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了一线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采取恰当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取有效的知识与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成绩就成了每个语文老师思考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要想打造高效课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师道尊严”受到挑战,师生关系在重新定位。在这种气氛之下,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不强,严重的妨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果教师能够优化师生关系,能够在课堂上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并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那么,这种建立在关爱和信任基础上的教育无疑是有效的。“亲其师,信其道”。只有优化了师生关系,教学才会在师生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发展的过程中走上春风化雨、和谐温暖的有效之路。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有人说,越是不留痕迹的教育越有效。所以打造高效课堂需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多年前的一件小事,让笔者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
有一天,我刚要进教室上课,装在衣兜中的手机剧烈振动了起来,由于还有两分钟的时间,我便站在教室门口接起了电话。来电的是我的一个亲戚,想让我给他的孩子调个座位,与学习好的同学坐在一起。虽是三言两语的通话,但同学们都听了个清楚,而且,机灵的他们一猜就知道事情的原委。当我走进教室时,他们的脸上已经写满了问号,有的已在低声议论。看到这一情景,我知道原本要讲的内容,已经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了。于是我灵机一动,改上作文课,题目就是“座位该不该换”。当我把题目写到黑板上时,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他们讨论得异常激烈,甚至面红耳赤。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各个说得头头是道。当然写出的作文精彩纷呈,一改以前的东拉西扯,东拼西凑。这次偶然的事件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学情境的重要意义。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便开始有意地创设教学情境,有时是一段视频,有时是一则小故事,有时是几张成长的照片,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实践证明,只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才是有效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做的是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然后明确方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感悟、去思考、去表达。此外,还要鼓励引导学生,在学生学而有困的时候提供有力的帮助。
四、教师的有效引导
新课程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要让阅读课堂高效精彩,更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
初读阶段,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有效引导尤为重要。为了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引导。例如,执教《安塞腰鼓》一课时,由于学生没有感受过那种气势,直接阅读文章,显然会读得索然无味,所以教学中我先用一段《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导入,当看完激情热烈的表演后,学生内心的激情被点燃,阅读的兴趣也被激发了出来。
精读阶段,需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当我们初读阶段将学生引入一间华丽的殿堂后,在精读阶段就该引导学生去深入欣赏与思考其中精美的陈设了。例如执教《我的叔叔于勒》,当学生了解基本的故事情节后,笔者就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态度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是什么影响了他们对于勒的态度?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对小说的主题进行更深的探讨。
拓展阶段,需有效引导学生超越文本。新课程要求我们把教材当成例子,通过一篇文章,让学生感受一种生活,认识一种人生,甚至走进更高的文化层次。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仍然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例如在教授完《范进中举》一文后,就要深入引导学生去认识科举制度,让学生体会“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念,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与《孔乙己》进行对比阅读,从而更深刻地认识科举制度的局限性。
打造高效课堂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优化每一个环节。只要坚持做教育的有心人,我们就会离目标越来越近。
(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立项号:GS[2014]GHB1526)
(作者单位:天祝县第二中学)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师道尊严”受到挑战,师生关系在重新定位。在这种气氛之下,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不强,严重的妨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果教师能够优化师生关系,能够在课堂上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并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那么,这种建立在关爱和信任基础上的教育无疑是有效的。“亲其师,信其道”。只有优化了师生关系,教学才会在师生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发展的过程中走上春风化雨、和谐温暖的有效之路。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有人说,越是不留痕迹的教育越有效。所以打造高效课堂需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多年前的一件小事,让笔者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
有一天,我刚要进教室上课,装在衣兜中的手机剧烈振动了起来,由于还有两分钟的时间,我便站在教室门口接起了电话。来电的是我的一个亲戚,想让我给他的孩子调个座位,与学习好的同学坐在一起。虽是三言两语的通话,但同学们都听了个清楚,而且,机灵的他们一猜就知道事情的原委。当我走进教室时,他们的脸上已经写满了问号,有的已在低声议论。看到这一情景,我知道原本要讲的内容,已经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了。于是我灵机一动,改上作文课,题目就是“座位该不该换”。当我把题目写到黑板上时,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他们讨论得异常激烈,甚至面红耳赤。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各个说得头头是道。当然写出的作文精彩纷呈,一改以前的东拉西扯,东拼西凑。这次偶然的事件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学情境的重要意义。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便开始有意地创设教学情境,有时是一段视频,有时是一则小故事,有时是几张成长的照片,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实践证明,只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才是有效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做的是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然后明确方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感悟、去思考、去表达。此外,还要鼓励引导学生,在学生学而有困的时候提供有力的帮助。
四、教师的有效引导
新课程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要让阅读课堂高效精彩,更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
初读阶段,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有效引导尤为重要。为了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引导。例如,执教《安塞腰鼓》一课时,由于学生没有感受过那种气势,直接阅读文章,显然会读得索然无味,所以教学中我先用一段《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导入,当看完激情热烈的表演后,学生内心的激情被点燃,阅读的兴趣也被激发了出来。
精读阶段,需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当我们初读阶段将学生引入一间华丽的殿堂后,在精读阶段就该引导学生去深入欣赏与思考其中精美的陈设了。例如执教《我的叔叔于勒》,当学生了解基本的故事情节后,笔者就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态度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是什么影响了他们对于勒的态度?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对小说的主题进行更深的探讨。
拓展阶段,需有效引导学生超越文本。新课程要求我们把教材当成例子,通过一篇文章,让学生感受一种生活,认识一种人生,甚至走进更高的文化层次。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仍然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例如在教授完《范进中举》一文后,就要深入引导学生去认识科举制度,让学生体会“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念,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与《孔乙己》进行对比阅读,从而更深刻地认识科举制度的局限性。
打造高效课堂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优化每一个环节。只要坚持做教育的有心人,我们就会离目标越来越近。
(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立项号:GS[2014]GHB1526)
(作者单位:天祝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