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业是有效解决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近些年对着经济状况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就业市场出现了岗位供不应求的局面,对此国家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政策。但是,大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各类问题困难,实现真正创业的概率较低,所以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十分必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就业价值取向以及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引导对策,以期对大学生创业实践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价值取向;引导策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在国际和国内形势不断发展下应运而生,是在此形势下的科学判断,对未来经济的发展大有裨益。创新是中国发展必走之路,只有创新才能优化产品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提升在国际上的競争力。
一、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内涵
“大众创业”这一词语是由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他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只要人们拥有创业热情,那么中国经济发展蕴藏着无穷的潜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式在2015年的两会报告中作为新经济发展的引擎出现。所谓大众创业就是指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创业,目的在于激发全民创业,尤其是青年一代发挥优势实现创业理想,激发出市场经济的新活力,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所谓“万众创新”,实质在于创新,创新才能推动国家和民族的不断进步,才能在世界竞争中拥有立足之地。只有激发市场的创新能力,才能产生经济发展新动力。万众创新即激发广大民众的创新能力,打破固有传统经济的束缚,实现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
二、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
(一) 政府引导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政府顺应社会经济发展所提出来的政策,目的在于适应社会转型发展,激发出社会的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和产业的良性结合发展。国家对创新创业给予了大力的政策支持,在就业环境的不利影响下,引导大学生的就业取向。
(二) 大学生就业自主意识增强
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意识觉醒,渴望能够拥有新的工作体验和学习机会,以及各类政府政策的引导支持,为大学生的创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加深了大学生创业的趋势力度。在大学的科学教育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较以往明确清晰,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生活需求等选择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创业也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青睐之选。
(三) 大学生就业价值多元化
传统的体制观念在大学生的思想中逐渐淡化,在新时代思想的碰撞下,大学生的就业价值选择多元化,实现人生理想价值的渠道被拓宽,体制不再是大学生追逐的唯一目标。
三、 大学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就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明显趋势和特点,但是这种趋势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大学生虽然拥有创业精神,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畏首畏尾,不能抓住机遇克服困难,错失了很多良机。其次,大学生没有实际预估市场的能力,对市场没有清晰的认识和预估,对于市场机遇难以捕捉。再次,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创新能力,目光不够长远,还只是停留在照搬别人的模式,着眼点是受众小的企业,缺乏大胆改革的勇气和信心。最后,大学生不能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缺乏一定的管理知识,在创业过程中不能有效规避风险。另外,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受到挫折不能振作而选择退缩,结束创业工作。
许多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没有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以及自身的条件、长远目标选择职业,只是将目光集中在薪酬福利上,只要获得利益即可,这也是双创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所存在的问题。这种价值取向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长远发展。
四、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引导策略
(一) 革新创业教育理念,引导大学生创业良性发展
高校应该重视创业教育的发展,紧跟时代步伐,适当调整创业教育理念,避免陷入固化状态,充分发展创业理念教育的指导作用。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领域内新兴的课题,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要发展出科学实际的创业教育理念,为大学生的创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高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力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信念。
(二) 社会提供支持,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
大学生就业与社会稳定发展息息相关,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念需要社会的引导,为大学生的就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首先,要充分发挥社会主流的舆论引导作用,突破不良观念的束缚。其次,政府应该强化创新创业政策的顺利实施,保障政策制度的稳定运行,规范就业市场的秩序,不断提升政府服务质量,为大学生创业理想的实现提供良好的环境土壤。最后,作为政府要实施调研,全面了解大学生就业创业市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扶植政策,完善规章制度,确保政策的落实落细。
(三) 转变家庭观念,引导学生就业价值观
家庭观念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就业价值理念对大学生影响深远。因此,家庭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应该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避免以包办式和干预式影响子女的择业就业问题。在对子女提出择业意见时,应该综合考虑子女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现实的需要。
(四) 树立崇高理想,提升综合素质
大学生是就业创业的主体,是决定事件的内在因素。在择业时,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性和目标,不应该以利益为先,要充分考虑调查就业市场的显示窗框,针对实际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此外,大学生还应该磨炼意识,坚定自己创新创业的信心,遇事不畏艰难,迎难而上,不断积累创业经验,虚心接受创业指导,不断提升创业概率。
五、 结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要求大学生努力实现创新创业,积极投身实践,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社会的转型发展。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晖.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探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
[2]薛贵先.“双创”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扬州大学,2017.
