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2004年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多样化的教育评价理念,2007年高考作为新课程改革以来的首次高考,必定牵动着全社会的关注。目前,各省都在积极尝试高考改革,但是都处于实验论证时期,短期内高考的各种弊端仍将存在,改革的效果以及对中学生及高三教师产生的影响情况,都有待及时调查收集考试参与者的反馈信息,从而论证改革措施的成效,为今后的改革调整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新课程 高考改革 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6-237-02
2007年6月7日,高考如期举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全国考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而且今年恰逢恢复高考30周年,同时也是自山东、宁夏、广东、海南四省区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的首次高考,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标志我国高考改革进入了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生源质量,还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办学方向和教学改革,其中高考科目与内容的改革是大家尤为关注的焦点。因此,调查论证新高考改革的成效,对于促进高校合理选拔新生、深化素质教育,推动高考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课程高考的进步意义
(一)总体实现平稳过渡,体现我省高考改革的延续性
与旧方案相比,师生对2007年高考的整体改革方案均表示认可,认为新高考方案相比旧方案更有利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同时,不少师生反映,新方案虽然需要适应的过程,但是其体现出的灵活性、创新性以及人性化理念还是明显值得称道的,这也代表了高考改革正慢慢找到合适的速度与方向。“3 文科基础/理科基础 x”的考试方案,体现了高考改革的延续性,保持了现行高考方案具有基础性与选择性统一、共同要求和个性发展统一的特点,并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3 文基/理基 x”的科目设置体现了对学生学科倾向性培养的要求
绝大多数师生对2007年广东科目设置的改革表示认同。相较过往方案,今年的新方案在科目设置上有以下几个特色值得继续发扬。第一,按多层级能力设置考试科目搭配,既降低了难度,又有效地区分了不同学习水平的考生,避免出现过多偏题、怪题或者有很大争议的题,同时,还能够将由于文、理科目考试采用同一试卷而对文理科考生的录取不公平的概率降到最低;第二,可以促进中学因材施教,有针对的培养学生的学科倾向性;第三,该方案既延续了高考“必考科目十指定选考科目 任选科目”的科目设置特点,同时也让考生有了更加灵活性的选科余地,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单纯“3 x”的科目设置所带来的偏科以及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弊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按文、理科不同发展方向的减负。让不同发展倾向的学生分别报考文科类专业或理科类专业应具备的基础,考试内容侧重点有所不同,相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数学分文、理卷,减轻了倾向人文社会学科方向(尤其是将来要在文科、体育、艺术方向发展的学生)考生的学习负担,也减轻了中学教学的负担。
(三)高考内容体现“基础经典知识 灵活运用”的融合,命题质量有所提高
从高考命题的总体情况看来,考生普遍反映2007年高考中各科命题质量相较去年有一定提高,尤其是生物科;同时,师生均对高考能够“反映平时学习成绩”的方面给予较高评价,与以往文献比较,似乎师生对高考能够反映平时成绩的评价程度日渐趋同。这说明目前高考命题有逐渐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和变化,改革分寸把握较好。具体来说,新高考的内容改革表现出以下特点:
1.难度适中。访谈中发现,师生认为除生物略微超纲之外,其他科目均在大纲范围内;综合科方面,对文基的反映普遍比理基难;化学考生一致认为该科试题较为简单。在试题区分度方面,师生认为广东卷能略微拉开考生的档次,说明试题的命题难度也在朝“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趋势转变”,既符合高考选拔人才的基本方向,同时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相对应的考核内容。
2.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在考试内容上减轻学生负担。新高考只考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共同必修部分内容,即考查学生通过正常学习所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与新课程方案所强调的“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相呼应。①
