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9月末,有媒体报道称,安徽省砀山县、江苏省丰县、山东省平邑县的4家果汁饮料生产企业存在使用腐烂“瞎果”加工果汁的情况,国家食药总局当天紧急部署安徽、江苏、山东等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立即开展调查,并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而公众舆论对“果汁使用烂果加工”的消息反应比较强烈,甚至认为果汁饮料都喝不得。果真如此吗?如何科学喝果汁呢?
近日有媒体报道果汁行业都是用“烂果子”榨汁。事实真是这样吗?我们还能喝果汁吗?
“瞎果”榨汁是不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瞎果”包括未完全成熟就掉落的果子(落果)、成熟后的残次果、鲜食果中的低档果等。其实“瞎果”也是果子,别把它不当“粮食”,也别觉得“瞎果”就是烂果子。能物尽其用,又不违背安全性原则,而且成本还更低,何乐而不为呢?这种低成本的原料也造就了出色的性价比,只要安全性有保障,企业、果农和消费者都在受益。
和很多人的“常识”不一样,如果用平时吃到的那些好果子榨汁反而不符合市场需求。我们国家的苹果汁90%出口欧美市场,而欧美人喜欢偏酸的口感。正因如此,陕西等地生产的甜苹果汁只能和欧美的高酸苹果汁“勾兑”才好卖。而“瞎果”往往就是偏酸的,恰好满足了消费市场的口感要求,只是因为“出身不好”所以价格也上不去。一想到还有那么多外国同好陪咱一起喝“瞎果”汁,是不是顿时舒坦了呢?
烂果榨汁是不是真的?
“瞎果”榨汁是真的,但烂果榨汁就有点儿扯了。食品生产不是PS,长多丑都能P成美女。如果用烂果子,口味调不过来不说,其中带入的真菌毒素(比如展青霉素)也不是加点东西就能解决的。更何况后端还有国家标准这一关,乱加东西没法过关,更没法出口了。
从质量控制的角度来说,前端造成的问题要想到后端去解决,付出的成本会大大增加。我并不怀疑有烂果子进了果汁厂,但要说整车烂果子就敢上生产线,你还真敢信啊?
关键是看到底有多少烂果子能通过生产线上的“十八罗汉阵”进入终产品。“瞎果”在生产线上有多个环节进行清洗和分拣,其中的绝大多数烂果会被清理出去。少数漏网的烂果经过清洗、消毒、滚动、高压喷淋等程序,其腐败部分也大部分会被去除。
至于说这几个企业到底生产状况如何,笔者没能深入企业内部,其实也是猜的,当然更没有下结论的资本。总体上来说,烂果榨汁是将问题无限放大,得不偿失。
国产苹果汁的隐忧
实际上,用“瞎果”榨汁是多年来的“潜规则”,是在安全框架下尽可能创造价值的做法,只不过消费者之前不了解罢了。随着十几亿人的消费市场逐渐打开,对于果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国外有专门用于榨汁的苹果品种,不仅汁液多,还是偏酸口味。国内缺乏这样的苹果品种是个大问题,长期用甜苹果榨汁,不仅不经济,而且价格还被打压。即使用廉价的“瞎果”来支撑这个市场,显然也难以持久。
果汁企业的扩张可以很快,买进口生产线形成产能很容易,但农业生产的产能释放却需要长周期,两者脱节的现实案例就是乳业。果汁企业产能上去了,市场需求上去了,可原料跟不上,这有可能迫使某些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松对原料的质量控制。从这个角度来讲,尽管新闻报道有哗众取宠和浑水摸鱼(资本做空)的嫌疑,但对这个行业也是一个警醒吧。
中国食品业在经历了高速扩张后,需要踩一脚刹车,好好把规范体系做好,把农业基础夯实,否则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的模式是难以打造中国的百年品牌的。
企业还应该反思什么?
