本区域的林业主导产业,如花卉、苗木、粮油等产业。林业经济产业的加快推进,能够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拓展渠道,同时也能促进传统的农业模式转型升级,新型的林农共促这一模式不断得以推广和应用。作为相关职能部门,要结合自然资源,瞄准适合本区域的林业产业,将其作为农村发展的农业支柱产业。如甘肃省陇南市的徽县,其地理环境、资源优势体现在苗木产业上,为进一步促进该地的农业生产,则需要抓住苗木这一主导产业,加强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发展高效生态的复合经营模式,推广和使用苗木良种。如今,这一林业主导产业成为该县农业的一大特色,并进一步打造苗木产业基地,促进农村的发展,形成产业链条,进行精深加工以及提升水平,進一步使得附加值得到增加。

2 形成良性循环,建立立体复合经营模式,实现多方效益增长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林业经济与农业生产相结合,要注重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三结合。比如说,当前农村地区普遍将林下经济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途径。林下经济是林业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林农融合,则要基于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着力构建集种养殖、产品采集、加工、景观等为一体的立体复合经营模式,在发展林下经济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农村的农业生产。这一模式,是不断巩固林权改革成果的一种体现,当地职能部门要结合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以及森林资源,不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促进林农相结合产生的效益,实现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增收。有效保护森林资源,使得生态文明建设得以不断向前推进。农业生产中,林下经济的发展也成为农村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既保证了生态的安全,也促进了林业与农村的经济发展。当然林农结合,一方面要立足于地域特色,经济发展一定要摒弃“大市场、小生产”以及“大资源、小产业”的弊端,切实突破和解决层次低、布局散、总量小、产业链短等制约林下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有关部门要集思广益,合理制定总体的林农经济的发展规模,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提高组织化程度以及聚集度,提升转化率,不断培育特色品牌,实现强有力的竞争力。如此,才能妥善解决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保护森林资源与利用森林资源、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等各种关系之间的矛盾。不断以林业为原点,构筑立体的符合林农经济发展的经营模式,实现林农有效结合、资源共享、链条循环,辐射带动当地经济、生态、社会、民生的效益同步增长,形成短期获益、长期补林、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良性循环运转与发展。

3 巩固改革成果,抓细节理思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林农相结合发展经济,一定要生态优先、统筹兼顾。以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为前提,同时还要能够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从而确保农民增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各职能部门要集结力量,因地制宜,科学利用当地林业资源,适度适量开发林业经济,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具体的林业经济发展中,有关部门还要积极深入地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林业经济与农业生产相结合,进一步培育新型的主体,使得这一林业经济真正地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经济发展与增收致富。同时还要保护林权使用者的权益,灵活把握经营权。地方政府积极引导林业产业的发展,关注市场的变动与需求,以前瞻性的眼光不断发展林业经济,促进农业生产稳步提速。地方政府还要抓住地域特色,大力开展示范、试点,从而不断突破,重点推进。通过创设示范基地以及一些示范乡村的打造,全面推进林农相结合经济的发展。在基地以及示范试点的建设之下,培育地方的特色产品与品牌,从而拥有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林农经济发展,依靠科技支撑,加大创新力度以及林业经济的产学研用,研究和开发实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探索新模式,从而切实地提升各方的效益,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总之,林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离不开各地政府、职能部门的携手共进,要加强林业经济市场的培育力度,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实施“互联网 林农”产业,发展电子商务,线上线下林农相结合,开拓林农经济市场,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为山青、水秀、林茂、民富谱写新华章。
其他文献
关键词:果林生态;有害生物控制;绿色果品  现如今,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愈发看重,对水果的质量也愈发严格。传统的使用化肥、农药等方法防治病虫害,已经不符合现在社会的需求,人们更多地倾向于绿色有机的产品。果农要利用现代技术,科学地防治有害生物,提高果品的质量与产量,保护果林的生态环境。 1 果林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技术  1.1 种植多种树木  为消灭果林中的有害生物,可以进行混交林的建设,将多种树种同
关键词:昆虫产业;昆虫蛋白;饲料蛋白 1 昆虫蛋白介绍  昆虫蛋白是人类、牲畜、家禽等最全面、最优质的蛋白营养;昆虫蛋白中富含了人类必需的8种氨基酸、17种其它氨基酸、肽类物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昆虫体内富含几丁质(甲壳素),其几丁质的纯度、质量要比鱼、虾、蟹类中的好很多,其成份和比例更易于人体和禽畜、鱼类吸收。几丁质是一切生物细胞细胞壁的重要材质之一,被誉为继蛋白质
关键词:“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思路;创新  现阶段,短视频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用户规模达到7.73亿,受众多样化对视频内容创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三农”短视频指的是农民、农村、农业相关联的视频内容。今日头条统计分析平台创作者160万余人,其中“三农”短视频创作者达3.2万人。“三农”短视频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快速发展。  经济建设的加速推进带来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丰富的
关键词:种业;科技创新;体制创新  种子作为主要粮食作物,是现代农业的核心“芯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源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为中国经济把脉定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层面首次提到必须解决种子问题。这表明中华
关键词:农学;研究性教学;教学改革;发展现状;对策  研究性教学的推行,一方面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学的创新性,培养创新性人才。当前高校农学专业在运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形式化现象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抑制了研究性教学应有作用的发挥。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对高校农学研究性教学发展现状及改革对策展开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1 农学研究性教学的发展现状  1.
关键词:小麦;高产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  小麦在种植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品种抗性、生长环境、播种时间等都会影响小麦的生长,而且一些病虫害在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农作物的大面积死亡,如果针对病虫害大面积使用药物进行控制,一些药物残留会严重影响小麦的质量。为了提高我国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促进种植者经济收入的增长,本文将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做分析和总结,同时结合小麦病虫害形成的特点,提出绿色防控的解
关键词:容器育苗技术;林业生产;推广应用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催生了容器育苗方法。我国森林资源相对稀缺,森林覆盖率不足,一直是林业生产部门关注的焦点。因此,容器育苗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随着林业建设技术的创新,容器育苗技术也将不断完善,并将继续推动林业在产业化、机械化、自动化道路上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优势  1.1 减少根系损伤,促进幼苗生长  移栽容器苗时,可
关键词:生物技术;林业;病虫害防治  生物技术主要依据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和生物链的特征,对森林内的病虫害进行针对性的控制或消灭,其中包含了自然科学的应用,其具备高效、副作用小以及防治效果持久的优点,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 喷洒生物农药  喷洒农药是农业和林业常用且比较有效的防治病虫害的办法,但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使部分害虫产生了比较强的抗药性,同时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了改善这种状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经济  目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提出,为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推进农村地区经济建设,推广农业技术是首要任务。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必须解决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加強农业技术推广的必要性  在现代农业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扮演的角色不可或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承担起制定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