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知死,焉知生?

来源 :电影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cy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日本电影《入殓师》讲述的是一部直面“死亡”的电影。《入殓师》中的主人公在由失业后的彷徨迷茫后错投门路当了一名职业入殓师,继而在一位颇具象征意味的人物形象(在电影中他们通常兼备人生智者与成长导师的角色)——老社长不露声色的言传身教下开始了自己的“死亡”之旅。男主^公在对所从事的行业由最初的抗拒不解到逐渐的喜爱钟情,同时,也是在这样学会尊重死亡、接纳死亡的职业旅程中,亦逐渐学会了看待诸多生存之问题,与原本纠结痛苦的“生”之困惑达成了和解与宽容(在影片中主要表现为对从小抛弃母子二人的父亲这一潜在角色的难以释怀的仇恨)。
  作为一部原本定位为小成本的小众文艺片,它的获奖最初连包括业内人士都感觉横空出世一匹东方冷门黑马,但观赏完影片,你会由衷感觉它的获奖并非偶然。其实它的艺术形式并无令人惊奇的创新之处,单论这点,远远比不上其他参赛影片,比如英国所拍最终夺得最佳影片奖的《贫民富翁》,但它所深藏的韵味内涵却更让人回味悠长。
  《入殓师》无关在如此低迷经济形势下人们或许疲惫了的社会政治亦或种族性别的纠结现实,而将视线转移到了东西方普世价值观的生死问题。东方独特影像美学所透露出的恬淡宽容与生存智慧令人感动,如导演泷田洋二郎所言,影片所讲的便是“与死相对的生的美好,教人去寻找温暖的东西”。或许就是这些虽处处围绕“死亡”因子却处处氤氲温暖氛围的影像征服了所有当下深陷各种生存泥潭,但却顽强希冀美好生活的人们,当然包括美国好莱坞众多已经习惯了太多商业花骚元素的评委们。
  记得有位朋友说过:我们现在已经把每一天过得好像可以永生一般。其言朴素,其意隽永。
  孔老夫子不是有句教导门徒子贡的名言:未知生,焉知死?大概就是如此这般儒家思想一贯的默化,我们从小就开始被教育如何为“生”而good good study,day dayup,为“生”而填塞知识遵守规则,继而为了更堂皇更艳丽的“生”而忘掉自我摸爬滚打,于是我们学会了太多的生存厚黑与进阶技巧,但却在疲惫惯性且忘情的过活游戏中忘记了“死”其实与“生”如影随形,它的力量强大无关乎你拿一干个身强体壮来充当挡箭牌,它的执坳深沉无关乎你用一万个热闹空虚的白日梦就可以拒它于千里之外。
  虽然同样为东方文化价值体系,较之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晦避如深,日本这个民族好像更热衷死亡。与其说是热衷,倒不如说是具有自觉体味死亡与严肃预演死亡的文化心理与国民性格。放眼它的文学艺术宝库,无不透露出死亡将至的两种极端情绪呈现:阴柔感与爆发力。日本的国花樱花或许是日本国民性格与生命态度的完美诠释。樱花素有“樱花七日”之称,一瞬间满树皆花,一瞬间又尽数坠落,花期不过一周,还在完美时刻就凋零无余。此种“轰轰烈烈而生,从从容容而去”的生命态度或许是对日本人亲近死亡甚至玩味死亡的民族性格的经典演绎。
  同样,表现在影像世界里,除了最近的这部《入殓师》,在日本电影中不乏直接或间接描述死亡的经典佳作。与中国电影中“死亡”更多地牵扯意识形态、历史民族的大义凛然,或者个人情愁、欲说还休的拖泥带水相比,日本影片中的“死”却往往被演绎得犹如盛具仪式感的宗教典礼或颇费精心雕琢感的艺术上品,它们让你在这样的冗长缓慢的仪式或欣赏中逐渐消解了对死亡的惧恐,甚至凭添了一丝潜意识的向往与追寻。
  日本电影大师今村昌平的经典名作《山节考》中对死亡仪式与赴死尊严的精心描画另人动容、动情。影片通篇讲述的便是居住在偏远山村中的阿玲婆有条不紊地准备着一切身后事,平静地等待着儿子在不久的一天把她送到后山上送死的故事。捌门无从考证日本是否存在如此一个被千百年来沿袭下来的古老传统,我们也暂且不去堆砌如此习俗是否符合现代人道等等冠冕堂皇的学院批判词汇,我们只是仿佛永远无法忘记,在影片结尾,在一个漫天大雪的日子,阿玲婆平静地趴在儿子的后背上,通往赴死途中时脸上所透露出的发自肺腑的从容与谅解,仿佛从此就要开始另一种重生,妖娆雪野中阿玲婆与自然山川溶为一体的形象超脱了现实世界的一切纷繁芜杂,仿怫顷刻间已经立地成佛。
