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俗体育现代功 能及文化价值探析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zerg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提到“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新时期山西省体育发展指明了新道路。本文通过对山西民俗体育的现代功能及社会文化价值的研究,为发展体育强国的建设构建功能补充和文化框架。采用田野调查法,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对山西民俗体育文化调查研究,阐述了现代功能;文化价值;发展研究三个方面,为山西民俗传统体育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为山西民俗体育发展在传承和发展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字:山西民俗体育;现代功能;文化价值
  民俗体育文化活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是需要一个载体的,体育活动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标志,她代表着生命活力,对天、地、人和文化的理解,一直以来受到广大文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山西的民俗体育文化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对象,他是以汉族人群为主体,其他少量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为补充的完整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具有同源性、地域性、兼容性、变异性等特点。如何有效的传承其文化价值,记录相关文化,为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是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重要课题。
  山西民俗体育现代功能研究
  民俗体育的现代功能可以具备两个主要内容:一是依托以历史传承为基础的民俗体育功能;二是民俗体育功能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逐渐突出的“新”功能。具体体现:促进身心发展的健康功能、日常教育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功能、文化娱乐功能。这些功能一起搭建构成了民俗体育的现代化功能。同时,其具有多元性、相互性、融合性、发展性、创新性等特点。
  从民俗体育文化功能的本质来看,就功能发挥同时还可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功能的基础呈现出较强烈的互补性与交替性。具体表现:“俗文化”同“雅文化”的之间功能性互补、表象和本质的功能互补性、亲缘关系的功能相对互补性、文化传承功能的互补性,相对的民族文化自主演化的基础,其演变发展以历史传承为根基,以大众化传统文化为主线,以新时期时代精神为引领,多元化的构建民俗体育的现代化功能。
  山西民俗体育文化价值研究
  如果将民俗体育内容作为社会文化现象分支进行考察研究,要充分考虑到它的真实性,确保该价值域研究具有相对合理性,客观、全面地看待和进一步把握民俗体育的宏观本质和根本的发展规律。具体表现为民俗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六个方面。
  任何一项现有的民俗体育活动,从文化传统来说,它必然都是一种地域风俗文化,也同时是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民俗体育在其特有的价值特征,多元历史文化要素的集成,确定了其基本的价值立场,为民俗体育文化及传播走向现代化文明的必由之路。东西方体育文化不同,但我国民俗体育推动了东方体育文明在世界的维系、塑造,同时其具有高度文明特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形成了对体育文化乃至更高层面的一种基本的价值信仰。
  通过人与民俗体育双向的互动推进了其价值的生成,进而满足了人们的特定需求,是以人丰富、多样的现实活动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生产过程中,人们通过民俗体育的体验与其发生了直接关系,产生出相应的情感反应,成为了新的文化价值的起点。之后,随着社会的变革与生产关系的递变,人们的需要层次、理论层次不断提高,民俗体育评价的标准也随之改变,更要求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民俗体育文化在价值演进规律中,更有利于我们了解民俗体育。
  现代功能转型受社会文化价值变迁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代功能转型中的性质与速率。而作为现代功能扩展及体系内部的要素重新排序又会对民俗体育社会文化的价值变迁有着深远影响。相互之间关系具体表现为两点:社会文化价值的理性对现代化功能发挥着角色担当的作用;民俗体育的现代功能对社会文化价值有一定调适性。社会文化价值也是民俗体育发展过程中可复制部分之一。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信息载体,被人们称为“社会文化价值的基因”。借助民俗体育系统可以把人类社会文化价值流传、积累,让民俗体育的现代化功能和社会文化价值间的互动渗透于实践当中,并在实践中交融共进。
  山西民俗体育的发展
  山西民俗体育是山西地区本土居民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成长起来的,是中國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形式多样化,内容广泛化,涉及人群较多,集养生、竞技、休闲娱乐、健身美体多位一体,是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要谈发展,必议传承。就山西省民俗体育发展状况而言,仍处于低迷状态,研究其传承状况应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具有山西特色的师承方式,二是社会层面的学校教育。由于传统体育受到其特殊性的影响,师承方式成为其传承的主要方式。通过亲密的组织依赖模式提倡人们健身的积极性、参与性、互动性,同时结合亲密的家族传递方式,保证了传统体育的传统性、完整性与流传性;通过社会学校教育的方式可以更高效地将人类文明成果扩大化传承,依赖学校对传统体育的教学,从基础意识上提高学生对其的认识度,就传统体育而言可以得到更可行化、规范化的发展民俗体育文化活动。
