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 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其战略地位得以树立。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在2018年4月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两会政府报告中指出,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强调要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如今,信息化已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系到现代化的成败。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支撑。我们推进的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时代的教育现代化,不是工业时代和农耕时代的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
信息化将对教育产生深刻变革,而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判断,新时代的教育信息化正在从1.0迈向2.0,教育信息化1.0阶段我们已经完成起步和普及应用。2018年4月,我国正式发布并啟动实施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同年7月,批准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互联网+教育”示范区;9月,又批准了湖南省建设教育信息化2.0试点省。可以说,推进“互联网+教育”,我们既有总体实施计划,也有试点示范引领,目的就是全面深化应用,推动融合创新,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转换升级。
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 激发教育改革发展新动力
今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十大战略任务,其中第八项任务是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近年来,我们国家一直大力倡导教育变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面向2035,我们的教育改革发展还需要增添新动力。
如何深刻理解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内涵,是我们教育战线每一名同志的必修课,也是所有教育相关从业者的入门课。
1.发展“互联网+教育”,推动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新时代就意味着我们进入了“强起来”的时代,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富起来”的时代,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功,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教育我们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我国能在短短几十年内就追赶到GDP世界第二,教育功不可没。但是进入“强起来”的时代,迫切需要为支撑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新时代正处在与信息时代的历史交汇期,这就要求人才培养要与新时代信息社会同频共振,既要保障教育规模,又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兼具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国际视野、堪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重任的多样化人才。
过去,我们在世界舞台上主要扮演跟随者和模仿者的角色,创新能力不足,强大的市场需求和人力资源带来的巨大红利推着我们往前走。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想逐步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就不能一味跟着别人走,不能再去跟踪模仿,而是需要创新引领,主动走到前面,成为“无人区”的探索者和引路人。
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重点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现代化,但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转变得还不够到位。很多人还没有完全深刻地意识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所以,“互联网+教育”在推进过程中,首先强调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其对教育理念、思想转变的推动作用,促进教育理念的深化,使教育战线特别是广大校长和教师解放思想,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2.发展“互联网+教育”,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时代的需求是内在动力,“互联网+教育”为改变模式提供了关键手段和方法支撑。传统模式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黑板+粉笔”,主要靠语言描述、肢体动作和“演员”表情,表现手段有限,受制于“演员”的表演水平,传递给人的信息和感受受到很大限制。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每一场教学都应该变成一场3D大片,让更多声、光、电技术进入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跟知识互动,让每一份知识伴随着思想的跳动。
现在我们正为每一所学校连通网络,为每一个教室配备多媒体设施,目前全国中小学(除教学点外)已有96.7%的学校接入了互联网,92.3%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数量达到43~300间,多数学校实现了互联网全覆盖。一些复杂的知识,特别是概念比较晦涩、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教学内容,完全靠口头表达、靠黑板和粉笔一时很难讲清楚,而且消耗了教师大量精力,这时候就应该发挥信息化教学生动、直观、形象的优势,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从而得到更加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这种转变逻辑符合教育规律,信息化教学大有潜力可挖。
3.发展“互联网+教育”,推动实现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凸显,教育公平面临很大挑战。
通过发展“互联网+教育”,特别是利用互联网传输便捷、经济性高的特点,可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努力消除城乡差距、校际差距。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4万学校开设了网校,以安徽省为例,分批次建设了1360个主讲课堂,累计开课539.9余节,总授课学生33万余人,在解决师资短缺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教育不仅仅强调均衡,还要提高优质教学质量,让薄弱地区的教师学习发达地区的教师怎样上课,让更多贫困地区的学校能够开好英语、美术、音乐等课程。通过教育信息化提升当地教师的教育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育不均衡的问题,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人工智能在未来教育大有可为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三步走”的目标,提出了智能教育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从人工智能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高校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同时,为了应对人工智能对教育形态和业态的影响,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 人工智能的发展,必将引发教育深刻變革。目前,教育部正在组织专家开展智能教育方面的战略课题研究,围绕智能时代的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以及学习环境、教师角色改变等重要内容,研究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智能发展方案。要制定中国教育智能发展方案,人工智能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教育的创新和变革。
1.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将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从而改变传统就业结构和各行各业对劳动力的要求。国家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进入创新型强国行列。这其中,能否持续获得诺贝尔奖和图灵奖是一个重要标志。日本2001年提出的“50年30个诺贝尔奖”的计划已经实现大半,其中16个诺贝尔奖得主是在日本国内接受了完整的教育。从0到1的创新很好,从1到N的创新很多,到2030年能否实现重大创新是关键。
2.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将改变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改变现有的教学环境,实现更加精准、更具耐心的智能导学,还可能会提供更加多样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实现由知识传授到知识建构的转变,并为复杂学习提供支持。随着人工智能的下一步发展,未来的办学形态可能会有很大变化。学习体验和智能化的服务将为每一位学生生成定制化的学习方案,将班级的概念转化为社区的概念。
3.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将给现有教师带来挑战
目前,我国在大力提倡智慧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师角色会逐渐被人工智能替代。教师的职能将会发生重大转变,将向更具人文关怀的“育人”转变,教师将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养成、人格和价值观塑造等。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进一步模糊人类社会与物理空间、信息空间的界限,从而衍生出一系列复杂的伦理、法律及安全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带来的安全挑战,进一步明确理念和规范,注重社会价值引导,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发展。