从风险交流这个角度来说,食品行业这些年的发展很快,从小作坊到工业化的转变值得肯定,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对新的生产方式的认识不足。之前出现过对“速生鸡”的误解,也有过对传统白酒“勾兑”工艺的抹黑。
“瞎果”榨汁这个现象从出现浓缩果汁产业以来就一直存在,为什么一直没人提起?是觉得“家丑不可外扬”?现在被媒体“揭发”出来不是更糟吗?为什么不能未雨绸缪,先把产业现状告诉公众呢?只要方法得当,没有什么解释不清楚的呀。
果汁产品有哪些?
从国家标准中的分类来讲,果汁包括纯果汁、浓缩果汁和果汁饮料三大类,其中消费者经常能看到的主要是纯果汁和果汁饮料。纯果汁顾名思义,就是100%的果汁产品,而果汁饮料则是果汁含量10%以上,辅以其他成分调配而成。还有一种饮料喜欢凑热闹,叫做果味饮料,它的果汁含量更少,大约只有5%~10%。
想要消费得明明白白就得看果汁产品的包装,它上面会有果汁含量说明。比如某种含果肉的果汁产品,标注的果汁含量为30%,因此它的果肉只是“伪装”,并不是纯果汁。您还可以看配料表,加水加糖的果汁一般不是纯果汁。另外,有些产品是浓缩汁,饮用时需按照产品说明加水稀释才好喝。
不同果汁的营养价值如何?
从营养价值来说,纯果汁保留了较多的水果营养成分,比如维生素、矿物质等,如果多种纯果汁混合还能使营养配比更丰富。有些果汁产品还带有很多悬浮的果肉,相对来讲携带的营养成分就更多了,能提供不少膳食纤维。
果汁饮料只要求果汁含量大于10%,不够的部分是用水、糖、酸度调节剂、香精香料调配的。它卖得比较便宜,但营养价值和纯果汁相比会略逊一筹。
果味饮料严格来讲不能称为果汁,它的果汁含量更低,如果希望通过喝果汁补充水果里的营养素,果味饮料实在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家庭自制的鲜榨果汁营养价值其实和纯果汁相当,榨汁机厂商宣称的更新鲜、更营养只是营销噱头。相对于工业化生产的果汁产品,家庭自制的出汁率偏低,安全性未见得好到哪去,经济上也并不划算,只是给您带来自己动手的乐趣和一种消费选择而已。
果汁能代替水果吗?
有的婴幼儿家长觉得给宝宝吃水果太麻烦,不仅需要削皮,还得弄成泥或者小块。有些宝宝还不喜欢吃水果,让爸爸妈妈很头疼。索性把水果一股脑儿地扔进榨汁机变成一小碗水果“精华”,宝宝端着瓶子咕嘟咕嘟一会儿就喝完了,多省时省力呀!而且平时只能吃得下半个苹果的宝宝能轻松的喝进去几个苹果榨的汁,营养摄入也更多吧。 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知不觉害了宝宝。水果的营养可不是果汁能取代得了的,别看榨完汁的果渣不好吃,它里面的营养却一点儿也不少。除了残留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果渣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膳食纤维,比如果胶和其他植物纤维,对宝宝健康都很好呀。果汁企业生产线上产生的这些“废料”都会进行深加工,可能摇身一变就是高端洋气的保健品呢。
另外,水果本身能提供一定的饱腹感,宝宝不会吃很多,而榨成汁以后不知不觉就能喝很多。过多地摄入果汁对宝宝的健康也可能有害,比如糖摄入过多引起肥胖并影响其他营养的摄入,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增加代谢负担等。
所以,如果希望宝宝健康成长,应该让他直接吃新鲜水果。根据宝宝的年龄和咀嚼功能发育,采用刮泥、切片、剥果肉或切块啃食的方式都可以。
果汁代替水好吗?
