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结缘紫砂因为爱
与紫砂结缘,因为一个“爱”字;为紫砂执著,因为一份责任,这就是鲁文琴。她的生命之花在紫砂艺苑里绽放,如今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绞泥一柱壶”、“流畅壶”、“古居壶”等多件作品在国内各类陶艺展评中获奖;“高竹壶”、“清风壶”、“妍姿壶”等作品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华民族艺术馆等机构收藏;撰写的《论紫砂原料对紫砂作品的影响》、《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对全手工制壶的影响》、《现代紫砂新样创新中的性情把握》等论文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因制壶技艺精湛被江苏省陶瓷艺术实训基地聘为全手工制壶辅导老师……
鲁文琴有一个令她骄傲的父亲。她的父亲鲁玉贵于1947年步入革命队伍,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曾先后获得六枚珍贵的勋章。鲁文琴从小在军营里长大,是军营里一朵可爱的“小太阳花”。1979年父亲转业,来到宜兴紫砂工艺厂担任党委书记。1981年,正像鲜花一样开得娇艳的鲁文琴高中毕业,面临着职业的选择。出人意料的是,她放弃别的机会,竟来到宜兴紫砂厂学习制壶技艺。当时,父亲也有点想不通:紫砂行业并不景气,有些人已做了好多年壶也跳槽改行了,你一个姑娘家,怎么会选择与“泥巴”打交道呢?父亲郑重地对她说:“紫砂这条路不好走,你要走,我不反对,但你踏上这条路就要坚持走下去,不可半途而废。”她也郑重地对父亲说:“你转业有许多单位可以去,可偏偏来到了紫砂厂,这说明咱们与紫砂有缘。你年纪大了做不了壶,就让我好好做壶吧,做一辈子的壶。”
从此,在宜兴紫砂工艺厂徒工班的泥凳旁,多了一个纤弱娇美的身影。她认认真真地拍打泥片,一丝不苟地按照师傅的要求制壶。一些老师傅问她:“小丫头,能吃得了这个苦吗?”“小丫头,做壶的技术好不好学呀?”她心里的回答是:别人能吃得了的苦我就能吃得,别人吃不了的苦我也要能吃得了;别人能学得了的技术我就能学得,别人学不了的技术我也要能学得了。凭着一股倔劲、韧劲、闯劲,她不仅技术掌握得快,而且担任了班干部。
紫砂里留下点属于自己的东西
鲁文琴是非常幸运的,她所在的徒工班,传教壶艺的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那时候,统一的泥凳、工具,统一规定的基本功动作,统一的练习工序,使她受到了非常规范、严格的训练。就说打片子打泥条,宽和长均有规定,厚度标准3厘米,厚薄要均匀。师傅只要一听到搭子声,就知道火候练到了哪里。一天下来,每个人的泥凳上都是几十根泥条和泥片摞在一起,平整度马上就见分晓:打得厚薄不匀的,几十根泥条叠在一起肯定就不会平齐了。这种以追求质量、速度、技巧为主要目标的训练,为她以后的技艺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代壶艺大师顾景舟也经常来督导大家,她有幸得到了顾景舟大师的身传言教。一次,她在掺滋泥时,觉得没什么技术性,干起活儿来有些随便。顾景舟大师看到后,悄悄来到泥凳旁,接过她的滋泥棒,一步一步地教她掺滋泥,那种平静与一丝不苟,让她顿时醒悟:学习壶艺不仅要细腻严谨,而且每一项基本功都要扎实打牢。
在鲁文琴看来,她当初选择紫砂,不仅仅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谋生的职业,更重要的是要为紫砂扎扎实实做一点事,在紫砂里留下一点属于自己的东西。
绽放对紫砂的热爱
1985年,鲁文琴作为技术骨干,考入厂里的研究所,跟随擅长花器制作的紫砂名家谢曼伦专业从事设计制作。她在谢曼伦的精心传教下,技艺更加全面。1993年,她被选送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造型系进行理论学习。她在这所工艺美术界的最高学府里,如饥似渴地学习陶瓷发展史、陶瓷工艺、素描、书法、色彩等工美理论。两年的学习,进一步开阔了她的视野,提高了她的设计创新能力。
鲁文琴的制壶技艺日益精湛,其作品充满灵性和个性。“钟灵毓秀壶”为对壶,宛如双生子女。“钟灵壶”略高,壶把由3个圆组成,壶钮略短;“毓秀壶”圆润,壶把为两个圆,壶钮略长。两壶的壶嘴和壶盖顶部均有一圈黑泥,壶把为红黑泥对称搭配而成。两壶共置,相互辉映,一如壶名,地杰人灵。“一柱壶”以红泥为基调,全手工制作而成。转折点柔和过渡又隐含方的力度,圆润却不失刚劲,圆中有方。壶身似柱,平实稳固,采用绞泥花纹装饰,艳丽多姿;壶钮夸张伸长,状似柱顶,有冲天气势;壶把与壶根部相似,互为呼应;口、盖、钮、嘴、把、肩、腰的配置比例协调统一,匀称流畅。此外,她的“高竹壶”、“得乐壶”、“丰泽壶”等都可圈可点,在壶艺界获得了好评。
的确,当鲁文琴的壶被许多壶迷追捧时,她反而放慢了速度,让一颗心平静下来。她认为,对于一名从事紫砂艺术的人来说,不是壶做得越多越好,而是做得越精越好。虽说追求数量并没有什么不好,但追求没有质量的数量却是不可取的。追求紫砂艺术就应惜泥如金,做精做美手中的每一把壶。
鲁文琴,在紫砂艺苑里绽放,绽放着她对紫砂艺术的热爱,绽放着她对紫砂艺术的执著追求,绽放着她在紫砂壶艺上的艳丽人生。
