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2017年6月14日傍晚,闻听第一书记于广桥正在医院抢救,郭清村支部书记李高社和村长夏细勤都来不及吃惊,赶忙和几个村干部往咸阳中心医院赶。数个小时的路程,他们几乎没有说话,脑子里来回翻腾的都是于书记来村扶贫的前前后后。
夏细勤清楚地记得,于书记临走时告诉他:“省上扶贫交叉检查工作已经结束,你们先休整一下,我明天回县局办理1.5万元扶贫款的审批手续,然后再去咸阳跑跑,那里有个好朋友,生意做的比较大,看能不能把他拉来给咱村的旅游投点儿资。”他当时还劝于书记说:“这几天你太忙了,又是上山走访,又是迎接上边检查,晚上还要加班填表,忙得没黑没明的,都没有时间好好休息一下。要不,你先回去睡一觉,等缓过劲了再说。”于书记向他摆摆手,连说没事没事。谁知,这一去就出了大事,突发脑溢血,被一位好心人发现才送进了医院。
于书记分明是被累倒的!
想到这里,夏细勤有点后悔,他当时就应该好好劝劝于书记,让他休息好了再走,这样可能就没什么事了。
四个小时过去了,手术还在紧张地进行着。命悬一线,生死未卜。村干部赶到时,家属和单位领导都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着,走道静得出奇,氣氛肃穆,几个村干部的心情倍感沉重压抑。晚上10点半手术结束,病人还在昏迷中,头上缠着绷带,身上插满各种抢救设备。由于不能交流,李高社只能深情地看着这个生活中的好朋友和工作上的好搭档,躺在手推车上被转往重症监护室,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在郭清村委会的院子里,听到于书记生病住院消息的村民们自发聚在一起,念叨着于广桥担任第一书记的故事,没有不为他的事迹称赞的,对他患病的遭遇,更是感动得掉泪,一个个悲从心来。几天后,记者进村走访时,村干部们还陷在悲恸之中,李高社还未开口就哽咽了,夏细勤也是抽泣个不停,长时间低头说不出话来,前任书记、现在的支委陈登龙不停地感叹:好样的,真是好样的,是个真干事的人啊!在他们眼里,于广桥是一位难得的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好的好书记,也是带领他们班子冲锋陷阵的领头雁!只可惜,这只大雁现在折翅受伤,让他们一时间惊天动地失去了主心骨……
二
2016年8月,户县国税局办公室主任于广桥经县委组织选派,来到省级贫困村户县景区管理局郭清村担任第一书记。
郭清村位于秦岭山区北坡的涝峪纸坊东四公里处,全村八个村民小组,146户,565口人,贫困户多达85户。最远的一户贫困户还不通车路,到村委会来一趟,至少要走三四个小时。
郭清村原名石寨沟,也叫十寨沟,至今山头之上仍有古寨子遗迹,据说是当年盘踞的土匪扎寨于此。解放后,政府为了方便管理,把沟里的郭家坪和清凉山两个较大的寨子合为一个村,于是就有了现在的郭清村。
郭清村的区域范围比较大,大约150多平方公里,村民们星星点点散居在深山里,一个村民小组一个山头,像海拔1700米的黑虎嘴,就是一个村民小组。这里山大沟深,人均耕地不到一亩坡田。林地虽然多达54亩,但现在已退耕还林,禁止滥砍滥伐。这里自然灾害频发,每到暴雨季节,都有泥石流发生,冬季的森林防火任务更是非常艰巨。由于生活环境恶劣,政府对这里采取了移民搬迁政策,目前大部分人已经搬到了户县平原地区的庞光、石井、天桥等地,只有少部分的老弱病残者还住在山里。
除了自然条件差,这里的村民大多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残疾人比较多,能干的人大都出外打工去了,留下的都是一些痴呆傻和年龄偏大的人,他们靠山吃山,以挖药和养蜂为主要生活来源,日子过得艰辛。村里没有企业和集体经济,过去退耕还林时村里曾种植了许多核桃,但因为当地气候和土壤不适宜这种经济作物生长,村民创收也就没有了路径。同时,村子的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从管委会驻地纸房到郭清村村委会,原来还修有水泥路,因为修建西成高铁,被施工的大型机械碾砸,损毁比较严重。交通不畅也是严重阻碍村子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八月的关中平原骄阳似火,但秦岭深处却清凉宜人,第一书记于广桥第一次来到郭清村便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他放下行李,踌躇满志地走到村委会前的小河边,用清冽的河水抹了把脸,顿时一股清凉沁入心田,立刻神清气爽。他赤脚站在河道里的石头上,抬头环望着四围的群山,一种豪迈之情呼之欲出:“郭清,我来了!”
