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首先对湖南“十一五”科普工作的主要成效进行简要回顾,并分析目前湖南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从科普管理体系建设、科普能力建设、科普投入机制建设、科普评价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结论对推进湖南乃至全国地方科普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十二五”科普工作 湖南 对策建议
一、引言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准备之年。“十 一五”以来,湖南科普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总结“十一五”工作的成效与经验,研究部署“十二五”科普工作,明确未来五年科普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对推进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技素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作为2010湖南科普活动周的参与者之一,深知科普工作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湖南“十一五”科普工作的主要成效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提出了推进湖南“十二五”科普工作的对策建议。在科普工作方面,湖南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因此,本文对推进我国地方科普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二、“十一五”湖南科普工作的主要成效
1.科普能力不断提升
第一,科普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据统计,2008年,湖南科普工作人员总数达23.9万人,逐渐形成由科普专家、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组成的相对稳定的专家群众相结合、专职兼职人员相结合的科普工作队伍。
第二,科普网络进一步健全。通过在乡镇、村、街道、居委会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各种群众性的科普组织,扩大网络覆盖,促进资源共享,满足公众对科普多元化、多层次、多品味的需求,提升科普工作整体效能。
第三,科普阵地进一步拓展。目前,湖南已认定了三批共44家湖南省科普基地,其中10家被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国科协命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由省市共建,占地12.43公顷,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总投资3.35亿元的湖南省科技馆,预计今年下半年将建成开馆。
2.科普环境不断优化
成立了由湖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32个成员单位组成的省科技领导小组。在省科普小组的领导和协调下,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了牵头作用,利用全社会优势资源开展科普工作,逐步建立健全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注重实效”的科普运行机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订出台了《湖南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制订了《湖南省2005-2010年科学技术普及规划》,并被科技部转发给全国各地科技厅(委、局)。
3.科普工作进一步社会化
首先,参与单位进一步社会化。社会各界都积极参与科普事业,科研机构、学校、企业、社团都开展了形势多样、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其次,参与人员进一步社会化。广大农民群众、工人和知识分子、广大志愿者等非专职科普工作者都参与到科普中来。第三,科普内容进一步大众化。从人民群众生活实际出发,内容涉及农村、城市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满足公众对科普的多层次要求。
4.重大科普活动效果更加显著
自2001年开始,根据科技部的统一部署和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湖南已经成功举办了10届科普活动周,使广大人民感受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兴起崇尚科学、理解科学的热潮。2010年科普活动周共有52个省直部门和单位参与,各市州结合本地实际和公众需求,发动了8万多名科技人员,同期开展了1000多项科普集中活动,3000多项分散活动一系列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动。自1996年以来,省直相关部门组织的“五下乡”活动,将党的温暖和科学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同时,根据国家有关精神,积极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员活动,建立送科技下乡的长效机制,推动科技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融合,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带领农民创业致富。
三、目前湖南科普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湖南科普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科普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1.科普基础条件建设有待加强,科普能力还需提升
科普基础设施总量不足且发展不平衡,建设与管理理念落后,科普基础设施规模与需求尚不匹配,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距离。我省科普基础设施方面还很薄弱,科普展教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科普工作者的职称和待遇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科普从业人员职业化进程缓慢,科普文化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
2.科普发展重点还需突出,科普投入还需加强
湖南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不高,人力资源质量总体不强,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虽然科普投入逐年递增,但总体上看仍然不足,现阶段科普工作主要靠政府财政投入,社会化运作主体缺乏,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很多科技场馆为弥补经费不足,将部分面积用于经营和出租,这与我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3.科普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健全,科普資源还需整合
