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位历史伟人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其实,逝去的岁月浩瀚无垠,人们没有也不可能一记住。只有那些可以称之为民族发展里程碑的时月才会被人们铭记不忘。
1977年10月12日,注定要成为让许多人终生难忘的日子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以无私无畏的大智大勇 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带领人民果断开启了拨乱反正的破冰之举——恢复被文化大革命封冻11年的中国高考制度,从而宣告了那个崇愚尚昧时代的终结和文明复兴工程的重启。这个中国历史转折的起步点和时代的交替点永远值得纪念。
恢復高考制度,标志着新中国的教育事业重获解放。
从清朝末年举办新学以来,现代教育逐步在神州大地扎根。但是由于封建统治的腐朽和后来的战乱动荡,它行进得步履蹒跚。直到新中国建立了包括高考制度在内的新教育体制之后,现代教育才获得解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
然而,过来人都知道,1966年上半年,正当百万应届高中毕业生秣马厉兵迎接高考的时候,以领袖关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的五七指示为导引,各种惊世骇俗的吓人罪名竞相倾泻到新中国教育事业头上到1971年就形成了载在当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上的两个估计,即:“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新中国教育领域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的“黑线专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此为据,搅乱天下的文革邪火首先烧向学校方面文化知识教育及其包括高考在内的一系列教育制度被诬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而扔进垃圾堆里去,从而封堵了从清末以来直敞开着的中国现代教育高考大门;另一方面数百万教育工作者被打成牛鬼蛇神,成为与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齐名并列的“臭老九”被迫离开讲台而进人“牛棚”惨遭迫害。同时,数千万高初中六六六七六八老三届学生在经历横扫切的狂热的红卫兵运动之后被定性为旧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而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
直到1977年邓小平复出并自告奋勇主管教育科技工作之后文革邪火熔铸的这条锁链才受到历史的冲击。两个估计是不符合实际的。怎么能把几百万上千万知识分子一棍子打死呢?“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世界观的重要表现是为谁服务。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自觉自愿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67、49页)邓小平的话,以穿透历史的真理力量,推倒了两个估计的大山解放了屡遭诬陷的新中国教育制度和饱受摧残的人民教师,冲开了被冰封11年的高考大门。
在欢庆解放的那年冬天,从牛棚中站起来的大学教师们纷纷揩干自己身上的污泥浊水准备重上讲台,570万名考生从山村渔乡牧场工厂矿山营房奔向考场。从此中国教育进入高歌猛进的发展年代。不言而喻,1977年10月12日,改变了中国教育的命运改变了当时和此后数代中国教师和青年的命运。它的解放意义彪炳史册。
恢复高考制度,开创了全面挂乱反正和历史转折的先河
1977年的中国百废待举。但是,长期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的思维定势和习惯势力仍禁锢着人们的头脑,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路线和政策在两个凡是(指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支持下还在顽强地延续着。稍有变动就会被扣上砍旗反党等罪名。强加在教育界头上的两个估计,就因为领袖画圈同意谁也奈何不得。因此,从全局和战略上突破两个凡是 进行拨乱反正,实现历史转折,对于劫后待兴的中国来说迫在眉睫。
那么,从何突破?邓小平雄才大略把突破口选在作为文化大革命爆发点和重灾区的教育界。他提议召开并自始至终参加了科学教育座谈会旗帜鲜明地支持大家对两个估计的批判。最终,经过1977年8月13日至g月25日长达45天的全国第二次高等学校招生会议的激烈辩论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突破两个凡是 推翻两个估计 恢复高考制度的重大决策。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举不仅引发了教育界的全面拨乱反正 而且逐步引燃了沉寂11年的全国思想火山大爆发催生了波及全国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促进了全党全面工作的拨乱反正最终促成了标志历史大转折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从而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毋庸置疑30年前的10月12日,是整个党和国家摆脱文化大革命阴霾实现拨乱反正和历史转折的突破点。它的破冰意义镌刻在历史的天空。
