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经济学理论,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的基础,当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银行信用产生,商业信用则不断减少。公司金融中介化实际上是一种商业信用,在银行信用不断膨胀的今天,这种商业信用不仅没有消失,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公司作为金融中介,为它的产品购买者提供信用,既有利于其自身的生产经营,也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1.大公司的优势
公司金融中介行为对大公司来说有以下两方面优势:
(1)信息获得优势。大公司可以比金融机构更经常地观察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订单及付款时间可以表明中小企业的经济状况。虽然银行也可以获得这些信息,但大公司可能更快且以更低成本得到,因为它是在日常交易中获得这些重要信息;
(2)对中小企业的控制更有效率,更容易收回贷款。因为大公司作为中小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可以有效控制中小企业的经营行为。如果中小企业不能及时还贷,那么大公司可以通过停止供应原材料来威胁控制中小企业,迫使其及时还款,所以大公司的措施可以及时给欠款企业的生产带来损失。而同样情况下,银行则只能停止再继续贷款,但却不能迫使有问题的企业停止生产,其影响相对大公司来说要小得多。
2.中小企业的优势
公司金融中介行为对中小企业来说也有两方面优势:
(1)低成本优势。公司金融中介行为使得中小企业可以选择更灵活的支付手段,因此可以减少中小企业的预防性货币需求量,降低中小企业的现金管理成本和财务负担。公司金融中介行为还使得大公司与中小企业分割了通过金融机构融资的成本,中小企业则获得了低成本的融资。
(2)产品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公司金融中介化实际上给予了中小企业一种担保机制,若在交易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或者大公司没有履行做出的服务承诺,中小企业可以拒绝支付货款。因而,大公司通过金融中介化提供商业信用也可以被看作是企业对产品质量自信的表现,它通过提供商业信用向中小企业传递了对产品质量自信的信号。
另外,公司金融中介化还可以使交易双方降低交易成本。因为,公司金融中介化会使得经济交易中的商品交换与货币交换在时间上相分离——货币交换可以在商品交换完成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或者在一些固定时间对期间内所发生的所有交易进行集中结算。因此,中小企业在公司金融中介化过程中获得准确的付款时间并减少了结算次数,从而能够减少对预防性资金的需求和更加有效地管理资金,节省交易费用。大公司由于获得了货款回流的准确时间,也有利于它对自身资金的管理和合理安排预防性资金,减少经营费用。
3.公司金融中介化的优势
首先,大公司作为金融中介提供的资金更适合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特征。因为中小企业规模比较小,融资需求基本上是总额比较小、频率比较大的流动资金,而银行的资金信贷是长期大额的资金。所以银行提供资金与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特点不相符合,而大公司却可以提供这种特点的资金。除此之外,银行等传统金融中介贷款手续繁杂,需要资产扺押,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限制,很难有合适的资产抵押。所以传统金融机构很难充分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因为大公司与相应的中小企业处于同一行业或相近行业,当行业发展比较快时,大公司资金周转也比较快,可以通过延期收款,为中小企业提供流动资金,从而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急需的资金。另外,公司金融中介行为的非标准化合约更适合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特征,因为银行信贷合约作为一个标准化的合约抬高了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壁垒,因而对中小企业并不是最优的。
其次,公司金融中介化可以解决我国信贷配给不公平的现象。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全国的信贷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2009年1-7月全国其他商业银行新增贷款2104万亿元,其中乡镇企业贷款不但没增加,反而减少了1136亿元,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仅增加了371亿元,中小企业的主要代表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的新增额仅占其他商业银行贷款增加额的118 %。这类中小企业贷款的增长率为26%,低于其他商业银行总贷款的增长率34%。上述数据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在金融危机中,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恶化了,信贷配给不公平状况进一步恶化;其二,在中国,发展中小银行等中小型金融机构不能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如果采用公司金融中介化,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我国这种严重的信贷配给不公平问题。由于大公司与中小企业的经常交易,大公司可以从中小企业享受及时付款的折扣优惠,可以很快得知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避免资金损失。