科普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牵涉到多个部门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政府科普工作的职能部门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普管理机构,缺乏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全社会优质展教资源的集成和共享还不充分,尚未形成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展教资源共建共享的局面,很多大学、科研院所中实验室,均未面向公众开放。
这些问题和不足,必须在“十二五”科普工作中努力解决,不然这些问题和不足最终将会影响到湖南科普事业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四、推进湖南“十二五”科普工作的对策建议
为推进湖南科普工作,针对湖南实际,我们实地调研采访了科普工作的各级管理者和参与者,聆听了许多深刻的见解,并学习了大量有关文献,从科普管理体系建设、科普能力建设、科普投入机制建设、科普评价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突出抓好科普管理体系建设
科普工作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唯有依靠政府推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科技管理部门组织协调才能取得良好成效。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群团积极参与的科普管理体制,理顺管理关系是做好科普工作的重要前提。
建议“十二五”湖南科普工作进一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充分发挥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统筹部署,集成资源,引导全社会共同推动全省科普工作社会组织建设。建议省科技主管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要按照《科普法》的要求,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开展监督检查等措施,加强对组织网络建设工作的领导。同时,建议“十二五”进一步动员广大社会力量,引导科技团体、大众传媒、企业、基金会及社会公众等共同参与,逐步构建社会广泛参与的科普管理体系,发挥比较优势,明确管理职能,理顺责权关系,共同推进科普工作。
2.突出抓好科普能力建设
建议湖南“十二五”突出抓好科普能力建设,力争实现科普工作基础有新的突破。
第一,抓好科普政策建设和规划制定。加大落实国家和省现有的科普政策法规力度,强化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对科普工作的宏观管理职能,根据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组织修改《湖南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进一步完善有关科普奖励、职称评定、资源配置等的配套政策,优化科普政策环境。制定出台《2011-2015年湖南省科普工作规划》。
第二,抓好科普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对科普场馆建设的宏观指导,合理布局各类科技场馆,因地制宜,力争投资效益最大化。继续把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科普场馆纳入规范管理,并向社会开放。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单位运用自身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中的硬件条件认定为省科普基地,纳入规范管理与考核。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地建设,通过规划积极引导社会参与和兴办科普场馆。
第三,抓好科普队伍建设。一方面,动员和组织农业、科技、教育、卫生等各方面的人员力量,倡导广大科技人员投身科普事业,不断壮大科普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开展面向科普工作管理人员、科技场馆展览设计人员、科技记者和编辑、科普导游、科普讲解员的培训,提高科普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3.突出抓好科普投入机制建设
科普要发展,投入是关键。建议“十二五”湖南突出抓好科普投入机制建设,努力使科普投入达到法定目标。一是按照《科普法》和《科学技术普及条例》规定,加大科普经费投入,加强对各地科普投入的监测和检查,促使各级政府把科普事业当作重要的公益事业来抓,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逐步增加财政对科普工作的投入。二是倡导捐资赞助,开辟社会资金投入渠道,按照《公益事业捐赠法》有关规定,鼓励社会各界和海内外热心科普事业的团体和个人捐赠。三是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建立多渠道、社会化的科普投入体系,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科普事业,鼓励民间、私人力量按市场营利机制运营科普事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服务。
4.突出抓好科普评价制度建设
一是进一步抓好科普工作表彰和奖励制度。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科普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表彰和奖励力度,并逐步将重大科普理论研究成果、科普著作等纳入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范畴;进一步重视解决专职科普工作人员职务、待遇等问题,加大宣传科普人物先进事迹的力度,使科普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与学术、科研成果同样受到承认和尊重,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投身于科普事业。动员有条件的企业面向社会,面向公众,设立企业科普贡献奖等,推进企业科普公益化进程。
二是进一步抓好科普的监督、监测评估机制。依法加强对各级政府科普投入的检查与监督,确保科普能够有基本条件开展。加强科普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的检查,建立科普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对科普过程进行监测,建立科技团体和科研机构,以及开展科普的企业和私人机构的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切实加强科普能力建设组织保障、政策保障、条件保障、特色与创新以及目标的实现情况的监测评估。
五、结语
通过总结湖南“十一五”科技工作成绩,剖析现阶段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分别从科普管理、科普能力建设、科普投入、科普评价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科普工作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的基础工程,要切实做好科普工作,需要更多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以期对推动新时期的科普工作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李健民,刘小玲:科普能力建设:理论思考与上海实践[J].科普研究,2009,(6)
[2]莫扬:我国科普资源共享发展战略研究[J].科普研究,2010,(1).