恢复高考制度,为锻造中华民族的现代价值灵魂举行了奠基札
人类的现代化大厦至少有三大基石就是科学人才平等。人类追求现代化的价值灵魂至少包括三个基本点,就是崇尚科学培养人才平等竞争。
我们的邻国日本,由于从19世纪明治维新就开始倡导这三大理念加之其它因素,迅速由一个封建弱国崛起为亚洲第强国,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惨败但其崇尚科学,培养人才平等竞争的价值理念没有衰败其所拥有的科学技术 人才队伍和平等竞争机制没有丧失,从而在战败的废墟中又重新突起。到上世纪70年代,日本已发展为亚洲四小龙之首,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发达国家。
不幸的是,当崇尚科学、培养人才、平等竞争等现代价值灵魂被邻国弘扬的时候在我国却受到左倾思潮的挤压和所谓触及人们灵魂的文化大革命的浩劫。这不仅表现在知识书籍被判为四旧和封、资、修黑货而惨遭批判尘封和焚烧,知识分子横遭迫害,知识越多越反动成了史无前例的神州强音,而且表现在人们的平等要求被说成资产阶级观点而饱受批判,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唯出身论惟成份论横行无忌。只要出身好,成分红即使文化课交了白卷,也可以上大学入党做官。没有多少文化科学知识的人甚至被提拔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这种与人类文明倒行逆施的崇愚尚昧价值观及其实践,使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学业荒废,国家人才短缺几百万 文盲和半文盲增加到2.3亿四分之一的人口陷入贫困,现代化事业岌岌可危。
在这种困境中复活的高考制度以挽狂澜于既倒的历史力量
方面以它所承载的否定两个估计的深刻内涵铸就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民族价值灵魂,另方面,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文化课考试和人才选拔方式,取代和废止了惟出身论和惟成分论,打造了鲜明的平等竞争现代理念,为普通民众开通了一条凭借真才实学改变自己命运的文明通道。由此,整个社会的价值理念开始回到现代化轨道上从而播下了中国科技飞腾人才辈出现代化事业活力盎然的种子。虽然高考制度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还需改革但是它在当年的恢复,对于铸造中华民族现代化价值灵魂的奠基意义,却是抹杀不掉的。
摧粱折柱的文化大革命给我们民族造成的内伤至深且钜。1977年恢复高考,作为党和国家拨乱反正历史转折的破冰之举,其意义至伟且远。为了今天为了未来,这两点都不应忘却。
其实,逝去的岁月浩瀚无垠,人们没有也不可能一记住。只有那些可以称之为民族发展里程碑的时月才会被人们铭记不忘。
1977年10月12日,注定要成为让许多人终生难忘的日子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以无私无畏的大智大勇 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带领人民果断开启了拨乱反正的破冰之举——恢复被文化大革命封冻11年的中国高考制度,从而宣告了那个崇愚尚昧时代的终结和文明复兴工程的重启。这个中国历史转折的起步点和时代的交替点永远值得纪念。
恢復高考制度,标志着新中国的教育事业重获解放。
从清朝末年举办新学以来,现代教育逐步在神州大地扎根。但是由于封建统治的腐朽和后来的战乱动荡,它行进得步履蹒跚。直到新中国建立了包括高考制度在内的新教育体制之后,现代教育才获得解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
然而,过来人都知道,1966年上半年,正当百万应届高中毕业生秣马厉兵迎接高考的时候,以领袖关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的五七指示为导引,各种惊世骇俗的吓人罪名竞相倾泻到新中国教育事业头上到1971年就形成了载在当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上的两个估计,即:“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新中国教育领域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的“黑线专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此为据,搅乱天下的文革邪火首先烧向学校方面文化知识教育及其包括高考在内的一系列教育制度被诬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而扔进垃圾堆里去,从而封堵了从清末以来直敞开着的中国现代教育高考大门;另一方面数百万教育工作者被打成牛鬼蛇神,成为与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齐名并列的“臭老九”被迫离开讲台而进人“牛棚”惨遭迫害。同时,数千万高初中六六六七六八老三届学生在经历横扫切的狂热的红卫兵运动之后被定性为旧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而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