并且,这些信息都是交易过程中自然获得,不需要特别的方法,也不需要另外的成本来获得。同时,大公司与中小企业处于相同或相关行业,大公司也应该可以更快地获得行业发展信息,为其公司金融中介行为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第三,大公司在数量上更容易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大公司与中小企业在交易过程中是一对一的关系,大公司作为金融中介可以一对一的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而且大公司也完全有充足的资金来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在我国,银行一般贷款给大公司,所以大公司如果作为金融中介可以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大量的资金,在总量上完全可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在金融危机之下,由于中小企业更难从金融市场获得资金,而大公司又有足够的资金,公司金融中介行为就自然发生了。
4.公司金融中介化的发展形势
正是因为上述优势及作用,公司金融中介化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小企业的现实选择,国外经验显示公司金融中介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公司金融中介化的形式表现为大公司对中小企业的资本提供或商品提供,也就是贸易信用的形式或卖方融资形式,而且两者经常一起出现,在大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则表现为应收账款,即向消费者提供信贷。Rajan和Zingales(1998)认为1991年美国公司总资产中18 %是应收账款。Nilsen(2002)指出在美国制造业中应收账款在总资产中的份额已经占13%,而且小公司经常运用贸易信用。在英国,据Kohler等(2000)估计,贸易信用总额已经占短期债务总额的70%,公司的信贷资产中55%是贸易信用。Atanasova和Wilson(2004)估计80%的英国公司使用贸易信用,在货币紧缩时期,贸易信用的比例还会上升。在其他国家如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贸易信用总额超过了公司总资产的25%。
国内也有同样趋势:乡镇企业对银行借款,尤其是长期借款信赖程度有所减弱,而商业信用也就是公司金融中介化程度不断提高。以乡村集体企业为例,1995-1998年全国乡村集体企业负债总额由12496亿元增加到15860亿元,其中流动负债是乡村集体企业负债总额的主体,4年间从10280亿元增加到13424亿元,占负债总额的比重从82126 %增加到84165%长期负债则呈现稳中有降的递减趋势,4年间从占负债总额比重的17171%下降到15133%而且银行借款特别是长期银行借款的比例呈下降趋势,长期银行借款从911%下降到716%,这也说明公司金融中介化程度不断深化。
从以上国内外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通过公司金融中介化从大公司获得资金,已经成为一种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
1.大公司的优势
公司金融中介行为对大公司来说有以下两方面优势:
(1)信息获得优势。大公司可以比金融机构更经常地观察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订单及付款时间可以表明中小企业的经济状况。虽然银行也可以获得这些信息,但大公司可能更快且以更低成本得到,因为它是在日常交易中获得这些重要信息;
(2)对中小企业的控制更有效率,更容易收回贷款。因为大公司作为中小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可以有效控制中小企业的经营行为。如果中小企业不能及时还贷,那么大公司可以通过停止供应原材料来威胁控制中小企业,迫使其及时还款,所以大公司的措施可以及时给欠款企业的生产带来损失。而同样情况下,银行则只能停止再继续贷款,但却不能迫使有问题的企业停止生产,其影响相对大公司来说要小得多。
2.中小企业的优势
公司金融中介行为对中小企业来说也有两方面优势:
(1)低成本优势。公司金融中介行为使得中小企业可以选择更灵活的支付手段,因此可以减少中小企业的预防性货币需求量,降低中小企业的现金管理成本和财务负担。公司金融中介行为还使得大公司与中小企业分割了通过金融机构融资的成本,中小企业则获得了低成本的融资。
(2)产品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公司金融中介化实际上给予了中小企业一种担保机制,若在交易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或者大公司没有履行做出的服务承诺,中小企业可以拒绝支付货款。因而,大公司通过金融中介化提供商业信用也可以被看作是企业对产品质量自信的表现,它通过提供商业信用向中小企业传递了对产品质量自信的信号。
另外,公司金融中介化还可以使交易双方降低交易成本。因为,公司金融中介化会使得经济交易中的商品交换与货币交换在时间上相分离——货币交换可以在商品交换完成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或者在一些固定时间对期间内所发生的所有交易进行集中结算。因此,中小企业在公司金融中介化过程中获得准确的付款时间并减少了结算次数,从而能够减少对预防性资金的需求和更加有效地管理资金,节省交易费用。大公司由于获得了货款回流的准确时间,也有利于它对自身资金的管理和合理安排预防性资金,减少经营费用。
3.公司金融中介化的优势