[3]孔庆华 曲彬赫:科普信息传播与科协网络媒体[J].科技傳播,2009,(2)
[4]记者 徐磊:加大科普工作力度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N].闽东日报,2010-02-08(A02)
[5]朱春生:发挥优势 将科普工作做得更好[N].大众科技报,2009-10-11(A02)
[6]王月冲: 科普工作社会化的实践与思考[J]. 科协论坛(上半月),2010,(1)
[7]姜昌琪:用科学发展观引领荆州科普工作 服务人水和谐城市建设[J].科协论坛(上半月),2009,(12)
[8]路长海 赵蕾:以科普项目带动科普工作深入开展[N].大众科技报,2009-12-13(A02)
[关键词] “十二五”科普工作 湖南 对策建议
一、引言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准备之年。“十 一五”以来,湖南科普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总结“十一五”工作的成效与经验,研究部署“十二五”科普工作,明确未来五年科普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对推进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技素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作为2010湖南科普活动周的参与者之一,深知科普工作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湖南“十一五”科普工作的主要成效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提出了推进湖南“十二五”科普工作的对策建议。在科普工作方面,湖南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因此,本文对推进我国地方科普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二、“十一五”湖南科普工作的主要成效
1.科普能力不断提升
第一,科普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据统计,2008年,湖南科普工作人员总数达23.9万人,逐渐形成由科普专家、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组成的相对稳定的专家群众相结合、专职兼职人员相结合的科普工作队伍。
第二,科普网络进一步健全。通过在乡镇、村、街道、居委会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各种群众性的科普组织,扩大网络覆盖,促进资源共享,满足公众对科普多元化、多层次、多品味的需求,提升科普工作整体效能。
第三,科普阵地进一步拓展。目前,湖南已认定了三批共44家湖南省科普基地,其中10家被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国科协命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由省市共建,占地12.43公顷,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总投资3.35亿元的湖南省科技馆,预计今年下半年将建成开馆。
2.科普环境不断优化
成立了由湖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32个成员单位组成的省科技领导小组。在省科普小组的领导和协调下,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了牵头作用,利用全社会优势资源开展科普工作,逐步建立健全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注重实效”的科普运行机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订出台了《湖南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制订了《湖南省2005-2010年科学技术普及规划》,并被科技部转发给全国各地科技厅(委、局)。
3.科普工作进一步社会化
首先,参与单位进一步社会化。社会各界都积极参与科普事业,科研机构、学校、企业、社团都开展了形势多样、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其次,参与人员进一步社会化。广大农民群众、工人和知识分子、广大志愿者等非专职科普工作者都参与到科普中来。第三,科普内容进一步大众化。从人民群众生活实际出发,内容涉及农村、城市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满足公众对科普的多层次要求。
4.重大科普活动效果更加显著
自2001年开始,根据科技部的统一部署和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湖南已经成功举办了10届科普活动周,使广大人民感受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兴起崇尚科学、理解科学的热潮。2010年科普活动周共有52个省直部门和单位参与,各市州结合本地实际和公众需求,发动了8万多名科技人员,同期开展了1000多项科普集中活动,3000多项分散活动一系列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动。自1996年以来,省直相关部门组织的“五下乡”活动,将党的温暖和科学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同时,根据国家有关精神,积极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员活动,建立送科技下乡的长效机制,推动科技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融合,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带领农民创业致富。
三、目前湖南科普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湖南科普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科普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1.科普基础条件建设有待加强,科普能力还需提升
科普基础设施总量不足且发展不平衡,建设与管理理念落后,科普基础设施规模与需求尚不匹配,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距离。我省科普基础设施方面还很薄弱,科普展教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科普工作者的职称和待遇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科普从业人员职业化进程缓慢,科普文化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
2.科普发展重点还需突出,科普投入还需加强
湖南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不高,人力资源质量总体不强,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虽然科普投入逐年递增,但总体上看仍然不足,现阶段科普工作主要靠政府财政投入,社会化运作主体缺乏,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很多科技场馆为弥补经费不足,将部分面积用于经营和出租,这与我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3.科普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健全,科普資源还需整合
科普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牵涉到多个部门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政府科普工作的职能部门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普管理机构,缺乏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全社会优质展教资源的集成和共享还不充分,尚未形成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展教资源共建共享的局面,很多大学、科研院所中实验室,均未面向公众开放。
