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与实践阅读的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导语、示范、比较、联想、想象、多媒体等多种方法激活学生阅读思维,提高阅读效率。
【关键词】阅读教学激活学生思维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1-0044-02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则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与实践阅读的教与学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实现课程目标,包括个性化阅读的目标,就要受目标的制约,从目标出发,为实现目标服务。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重视知识传授而不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感悟;重视教师生搬教参内容的灌输,而不重视学生个体的独特理解和体验;重统一的理解而不重学生的多元解读和有创意的阅读。阅读千人一面,一样的阅读方法,相同的阅读过程,一致的阅读结果,甚至连考试的答案也采用唯一的标准。其教学模式为:“介绍背景——分段概括段意——教师分析讲解——揭示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练习”,或者“介绍背景——指名读课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布置作业”。很明显,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而且会因为教师琐碎的分析,占去学生大量自主阅读的时间,代替了学生的自主理解和感悟。
阅读过程应该是读者(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这是自主阅读的第一步,是个性化、创造性阅读的先决条件。教师不是控制信息、传递信息的权威者,而应是学生阅读过程中组织者和引导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刺激反应,创造时机,唤醒、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自我的丰富与发展。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下面一些方法途径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提高阅读的效率。
一、通过导语激发学生阅读思维
一堂课如一篇优美的散文,漂亮的开头能引人入胜;一堂课如一池春水,良好的开头如一粒石子,能激起学生思维的千层浪。 就语文教学来说,选择与切入文本阅读的角度,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如果把教材内容当作教学内容,一堂课从文章的开头到结尾,从文本的“可讲处”到“可衍生处”,大大小小提出很多问题,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造成学生体验与理解的浮光掠影。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的词语、文眼、警句、过渡段、文题等等。在正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材中“淘出”极宝贵的可教因素,通过二度创作,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文本的内核,从而让课堂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场所。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代表作,如何导入这首气势恢宏、高唱入云、笔力遒劲的豪放词之力作?我是这样导入的: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元丰五年,漫步长江岸边的苏东坡,望着奔腾不息的长江水,看着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情难自已,于是把酒临风,挥笔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了,震撼千古。在这里,他还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词,观赏古人笔下的赤壁,聆听古人心灵的独白……再看《再别康桥》的导入:古人云:“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诗文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更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又是如何去体悟和理解离别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诗人笔下的离别之情……这样的导入,自然而然,毫无雕饰,这样的创设,让你插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
当然,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阅读课中,只要我们因文而异——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因势利导;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根据教师的特长等情况巧妙施导,就能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调动情感,引发思考,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二、通过示范激发学生阅读思维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对教材的讲解、分析和挖掘的示范作用,能引导学生深入地揣摩、领会、探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实现语文学习的迁移。
在教学《拿来主义》一文时,我先对1~7段的论证思路作示范性的分析、讲解,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其论证思路归纳如下:
论题:要实行“拿来主义”
论证:或实行“闭关主义”,或实行“送去主义”,或听凭“送来”,或主张“拿来主义”。“闭关主义”行不通;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必沦为乞丐;听凭“送来”,大受其害。
所以,要主张“拿来主义”。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模仿我的做法,依葫芦画瓢,分析归纳课文后半部分的论证思路,然后我适当点拨。其思路归纳如下:
论题:对文化遗产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即“占有,挑选”)
论证:或采取逃避主义,或采取虚无主义,或投降主义,或批判地继承。逃避主义者是孱头;虚无主义是昏蛋;投降主义更是废物。
所以,要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
学生思维被激发,学习兴趣大增。
三、通过比较激发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现观察到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进行比较阅读,能激发探索的兴趣,开拓思维的空间,启发思辨的新思路,从而获得独特的认识。教学中,可用于激发思维的比较点很多,如选材、结构、章法、技法、用语等写作技巧以及写作风格的比较等等。