进驻郭清村后,于广桥把村子跑了一遍,甚至连沟沟岔岔都跑到了。偏远的村组有多远,贫困户家里有多穷,八个村组各有什么特点,他基本做到了心中有数。在摸清村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他和双委会干部共同研究制定了《郭清村产业发展规划》和《郭清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拟定了《郭清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计划》。半年下来,他认识了所有村民,能叫出每个贫困户的名字,对他们的家庭情况了如指掌,有些情况甚至比村组干部还熟悉。
于光桥同志一身兼两职,既是郭清村第一书记,又是户县国税局办公室主任,经常是上午安排完局里的事情,下午开上车就进山了,有时候早上五点起床就进山了,忙上一整天到第二天的凌晨四点才能下山。有时是晚上进山连夜工作,周末都不停歇,村民从来就没有周末的概念,所以他的工作日程中也没有周末。一人身兼两职,他局里村里两边跑,角色不停在两地转换,思维不得不快速切换,这样工作才能高效运转。一段时间后,局里考虑他的工作强度太大,加之第一书记必须驻村工作,于是便把他的工作调整为专职第一书记,这样一来于广桥工作压力缓解了,他一头扎进深山,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扶贫上,工作干得有声有色。
精准扶贫“两卡一簿”工作的开展,让他真正感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忙和累。为了解分散在全县各个移民点的贫困户情况,他和大家一起晚上不睡觉,24小时连轴转,好几个周末都放弃了休息,近一个月都没有回家。常常是拂晓还奔波在山外的移民新村,黄昏的时候就已经坐在山民的炕头,为摸清一户的家庭成员,他曾三次他跑到兴平市调查了解情况。建档立卡户胡金山对政策不懂,一度有抵触情绪,于广桥和驻村干部四次到家做思想工作,直到他本人乐意在信息采集表上签字。精准扶贫以来,于广桥辗转各地在贫困户家采集信息,晚上加班整理资料,填写各种表格和明白卡,为每家每户每人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绘制民情地图,和村两委会商议制定工作计划,谋划村上的经济发展。妻子身患宫颈癌几次住院化疗,他都是办好住院手续,把照料的事情交给儿子,又匆匆进山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他挂念自己的妻子,更操心郭清村的脱贫。他憋着一股劲,全身心地扑在扶贫工作中,从不叫苦叫累。 于广桥为人朴实善良。他对大家说,从事扶贫工作前不知道山里还有这么贫穷的人家,现在只要是自己能办到的就想尽一切办法尽情地去帮他们。他多次自掏腰包为贫困户解决具体困难,闻听村民马长娃有病住院,他立即赶去探望,并随手掏出200元让他买营养品。在山路上碰到了村民夏金成打招呼,听说他感冒了随手就掏出100元让他买药。视力四级残疾的陈登卫,与妻子离婚后没有住所,孩子在打工时腰部还被墙塌成重伤,他找朋友帮忙介绍到西安一家公司看门。村里小青年郑纯玉在家无事,于广桥找人联系到保安公司当保安,还把村民余秀娃安排到保洁公司。62岁的独身的残疾人伍号明,生活无着无奈投奔到八什村由侄子供养,他定期上门探望,了解老人生活情况。贫困户程练子等几家人都因经济窘迫,日子过得特别恓惶,他每次进山都要在菜市场买一些菜、醋、油份送给他们。一次,为了给村民捎带买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车胎被钉子扎了,仅花钱修车跑路忙了一整天,他不后悔,为村民做点事,自己这点牺牲算什么!为了解决个别村民的看病难问题,他甚至把在县医院当医生的妹夫拉上山,在双休日为村民进行义诊看病,被称为群众的贴心人。
作为户县国税局的定点帮扶村,在于广桥的协调下,县局为郭清村滞留在山里的7户群众制定了“一对一”精准帮扶规划。像41岁的丁明智,妻子患有宫颈癌,为了治病已經负债累累,两个儿子正在上学阶段,父亲年事已高,母亲还有慢性病,家庭经济来源主要靠丁明智打零工创收,生活极其困难,由县局领导来帮扶,同时联系医院对丁明智妻子提供健康帮扶,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丁明智的就业问题。像57岁的王崇有,一个人住在离村委会最远的松树梁,路是满梢林和荆棘的羊肠小道,到村委会一趟翻山越岭得大半天。他靠养殖土蜂创收,但因交通不便土蜂蜜难以出售。于广桥主动承担帮扶这个山路最难走也是距离最远的贫困户。
为了从根本上让郭清村村民彻底摆脱贫困,于广桥想了许多办法,也动了很多脑筋,比如结合本村条件,发展中华蜂养殖产业,仅今年就计划投入了300箱中华蜂,先期已经投放了80箱,场地设施已经围档就位。同时积极协调交通部门和修建高铁的中交二局,他们已经决定年内将本村四公里的路修通,为村民出行和山货出山创造条件。
其实,这些工作在于广桥眼里根本算不了什么,真正的大动作,是他内心正在发酵和酝酿着的郭清村脱贫致富谋发展的必由之路———旅游。
郭清村所在的这条山沟,并不是真正的穷山恶水,作为户县森林旅游景区管理局的辖区,郭清村还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可以开发的。境内的清凉山至今还保留着唐朝的庙宇遗迹,现仍有石狮子耸视;坐落在黑虎嘴的黑虎灵观内赵公明的坐骑还栩栩如生;民国时期的石寨古堡、二十米高的峡门瀑布———这里还是驴友们登临大秦岭的必走线路,每个周末都有一千多人来到。总之,在这里搞旅游是大有可为的。黑虎嘴可以恢复寺院,清凉山可以建索道,河谷可以开发漂流,松树梁顶的大草甸可以修建滑雪场,等等。而为了开发这些旅游景点,陕西鸿华公司已经编制了旅游规划,并且得到了开发审批,前期已经投入了数百万元,但是却因为资金链断裂了,这一切便搁置了下来。