有的家长觉得,反正宝宝口渴要喝水,干脆给它喝果汁,顺便还能补充营养。甚至有的家长觉得宝宝不爱喝水,用甜甜的果汁能诱使它乖乖喝水,但这种行为也是坑害自己的宝宝。
果汁保留了水果中大部分的糖分,这也是宝宝喜欢喝果汁的原因之一,而让宝宝爱上“甜水”绝不是好事,喝惯了果汁,可能根本不喝水了。“三高”患者的饮食习惯往往是从小养成的,因此家长应该让宝宝养成口渴喝白水的习惯,而不是抱着饮料瓶不肯放。
果汁中的防腐剂
或其他添加剂有害健康吗?
有专家建议消费者购买果汁时要选择标签上有“不含防腐剂”、“不含人工色素”、“不加糖”等标识的,认为添加剂会增加代谢负担,产生健康危害。其实这是对食品添加剂以及现代食品工业的误解。
是否添加防腐剂、色素并不是安全性优劣的判定标准,只要符合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对人造成健康危害几乎不可能。科学界在制定食品添加剂限量时已经预留了几百倍的安全系数,用“长期大量”的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但实际上这个“长期”和“大量”往往是我们根本做不到的。
此外,使用添加剂是出于工艺上的需要,标注“不含XX添加剂”的往往是营销噱头,消费者会为这个噱头付出更多金钱,而安全性保障并不会更高。
家庭自制果汁应该注意什么?
A)如果是带皮榨汁,需要将表皮冲洗干净。如果担心农药残留,最好的办法是用手搓洗或去皮,没必要用各种华而不实的清洗剂。
B)榨汁机用过后需要及时清洗晾干,果汁中丰富的糖分和营养物质是细菌滋生的温床,再次使用前也冲洗一遍为好。
C)苹果、梨、沙果等蔷薇科果实最好能去核再榨汁,它们的果核中含有苦杏仁苷,虽不至于中毒,但会影响口感,甚至造成宝宝肠胃不适。
D)如果水果表面有少许腐烂舍不得扔,除将腐烂部位挖掉,至少还应该多挖去1厘米~2厘米厚。当然,最好是让大人吃而不是给宝宝榨汁。
E)尽量喝多少榨多少,不要图方便一次榨很多然后长时间存放。
责任编辑/邹佳璇
近日有媒体报道果汁行业都是用“烂果子”榨汁。事实真是这样吗?我们还能喝果汁吗?
“瞎果”榨汁是不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瞎果”包括未完全成熟就掉落的果子(落果)、成熟后的残次果、鲜食果中的低档果等。其实“瞎果”也是果子,别把它不当“粮食”,也别觉得“瞎果”就是烂果子。能物尽其用,又不违背安全性原则,而且成本还更低,何乐而不为呢?这种低成本的原料也造就了出色的性价比,只要安全性有保障,企业、果农和消费者都在受益。
和很多人的“常识”不一样,如果用平时吃到的那些好果子榨汁反而不符合市场需求。我们国家的苹果汁90%出口欧美市场,而欧美人喜欢偏酸的口感。正因如此,陕西等地生产的甜苹果汁只能和欧美的高酸苹果汁“勾兑”才好卖。而“瞎果”往往就是偏酸的,恰好满足了消费市场的口感要求,只是因为“出身不好”所以价格也上不去。一想到还有那么多外国同好陪咱一起喝“瞎果”汁,是不是顿时舒坦了呢?
烂果榨汁是不是真的?
“瞎果”榨汁是真的,但烂果榨汁就有点儿扯了。食品生产不是PS,长多丑都能P成美女。如果用烂果子,口味调不过来不说,其中带入的真菌毒素(比如展青霉素)也不是加点东西就能解决的。更何况后端还有国家标准这一关,乱加东西没法过关,更没法出口了。
从质量控制的角度来说,前端造成的问题要想到后端去解决,付出的成本会大大增加。我并不怀疑有烂果子进了果汁厂,但要说整车烂果子就敢上生产线,你还真敢信啊?