3.文基、理基全部采用选择题,在考试难度上减轻学生负担。
(四)高考录取环节的公平性日趋获得师生认可
在高考录取环节的公平性方面,学生对于高考公平性的否定评价长期占优势的局面已经趋于缓和,说明近几年高考监督保障机制在通过不断加强改进的基础上正日趋严格,科学化和透明化的阅卷、录取环节使得高考录取技术上的不公平问题已经得到一定控制,但是我们对于这一转变应当持理性态度。
长期以来,高考制度的漏洞加上中学为追求高上线率的错误引导,使学生扎堆选易上线的x科,同时,不少高校为了抢夺高分生源,在理工科类专业也招收文科学生,给学生入学后继续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今年的《新方案》最大的亮点就是将专业选考科目与招生专业结合,实行文理分类招生、分类划线录取。高校录取时,按文、理、体、艺四类划定录取分数线,分类投档、分类录取,克服了我省过往高考方案中录取方法不分类划定录取分数线、不按考生群体转换标准分所带来的系列问题。这有利于引导高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录取科目;有利于中学生按照专业发展意向选择考试科目;有利于改变同一专业不同科目录取标准造成的不公平现象;有利于完善录取管理工作,更好地保证录取环节的公平与公正。
(五)对高考负担的评价日趋理性
师生虽然普遍认为高考所带来的课业负担以及心理负担依旧较重,给学生带来的升学压力也仍未见明显的缓解,但是,学生对高考负担的评价已经日趋稳定,师生普遍肯定高考竞争压力的积极意义,同时认为这种压力能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调查发现,对于新高考所带来的课业负担问题,学生认为课业负担虽然“有些增加”,但这些负担在可承受范围之内。这说明学生对高考改革的速度和频率已经逐渐适应,对考试负担的认识日趋理性。
(六)“考后填报志愿”体现出高考人性化的进步
考后填报志愿受到了师生的一致肯定,不过调查发现,师生更加赞同“成绩公布后再填报志愿”的方式。从近几年的各省改革措施实践论证以及社会反馈来看,公布分数后填报志愿对学生无疑是最佳方案,能够把学生填报志愿的风险降到最低,减轻学生在志愿填报上的负担,而且不需要增加成本。学生不必再抱着“不成功、则成仁”的心态备战高考,而不必在考后提心吊胆等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这无疑是高考人性化的进步体现。同时,这又为按各省考生人数比例分配招生指标创造了条件。可喜的是,这一措施在刚出炉的2008年广东省高考方案中已经得以实现,当然这也必须要建立在信息具有更高透明度的基础之上。
(七)采用原始分计算高考成绩是实行新科目设置的需要
2007年广东省高考方案中最显眼的除了科目设置的更改外,还有一项改革引起师生的普遍关注,就是采用原始分计算高考成绩,这一改革得到了学生的肯定。首先,回归原始分有利于横向比较来自不同广东省份的考生;其次,由于考生的考试科目或考试内容不尽相同,在计分方式上由标准分变为原始分,可以实现评分的科学性。以往按标准分计分,要求所有考生考试科目及内容要完全相同,有一些考生放弃了特长和兴趣,转而选考历史等较易取得高标准分的科目,致使近年来本广东省报考物理的考生锐减一半,这不利于选拔理科人才,也不利于学生的学科倾向性的发展。同时,由于新方案中设置了一定分值的“选做题”,考生考试科目或内容各异,采用原始分计算成绩较适宜。
二、其他相关配套措施的建设
目前的高考改革往往把重点放在减少科目、减轻学生负担上。但在目前社会差别较大的情况下,不可能单纯依靠高考改革解决缓解学生竞争、负担的问题,还应当加快与高考改革相关的配套措施的建设。第一,加快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发展。只有加快发展自学考试、职业教育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实现学生的合理分流,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竞争。第二,加快完善社会用人制度改革来保障素质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应当改变文凭至上的教育价值观,只有使人们的思想从争过高考独木桥解放出来,走多途径发展的立交桥,才能弱化高考对社会的导向功能。第三,加强对中学生进行升学指导和教育。作为中学来说,这一阶段的指导显得尤其重要,只有越早让学生对自己的学科倾向性有所了解,才能加以引导,早做准备,提早进入职业规划道路,才能在大学期间真正为自己将要从事的领域积累必要的技能,免去毕业后由于定位不明而发生的频繁跳槽,避免提早进入职业倦怠。高考是中国学生要过的第一道槛,我国在升学指导方面做得还不够。目前,有些学校虽设有升学与就业指导的办事机构与人员,但实质性行为不多,没有发挥指导和教育的作用。第四,加快高考的社会化改革进程。学业评定和学校教学质量的评定应当是中学的任务,许多学者提出应当实行招考分离,即由专业化的考试机构每年多次举办较大规模的标准化考试,由各高校自行指定本校考生必考科目并决定这些考试成绩在本校招生录取标准中的权重。②但是,就目前我国情况来看,只有当社会的诚信系统进入一个比较高的层次,在有法律保障的基础上,以及在社会公众认可度较高的情况下,由社会团体来组织考试才能行之有效,招考分离才能真正实现。