  民俗体育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是需要诸多条件与因素的支持,提高主体意识的觉醒度是该内容的核心,积极树立民俗体育文化的主体认识,就是要对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体育文化对一个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起着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其最根本的是文化信念和价值体系,对传统文化的重组和构架,就要在继承和发展、发扬和抛弃传统的文化的基础上搭建新时期的新型发展模式,是一个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具体体现。当前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模式下,中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带给传统民俗新的挑战与机遇。将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现代化文明相适应是重要的方式,就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①重视中西两方文化之间的交流,提高自我的认知度,迎合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扬弃与创新;②将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精髓在世界体育汇总中保持鲜明而突出的个性;③实现中国传统体育文明与现代体育文明本质衔接,实现中西方体育文明的交融互补;④有组织有目标地挖掘与整理民俗体育文化内容,并大步加快创新步伐,将优秀课题纳入全面健身体系当中;⑤架构绿色文明,弘扬奥林匹克精神;⑥重视文化的传播,探索体育文化对外发展道路;⑦将“体育发展为人人”视为国家现代体育文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结合山西地域特点及民俗体育特点,要审时度势,顺应历史发展要求,发掘一些新的、有利的传承方式,重新构架一套传承体制,以适应民俗体育发展的新时期的时代需要。做好上述要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①进一步挖掘与调整我省民俗传统体育文化,使其向着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迈进;②进一步强化对我省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工作,建立较为完善的、可行的、国际认可的理论体系;③注重普及知识与提高相结合,分级、分阶段发展我省体育文化;④发挥公平竞赛机制的杠杆作用,提高我省民俗体育文化在大众目光中的观赏性,提高广大爱好者参与性、积极性;⑤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队伍的培养;⑥高校继承与发展传统体育提供有力支持,积极开设体育类传统项目,拓宽体育课程设计,同时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为体育文化的价值传承开创新局面。
  【备注:山西省体育局科研课题资助项目(No.17TY133);2018年度全国学校艺术科研项目(2018-XJY-108);山西财经大学校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资助(2018246) ;山西财经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资助课题(晋财大校[2014]90号)】
  参考文献
  [1]肖宁.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机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2):32-35.
  [2]张湃.晋南全国重点文物古建筑价值评估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
  [3]刘旻航,李树梅,王若光.我国民俗体育的现代功能及社会文化价值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太原铁路局)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的语言,主要的功能就是交际。我国的英语传统教学模式,过度注重应试,而忽视了英语的这一本质特征,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效果。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可以组织各类学习活动,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搭建交流应用的平台,体现英语的交际性,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下面将结合具体教学事例,对英语的交际性这一本质内涵作简要分析。  结合学习内容,营造交际氛围  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往往比
随着VR影像空间叙事研究的不断深入,场面调度逐渐被赋予了VR影像叙事的重任。如何利用符号信息打造出VR影像意象空间,并从中构建出VR影像叙事的逻辑性和时序性,进而产生连接
我国的道路交通和桥梁建设在不断更新,进步发展,现代化的建设也是突飞猛进.但是在这些迅猛发展的施工建筑步伐背后.不能忽视工程施工市场也有很多的弊端。首先,建筑注重的就是安全
随着公路建设的增多.我国的桥梁设计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需要设计安全系数高、经久耐用的高速公路,结构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针对桥梁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产生原因进行
公路施工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在建设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以及存在诸多的质量问题。本文重要基于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展开论述,进而针对存在的施工质量问题,阐述有效的控制
对离子色谱法测定阿伦膦酸钠片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依据《中国药典》和JJF 1059.1-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确定阿伦膦酸钠片含量测定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包括测量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按自己的时间和需求进行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弄清疑点;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