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二篇

来源 :散文诗(青年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crasher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恒的链条——母与子
   残破的壁画中流露出古拙的历史气息,远去的生命和文化,如呼吸般从壁面喷出,令我亢奋不已。岁月的风蚀和雨濯,使那些历史的图式形成特殊的斑驳和流淌的形式,可以一层层剥开的涂层,演绎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命;因此,颜料的流淌形式,国画式的点苔,石青石绿效果的运用,以及国画的积墨效果,水彩晕染方式,没骨画手法等等,皆可拿来为我所用;而宗教图式的构成,则更能强化我对属灵状态的表达。我企图将形而上的宗教与人文关怀和形而下的生命状态统一起来。
   以宗教感的庄重来呈现生命的状态,强调的是生命的精神要素,在人性的关照中,把和谐与冲突、对立与统一的共存性展示出来。在这里,陌生与熟悉,温馨与冷漠,宁静与焦虑,接纳与拒绝,对抗与融合,排斥和相互给予,或是对生命表象的质疑,都各自演绎着生命进程中的种种真实性,这是我自身生命感悟中的不同层面和不同的表述话语……
   《恒》与《圣灵与生灵》这一批我近年的创作,即是艺术的实践,也是生命体验中不由分说的自然流露。我从2007年开始做这个题材,所有的形象都来自于生活,彝族和藏族因我的出生地之缘故,是我最熟悉的少数民族,我的画多出于此。最初我是用纯油画做的,感觉传统的油画技法温温的,不痛不痒,在墙上挂了,或是在库房里扣着存放了三四年,一次偶然地和朋友交流关于综合材料的制作并意外地得到些指点,突然决定用色粉、胶等综合颜料与油画材料混合处理,形成了这个主题风格化手法的变奏。总之,这还只是刚刚启程的一种艺術试验,远不是成熟的技术终结。用什么材料,实在不是重要的事,达到视觉表达的审美效果也只是一种面对自己和观众的诱惑,只有流淌在画面的气息和隐含在造型和色彩斑点的精神和情感(或情绪与状态)才是艺术表达的价值核心。而核心的核心则是在一切精神价值体系中的独创元素。这里也有着我的朦胧期盼:坚持艺术的永恒性母体,表达艺术个体反抗艺术市场化后的平庸化倾向,探索人类灵魂被拯救的当代艺术途径,或许,这只能仅仅是个人化的微弱呼唤……
   母爱与和谐的追求是永恒的,叛逆与反抗也是永恒的,人类借此坎坷地前进……
  过去的时光
   据我父亲讲,我出生在夜里零点。父亲把我的出生地指给我看:锦江边,四川大学红瓦村一幢僻静的小楼。他亲手为我接生,但他并不是一个医生。对这一切,母亲总是微笑不语。没有人能告诉我,我的出生是属于14日的夜,还是属于15日的凌晨?抑或是15日夜的尽头……一个模棱两可的时间,是在一道分界线、一个临界点上诞生的许许多多脆弱的生命之一。
   不知道那种与生俱来的模糊和神秘感,是不是借此隐伏在生命之中,使我在追求生命的意义和艺术的价值之时,情不自禁地探索和表现与此相关的一切——
   我的童年与河流、泥土、草木以及鸟虫相伴。
   50年代初的川大校园绿树成阴,锦江从川大的校门也从我家的后门经过,河的下游两岸都是农田,我家就住在城市和乡村的交界线上。锦河在洪水季节常常是泥浆浑浊的,但我喜欢守望这条家乡的河流。遇有机会,我就挣脱大人的手溜到河边一条泥泞的小路,跟着河流走,或等候河的下游走出三四个裸背赤足的汉子——他们神情木然,身体倾斜,拖着长长的泥绳;我跟着他们在岸边行走,直到他们和身后的船消失在九眼桥……后来,从母亲那里才知道,他们是纤夫。
   我家从锦江河南岸搬到北岸,又从北岸搬回南岸,人工栽培的灌木丛围绕我的家园。受我母亲的影响,我的童年时代处于种植、饲养和采集标本的巨大的热情中。一有空,我就在家门外的菜园子里挖土、浇水种菜或嫁接果木;看着种子埋进土里,再冒出绿芽来,感到无比新奇和快乐。有一年,我把菜园子种成了蓖麻林,把无法在家中喂养的蓖麻蚕统统移到蓖麻叶上放生,那天夜里下了一场雨,第二天,所有的蚕都死了,我伤心地哭了一场……