2007年是中国恢复高考30周年,也是新课程背景下的首次高考,这不但是高考改革进程中一次更深入的改革,也具有深刻的里程碑意义。对广东省高考实验区的总结和评估,无疑会对今后高考改革起到更为理性的推动作用。在不断改革考试科目设置的同时,录取环节的改革必将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其中,以高考成绩为重要依据,突出综合素质评价,注重能力考查的自主招生力度将会大大加强。今后,我们应当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经过充分深入的研究和调查论证基础上,同时在一定范围内试点成功之后加以逐步推广,未来中国将以2007年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改革为新的起点,不断得到完善和深化。
注释:
①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考改革研究课题组.高考改革必须处理好六大关系——兼论广东高考新方案之特点.湖北招生考试.2007(4).
②张晓鹏.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复旦教育论坛.2006(3).
参考文献:
[1]陈燕燕,彭慧.论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制度变革方略.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6).
[2]吴振荣.素质教育的瓶颈:高考制度的局限与改革.现代教育科学.2007(6).
[3]李群芳.新课标背景下高考改革初探.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0).
[4]刘清华.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改革的思路.东南学术.2007(4).
[5]徐向东,孙永红.我国高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7(2).
[6]张瑞.高考改革如何“破冰”前行——对我国高考新方案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2007.
[7]陈燕燕,彭慧.论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制度变革方略.教育管理与评价.2005(6).
[8]李朝仙.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关系研究.厦门大学.2006.
[9]方晓斌.我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革取向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6.
[10]罗金远,高考应体现谁的意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11]马文卿,刘文超.中国高考走向.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12]杨学为.中国考试改革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新课程 高考改革 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6-237-02
2007年6月7日,高考如期举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全国考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而且今年恰逢恢复高考30周年,同时也是自山东、宁夏、广东、海南四省区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的首次高考,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标志我国高考改革进入了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生源质量,还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办学方向和教学改革,其中高考科目与内容的改革是大家尤为关注的焦点。因此,调查论证新高考改革的成效,对于促进高校合理选拔新生、深化素质教育,推动高考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课程高考的进步意义
(一)总体实现平稳过渡,体现我省高考改革的延续性
与旧方案相比,师生对2007年高考的整体改革方案均表示认可,认为新高考方案相比旧方案更有利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同时,不少师生反映,新方案虽然需要适应的过程,但是其体现出的灵活性、创新性以及人性化理念还是明显值得称道的,这也代表了高考改革正慢慢找到合适的速度与方向。“3 文科基础/理科基础 x”的考试方案,体现了高考改革的延续性,保持了现行高考方案具有基础性与选择性统一、共同要求和个性发展统一的特点,并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3 文基/理基 x”的科目设置体现了对学生学科倾向性培养的要求
