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园本教研”应该有主题,通过主题研讨“唤醒”教师的研究意识和成长意识;好的“园本教研”应该有主题“体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体现师生成长形态;好的“园本教研”应该是一种“对话”,在教师与自我、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幼儿之间,共享知识、经验、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然而,在笔者开展的关于园本教研调查中,抽样五所幼儿园近三百人的问卷显示,很多幼儿园开展的园本教研并不受一线教师的欢迎,存在主题不明,内容宽泛等诸多问题。自江苏省实施课程游戏化项目以来,“尊重儿童的个体性差异,支持儿童富有个性地发展”的观念得到普遍认可。这就要求教师从观念到行为进行变革。而作为管理者,也应当支持教师的个性化和循序渐进地专业化发展。如何提高园本教研质量,凸显每一位教师真正的内需,切实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园一直思考的课题。我园围绕“定制式主题教研”的思路,立足人的发展,从教研内容的选择、组织的形式到活动后的反思与实践,组织了一次又一次效果良好、反应积极的教研活动。
1.定制式主题教研内涵
“定制式主题教研”是基于本园教学实践,针对不同类型幼儿、教师成长需求而设计的具有个性化、类型性、有主题的教研活动,体现不同的教育要求,是管理者管理意识的一次重大突破,它将关注物化的硬性工作变为关注个体发展的柔性关怀。
2.定制式主题教研特点
(1)园本化:定制式主题教研具有高度园本化的特点。它的研究内容来自于本园发展、教师发展和幼儿发展的现实需要,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满足教师实践工作与专业发展的需要,提高了教研工作的质态。以一学期教研主题计划为例:
(2)类型性:定制式主题教研,对教育工作中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类和组织,帮助管理者与教师梳理教研网络,理清工作思路,提高教研质量。以一学期各年级组教研主题为例:
1.“快乐”——营造轻松氛围,鼓励个性化表达
(1)放松心态,快乐教研。定制式主题教研中,管理者、教师之间平等对话,宽容接受各种观点。在遇到不同观点时,分别查阅资料、举例说明、辩论验证。“我可以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表达的权利。”在快乐的情绪、轻松的氛围、友好的交流、平等的对话中,调动教师们平心静气地反思与研究。
(2)研而有效,研而致用。将日常工作任务与园本教研相结合,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幼儿的发展相结合,在不增加教师额外负担的情况下,开展贴近工作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教研成果的真教研,从而让教师逐步喜欢上教研活动。
2.“真实”——紧扣分类目标,推进个性化研究
定制式主题教研活动内容的选择,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同时作为我们定制的依据:(1)开学初,教研组针对教师进行关于教研主题内容的问卷调查,并整理遴选出教师或关注或困惑或急需解决的问题;(2)值班领导在巡班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性问题,如幼儿园一日活动操作常规,如何减少消极等待环节,提高幼儿一日生活质量等;(3)紧随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脚步,围绕最新的教育理念与热点话题开展的研讨活动。
3.“合作”——施行优势组合,推动个性化发展
定制式主题教研中,锻炼了素质全面、专业过硬的主持人。(1)骨干组合:集中骨干教师,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如区域游戏的研讨,所选教师均为在该方面成绩显著、能力突出、颇有心得的老教师,他们主持的教研活动,能将所探讨的问题向纵深处进行挖掘,提供给教师们可以借鉴的经验,帮助教师打开工作的思路。(2)老青组合:即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的组合,这也是“师徒结对”的一种形式,通过老教师的引领,让青年教师有机会“试水”教研活动。在老教师的带领下,青年教师主动关注热点问题,进行思考,收集素材,开展研究,让似乎“高不可攀”的教研活动走进自己的工作。(3)青年组合:即由青年教师组合承担教研主持活动,主要涉及幼儿园的创意性活动,年轻教师有创新、有想法,接受新事物快,他们主持的活动常能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的创意也让幼儿园充满了生机。
4.“高效”——落实每个环节,促进个性化提高
定制式主题教研,一般经历以下几个过程:(1)提前告知。在教研活动开始前一周,主持人会将主题告知每一位教师,教师围绕该主题积极准备素材。(2)初次成稿。主持人独立思考,在收集理论与实践,并对活动环节进行构思的基础上完成初稿。(3)小组支持。主持人的初稿需经过教研小组的切磋、研讨,教研小组的教师从内容、形式、创新等方面给予建议,主持人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主持稿。(4)广泛征询。主持人针对中心话题向年级组教师代表调研,一线教师从实践的层面上给予切实可行的建议,主持人第三次备稿。(5)活动现场。活动中,主持人需随机应答,及时总结问题。每一次活动现场,我们采取录像、拍照、电脑输入等方式进行记录,方便主持人回看和总结。(6)及时反思。主持人会同教研小组及时反思、评价,从目标达成、活动效果、共识形成、实践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撰写活动反思并收集活动过程性资料,跟踪研讨实践效果,以备参考。
5.“创新”——丰富活动形式,实现个性化探索
(1)幼儿参与式教研,主体明晰化。定制式主题教研活动中,我们关注幼儿的发展,关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反响。如“幼儿园自制教玩具的研讨”就邀请了孩子们作为评委,教师通过观察幼儿游戏过程,反思自己的教玩具优缺点,接受孩子们合理化建议,进一步改进教玩具,继续投入班级区角中,持续观察,收集了第一手的幼儿游戏资料,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实效。
(2)联动式教研,内容丰富性。联动的教研形式,包括教师与保育员、家长、姐妹园的联合研讨。教师与保育员的联动,可以帮助教师与保育员互相理解,和谐相处;教师与家长的联动教研,可以更好地争取家园配合,形成合力;幼儿园园际间的联动,可以帮助教师们以一种的开放的姿态接受新方法、新思路。
