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vender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学科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一个必不可少的学科,无论在有效培养学生立德树人方面,还是培养学生浓厚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年来新课程理论的不断落实,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有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夯实基础。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也曾就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开展提出了多元化的智能理论,本文将对其提出的多元化智能理论进行详细论述,就如何有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提出相关策略,为切实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成效做出努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元智能理论;全面发展;教学革新;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1-0125-01

1.多元智能理论含义概述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在面向如何有效看待是否聪明的问题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就是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的这一理论不同于传统理论中对于智力只有一种形式的概述,而是将智力作为多种潜在的分支进行讲解,并且在每个个体中存在的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它们分别是独立存在于个体之间的,这就意味着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是由八种智能不同组合而综合展现出来的,因此可以认为每个个体的智力都是不同的,都是独特的。因此我们在面向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直截了当地说哪一位学生更聪明,哪一位学生更优秀。因为每一位学生的聪明展现的方面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在音乐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天赋,有的在体育方面也展现出了其特长,所以教师不能对于学生是否聪明进行概论。

2.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空间感知智能;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在教学革新的过程中也运用了一些比较新兴的教学媒介与教学技术。其中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当前新兴的一类教学媒介,广泛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对于小学学生而言,其正处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由于年龄上的稚嫩和心理上的不成熟,致使他们无法在学习过程中长时间有效集中注意力。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利用多元智能理论中的空间感知智能理论,以创新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有效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智能,使学生能够在多媒体教学情境的创设下,有效提升个体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江南》这首诗的讲解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还没有去过江南,因此对其美景不能够很好的想象和描绘,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创新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播放音频视频等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身临其境的氛圍,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空间感知智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于好奇心理和空间感知的驱使,会集中注意力对本节内容进行学习,从而有效深化学生对江南这首诗的理解和记忆。
  (2)根据自然观察智能理论;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参与度
  语文学科不仅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学的重点学科,更是充分弘扬我国上下5000年汉语言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其与生活实际联系性较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把握住这一特点,通过联系生活知识切实提高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根据自然观察智能理论,引导和启发学生善于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对有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多种智能提供良好的教学平台。例如,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植物,并将其特点记录下来,再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同学们交流了解和研究一些植物特征。在这一过程中,既能够有效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又能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及交流的过程中有效提升人际交往智能,同时在有效提升语文学习参与度,也能够有效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深入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保障。
  (3)多元智能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中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这也恰恰与多元智能理论相重合,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对于学生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这八个方面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有效激励和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一课时,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学生是否能够完整的叙述这一故事,而要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这些故事延伸到其它寓言故事,评价学生是否能够了解和掌握寓言故事的写作手法及技巧等等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既能够有效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培养和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够有效激发和鼓励学生,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学科综合能力,为培养学生日后良好的语文素养夯实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也贯彻落实了素质教育理念中的因材施教教学理念,通过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考量,了解和研究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特长,即其多元智能体现的方面,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切实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巧文.践行"实践取向"基本理念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课程建设的探索.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5(11)
  [2]李玉梅.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研究.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36)

其他文献
跨文化交际敏感度是衡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尺度之一。本文首先总结了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的不同定义和衡量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的度量标准,对某高校2009级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跨文
汾西矿业集团高阳煤矿一采区11115综放工作面为一采区南风井斜巷保护煤柱回收工作面,工作面顺槽巷道沿两侧采空区布置,切眼沿井田高阳河保护煤柱线布置,工作面成4阶段布置,在
摘 要: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缺乏兴趣,不仅影响数学成绩,也影响学生今后对理科类知识的学习,应积极分析学生缺乏兴趣的原因。本文首先研究了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兴趣问题,进而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小学数学的教学发展。  关键词:数学;兴趣缺失;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4-0125-02
摘 要:在音乐各项教学活动中,节奏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备良好的节奏感能够提升其学习效率,如何提升节奏教学的质量一直是众多音乐教学工作者重点研究目标。本文主要围绕小学音乐教学,分析培养学生节奏感的教学策略,并且提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希望为广大音乐教学工作者进行教学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节奏感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在小学教学中也占有极高的地位,小学生通过体育教学不但可以强身健体,也为小学生健康学习与生活提供了保障。目前,很多小学都已经开始高度重视小学体育教学,使小学生能够从小接受体育训练,但是这种体育训练远远不够,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对小学体育教学有了新要求,需要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从而综合提高小学生的体育素质。本文通过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训练融入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素质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既能够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又能够完成相应的课程教学任务。而为了做好这一教学工作,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展开相应的课堂教学设计。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3-0146-01  小学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就需要知道逻辑思维能力的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发达,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提倡把互联网技术融入对于学生的教学中,“微课”就是互联网思维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产物。对于初中地理教学而言,微课的引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推动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因此,如何更好的利用微课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是老师的重要教学目标。“微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