这些问题和不足,必须在“十二五”科普工作中努力解决,不然这些问题和不足最终将会影响到湖南科普事业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四、推进湖南“十二五”科普工作的对策建议
为推进湖南科普工作,针对湖南实际,我们实地调研采访了科普工作的各级管理者和参与者,聆听了许多深刻的见解,并学习了大量有关文献,从科普管理体系建设、科普能力建设、科普投入机制建设、科普评价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突出抓好科普管理体系建设
科普工作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唯有依靠政府推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科技管理部门组织协调才能取得良好成效。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群团积极参与的科普管理体制,理顺管理关系是做好科普工作的重要前提。
建议“十二五”湖南科普工作进一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充分发挥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统筹部署,集成资源,引导全社会共同推动全省科普工作社会组织建设。建议省科技主管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要按照《科普法》的要求,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开展监督检查等措施,加强对组织网络建设工作的领导。同时,建议“十二五”进一步动员广大社会力量,引导科技团体、大众传媒、企业、基金会及社会公众等共同参与,逐步构建社会广泛参与的科普管理体系,发挥比较优势,明确管理职能,理顺责权关系,共同推进科普工作。
2.突出抓好科普能力建设
建议湖南“十二五”突出抓好科普能力建设,力争实现科普工作基础有新的突破。
第一,抓好科普政策建设和规划制定。加大落实国家和省现有的科普政策法规力度,强化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对科普工作的宏观管理职能,根据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组织修改《湖南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进一步完善有关科普奖励、职称评定、资源配置等的配套政策,优化科普政策环境。制定出台《2011-2015年湖南省科普工作规划》。
第二,抓好科普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对科普场馆建设的宏观指导,合理布局各类科技场馆,因地制宜,力争投资效益最大化。继续把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科普场馆纳入规范管理,并向社会开放。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单位运用自身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中的硬件条件认定为省科普基地,纳入规范管理与考核。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地建设,通过规划积极引导社会参与和兴办科普场馆。
第三,抓好科普队伍建设。一方面,动员和组织农业、科技、教育、卫生等各方面的人员力量,倡导广大科技人员投身科普事业,不断壮大科普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开展面向科普工作管理人员、科技场馆展览设计人员、科技记者和编辑、科普导游、科普讲解员的培训,提高科普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3.突出抓好科普投入机制建设
科普要发展,投入是关键。建议“十二五”湖南突出抓好科普投入机制建设,努力使科普投入达到法定目标。一是按照《科普法》和《科学技术普及条例》规定,加大科普经费投入,加强对各地科普投入的监测和检查,促使各级政府把科普事业当作重要的公益事业来抓,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逐步增加财政对科普工作的投入。二是倡导捐资赞助,开辟社会资金投入渠道,按照《公益事业捐赠法》有关规定,鼓励社会各界和海内外热心科普事业的团体和个人捐赠。三是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建立多渠道、社会化的科普投入体系,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科普事业,鼓励民间、私人力量按市场营利机制运营科普事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服务。
4.突出抓好科普评价制度建设
一是进一步抓好科普工作表彰和奖励制度。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科普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表彰和奖励力度,并逐步将重大科普理论研究成果、科普著作等纳入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范畴;进一步重视解决专职科普工作人员职务、待遇等问题,加大宣传科普人物先进事迹的力度,使科普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与学术、科研成果同样受到承认和尊重,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投身于科普事业。动员有条件的企业面向社会,面向公众,设立企业科普贡献奖等,推进企业科普公益化进程。
二是进一步抓好科普的监督、监测评估机制。依法加强对各级政府科普投入的检查与监督,确保科普能够有基本条件开展。加强科普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的检查,建立科普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对科普过程进行监测,建立科技团体和科研机构,以及开展科普的企业和私人机构的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切实加强科普能力建设组织保障、政策保障、条件保障、特色与创新以及目标的实现情况的监测评估。
五、结语
通过总结湖南“十一五”科技工作成绩,剖析现阶段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分别从科普管理、科普能力建设、科普投入、科普评价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科普工作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的基础工程,要切实做好科普工作,需要更多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以期对推动新时期的科普工作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李健民,刘小玲:科普能力建设:理论思考与上海实践[J].科普研究,2009,(6)
[2]莫扬:我国科普资源共享发展战略研究[J].科普研究,2010,(1).
[3]孔庆华 曲彬赫:科普信息传播与科协网络媒体[J].科技傳播,2009,(2)
[4]记者 徐磊:加大科普工作力度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N].闽东日报,2010-02-08(A02)
[5]朱春生:发挥优势 将科普工作做得更好[N].大众科技报,2009-10-11(A02)
[6]王月冲: 科普工作社会化的实践与思考[J]. 科协论坛(上半月),2010,(1)
[7]姜昌琪:用科学发展观引领荆州科普工作 服务人水和谐城市建设[J].科协论坛(上半月),2009,(12)
[8]路长海 赵蕾:以科普项目带动科普工作深入开展[N].大众科技报,2009-12-13(A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