  再比如小津最为人称道的一部电影《东京物语》。影片讲述的与其说是老夫妇俩探望子女的家庭旅行,不如说是老人预感到死亡气息后有意安排的一次决别造访,于是才有了影片结尾母亲死后父亲独坐空房时的恬淡与释然,当然此种超脱悠然虚空的境界同时也是小津大师所有电影的品味与格调。“大雪纷飞白茫茫,但愿把它披身上,倘若今宵我死亡”,这是小津安二郎于1963年12月12日早上所作的一首俳句,也是在那一天大师与世长辞。或许死亡于大师早已十分熟悉,那正是在自己终生的电影中被排演了数遍的人生归宿。
  被称为黑泽天皇的黑泽明借助晚年大作《梦》中的八个梦境集中倾现了他毕生的人生困惑与艺术追寻。在最后一个梦里,大师给我们展现了一场发生在类似桃园仙境的水车村的一场葬礼,一个自称103岁、戴着草帽的制作水车的老人参加了这次出殡,因为死去的老太婆是他的初恋情人,“她让我失恋,嫁给了别人!”老人含着;目笑着说。葬礼上的人们没有哭泣,反而欢天喜地,像是在欢庆着某个佳节。在黑泽大师接近暮年的内心世界里,这何尝不是一场值得欢乐的人生庆典呢,我已经酣畅淋漓地度过了此生,又为什么不该满心欢喜的离去呢?他借助影像中这个梦,微笑着告诉世人:应对着人之本初的天真重又回归人之本源,死亡是人最终的归宿,人们欢喜着接受,一切都依旧。大师对死亡的豁达与透彻充满着智者的从容。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的电影大师都该是杰出的哲学家与思想家。
  在日本电影中,将死亡这个严肃命题与痴男怨女的执迷殉情演绎得淋漓绝美的莫过于大名鼎鼎的《失乐园》了。与其说我们被这样的一对痴男怨女的爱情感动,还不如说我们——这样一群早已习惯了贪生怕死的凡夫俗子们,强烈艳羡着如此颇具艳情意味与微醺性感的死亡仪式!我们悄悄地且底气不足的在心底疯狂呐喊:如果能够这样死一回,此生亦足矣。北野武的《花火》,则将对生与死的探讨更加推向了本质。阿西以暴制暴的果断决绝折射出他对死亡的超脱,这种超脱或许也可以看成一种深入骨髓的虚无,一种面对荒诞世界的无力与绝望,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是现代社会甘愿抛弃生存回归死亡的勇士。
  人类的生死循环或许原本就极其普通。可懵懵懂懂地生老病死,从未做过哪怕浅尝辄止的终极思考,好比“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人也大有人在。因为有了“死”。才彰显“生”之高贵与尊严,才给予“生”以宽和与释然。就像在《入殓师》的结尾,早已在心底原谅父亲的主人公将父亲死命紧握手中的小石头放于妻子已经孕育着新生命的腹部,仿佛通过一次死与生的交接仪式,完成了两个世界爱与温暖的传递与沟通。对于聪明善良的观者们来说,早已通过情不自禁依然极力隐忍的泪水表达了他们心知肚明。
其他文献
美国乐坛从来不缺少音色出众的R&B女伶,也不乏现场火辣劲爆的女歌手,至于身材与面容姣好的就更是数不胜数。然而,仿若身负天命一般,什么也不能阻止她脱颖而出。9岁出道,8年后拿下代表黑人音乐最高水平的Soul Train三项大奖,20岁,代表全美音乐最高荣誉的Grammy小唱机奖杯成了她的囊中之物。无数男士为她曼妙的身材倾倒,而牵手天王Jay-z更是让女孩们艳羡得妒火中烧。  她有着超越常人的音乐天分
期刊
Youjustwalkedintothecomerofmy eye,  Bella和略带孩子气的率性的妈妈独自生活,敏感,却并不自怜,偶尔感伤也默默承受。她十七岁这一年,妈妈随职业棒球手的继父远走他乡,她决定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喜欢的书,去往华盛顿州的小镇福克斯,和沉默寡言的警官爸爸一起生活。亲缘的疏离感,爱的不充足,使Bella独立、清醒、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对周遭一切没有过多的好奇。相对阳光灿烂的凤
期刊
分裂    凌晨,巴黎街头。  一个女人蹑手蹑脚地走过旧住宅区的铁门,弯腰扣上皮鞋的两只搭扣,身上的黑色收腰皮草大衣与暗夜融为一体。这是“维奥莱特·诺齐埃尔之夜”,凌乱、拖沓、危险、刺激,有高级香水喷洒在脖颈上的诱惑,亦有被浓眼影覆盖掉的稚气,头上那顶无沿小圆帽压住卷曲的金发,想是遮得太低之缘故,只露一张血盆大口出来。  维奥莱特已经记不清有多少这样的夜晚贴上了属于她的标签,她跟另一个女孩四处奔波
期刊