教读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便可运用比较法,领悟诗人不同的情感:在初中时,我们学过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我们被毛泽东主席所绘“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阔壮美、瑰丽奇特的自然之景所陶醉,更为伟人涵盖天地、吞吐宇宙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词《沁园春 长沙》,看看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之下的所绘之景,所抒之情。学生们驾轻就熟,便会顿时激起高昂的学习兴趣。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可与高适的《别董大》相比较,以领会两首诗的主旨和情调。两诗虽然均为送别诗,都是七绝,都是先景后情,由景而情,但两诗切入、运笔和落点不同:王诗不写依依不舍,没有细语叮咛,不言日后相思,而写秋雨连江,楚山孤寂,突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的情调悲哀怅惘,借送别以明心志;而高诗写景“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荒寒黯淡,重在以景衬“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之情,无哀怨之语,情绪激昂,胸襟开阔,借送别以劝友。通过这样的精细研读,能得到比较的实效,使思维迅速扩展,突破原有的认知模式,形成“叶叶相交通”的思维网络,获得创造性的认识。
四、通过联想、想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认为,联想和想象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力。教学中,需要运用联想、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五、通过多媒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语文教学的形象、直观、生动化提供了实现的物质保证。用《人间四月天》的乐曲伴读《再别康桥》;展示湘江秋景,吟诵《沁园春•雪》;播放科教片,分析《中国石拱桥》独特的造型结构;观看同名电影《祝福》,加深对祥林嫂悲剧性格的理解等等,都是简单而又能开启智慧的有效手段。
在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时,一面启发学生思考,若给断臂维纳斯接上手臂,可以有那些姿态?一面将学生的设想投影在屏幕上,学生们的思维便会迅速活跃起来,老师再给以关键的一“激”:为什么长期以来都没有给维纳斯接上手臂?学生们将接上断臂前后的维纳斯一比较,便会明白:缺陷的美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接着顺势向外拓展,欣赏罗丹的雕塑、齐白石的名画,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举出诸多艺术作品的例子加以分析,使之加深理解对虚实相生的审美原理。
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给学生以直接的形象的刺激,能够点燃他们思想的火花,使之燃烧起来,燃旺起来,形成探究的燎原之势。
以上所论仅是举例性质,激发学生思维的方法途径很多;在阅读教学中的使用也往往不是单一的,多种方法途径综合使用方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才能把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来,实现阅读的功能。
阅读是以文字材料为对象的特殊活动,它需要阅读主体充分发挥能动性,积极进行创造性的智慧操作,只有如此,才能将文字符号负载的内容信息转化为头脑里的认知。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新”字上出彩,“巧”字上下功夫,“激”字上做文章,使阅读能力在课堂这一主阵地得以广化、深化和优化,形成阅读教学的最佳状态。如果教师经常性地“扔些石头”、“播些火种”,在激活学生思维前先激活自己的教学思维,那你的学生就会思维敏捷,你的教学就会真正走出一条费力少而又能达到较高教学效果的捷径。
【关键词】阅读教学激活学生思维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1-0044-02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则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与实践阅读的教与学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实现课程目标,包括个性化阅读的目标,就要受目标的制约,从目标出发,为实现目标服务。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重视知识传授而不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感悟;重视教师生搬教参内容的灌输,而不重视学生个体的独特理解和体验;重统一的理解而不重学生的多元解读和有创意的阅读。阅读千人一面,一样的阅读方法,相同的阅读过程,一致的阅读结果,甚至连考试的答案也采用唯一的标准。其教学模式为:“介绍背景——分段概括段意——教师分析讲解——揭示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练习”,或者“介绍背景——指名读课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布置作业”。很明显,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而且会因为教师琐碎的分析,占去学生大量自主阅读的时间,代替了学生的自主理解和感悟。
阅读过程应该是读者(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这是自主阅读的第一步,是个性化、创造性阅读的先决条件。教师不是控制信息、传递信息的权威者,而应是学生阅读过程中组织者和引导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刺激反应,创造时机,唤醒、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自我的丰富与发展。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下面一些方法途径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提高阅读的效率。
一、通过导语激发学生阅读思维
一堂课如一篇优美的散文,漂亮的开头能引人入胜;一堂课如一池春水,良好的开头如一粒石子,能激起学生思维的千层浪。 就语文教学来说,选择与切入文本阅读的角度,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如果把教材内容当作教学内容,一堂课从文章的开头到结尾,从文本的“可讲处”到“可衍生处”,大大小小提出很多问题,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造成学生体验与理解的浮光掠影。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的词语、文眼、警句、过渡段、文题等等。在正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材中“淘出”极宝贵的可教因素,通过二度创作,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文本的内核,从而让课堂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场所。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代表作,如何导入这首气势恢宏、高唱入云、笔力遒劲的豪放词之力作?我是这样导入的: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元丰五年,漫步长江岸边的苏东坡,望着奔腾不息的长江水,看着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情难自已,于是把酒临风,挥笔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了,震撼千古。在这里,他还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词,观赏古人笔下的赤壁,聆听古人心灵的独白……再看《再别康桥》的导入:古人云:“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诗文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更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又是如何去体悟和理解离别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诗人笔下的离别之情……这样的导入,自然而然,毫无雕饰,这样的创设,让你插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