首先,大公司作为金融中介提供的资金更适合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特征。因为中小企业规模比较小,融资需求基本上是总额比较小、频率比较大的流动资金,而银行的资金信贷是长期大额的资金。所以银行提供资金与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特点不相符合,而大公司却可以提供这种特点的资金。除此之外,银行等传统金融中介贷款手续繁杂,需要资产扺押,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限制,很难有合适的资产抵押。所以传统金融机构很难充分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因为大公司与相应的中小企业处于同一行业或相近行业,当行业发展比较快时,大公司资金周转也比较快,可以通过延期收款,为中小企业提供流动资金,从而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急需的资金。另外,公司金融中介行为的非标准化合约更适合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特征,因为银行信贷合约作为一个标准化的合约抬高了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壁垒,因而对中小企业并不是最优的。
其次,公司金融中介化可以解决我国信贷配给不公平的现象。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全国的信贷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2009年1-7月全国其他商业银行新增贷款2104万亿元,其中乡镇企业贷款不但没增加,反而减少了1136亿元,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仅增加了371亿元,中小企业的主要代表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的新增额仅占其他商业银行贷款增加额的118 %。这类中小企业贷款的增长率为26%,低于其他商业银行总贷款的增长率34%。上述数据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在金融危机中,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恶化了,信贷配给不公平状况进一步恶化;其二,在中国,发展中小银行等中小型金融机构不能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如果采用公司金融中介化,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我国这种严重的信贷配给不公平问题。由于大公司与中小企业的经常交易,大公司可以从中小企业享受及时付款的折扣优惠,可以很快得知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避免资金损失。并且,这些信息都是交易过程中自然获得,不需要特别的方法,也不需要另外的成本来获得。同时,大公司与中小企业处于相同或相关行业,大公司也应该可以更快地获得行业发展信息,为其公司金融中介行为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第三,大公司在数量上更容易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大公司与中小企业在交易过程中是一对一的关系,大公司作为金融中介可以一对一的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而且大公司也完全有充足的资金来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在我国,银行一般贷款给大公司,所以大公司如果作为金融中介可以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大量的资金,在总量上完全可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在金融危机之下,由于中小企业更难从金融市场获得资金,而大公司又有足够的资金,公司金融中介行为就自然发生了。
4.公司金融中介化的发展形势
正是因为上述优势及作用,公司金融中介化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小企业的现实选择,国外经验显示公司金融中介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公司金融中介化的形式表现为大公司对中小企业的资本提供或商品提供,也就是贸易信用的形式或卖方融资形式,而且两者经常一起出现,在大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则表现为应收账款,即向消费者提供信贷。Rajan和Zingales(1998)认为1991年美国公司总资产中18 %是应收账款。Nilsen(2002)指出在美国制造业中应收账款在总资产中的份额已经占13%,而且小公司经常运用贸易信用。在英国,据Kohler等(2000)估计,贸易信用总额已经占短期债务总额的70%,公司的信贷资产中55%是贸易信用。Atanasova和Wilson(2004)估计80%的英国公司使用贸易信用,在货币紧缩时期,贸易信用的比例还会上升。在其他国家如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贸易信用总额超过了公司总资产的25%。
国内也有同样趋势:乡镇企业对银行借款,尤其是长期借款信赖程度有所减弱,而商业信用也就是公司金融中介化程度不断提高。以乡村集体企业为例,1995-1998年全国乡村集体企业负债总额由12496亿元增加到15860亿元,其中流动负债是乡村集体企业负债总额的主体,4年间从10280亿元增加到13424亿元,占负债总额的比重从82126 %增加到84165%长期负债则呈现稳中有降的递减趋势,4年间从占负债总额比重的17171%下降到15133%而且银行借款特别是长期银行借款的比例呈下降趋势,长期银行借款从911%下降到716%,这也说明公司金融中介化程度不断深化。
从以上国内外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通过公司金融中介化从大公司获得资金,已经成为一种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