   父亲告诉我:“针孔可以成像。”这消息使我欣喜若狂,我整天拿着一个扎了针孔的纸盒子对着窗户,看纸盒里的“成像”。针孔换成了放大镜,却制造不出快门,相机还是没有做成。我找来一个木盒子、一堆马粪纸,收集父亲的老花眼镜镜片和母亲的显微镜镜头,用9分钱一把的铅笔刀为工具,折腾了好些天,做出一只望远镜和一台放大机来。望远镜可清楚地看到院墙上土钵中的仙人球刺,放大机能将底片上指头尖大小的面积放大,实验的成功让我兴奋了好久。我恳求父亲给我买一台照相机,但那时家中姊妹多,经济条件不许可,这愿望终没能实现。日后我也没有专门从事摄影,但20年后,我依然喜欢在暗室里折腾,想来却与儿时相关。
   初中毕业,我成了失学的“病残知青”。像童年一样,我守在家园附近,但昔日的菜园子已被路人踏为平地。
   父亲希望我在他的身边读他的“大学”:物理学,但我最终还是迷上了绘画。1977年恢复高考,给了我上大学的首次机会,阴差阳错,我放弃了四川美术学院到北京就学,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设计专业的4年本科毕业之后,我留校任教。迷恋绘画并充满了创造欲望的我,因涉事太浅,长久地不知道该怎么努力。后来,我去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做美编,中国美术报做执行编辑……
   命运像在捉弄我。我的油画《流》在大学二年级时(1980)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的铜奖,中国美术馆收藏了它;以后又以连环画、油画、版画和丙烯画等参加过全国美展和市美展。但在大学期间,我创作得最多的却是诗歌。我从不知道它们可以发表,但是,一些人看了说喜欢,就拿走了。它们有的发表了,有的没有了下落。出于工作的职责与需要,我做过电视剧的美术设计,参加过学院的教学和演出的配合工作;我画插图,搞封面装帧和海报广告设计;写美术评论、报道和采访……但我心目中最高的艺术追求仍然是油画。西藏归来,我发表了一些油画和诗歌,但发表得最多的却又是摄影。如此便有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之疑,惹得一些好心的同行师辈和朋友的惊诧与善言相劝。
   对油画,我曾以为除此之外别无出路。而我越是追求于此,它就越是显示出它的高度和难度,不论是作为一种职业,还是作为一种文化与艺术的追求。油画便像是久孕的奇胎在我生命的底层膨胀。它形成得早而容易,却成熟得晚,不到成熟,它好像就不能诞生。
   人讲顺从天意。我终相信,凭着对生命与艺术的虔诚和苦心,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并且对我生命过程中不可抗拒的种种劳动的方式,我都一视同仁地认真以待。摄影是我获取外部世界种种形象和材料的一种方法,暗室里的工作是一种乐趣,我爱油画则为人生,在绘画表现所不及的领域里,我觉得文字对我充满了魅力。
   而我从小就体弱,病魔就像咬上了我,让我在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环境中品尝各种疾病之苦。也许因为体弱,我才特别渴望到自然中去展示自己的力量;也许因为我不具备强壮的体格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这种展示,我才在艺术里发现了更含蓄而永恒的力量。
   第一次独自远行是1985年去云南写生,我到了瑞丽的弄岛。我的主要收获是相信了自己独立的力量,它为两年后我独自去西藏奠定了基础。西藏成全了我生命力量的最大张扬,也破坏了我最为纯净的生命幻觉;多次往返高原、不辞辛劳的工作,也让我付出了健康的代价。数年之后,我才从一种新的形式中艰难地找回自己的力量,于是有了《阳光与荒原的诱惑》这本书。
其他文献
大山每年都向我倾诉许多秘语  透过竹子,或者是松木  我可以知道,每一座山脉的质地  家门口的山,站了不止万年  我总是习惯凝望  以及索取自己的声音  在很久以前,或许前不久  我選择停止与自己进行交换  听,广播  将人尽皆知的秘密,托付给群山  在最遥远的地方,口耳相传  十 年  我与青砖绿瓦至少存在十年距离  在他乡,打一把透明的伞  与街角的灯辞别  这里的门窗,似乎从未见过水帘  也
期刊
