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结核性心包炎患者,共60例患者入选,选取时间在2018年10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并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分组方式为随机抽取,两组均为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抗结核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尿激酶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包积液、心胸比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心间部深度、左心室后部深度以及心胸比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核性心包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尿激酶能够使心包腔积液及时排出,并且有助于降低心包积液,对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应用价值及可行性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尿激酶;结核性心包炎;临床疗效;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168-01
结核性心包炎是临床常见的重症疾病,主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心脏脏层和壁层感染导致的,其感染方式以淋巴逆流、直接蔓延以及血行散播为主,在患者发病过程中普遍存在发热、胸闷、心悸、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极容易诱发吞咽困难、心脏压塞、心源性肝硬化以及猝死等情况,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探究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实验研究重点课题[1]。基于此,本次研究将以探究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效果为目的对60例患者予以观察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将60例结核性心包积液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选取时间在2018年10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并借助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女性患者19例,男性患者11例;年龄范围在34-63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48.23±2.36)岁;病程范围在2-22d之间,病程平均值为(11.56±1.28)d。实验组:女性患者15例,男性患者15例;年龄范围在36-61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48.45±2.26)岁;病程范围在4-20d之间,病程平均值为(11.42±1.34)d,当P>0.05时表示两组患者基本信息不具备对比分析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根据结核病全国统一标准化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此期间给予患者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以及乙胺丁醇等抗结核药物,疗程及方案设定为2HRZS(E)/16-20HR,最后对患者实施心包穿刺及引流。在此期间选用心包穿刺套管针加负压经皮穿刺心包腔置管引流心包积液,待心包积液逐渐减少,且流速变慢时需要借助注射器抽取积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尿激酶对患者进行治疗,将尿激酶注入心包内进行灌洗,在此期间将30万IU尿激酶中加入50mL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当细胞积液清除干净后将其注入心包内。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率、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等体征情况。
1.3观察指标
①由医护人员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其心包积液、心胸比变化情况进行检测总结,通过具体数据对心间部深度、左心室后部深度以及心胸比进行评价。②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其中显效表示患者治疗后未见心包积液,且临床症状以及阳性体征完全消失;有效表示患者治疗后未见心包积液,且临床症状以及阳性体征逐渐好转;无效表示患者仍存在心包积液,且临床症状以及阳性体征无任何变化或加重,计算公式: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计量数据与计数数据分别以t、x2检验,并表示为()、(%),当P<0.05时表示数据结果差异性显著,具备比较分析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心间部深度、左心室后部深度以及心胸比均高于实验组(P<0.05),见表1。
2.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见表2。
3讨论
结核性心包炎是临床常见的心包炎类型,在心包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结核性心包炎占心包疾病的35.8%,相关研究报告显示该病主要是由于结核菌侵犯心包使心包膜受到强烈刺激引发水肿、纤维蛋白沉淀、钙化、粘连以及增生增厚导致的。同时,在炎症影响下患者心包间质细胞将会受到损伤,使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逐渐减少,最终诱发心包狭窄,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其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在传统治疗过程中临床上主要以全身抗结核治疗为主,但通过对以往临床经验的总结发现单纯抗结核治疗临床效果并不明显,因此相关医学专家提出在全身抗结核治疗基础上有效清除心包积液[2]。
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上逐渐将尿激酶应用到结核性心包积液治療过程中,获得显著临床疗效。现代医学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尿激酶心包腔内注入治疗能够有效预防或减轻心包炎粘连及狭窄发生风险,同时尿激酶属于碱性蛋白酶,作为专一性较强的蛋白水解酶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增强纤溶活性以及促进纤维蛋白溶液等作用,使大量纤维素彻底排除,进一步提升患者心脏收舒功能,从而为解除粘连、排出心包积液以及改善心包增厚创造有利条件[3]。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心包积液、心胸比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选用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心包炎具有显著临床疗效,不仅能够使患者心包内积液得到及时排出,而且有助于改善其心脏功能,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升其生活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家恩,苏华,罗高湖,张彤,廖碧芝.心包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心包炎患者临床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9,34(04):474-475.
[2]凌琳,陈刚,周玲霞.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心包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88-90+94.