未来的教育是基于网络的教育,而且是在全球化加速推进和信息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更加开放的教育;是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教育;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灵和幸福的教育。要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必须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面向智能时代的教育,我们更要适应时代召唤、时代要求,共同努力,加快发展“互联网+教育”,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其战略地位得以树立。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在2018年4月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两会政府报告中指出,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强调要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如今,信息化已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系到现代化的成败。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支撑。我们推进的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时代的教育现代化,不是工业时代和农耕时代的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
信息化将对教育产生深刻变革,而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判断,新时代的教育信息化正在从1.0迈向2.0,教育信息化1.0阶段我们已经完成起步和普及应用。2018年4月,我国正式发布并啟动实施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同年7月,批准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互联网+教育”示范区;9月,又批准了湖南省建设教育信息化2.0试点省。可以说,推进“互联网+教育”,我们既有总体实施计划,也有试点示范引领,目的就是全面深化应用,推动融合创新,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转换升级。
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 激发教育改革发展新动力
今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十大战略任务,其中第八项任务是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近年来,我们国家一直大力倡导教育变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面向2035,我们的教育改革发展还需要增添新动力。
如何深刻理解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内涵,是我们教育战线每一名同志的必修课,也是所有教育相关从业者的入门课。
1.发展“互联网+教育”,推动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新时代就意味着我们进入了“强起来”的时代,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富起来”的时代,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功,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教育我们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我国能在短短几十年内就追赶到GDP世界第二,教育功不可没。但是进入“强起来”的时代,迫切需要为支撑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新时代正处在与信息时代的历史交汇期,这就要求人才培养要与新时代信息社会同频共振,既要保障教育规模,又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兼具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国际视野、堪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重任的多样化人才。
过去,我们在世界舞台上主要扮演跟随者和模仿者的角色,创新能力不足,强大的市场需求和人力资源带来的巨大红利推着我们往前走。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想逐步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就不能一味跟着别人走,不能再去跟踪模仿,而是需要创新引领,主动走到前面,成为“无人区”的探索者和引路人。
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重点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现代化,但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转变得还不够到位。很多人还没有完全深刻地意识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所以,“互联网+教育”在推进过程中,首先强调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其对教育理念、思想转变的推动作用,促进教育理念的深化,使教育战线特别是广大校长和教师解放思想,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2.发展“互联网+教育”,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时代的需求是内在动力,“互联网+教育”为改变模式提供了关键手段和方法支撑。传统模式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黑板+粉笔”,主要靠语言描述、肢体动作和“演员”表情,表现手段有限,受制于“演员”的表演水平,传递给人的信息和感受受到很大限制。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每一场教学都应该变成一场3D大片,让更多声、光、电技术进入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跟知识互动,让每一份知识伴随着思想的跳动。
现在我们正为每一所学校连通网络,为每一个教室配备多媒体设施,目前全国中小学(除教学点外)已有96.7%的学校接入了互联网,92.3%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数量达到43~300间,多数学校实现了互联网全覆盖。一些复杂的知识,特别是概念比较晦涩、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教学内容,完全靠口头表达、靠黑板和粉笔一时很难讲清楚,而且消耗了教师大量精力,这时候就应该发挥信息化教学生动、直观、形象的优势,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从而得到更加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这种转变逻辑符合教育规律,信息化教学大有潜力可挖。
3.发展“互联网+教育”,推动实现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凸显,教育公平面临很大挑战。
通过发展“互联网+教育”,特别是利用互联网传输便捷、经济性高的特点,可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努力消除城乡差距、校际差距。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4万学校开设了网校,以安徽省为例,分批次建设了1360个主讲课堂,累计开课539.9余节,总授课学生33万余人,在解决师资短缺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教育不仅仅强调均衡,还要提高优质教学质量,让薄弱地区的教师学习发达地区的教师怎样上课,让更多贫困地区的学校能够开好英语、美术、音乐等课程。通过教育信息化提升当地教师的教育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育不均衡的问题,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人工智能在未来教育大有可为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三步走”的目标,提出了智能教育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从人工智能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高校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同时,为了应对人工智能对教育形态和业态的影响,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 人工智能的发展,必将引发教育深刻變革。目前,教育部正在组织专家开展智能教育方面的战略课题研究,围绕智能时代的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以及学习环境、教师角色改变等重要内容,研究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智能发展方案。要制定中国教育智能发展方案,人工智能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教育的创新和变革。
1.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将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从而改变传统就业结构和各行各业对劳动力的要求。国家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进入创新型强国行列。这其中,能否持续获得诺贝尔奖和图灵奖是一个重要标志。日本2001年提出的“50年30个诺贝尔奖”的计划已经实现大半,其中16个诺贝尔奖得主是在日本国内接受了完整的教育。从0到1的创新很好,从1到N的创新很多,到2030年能否实现重大创新是关键。
2.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将改变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改变现有的教学环境,实现更加精准、更具耐心的智能导学,还可能会提供更加多样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实现由知识传授到知识建构的转变,并为复杂学习提供支持。随着人工智能的下一步发展,未来的办学形态可能会有很大变化。学习体验和智能化的服务将为每一位学生生成定制化的学习方案,将班级的概念转化为社区的概念。
3.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将给现有教师带来挑战
目前,我国在大力提倡智慧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师角色会逐渐被人工智能替代。教师的职能将会发生重大转变,将向更具人文关怀的“育人”转变,教师将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养成、人格和价值观塑造等。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进一步模糊人类社会与物理空间、信息空间的界限,从而衍生出一系列复杂的伦理、法律及安全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带来的安全挑战,进一步明确理念和规范,注重社会价值引导,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发展。
未来的教育是基于网络的教育,而且是在全球化加速推进和信息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更加开放的教育;是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教育;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灵和幸福的教育。要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必须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面向智能时代的教育,我们更要适应时代召唤、时代要求,共同努力,加快发展“互联网+教育”,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