绝大多数师生对2007年广东科目设置的改革表示认同。相较过往方案,今年的新方案在科目设置上有以下几个特色值得继续发扬。第一,按多层级能力设置考试科目搭配,既降低了难度,又有效地区分了不同学习水平的考生,避免出现过多偏题、怪题或者有很大争议的题,同时,还能够将由于文、理科目考试采用同一试卷而对文理科考生的录取不公平的概率降到最低;第二,可以促进中学因材施教,有针对的培养学生的学科倾向性;第三,该方案既延续了高考“必考科目十指定选考科目 任选科目”的科目设置特点,同时也让考生有了更加灵活性的选科余地,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单纯“3 x”的科目设置所带来的偏科以及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弊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按文、理科不同发展方向的减负。让不同发展倾向的学生分别报考文科类专业或理科类专业应具备的基础,考试内容侧重点有所不同,相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数学分文、理卷,减轻了倾向人文社会学科方向(尤其是将来要在文科、体育、艺术方向发展的学生)考生的学习负担,也减轻了中学教学的负担。
(三)高考内容体现“基础经典知识 灵活运用”的融合,命题质量有所提高
从高考命题的总体情况看来,考生普遍反映2007年高考中各科命题质量相较去年有一定提高,尤其是生物科;同时,师生均对高考能够“反映平时学习成绩”的方面给予较高评价,与以往文献比较,似乎师生对高考能够反映平时成绩的评价程度日渐趋同。这说明目前高考命题有逐渐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和变化,改革分寸把握较好。具体来说,新高考的内容改革表现出以下特点:
1.难度适中。访谈中发现,师生认为除生物略微超纲之外,其他科目均在大纲范围内;综合科方面,对文基的反映普遍比理基难;化学考生一致认为该科试题较为简单。在试题区分度方面,师生认为广东卷能略微拉开考生的档次,说明试题的命题难度也在朝“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趋势转变”,既符合高考选拔人才的基本方向,同时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相对应的考核内容。
2.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在考试内容上减轻学生负担。新高考只考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共同必修部分内容,即考查学生通过正常学习所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与新课程方案所强调的“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相呼应。①
3.文基、理基全部采用选择题,在考试难度上减轻学生负担。
(四)高考录取环节的公平性日趋获得师生认可
在高考录取环节的公平性方面,学生对于高考公平性的否定评价长期占优势的局面已经趋于缓和,说明近几年高考监督保障机制在通过不断加强改进的基础上正日趋严格,科学化和透明化的阅卷、录取环节使得高考录取技术上的不公平问题已经得到一定控制,但是我们对于这一转变应当持理性态度。
长期以来,高考制度的漏洞加上中学为追求高上线率的错误引导,使学生扎堆选易上线的x科,同时,不少高校为了抢夺高分生源,在理工科类专业也招收文科学生,给学生入学后继续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今年的《新方案》最大的亮点就是将专业选考科目与招生专业结合,实行文理分类招生、分类划线录取。高校录取时,按文、理、体、艺四类划定录取分数线,分类投档、分类录取,克服了我省过往高考方案中录取方法不分类划定录取分数线、不按考生群体转换标准分所带来的系列问题。这有利于引导高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录取科目;有利于中学生按照专业发展意向选择考试科目;有利于改变同一专业不同科目录取标准造成的不公平现象;有利于完善录取管理工作,更好地保证录取环节的公平与公正。
(五)对高考负担的评价日趋理性
师生虽然普遍认为高考所带来的课业负担以及心理负担依旧较重,给学生带来的升学压力也仍未见明显的缓解,但是,学生对高考负担的评价已经日趋稳定,师生普遍肯定高考竞争压力的积极意义,同时认为这种压力能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调查发现,对于新高考所带来的课业负担问题,学生认为课业负担虽然“有些增加”,但这些负担在可承受范围之内。这说明学生对高考改革的速度和频率已经逐渐适应,对考试负担的认识日趋理性。
(六)“考后填报志愿”体现出高考人性化的进步
考后填报志愿受到了师生的一致肯定,不过调查发现,师生更加赞同“成绩公布后再填报志愿”的方式。从近几年的各省改革措施实践论证以及社会反馈来看,公布分数后填报志愿对学生无疑是最佳方案,能够把学生填报志愿的风险降到最低,减轻学生在志愿填报上的负担,而且不需要增加成本。学生不必再抱着“不成功、则成仁”的心态备战高考,而不必在考后提心吊胆等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这无疑是高考人性化的进步体现。同时,这又为按各省考生人数比例分配招生指标创造了条件。可喜的是,这一措施在刚出炉的2008年广东省高考方案中已经得以实现,当然这也必须要建立在信息具有更高透明度的基础之上。
(七)采用原始分计算高考成绩是实行新科目设置的需要
2007年广东省高考方案中最显眼的除了科目设置的更改外,还有一项改革引起师生的普遍关注,就是采用原始分计算高考成绩,这一改革得到了学生的肯定。首先,回归原始分有利于横向比较来自不同广东省份的考生;其次,由于考生的考试科目或考试内容不尽相同,在计分方式上由标准分变为原始分,可以实现评分的科学性。以往按标准分计分,要求所有考生考试科目及内容要完全相同,有一些考生放弃了特长和兴趣,转而选考历史等较易取得高标准分的科目,致使近年来本广东省报考物理的考生锐减一半,这不利于选拔理科人才,也不利于学生的学科倾向性的发展。同时,由于新方案中设置了一定分值的“选做题”,考生考试科目或内容各异,采用原始分计算成绩较适宜。