关键是看到底有多少烂果子能通过生产线上的“十八罗汉阵”进入终产品。“瞎果”在生产线上有多个环节进行清洗和分拣,其中的绝大多数烂果会被清理出去。少数漏网的烂果经过清洗、消毒、滚动、高压喷淋等程序,其腐败部分也大部分会被去除。
至于说这几个企业到底生产状况如何,笔者没能深入企业内部,其实也是猜的,当然更没有下结论的资本。总体上来说,烂果榨汁是将问题无限放大,得不偿失。
国产苹果汁的隐忧
实际上,用“瞎果”榨汁是多年来的“潜规则”,是在安全框架下尽可能创造价值的做法,只不过消费者之前不了解罢了。随着十几亿人的消费市场逐渐打开,对于果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国外有专门用于榨汁的苹果品种,不仅汁液多,还是偏酸口味。国内缺乏这样的苹果品种是个大问题,长期用甜苹果榨汁,不仅不经济,而且价格还被打压。即使用廉价的“瞎果”来支撑这个市场,显然也难以持久。
果汁企业的扩张可以很快,买进口生产线形成产能很容易,但农业生产的产能释放却需要长周期,两者脱节的现实案例就是乳业。果汁企业产能上去了,市场需求上去了,可原料跟不上,这有可能迫使某些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松对原料的质量控制。从这个角度来讲,尽管新闻报道有哗众取宠和浑水摸鱼(资本做空)的嫌疑,但对这个行业也是一个警醒吧。
中国食品业在经历了高速扩张后,需要踩一脚刹车,好好把规范体系做好,把农业基础夯实,否则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的模式是难以打造中国的百年品牌的。
企业还应该反思什么?
从风险交流这个角度来说,食品行业这些年的发展很快,从小作坊到工业化的转变值得肯定,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对新的生产方式的认识不足。之前出现过对“速生鸡”的误解,也有过对传统白酒“勾兑”工艺的抹黑。
“瞎果”榨汁这个现象从出现浓缩果汁产业以来就一直存在,为什么一直没人提起?是觉得“家丑不可外扬”?现在被媒体“揭发”出来不是更糟吗?为什么不能未雨绸缪,先把产业现状告诉公众呢?只要方法得当,没有什么解释不清楚的呀。
果汁产品有哪些?
从国家标准中的分类来讲,果汁包括纯果汁、浓缩果汁和果汁饮料三大类,其中消费者经常能看到的主要是纯果汁和果汁饮料。纯果汁顾名思义,就是100%的果汁产品,而果汁饮料则是果汁含量10%以上,辅以其他成分调配而成。还有一种饮料喜欢凑热闹,叫做果味饮料,它的果汁含量更少,大约只有5%~10%。
想要消费得明明白白就得看果汁产品的包装,它上面会有果汁含量说明。比如某种含果肉的果汁产品,标注的果汁含量为30%,因此它的果肉只是“伪装”,并不是纯果汁。您还可以看配料表,加水加糖的果汁一般不是纯果汁。另外,有些产品是浓缩汁,饮用时需按照产品说明加水稀释才好喝。
不同果汁的营养价值如何?
从营养价值来说,纯果汁保留了较多的水果营养成分,比如维生素、矿物质等,如果多种纯果汁混合还能使营养配比更丰富。有些果汁产品还带有很多悬浮的果肉,相对来讲携带的营养成分就更多了,能提供不少膳食纤维。
果汁饮料只要求果汁含量大于10%,不够的部分是用水、糖、酸度调节剂、香精香料调配的。它卖得比较便宜,但营养价值和纯果汁相比会略逊一筹。
果味饮料严格来讲不能称为果汁,它的果汁含量更低,如果希望通过喝果汁补充水果里的营养素,果味饮料实在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家庭自制的鲜榨果汁营养价值其实和纯果汁相当,榨汁机厂商宣称的更新鲜、更营养只是营销噱头。相对于工业化生产的果汁产品,家庭自制的出汁率偏低,安全性未见得好到哪去,经济上也并不划算,只是给您带来自己动手的乐趣和一种消费选择而已。
果汁能代替水果吗?