我希望的   从别人那里从水面从书籍从梦境……我了解自己。   一个具体的图像,社会之物,自然一粟。   在变换的场景中被确认,还需被风雨确认。   我希望的,风雨不是我希望的样子。  垂 钓   黄昏倦怠。黄昏是一个叹词长长的尾音。   垂钓者收起鱼线,另一头空无一物。   凝视流水,解读一条鱼脱钩而去的优雅。   他收起渔具,转身离去时,暮色降临如水。  马蔺花   六月,蝉
期刊
风给庭院遮了一层灰蒙的色彩  随意冒出的一片绿叶,中断了晨铃的喧嚣  花醒了,香气毫无痕迹  我猜测风的来向,看时间吹落枯叶  干净的院里,多了几只飞翔的叶子  我的到來,惊动了沉寂的颜色  剥开了一颗核,裸露在院中,举着一片叶  给树深处的院中一线阳光,一圈响动  绿 叶  绿叶是修行的净土,打破了行者的衣衫  生活撕碎了街道的嘈杂,两旁树的欲望也被压没  一个世界的毁灭,从坠落在古板的柏油路开
期刊
在尘世里我把自己捻成一粒盐  孤独地变成了一个哑巴  石头的心事只对月光说  一▲是什么隐去了秋风的嘶鸣  或许是我单薄的人生  还未稀释出人世的深浅  那些即将飘零的落叶  像极了一个人  孤独的样子  我用了很多年去修正  这一路的弯曲和锋利  却不知每一个人的旅程  都是一条跋涉的河流  二▲每一个骨节都是一座山峰  时间是主宰  有神一样的圣谕  在众山之间  我如此渺小   唯有虔诚地跪
期刊
萬物到水即止。   这或许是冥冥之中的神谕?   “研究天上的星星,却看不到自己的脚下。”   面对女仆的嘲讽,泰利斯,一个仰望星空的希腊人是不屑的。   他坚信自己是宇宙之子,只接受神的指引。   “我的眼睛,只看别人看不到的。”   他无视这个女仆惊人的美貌,一切事物还原到最后,都是水,他说。   掉落井里,并获救,不过是星辰降落人间的一次戏仿。   岁月如长河。在他的世界里,
期刊
我喜欢这样的夜晚  铁匠铺熟悉的声响不绝于耳  炉头背风,像我沉默寡言的二叔  炉尾靠山,烟雾袅袅向上,吹向从前  一座山袒露自己,用真诚拉动风箱  一块铁,历经淬炼和锤子的敲打  把月亮锻造成明晃晃的弯刀,高举头顶  他要去砍伐远山,还是要去收割稻浪?  我的二叔像亲历者,又像是一块黑黑的铁  他把锋利与厚重,不断嫁接给我  再说说蝴蝶  一只蝴蝶,追逐另一只蝴蝶  累了,就在花朵上停歇  我喜
期刊
本期嘉宾:巴荒,原名蔡蓉,成都出生。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毕业。历任中央戏剧学院教师,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文研院美研所中国美术报编辑和记者,并援藏任教日喀则师校;1985年始自费西部独自游历和田野考察,20年间,足迹达川、滇、藏、甘、青及新疆等少數民族边地和古道。1995年接受CCTV《东方之子》“中国杰出女性”专访;在英国和香港举办个展;油画为中国美术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和意大利、英国、荷兰、
期刊
主持人:姚 风  主持人语: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因诗人翻译家田原的出色翻译而被中国读者所熟知,本期特邀田原新译他的七首作品,以飨读者。谷川俊太郎被视为日本的“国民诗人”,他之所以享有如此声望,田原认为“首先取决于他超人的语言感觉和想象力,他的大部分作品达到了诗学表现上的平衡,诗歌与世界,诗歌与生活和生命的关系,爱情、活着与死亡也是他诗歌的重要主题。感性、理性、想象、比喻、隐喻、思想等等都不动声色地隐
期刊
《暖暖內含光》海报
期刊
饥饿艺术   她们说到饥饿。   满脸的骄傲。   这是她们值得珍藏的标签。   这是她们赖以炫耀的资本。   她们说到瘦,说到腰如束素,身轻如燕。嘴角不自觉扬起微笑,自信挂在胸前、脸上。如同自己就是七步成诗的才子曹植笔下的洛神,就是帝王掌中翩然而舞的仙子……   她们的小腿已瘦如干柴,却保持着优美的曲线、修长的形状。   她们的脸上,覆盖着一层一层的滋养。   那些手脚长满老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