[3]张斯特.大学生创业价值选择的变化及其引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武菁,吴盛亮,李配欣,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价值取向;引导策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在国际和国内形势不断发展下应运而生,是在此形势下的科学判断,对未来经济的发展大有裨益。创新是中国发展必走之路,只有创新才能优化产品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提升在国际上的競争力。
一、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内涵
“大众创业”这一词语是由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他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只要人们拥有创业热情,那么中国经济发展蕴藏着无穷的潜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式在2015年的两会报告中作为新经济发展的引擎出现。所谓大众创业就是指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创业,目的在于激发全民创业,尤其是青年一代发挥优势实现创业理想,激发出市场经济的新活力,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所谓“万众创新”,实质在于创新,创新才能推动国家和民族的不断进步,才能在世界竞争中拥有立足之地。只有激发市场的创新能力,才能产生经济发展新动力。万众创新即激发广大民众的创新能力,打破固有传统经济的束缚,实现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
二、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
(一) 政府引导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政府顺应社会经济发展所提出来的政策,目的在于适应社会转型发展,激发出社会的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和产业的良性结合发展。国家对创新创业给予了大力的政策支持,在就业环境的不利影响下,引导大学生的就业取向。
(二) 大学生就业自主意识增强
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意识觉醒,渴望能够拥有新的工作体验和学习机会,以及各类政府政策的引导支持,为大学生的创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加深了大学生创业的趋势力度。在大学的科学教育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较以往明确清晰,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生活需求等选择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创业也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青睐之选。
(三) 大学生就业价值多元化
传统的体制观念在大学生的思想中逐渐淡化,在新时代思想的碰撞下,大学生的就业价值选择多元化,实现人生理想价值的渠道被拓宽,体制不再是大学生追逐的唯一目标。
三、 大学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就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明显趋势和特点,但是这种趋势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大学生虽然拥有创业精神,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畏首畏尾,不能抓住机遇克服困难,错失了很多良机。其次,大学生没有实际预估市场的能力,对市场没有清晰的认识和预估,对于市场机遇难以捕捉。再次,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创新能力,目光不够长远,还只是停留在照搬别人的模式,着眼点是受众小的企业,缺乏大胆改革的勇气和信心。最后,大学生不能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缺乏一定的管理知识,在创业过程中不能有效规避风险。另外,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受到挫折不能振作而选择退缩,结束创业工作。
许多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没有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以及自身的条件、长远目标选择职业,只是将目光集中在薪酬福利上,只要获得利益即可,这也是双创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所存在的问题。这种价值取向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长远发展。
四、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引导策略
(一) 革新创业教育理念,引导大学生创业良性发展
高校应该重视创业教育的发展,紧跟时代步伐,适当调整创业教育理念,避免陷入固化状态,充分发展创业理念教育的指导作用。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领域内新兴的课题,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要发展出科学实际的创业教育理念,为大学生的创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高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力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信念。
(二) 社会提供支持,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
大学生就业与社会稳定发展息息相关,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念需要社会的引导,为大学生的就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首先,要充分发挥社会主流的舆论引导作用,突破不良观念的束缚。其次,政府应该强化创新创业政策的顺利实施,保障政策制度的稳定运行,规范就业市场的秩序,不断提升政府服务质量,为大学生创业理想的实现提供良好的环境土壤。最后,作为政府要实施调研,全面了解大学生就业创业市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扶植政策,完善规章制度,确保政策的落实落细。
(三) 转变家庭观念,引导学生就业价值观
家庭观念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就业价值理念对大学生影响深远。因此,家庭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应该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避免以包办式和干预式影响子女的择业就业问题。在对子女提出择业意见时,应该综合考虑子女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现实的需要。
(四) 树立崇高理想,提升综合素质
大学生是就业创业的主体,是决定事件的内在因素。在择业时,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性和目标,不应该以利益为先,要充分考虑调查就业市场的显示窗框,针对实际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此外,大学生还应该磨炼意识,坚定自己创新创业的信心,遇事不畏艰难,迎难而上,不断积累创业经验,虚心接受创业指导,不断提升创业概率。
五、 结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要求大学生努力实现创新创业,积极投身实践,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社会的转型发展。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晖.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探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
[2]薛贵先.“双创”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扬州大学,2017.
[3]张斯特.大学生创业价值选择的变化及其引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武菁,吴盛亮,李配欣,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