(3)体验式教研,效果直观化。对一些问题的研讨,我们通过体验的方式,让教师切身体验,真实感知。如在“尊重差异,凸显专业——如何做好家长工作”的教研活动中,为了让教师们理解家长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主持人通过设置几个有趣的问题情境,教师们在纸上进行记录。结果教师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大家哈哈大笑。在笑声里,教师们理解了家长之间的确存在差异,做好家长工作,就应因人而异。
一、从关注“群体工作”转向关注“个体发展”
1.定制式主题教研内涵
“定制式主题教研”是基于本园教学实践,针对不同类型幼儿、教师成长需求而设计的具有个性化、类型性、有主题的教研活动,体现不同的教育要求,是管理者管理意识的一次重大突破,它将关注物化的硬性工作变为关注个体发展的柔性关怀。
2.定制式主题教研特点
(1)园本化:定制式主题教研具有高度园本化的特点。它的研究内容来自于本园发展、教师发展和幼儿发展的现实需要,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满足教师实践工作与专业发展的需要,提高了教研工作的质态。以一学期教研主题计划为例:
(2)类型性:定制式主题教研,对教育工作中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类和组织,帮助管理者与教师梳理教研网络,理清工作思路,提高教研质量。以一学期各年级组教研主题为例:
二、從关注“任务结果”转向关注“过程效益”
1.“快乐”——营造轻松氛围,鼓励个性化表达
(1)放松心态,快乐教研。定制式主题教研中,管理者、教师之间平等对话,宽容接受各种观点。在遇到不同观点时,分别查阅资料、举例说明、辩论验证。“我可以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表达的权利。”在快乐的情绪、轻松的氛围、友好的交流、平等的对话中,调动教师们平心静气地反思与研究。
(2)研而有效,研而致用。将日常工作任务与园本教研相结合,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幼儿的发展相结合,在不增加教师额外负担的情况下,开展贴近工作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教研成果的真教研,从而让教师逐步喜欢上教研活动。
2.“真实”——紧扣分类目标,推进个性化研究
定制式主题教研活动内容的选择,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同时作为我们定制的依据:(1)开学初,教研组针对教师进行关于教研主题内容的问卷调查,并整理遴选出教师或关注或困惑或急需解决的问题;(2)值班领导在巡班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性问题,如幼儿园一日活动操作常规,如何减少消极等待环节,提高幼儿一日生活质量等;(3)紧随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脚步,围绕最新的教育理念与热点话题开展的研讨活动。
3.“合作”——施行优势组合,推动个性化发展
定制式主题教研中,锻炼了素质全面、专业过硬的主持人。(1)骨干组合:集中骨干教师,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如区域游戏的研讨,所选教师均为在该方面成绩显著、能力突出、颇有心得的老教师,他们主持的教研活动,能将所探讨的问题向纵深处进行挖掘,提供给教师们可以借鉴的经验,帮助教师打开工作的思路。(2)老青组合:即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的组合,这也是“师徒结对”的一种形式,通过老教师的引领,让青年教师有机会“试水”教研活动。在老教师的带领下,青年教师主动关注热点问题,进行思考,收集素材,开展研究,让似乎“高不可攀”的教研活动走进自己的工作。(3)青年组合:即由青年教师组合承担教研主持活动,主要涉及幼儿园的创意性活动,年轻教师有创新、有想法,接受新事物快,他们主持的活动常能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的创意也让幼儿园充满了生机。
4.“高效”——落实每个环节,促进个性化提高
定制式主题教研,一般经历以下几个过程:(1)提前告知。在教研活动开始前一周,主持人会将主题告知每一位教师,教师围绕该主题积极准备素材。(2)初次成稿。主持人独立思考,在收集理论与实践,并对活动环节进行构思的基础上完成初稿。(3)小组支持。主持人的初稿需经过教研小组的切磋、研讨,教研小组的教师从内容、形式、创新等方面给予建议,主持人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主持稿。(4)广泛征询。主持人针对中心话题向年级组教师代表调研,一线教师从实践的层面上给予切实可行的建议,主持人第三次备稿。(5)活动现场。活动中,主持人需随机应答,及时总结问题。每一次活动现场,我们采取录像、拍照、电脑输入等方式进行记录,方便主持人回看和总结。(6)及时反思。主持人会同教研小组及时反思、评价,从目标达成、活动效果、共识形成、实践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撰写活动反思并收集活动过程性资料,跟踪研讨实践效果,以备参考。
5.“创新”——丰富活动形式,实现个性化探索
(1)幼儿参与式教研,主体明晰化。定制式主题教研活动中,我们关注幼儿的发展,关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反响。如“幼儿园自制教玩具的研讨”就邀请了孩子们作为评委,教师通过观察幼儿游戏过程,反思自己的教玩具优缺点,接受孩子们合理化建议,进一步改进教玩具,继续投入班级区角中,持续观察,收集了第一手的幼儿游戏资料,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实效。
(2)联动式教研,内容丰富性。联动的教研形式,包括教师与保育员、家长、姐妹园的联合研讨。教师与保育员的联动,可以帮助教师与保育员互相理解,和谐相处;教师与家长的联动教研,可以更好地争取家园配合,形成合力;幼儿园园际间的联动,可以帮助教师们以一种的开放的姿态接受新方法、新思路。
(3)体验式教研,效果直观化。对一些问题的研讨,我们通过体验的方式,让教师切身体验,真实感知。如在“尊重差异,凸显专业——如何做好家长工作”的教研活动中,为了让教师们理解家长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主持人通过设置几个有趣的问题情境,教师们在纸上进行记录。结果教师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大家哈哈大笑。在笑声里,教师们理解了家长之间的确存在差异,做好家长工作,就应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