当然,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阅读课中,只要我们因文而异——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因势利导;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根据教师的特长等情况巧妙施导,就能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调动情感,引发思考,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二、通过示范激发学生阅读思维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对教材的讲解、分析和挖掘的示范作用,能引导学生深入地揣摩、领会、探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实现语文学习的迁移。
在教学《拿来主义》一文时,我先对1~7段的论证思路作示范性的分析、讲解,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其论证思路归纳如下:
论题:要实行“拿来主义”
论证:或实行“闭关主义”,或实行“送去主义”,或听凭“送来”,或主张“拿来主义”。“闭关主义”行不通;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必沦为乞丐;听凭“送来”,大受其害。
所以,要主张“拿来主义”。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模仿我的做法,依葫芦画瓢,分析归纳课文后半部分的论证思路,然后我适当点拨。其思路归纳如下:
论题:对文化遗产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即“占有,挑选”)
论证:或采取逃避主义,或采取虚无主义,或投降主义,或批判地继承。逃避主义者是孱头;虚无主义是昏蛋;投降主义更是废物。
所以,要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
学生思维被激发,学习兴趣大增。
三、通过比较激发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现观察到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进行比较阅读,能激发探索的兴趣,开拓思维的空间,启发思辨的新思路,从而获得独特的认识。教学中,可用于激发思维的比较点很多,如选材、结构、章法、技法、用语等写作技巧以及写作风格的比较等等。
教读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便可运用比较法,领悟诗人不同的情感:在初中时,我们学过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我们被毛泽东主席所绘“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阔壮美、瑰丽奇特的自然之景所陶醉,更为伟人涵盖天地、吞吐宇宙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词《沁园春 长沙》,看看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之下的所绘之景,所抒之情。学生们驾轻就熟,便会顿时激起高昂的学习兴趣。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可与高适的《别董大》相比较,以领会两首诗的主旨和情调。两诗虽然均为送别诗,都是七绝,都是先景后情,由景而情,但两诗切入、运笔和落点不同:王诗不写依依不舍,没有细语叮咛,不言日后相思,而写秋雨连江,楚山孤寂,突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的情调悲哀怅惘,借送别以明心志;而高诗写景“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荒寒黯淡,重在以景衬“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之情,无哀怨之语,情绪激昂,胸襟开阔,借送别以劝友。通过这样的精细研读,能得到比较的实效,使思维迅速扩展,突破原有的认知模式,形成“叶叶相交通”的思维网络,获得创造性的认识。
四、通过联想、想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认为,联想和想象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力。教学中,需要运用联想、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五、通过多媒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语文教学的形象、直观、生动化提供了实现的物质保证。用《人间四月天》的乐曲伴读《再别康桥》;展示湘江秋景,吟诵《沁园春•雪》;播放科教片,分析《中国石拱桥》独特的造型结构;观看同名电影《祝福》,加深对祥林嫂悲剧性格的理解等等,都是简单而又能开启智慧的有效手段。
在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时,一面启发学生思考,若给断臂维纳斯接上手臂,可以有那些姿态?一面将学生的设想投影在屏幕上,学生们的思维便会迅速活跃起来,老师再给以关键的一“激”:为什么长期以来都没有给维纳斯接上手臂?学生们将接上断臂前后的维纳斯一比较,便会明白:缺陷的美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接着顺势向外拓展,欣赏罗丹的雕塑、齐白石的名画,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举出诸多艺术作品的例子加以分析,使之加深理解对虚实相生的审美原理。
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给学生以直接的形象的刺激,能够点燃他们思想的火花,使之燃烧起来,燃旺起来,形成探究的燎原之势。
以上所论仅是举例性质,激发学生思维的方法途径很多;在阅读教学中的使用也往往不是单一的,多种方法途径综合使用方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才能把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来,实现阅读的功能。
阅读是以文字材料为对象的特殊活动,它需要阅读主体充分发挥能动性,积极进行创造性的智慧操作,只有如此,才能将文字符号负载的内容信息转化为头脑里的认知。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新”字上出彩,“巧”字上下功夫,“激”字上做文章,使阅读能力在课堂这一主阵地得以广化、深化和优化,形成阅读教学的最佳状态。如果教师经常性地“扔些石头”、“播些火种”,在激活学生思维前先激活自己的教学思维,那你的学生就会思维敏捷,你的教学就会真正走出一条费力少而又能达到较高教学效果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