直到1977年邓小平复出并自告奋勇主管教育科技工作之后文革邪火熔铸的这条锁链才受到历史的冲击。两个估计是不符合实际的。怎么能把几百万上千万知识分子一棍子打死呢?“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世界观的重要表现是为谁服务。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自觉自愿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67、49页)邓小平的话,以穿透历史的真理力量,推倒了两个估计的大山解放了屡遭诬陷的新中国教育制度和饱受摧残的人民教师,冲开了被冰封11年的高考大门。
在欢庆解放的那年冬天,从牛棚中站起来的大学教师们纷纷揩干自己身上的污泥浊水准备重上讲台,570万名考生从山村渔乡牧场工厂矿山营房奔向考场。从此中国教育进入高歌猛进的发展年代。不言而喻,1977年10月12日,改变了中国教育的命运改变了当时和此后数代中国教师和青年的命运。它的解放意义彪炳史册。
恢复高考制度,开创了全面挂乱反正和历史转折的先河
1977年的中国百废待举。但是,长期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的思维定势和习惯势力仍禁锢着人们的头脑,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路线和政策在两个凡是(指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支持下还在顽强地延续着。稍有变动就会被扣上砍旗反党等罪名。强加在教育界头上的两个估计,就因为领袖画圈同意谁也奈何不得。因此,从全局和战略上突破两个凡是 进行拨乱反正,实现历史转折,对于劫后待兴的中国来说迫在眉睫。
那么,从何突破?邓小平雄才大略把突破口选在作为文化大革命爆发点和重灾区的教育界。他提议召开并自始至终参加了科学教育座谈会旗帜鲜明地支持大家对两个估计的批判。最终,经过1977年8月13日至g月25日长达45天的全国第二次高等学校招生会议的激烈辩论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突破两个凡是 推翻两个估计 恢复高考制度的重大决策。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举不仅引发了教育界的全面拨乱反正 而且逐步引燃了沉寂11年的全国思想火山大爆发催生了波及全国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促进了全党全面工作的拨乱反正最终促成了标志历史大转折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从而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毋庸置疑30年前的10月12日,是整个党和国家摆脱文化大革命阴霾实现拨乱反正和历史转折的突破点。它的破冰意义镌刻在历史的天空。
恢复高考制度,为锻造中华民族的现代价值灵魂举行了奠基札
人类的现代化大厦至少有三大基石就是科学人才平等。人类追求现代化的价值灵魂至少包括三个基本点,就是崇尚科学培养人才平等竞争。
我们的邻国日本,由于从19世纪明治维新就开始倡导这三大理念加之其它因素,迅速由一个封建弱国崛起为亚洲第强国,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惨败但其崇尚科学,培养人才平等竞争的价值理念没有衰败其所拥有的科学技术 人才队伍和平等竞争机制没有丧失,从而在战败的废墟中又重新突起。到上世纪70年代,日本已发展为亚洲四小龙之首,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发达国家。
不幸的是,当崇尚科学、培养人才、平等竞争等现代价值灵魂被邻国弘扬的时候在我国却受到左倾思潮的挤压和所谓触及人们灵魂的文化大革命的浩劫。这不仅表现在知识书籍被判为四旧和封、资、修黑货而惨遭批判尘封和焚烧,知识分子横遭迫害,知识越多越反动成了史无前例的神州强音,而且表现在人们的平等要求被说成资产阶级观点而饱受批判,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唯出身论惟成份论横行无忌。只要出身好,成分红即使文化课交了白卷,也可以上大学入党做官。没有多少文化科学知识的人甚至被提拔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这种与人类文明倒行逆施的崇愚尚昧价值观及其实践,使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学业荒废,国家人才短缺几百万 文盲和半文盲增加到2.3亿四分之一的人口陷入贫困,现代化事业岌岌可危。
在这种困境中复活的高考制度以挽狂澜于既倒的历史力量
方面以它所承载的否定两个估计的深刻内涵铸就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民族价值灵魂,另方面,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文化课考试和人才选拔方式,取代和废止了惟出身论和惟成分论,打造了鲜明的平等竞争现代理念,为普通民众开通了一条凭借真才实学改变自己命运的文明通道。由此,整个社会的价值理念开始回到现代化轨道上从而播下了中国科技飞腾人才辈出现代化事业活力盎然的种子。虽然高考制度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还需改革但是它在当年的恢复,对于铸造中华民族现代化价值灵魂的奠基意义,却是抹杀不掉的。
摧粱折柱的文化大革命给我们民族造成的内伤至深且钜。1977年恢复高考,作为党和国家拨乱反正历史转折的破冰之举,其意义至伟且远。为了今天为了未来,这两点都不应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