有的婴幼儿家长觉得给宝宝吃水果太麻烦,不仅需要削皮,还得弄成泥或者小块。有些宝宝还不喜欢吃水果,让爸爸妈妈很头疼。索性把水果一股脑儿地扔进榨汁机变成一小碗水果“精华”,宝宝端着瓶子咕嘟咕嘟一会儿就喝完了,多省时省力呀!而且平时只能吃得下半个苹果的宝宝能轻松的喝进去几个苹果榨的汁,营养摄入也更多吧。 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知不觉害了宝宝。水果的营养可不是果汁能取代得了的,别看榨完汁的果渣不好吃,它里面的营养却一点儿也不少。除了残留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果渣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膳食纤维,比如果胶和其他植物纤维,对宝宝健康都很好呀。果汁企业生产线上产生的这些“废料”都会进行深加工,可能摇身一变就是高端洋气的保健品呢。
另外,水果本身能提供一定的饱腹感,宝宝不会吃很多,而榨成汁以后不知不觉就能喝很多。过多地摄入果汁对宝宝的健康也可能有害,比如糖摄入过多引起肥胖并影响其他营养的摄入,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增加代谢负担等。
所以,如果希望宝宝健康成长,应该让他直接吃新鲜水果。根据宝宝的年龄和咀嚼功能发育,采用刮泥、切片、剥果肉或切块啃食的方式都可以。
果汁代替水好吗?
有的家长觉得,反正宝宝口渴要喝水,干脆给它喝果汁,顺便还能补充营养。甚至有的家长觉得宝宝不爱喝水,用甜甜的果汁能诱使它乖乖喝水,但这种行为也是坑害自己的宝宝。
果汁保留了水果中大部分的糖分,这也是宝宝喜欢喝果汁的原因之一,而让宝宝爱上“甜水”绝不是好事,喝惯了果汁,可能根本不喝水了。“三高”患者的饮食习惯往往是从小养成的,因此家长应该让宝宝养成口渴喝白水的习惯,而不是抱着饮料瓶不肯放。
果汁中的防腐剂
或其他添加剂有害健康吗?
有专家建议消费者购买果汁时要选择标签上有“不含防腐剂”、“不含人工色素”、“不加糖”等标识的,认为添加剂会增加代谢负担,产生健康危害。其实这是对食品添加剂以及现代食品工业的误解。
是否添加防腐剂、色素并不是安全性优劣的判定标准,只要符合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对人造成健康危害几乎不可能。科学界在制定食品添加剂限量时已经预留了几百倍的安全系数,用“长期大量”的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但实际上这个“长期”和“大量”往往是我们根本做不到的。
此外,使用添加剂是出于工艺上的需要,标注“不含XX添加剂”的往往是营销噱头,消费者会为这个噱头付出更多金钱,而安全性保障并不会更高。
家庭自制果汁应该注意什么?
A)如果是带皮榨汁,需要将表皮冲洗干净。如果担心农药残留,最好的办法是用手搓洗或去皮,没必要用各种华而不实的清洗剂。
B)榨汁机用过后需要及时清洗晾干,果汁中丰富的糖分和营养物质是细菌滋生的温床,再次使用前也冲洗一遍为好。
C)苹果、梨、沙果等蔷薇科果实最好能去核再榨汁,它们的果核中含有苦杏仁苷,虽不至于中毒,但会影响口感,甚至造成宝宝肠胃不适。
D)如果水果表面有少许腐烂舍不得扔,除将腐烂部位挖掉,至少还应该多挖去1厘米~2厘米厚。当然,最好是让大人吃而不是给宝宝榨汁。
E)尽量喝多少榨多少,不要图方便一次榨很多然后长时间存放。
责任编辑/邹佳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