与紫砂结缘,因为一个“爱”字;为紫砂执著,因为一份责任,这就是鲁文琴。她的生命之花在紫砂艺苑里绽放,如今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绞泥一柱壶”、“流畅壶”、“古居壶”等多件作品在国内各类陶艺展评中获奖;“高竹壶”、“清风壶”、“妍姿壶”等作品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华民族艺术馆等机构收藏;撰写的《论紫砂原料对紫砂作品的影响》、《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对全手工制壶的影响》、《现代紫砂新样创新中的性情把握》等论文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因制壶技艺精湛被江苏省陶瓷艺术实训基地聘为全手工制壶辅导老师……
鲁文琴有一个令她骄傲的父亲。她的父亲鲁玉贵于1947年步入革命队伍,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曾先后获得六枚珍贵的勋章。鲁文琴从小在军营里长大,是军营里一朵可爱的“小太阳花”。1979年父亲转业,来到宜兴紫砂工艺厂担任党委书记。1981年,正像鲜花一样开得娇艳的鲁文琴高中毕业,面临着职业的选择。出人意料的是,她放弃别的机会,竟来到宜兴紫砂厂学习制壶技艺。当时,父亲也有点想不通:紫砂行业并不景气,有些人已做了好多年壶也跳槽改行了,你一个姑娘家,怎么会选择与“泥巴”打交道呢?父亲郑重地对她说:“紫砂这条路不好走,你要走,我不反对,但你踏上这条路就要坚持走下去,不可半途而废。”她也郑重地对父亲说:“你转业有许多单位可以去,可偏偏来到了紫砂厂,这说明咱们与紫砂有缘。你年纪大了做不了壶,就让我好好做壶吧,做一辈子的壶。”
从此,在宜兴紫砂工艺厂徒工班的泥凳旁,多了一个纤弱娇美的身影。她认认真真地拍打泥片,一丝不苟地按照师傅的要求制壶。一些老师傅问她:“小丫头,能吃得了这个苦吗?”“小丫头,做壶的技术好不好学呀?”她心里的回答是:别人能吃得了的苦我就能吃得,别人吃不了的苦我也要能吃得了;别人能学得了的技术我就能学得,别人学不了的技术我也要能学得了。凭着一股倔劲、韧劲、闯劲,她不仅技术掌握得快,而且担任了班干部。
紫砂里留下点属于自己的东西
鲁文琴是非常幸运的,她所在的徒工班,传教壶艺的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那时候,统一的泥凳、工具,统一规定的基本功动作,统一的练习工序,使她受到了非常规范、严格的训练。就说打片子打泥条,宽和长均有规定,厚度标准3厘米,厚薄要均匀。师傅只要一听到搭子声,就知道火候练到了哪里。一天下来,每个人的泥凳上都是几十根泥条和泥片摞在一起,平整度马上就见分晓:打得厚薄不匀的,几十根泥条叠在一起肯定就不会平齐了。这种以追求质量、速度、技巧为主要目标的训练,为她以后的技艺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代壶艺大师顾景舟也经常来督导大家,她有幸得到了顾景舟大师的身传言教。一次,她在掺滋泥时,觉得没什么技术性,干起活儿来有些随便。顾景舟大师看到后,悄悄来到泥凳旁,接过她的滋泥棒,一步一步地教她掺滋泥,那种平静与一丝不苟,让她顿时醒悟:学习壶艺不仅要细腻严谨,而且每一项基本功都要扎实打牢。
在鲁文琴看来,她当初选择紫砂,不仅仅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谋生的职业,更重要的是要为紫砂扎扎实实做一点事,在紫砂里留下一点属于自己的东西。
绽放对紫砂的热爱
1985年,鲁文琴作为技术骨干,考入厂里的研究所,跟随擅长花器制作的紫砂名家谢曼伦专业从事设计制作。她在谢曼伦的精心传教下,技艺更加全面。1993年,她被选送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造型系进行理论学习。她在这所工艺美术界的最高学府里,如饥似渴地学习陶瓷发展史、陶瓷工艺、素描、书法、色彩等工美理论。两年的学习,进一步开阔了她的视野,提高了她的设计创新能力。
鲁文琴的制壶技艺日益精湛,其作品充满灵性和个性。“钟灵毓秀壶”为对壶,宛如双生子女。“钟灵壶”略高,壶把由3个圆组成,壶钮略短;“毓秀壶”圆润,壶把为两个圆,壶钮略长。两壶的壶嘴和壶盖顶部均有一圈黑泥,壶把为红黑泥对称搭配而成。两壶共置,相互辉映,一如壶名,地杰人灵。“一柱壶”以红泥为基调,全手工制作而成。转折点柔和过渡又隐含方的力度,圆润却不失刚劲,圆中有方。壶身似柱,平实稳固,采用绞泥花纹装饰,艳丽多姿;壶钮夸张伸长,状似柱顶,有冲天气势;壶把与壶根部相似,互为呼应;口、盖、钮、嘴、把、肩、腰的配置比例协调统一,匀称流畅。此外,她的“高竹壶”、“得乐壶”、“丰泽壶”等都可圈可点,在壶艺界获得了好评。
的确,当鲁文琴的壶被许多壶迷追捧时,她反而放慢了速度,让一颗心平静下来。她认为,对于一名从事紫砂艺术的人来说,不是壶做得越多越好,而是做得越精越好。虽说追求数量并没有什么不好,但追求没有质量的数量却是不可取的。追求紫砂艺术就应惜泥如金,做精做美手中的每一把壶。
鲁文琴,在紫砂艺苑里绽放,绽放着她对紫砂艺术的热爱,绽放着她对紫砂艺术的执著追求,绽放着她在紫砂壶艺上的艳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