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提问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le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提问能力,让学生拥有提问的权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以前,我们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这对于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是非常必要的,但它却有忽视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发展学生聪明才智的缺陷,同时也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学得呆板,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能进行思维发散。那么,如何加强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乐于提问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质疑是思维的前奏,是学习的
  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潜在状态进入活跃状态。所
  以,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作为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培养他们学会在学中找问,在
  问中求学。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可以通过故事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几岁了,过了多少个生日?可是有一个小朋友,
  他已经1 2岁了,才过了3个生日,他很伤心。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能劝劝他吗?这样就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在学生的大脑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为什么他才过3个生日?是不是这些年日历上没有这一天?这时学生就会形成想学乐学,同时伴随着是猜想结果的产生与继续探究的强烈欲望。
  
  二、创设课堂氛围,提供心理安全感,使学生敢于提问
  
  1、帮助消除心理障碍,使学生敢于提问
  小学生阶段的学生,他们大都缺乏提问的方法和技巧,不敢提问,存在着“怕’’的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到老师的教学程序,而受到批评指责;二是提出问题不成问题而被老师同学笑话。因此,要使学生敢于提问,教师首先要努力帮助学生克服“怕”产生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提问,把老师同学都当成最知心的朋友。对于基础差的,胆小的,教师首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要给学生信任的目光,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时,教师要先肯定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启发,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多用商量的口吻,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允许学生自由发言,发表独立见解。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敢于提出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发现问题。所以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就能提出许多数学问题。
  如:组织学生参加活动时,先让学生拟定活动计划,然后问学生,在这次活动中你能想到哪些问题?把它们都整理出来。学生对活动很感兴趣,就会积极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正确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敢于深层次提问。
  教师对学生提问的积极评价,使每个学生敢于提问的核心,在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和处。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其领悟的程度也不同,提出问题往往层次不一,教师要正确对待,作出不同处理,以保学生敢于提问的积极性。
  
  三、积极评价,保证提问机会,感受成功喜悦,使学生勤于提问
  
  1、热情鼓励,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创造思维的乐趣。当一个人的才能被人认可时,会释放产生出一种发挥更大才能的心理。因此教师的热情鼓励无疑是一种有力的催化剂,可以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勤于提问。
  积极评价的同时,教师应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来发表自己的见解,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而勤于提问。
  2、通过多说,使学生勤于提问
  让学生多说,学会提问,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保证学生有说的机会,通过多说的训练,培养学生勤于提问的习惯。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勤于提问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动手操作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的兴奋,而且伴随着手与脑的并用,学生的问题意识特别强。这时教师只要稍加提示,学生就会产生很有价值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形成问题意识,养成勤于提问的习惯。”
  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进行装沙实验,观察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间的关系。通过实际操作,就会产生圆柱与圆锥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的疑问,从而探究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总之,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超始阶段,教师应集中于自已的课堂提问,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特点,精心设计问题,吸引学生绕有兴趣地热烈讨论,积极思考,渐渐产生一种想要自己提问供大家讨论的欲望。只有恰到好处地提问,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切中问题要害,反之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厌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教师专业化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它应体现教育的发展特点,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提升。当前,我国中学化学教育正处于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因而,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建设要以化学新课程的要求为依据,紧紧围绕化学新课程而开展。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师,要以实践经验为基础,潜于学习研究,始终让自己的教学行为跟上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在发展过程中使其专业化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关键词:化学教师
期刊
2005 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没有反对票的情况下,以极高票数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反分裂国家法》是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制定的。该法的颁布形成了对“台独”势力的强大震撼力,从而确保国家统一、民族振兴、世界和平,因此我们应对其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一、《反分裂国家法》的主要内容    《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促进两岸
期刊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地理课件进入课堂已经比较普遍,目前市面上虽有不少现成的教学软件出售,但它常常与中学课堂教学脱节,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上课时使用起来总是不尽如人意。本人从1995年开始研制面向课堂教学的地理CAI课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采用多按钮、多菜单选择等实现分支型程序教学     例如:《台湾省》、《中国降水》
期刊
本人在多年的高三物理课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个很深的感受:要想提高高三物理复习的效果,就需重视“三个调整”,把握“两个关注”,实现“两个飞跃”。“三个调整”,即:调整复习内容;调整训练和试卷评讲;调整课堂时间安排。“两个关注”即:关注高考信息;关注每一个学生。“两个飞跃”即:由单个知识点的积累到一个有序的知识网络建构的飞跃;由知识网络建构到能力提升的飞跃。     一、三个调整     大家知道高三复
期刊
中学新课程理念主张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化,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互动,以改传统教学中的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既有教师的预设,更有师生即时的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点,生成是预设的机变,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于课堂中,才会把课上得充实、灵动、精彩。可以说,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双翼,二者优缺互补,缺一不可,若能科学而艺术地把二者融合起来,就能把语文课上好、上活。语
期刊
思想政治课教学以教学过程“五要素说”分析而论,包括“政治教师”---“学生”---“政治教材”---“教学手段”---“师生的道德心理氛围”五大要素。教学过程的“五要素说”虽然不是最为科学的教学论观点,但它所揭示的教学同师生的道德心理相关理论是难能可贵的。纵观当今思想政治课教学,不难发现这样一条“规律”,即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成败、效益高低、价值的大小虽受制于各种原因,但它同教学师生的心理状态密切联系
期刊
当前,互联网成为青少年生活、学习帮手的同时,上网成瘾也使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因此,如何正确看待互联网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正确引导青少年使用互联网,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造成青少年沉溺于互联网的主要问题    (一)学习压力及学业成绩不佳问题。青少年所面临的升学、考试压力都可以说是很严重的社会性问题。大多数学业不佳的青
期刊
内容摘要:课堂导语是成功上好一堂好课桥梁,导语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它像一座桥梁,架在学生通向理解课文内容获取知识的必经路上,在必经的路上这座桥梁架宽了,架牢了,学生就能轻松愉悦的到达下一站。本文作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创设情境、自然导入;巧提问题、启发导入;前后联系、轻松导入。三方面阐述了高中语文课堂导的妙用技巧。  关键词:语文课 导语 导入 技巧    成功的上好一堂课,
期刊
《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能力应与传授知识并举,也就是把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由应试教育转轨于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培养途径主要是通过生物实验来实现的。初中生物实验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上述诸项能力中的最基本的能力培养,也是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重要阶段。    一、
期刊
内容摘要:当前我国的教育已经发展到加强学生素质教育阶段,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把培养学生智力看的非常重要,而忽视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培养 作用    我国当代教育逻辑发展到第四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倾向就是指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全面提高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