二、其他相关配套措施的建设
目前的高考改革往往把重点放在减少科目、减轻学生负担上。但在目前社会差别较大的情况下,不可能单纯依靠高考改革解决缓解学生竞争、负担的问题,还应当加快与高考改革相关的配套措施的建设。第一,加快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发展。只有加快发展自学考试、职业教育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实现学生的合理分流,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竞争。第二,加快完善社会用人制度改革来保障素质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应当改变文凭至上的教育价值观,只有使人们的思想从争过高考独木桥解放出来,走多途径发展的立交桥,才能弱化高考对社会的导向功能。第三,加强对中学生进行升学指导和教育。作为中学来说,这一阶段的指导显得尤其重要,只有越早让学生对自己的学科倾向性有所了解,才能加以引导,早做准备,提早进入职业规划道路,才能在大学期间真正为自己将要从事的领域积累必要的技能,免去毕业后由于定位不明而发生的频繁跳槽,避免提早进入职业倦怠。高考是中国学生要过的第一道槛,我国在升学指导方面做得还不够。目前,有些学校虽设有升学与就业指导的办事机构与人员,但实质性行为不多,没有发挥指导和教育的作用。第四,加快高考的社会化改革进程。学业评定和学校教学质量的评定应当是中学的任务,许多学者提出应当实行招考分离,即由专业化的考试机构每年多次举办较大规模的标准化考试,由各高校自行指定本校考生必考科目并决定这些考试成绩在本校招生录取标准中的权重。②但是,就目前我国情况来看,只有当社会的诚信系统进入一个比较高的层次,在有法律保障的基础上,以及在社会公众认可度较高的情况下,由社会团体来组织考试才能行之有效,招考分离才能真正实现。
2007年是中国恢复高考30周年,也是新课程背景下的首次高考,这不但是高考改革进程中一次更深入的改革,也具有深刻的里程碑意义。对广东省高考实验区的总结和评估,无疑会对今后高考改革起到更为理性的推动作用。在不断改革考试科目设置的同时,录取环节的改革必将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其中,以高考成绩为重要依据,突出综合素质评价,注重能力考查的自主招生力度将会大大加强。今后,我们应当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经过充分深入的研究和调查论证基础上,同时在一定范围内试点成功之后加以逐步推广,未来中国将以2007年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改革为新的起点,不断得到完善和深化。
注释:
①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考改革研究课题组.高考改革必须处理好六大关系——兼论广东高考新方案之特点.湖北招生考试.2007(4).
②张晓鹏.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复旦教育论坛.2006(3).
参考文献:
[1]陈燕燕,彭慧.论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制度变革方略.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6).
[2]吴振荣.素质教育的瓶颈:高考制度的局限与改革.现代教育科学.2007(6).
[3]李群芳.新课标背景下高考改革初探.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0).
[4]刘清华.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改革的思路.东南学术.2007(4).
[5]徐向东,孙永红.我国高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7(2).
[6]张瑞.高考改革如何“破冰”前行——对我国高考新方案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2007.
[7]陈燕燕,彭慧.论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制度变革方略.教育管理与评价.2005(6).
[8]李朝仙.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关系研究.厦门大学.2006.
[9]方晓斌.我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革取向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6.
[10]罗金远,高考应体现谁的意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11]马文卿,刘文超.中国高考走向.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12]杨学为.中国考试改革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