[3]柴东升.结核性心包积液心包腔内注射尿激酶减少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03):89-90.
长春市传染病医院 吉林长春 130000
关键词:尿激酶;结核性心包炎;临床疗效;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168-01
结核性心包炎是临床常见的重症疾病,主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心脏脏层和壁层感染导致的,其感染方式以淋巴逆流、直接蔓延以及血行散播为主,在患者发病过程中普遍存在发热、胸闷、心悸、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极容易诱发吞咽困难、心脏压塞、心源性肝硬化以及猝死等情况,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探究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实验研究重点课题[1]。基于此,本次研究将以探究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效果为目的对60例患者予以观察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将60例结核性心包积液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选取时间在2018年10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并借助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女性患者19例,男性患者11例;年龄范围在34-63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48.23±2.36)岁;病程范围在2-22d之间,病程平均值为(11.56±1.28)d。实验组:女性患者15例,男性患者15例;年龄范围在36-61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48.45±2.26)岁;病程范围在4-20d之间,病程平均值为(11.42±1.34)d,当P>0.05时表示两组患者基本信息不具备对比分析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根据结核病全国统一标准化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此期间给予患者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以及乙胺丁醇等抗结核药物,疗程及方案设定为2HRZS(E)/16-20HR,最后对患者实施心包穿刺及引流。在此期间选用心包穿刺套管针加负压经皮穿刺心包腔置管引流心包积液,待心包积液逐渐减少,且流速变慢时需要借助注射器抽取积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尿激酶对患者进行治疗,将尿激酶注入心包内进行灌洗,在此期间将30万IU尿激酶中加入50mL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当细胞积液清除干净后将其注入心包内。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率、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等体征情况。
1.3观察指标
①由医护人员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其心包积液、心胸比变化情况进行检测总结,通过具体数据对心间部深度、左心室后部深度以及心胸比进行评价。②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其中显效表示患者治疗后未见心包积液,且临床症状以及阳性体征完全消失;有效表示患者治疗后未见心包积液,且临床症状以及阳性体征逐渐好转;无效表示患者仍存在心包积液,且临床症状以及阳性体征无任何变化或加重,计算公式: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计量数据与计数数据分别以t、x2检验,并表示为()、(%),当P<0.05时表示数据结果差异性显著,具备比较分析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心间部深度、左心室后部深度以及心胸比均高于实验组(P<0.05),见表1。
2.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见表2。
3讨论
结核性心包炎是临床常见的心包炎类型,在心包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结核性心包炎占心包疾病的35.8%,相关研究报告显示该病主要是由于结核菌侵犯心包使心包膜受到强烈刺激引发水肿、纤维蛋白沉淀、钙化、粘连以及增生增厚导致的。同时,在炎症影响下患者心包间质细胞将会受到损伤,使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逐渐减少,最终诱发心包狭窄,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其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在传统治疗过程中临床上主要以全身抗结核治疗为主,但通过对以往临床经验的总结发现单纯抗结核治疗临床效果并不明显,因此相关医学专家提出在全身抗结核治疗基础上有效清除心包积液[2]。
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上逐渐将尿激酶应用到结核性心包积液治療过程中,获得显著临床疗效。现代医学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尿激酶心包腔内注入治疗能够有效预防或减轻心包炎粘连及狭窄发生风险,同时尿激酶属于碱性蛋白酶,作为专一性较强的蛋白水解酶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增强纤溶活性以及促进纤维蛋白溶液等作用,使大量纤维素彻底排除,进一步提升患者心脏收舒功能,从而为解除粘连、排出心包积液以及改善心包增厚创造有利条件[3]。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心包积液、心胸比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选用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心包炎具有显著临床疗效,不仅能够使患者心包内积液得到及时排出,而且有助于改善其心脏功能,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升其生活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家恩,苏华,罗高湖,张彤,廖碧芝.心包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心包炎患者临床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9,34(04):474-475.
[2]凌琳,陈刚,周玲霞.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心包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88-90+94.
[3]柴东升.结核性心包积液心包腔内注射尿激酶减少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03):89-90.
长春市传染病医院 吉林长春 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