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药品是事关治病救人的重要因素,关系到患者治疗的效果与康复的程度和速度,而这也使得制药行业一直是我国药品监管部门所重点关注和监测的重要板块.考虑到制药设备与工艺验证对药品的重要影响,我国药品监管部门已经将各项监督方案与检测方法落到实处,并不断完善和巩固对制药过程的全方位把控,这在一方面保证了药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对制药过程进行监督与监管的必要性.
【机 构】
:
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药剂科,安徽阜阳236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品是事关治病救人的重要因素,关系到患者治疗的效果与康复的程度和速度,而这也使得制药行业一直是我国药品监管部门所重点关注和监测的重要板块.考虑到制药设备与工艺验证对药品的重要影响,我国药品监管部门已经将各项监督方案与检测方法落到实处,并不断完善和巩固对制药过程的全方位把控,这在一方面保证了药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对制药过程进行监督与监管的必要性.
其他文献
胞壁酰二肽(muramyl dipeptide,MDP)是细菌细胞骨架中具有免疫佐剂活性的最小结构单元,可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蛋白2 (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NOD2)结合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MDP具有佐剂、抗肿瘤、抗感染等生物活性,但因其细胞渗透能力差,在生物体内易被清除,存在催眠、致热等不良反应,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化学结构修饰是提高MDP生物活性、减轻不良反应的一种手段.本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对其
建立了邻苯二甲醛(OPA)柱前在线衍生HPLC法测定L-丙氨酸异丙酯盐酸盐(1)中的有关物质(杂质B~G).色谱柱采用ODS-2 Hypersil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为0.02 mol/L乙酸钠缓冲液∶乙腈(90∶10),B为0.1 mol/L乙酸钠缓冲液∶甲醇∶乙腈(20∶40∶40),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38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10μl.结果 显示,1与各杂质间分离度良好.杂质B~G的定量限分别为0.02、0.2、0.2、0.4、0.
目的:制备可稳定分散的载药纳米黑磷,并将其用于光热/化疗协同的纳米制剂.方法:采用液相剥离法,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剥离剂,聚乙二醇二胺(H2N-PEG-NH2)、壳聚糖(CS)及A型明胶(Gel)为修饰剂,筛选并载带化疗药物盐酸阿霉素(DOX)制备出分散性良好的载药黑磷纳米片.通过透射电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流式细胞仪等仪器,进行形貌结构表征及体外细胞学评价.结果:剥离方法筛选试验表明BPNSs最佳制备工艺为:水浴超声300 W,10 h,探头超声180 W,6h,温度<30℃,表现出外观形
无菌隔离器在制药行业的使用愈加广泛,但已有的研究更多地聚焦于设计布局、物料状态等方面,对人员操作因素的影响方面关注较少.以本公司冻干制剂生产车间为例,设计了一系列合理的无菌隔离器内干预操作,并在操作人员实行干预操作的基础上进行气流流型测试和无菌工艺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判定操作人员在日常生产中的操作具有规范性,可为其他车间的无菌隔离器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察提供参考.
本研究在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的基础上开发了咖啡因常释片.首先以目标产品质量概况(QTPP)作为研发的起点,在确定关键质量属性(CQAs)的基础上,基于风险评估和前期研究,确定本品的关键物料属性(CMAs)和关键工艺参数(CPPs).以预胶化淀粉(填充剂)用量、微晶纤维素(崩解剂)用量和主压力为自变量,粉体流动性(豪斯纳比)、片剂硬度和脆碎度为因变量,设计了3中心点的23全因子试验进行处方工艺优化.通过结果分析得出的设计空间为:预胶化淀粉15%,微晶纤维素15%~20%,主压力17.5~19.5 kN
他达拉非为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 Ⅱ类药物,溶解性差、起效缓慢,生物利用度低.本研究将他达拉非包合于β-环糊精中,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掩盖不良气味.结果 表明,当15 g/L的他达拉非丙酮溶液与80 g/L β-环糊精按1∶2体积比包合时,包合物收率和包封率均较高,且能掩盖他达拉非的不良气味.随后,以环糊精包合物替代原料药投料,制备他达拉非口腔崩解片,并采用Box-Behnken设计,以崩解时间和硬度为指标优化处方.优化的他达拉非口腔崩解片崩解时间和硬度为47.19 s与52.07 N,达到预期目标
本研究梳理了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管理现状,对医疗器械注册证电子化的应用实践进行探索,分析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试点发放的医疗器械电子注册证的特点与实现路径,并结合期间遇到的问题提出思考与建议,以期为其他电子证照的试行推广提供参考.
2015-2017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在全国31个省(区、市)进行甲状腺、碘营养状态和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其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人数占比达90%以上[1-2].然而,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尚不足50%[1],采用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十分必要.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GLP-1 RA)是一种新型降糖药物,
建立了紫外-可见(UV-Vis)光谱法测定奥美拉唑(1)肠溶片在乙醇浓度分别为0、5%、20%、40%的pH 1.2盐酸中的释放行为.结果 显示,1在4种释放介质中线性关系良好(r=0.9998、0.9999、0.9998、0.9998);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0.12%、100.25%、100.37%、100.73%,RSD分别为0.25%、0.36%、0.73%、0.52%.参比制剂在乙醇浓度为20%的pH 1.2盐酸中开始出现倾泻现象,参比制剂与自制制剂均在乙醇浓度为40%的pH 1.2盐酸
随着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系列重磅产品的获批上市,基因修饰细胞作为新型治疗产品,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研发热情.此类产品在带来全新治疗思路的同时,又因其细胞产品、基因产品的叠加风险,使高风险与高预期并存.由于具有个性化、多样化、复杂性、特殊性等特点,对此类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面临着特殊的科学挑战,特别是其非临床研究与传统小分子药物具有显著区别.首次应用于人体前的安全性评价、药理毒理等非临床研究对于客观评价产品、保护受试者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结合近期国内外药品监管机构发布的指导原则讨论了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