时尚圈流行混搭,所谓混搭,简单来说就是你可以搭配任何你想要的服装、饰物在你的身体之上,延伸身体美丽尺度的外在意义。到底身体的内在重要还是身体的外在重要,其实这里涉及到人本主义的问题,即个体的价值、尊严和满足感,也就是说你选择怎样的外在方式来表现你的内在。身体通常只是一种符号,意味着你是男人还是女人,以及社会学上各自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服装的混搭可以领略到新的层次感和节奏,那么电影能否混搭呢?《沙漠妖
期刊
剧情    先让时间迅速闪回到1989年,当年迈克·奥唐纳(扎克·埃夫隆饰)只有十七岁,可谓是青春年少、前途无量。因为那个时候他可是高中篮球队的明星级人物,拥有无数的粉丝,是老师眼中的宠儿,同学心中的红人。他不但成为职业球探关注的对象,而且很有可能能够凭借自己出色的球技获得大学奖学金,从而直接保送。  但天有不测风云,天堂和地狱的距离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遥远。迈克美丽的女友斯嘉丽突然怀孕了,此时他不得
期刊
各大视频网站在如今已经成了网友在线收看美剧、日韩剧的“捷径”,也造就了不少在内地拥有超高人气的海外明星。不过,影视剧品种丰富、内容新鲜的各大视频网站的逍遥日子,随着国家广电总局日前出台的《关于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的通知》而走到了尽头。《通知》中明确规定,“未取得许可证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理论文献影视片,一律不得在互联网上传播”。    现状目前网络传播的影视剧有没有许可证?  美剧和日韩
期刊
中国立场 国际表达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饶曙光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红高粱》等一批出自第五代导演的中国电影相继在世界级电影节获得大奖,中国电影的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并开始了走向世界的历史性进程。本世纪初,随着《卧虎藏龙》在西方世界获得巨大成功,于是产生了《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一批中国式大片。这批影片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电影生产的升级换代,在获得
期刊
电影生产数量开始放缓,超级大片甚至出现停滞可能;最经济有效的中等投资规模的影片,尤其是喜剧片,则因为市场信心的提升而增加;艺术和商业在某些影片中实现了成功嫁接,创造出新的电影类型;同时,植入性广告等电影赚钱技巧将越来越多……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昨天发布《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即“文化蓝皮书”,清华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在书中探讨了全球经济危机大背景下的中国电影产业。    年产300部就能满
期刊
中国的先哲说:食、色,性也。色,性欲。是人的本性。  60年代以前的香港,活色生香的感官影像并不常见。直至西方“性解放”大为兴起,情色电影开始泛滥,而当时香港电影创作观念也正从“注重社会教渝作用”逐渐转变为“追求感官刺激的娱乐功能”,在香港邵氏电影公司(被西方誉为“东方好莱坞”)的积极带领下,70年代初期香艳风月片大行其道。  当时最著名的风月片导演是邵氏的王牌导演李翰祥,他也是风月片的开山鼻祖,
期刊
生于:1936年8月14日  身高:178cm    学历:西安交通大学水利系  经历:1960年调入西安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任演员、编导,1964年调入陕西省人民艺术剧院任一级演员。     电影作品  1991年《秋菊打官司》饰李公安  1993年《二嫫》饰村长  1994年《香香闹油坊》  1996年《秦颂》饰赵高  1998年《这女人这辈子》  1998年《银幕恋情》  1998年《春天的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