有人说,郭清人是端着金饭碗在讨饭吃。现在,于广桥要让郭清村人把金饭碗真正端起来。于是他想到了那些做生意的朋友,他要去游说他们,让他们把资金投到郭清来,让郭清村的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向小康。
于是,他向咸阳进发了。2017年6月14日下午,于广桥同志前往咸阳市,寻找朋友投资郭清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在赶至咸阳后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送至咸阳市中心医院做手术,现仍昏迷,在ICU抢救……
三
于广桥不仅是一个优秀的“第一书记”,还是一个精通业务的税务干部,一个称职的办公室主任。
1986年参加税收工作后,于广桥在个体市场从事税收征管工作。作为一个农家子弟,他深知这份工作的来之不易,而且要在县城最大的市场管好成千上万的个体户,那可不是容易的事,因此在学习上他没少下功夫。于广桥认为,税收是一个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同时,政策性也特别强,所以要干好这个工作就必须吃透税收政策,扎实练好过硬的业务本领。因此,不论工作时间还是休息时间,一有空闲他就背诵税收征管法,认真学习税收理论和会计实务等业务书籍,强化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税收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虽然凭的是业务能力,但很多时候却需要的是斗智斗勇,要靠魄力解决问题。当时个体户纳税意识普遍不强,加之点多面广,工作量非常大,任务特别繁重。一次,市场里卖布匹的个体户们听说于广桥来收税,便提前集体出逃,这样他们就可以以没有营业为由拒绝纳税。可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于广桥走到每个个体户的档口,手径直伸进卷起的布匹里,剪刀、皮尺、记录交易的纸和笔等劝被掏了出来。这回轮到个体户们傻眼了,一个个面面相觑。他们以为于广桥掌握不了营业交易的证据就没法收他们的税,可现在这些交易证据一件件摆在了他们面前,在事实面前根本没有办法抵赖,只好乖乖补缴了税款。正是在工作中积累起来的这些点滴经验,让于广桥在工作中得到了锻炼,一步一步成长起来。收屠宰税,他迎着屠户的刀子上;收零散税,他不惧抗税围攻,强有力地维护了税法的尊严。他带领大家蹲点调查,逐户核实营业额,逐个宣讲政策,工作扎实,措施得力,每年都超额完成了任务,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收了20年税,2006年于广桥被任命为县局的办公室主任。和收税不同,办公室主任是另一种性质的工作。担负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对外交往和后勤服务,协调机关各部门、连接领导和基层,具有参谋、助手、协调、服务、把关、督办等职能,既要参与领导班子对重大问题的讨论与决策,又要组织参与日常的琐碎事务,还要带领和组织办公室人员努力完成承担各项工作。
于广桥很快就适应了这一挑战性的工作,他敬业精神强,工作要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人正派,作风朴实,处事公正,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和严谨细致的工作方法以及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在办公室主任这个繁忙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奉献了十一年,每天上班第一个到位,最后一个离开,节假日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无论是行政管理、机关后勤事务管理还是安全生产、舆情处理、突发事件应对,他都能够沉着应对,并且不厌其烦,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保证了县局机关工作的顺利运行。特别是在2016年国庆期间,县局办公楼和办税大厅改造,时间紧任务重,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整整七天假期都守在施工现场,保证了十月八日办税厅如期开门办公,受上级的表彰和纳税人的广泛好评。
于广桥,一个真诚待人、乐于助人的人,一个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能倾力付出且成绩显著的人,一个全身都充满积极进取精神的人。虽然他的事迹并不惊天动地,但忘我的奉献精神同样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这样的品质使他在精准扶贫路上,做到了政治上用心帮扶、思想上用情真帮、行动上用力真扶,体现出一个国家公务人员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这才是真正的中国脊梁。
2017年6月14日傍晚,闻听第一书记于广桥正在医院抢救,郭清村支部书记李高社和村长夏细勤都来不及吃惊,赶忙和几个村干部往咸阳中心医院赶。数个小时的路程,他们几乎没有说话,脑子里来回翻腾的都是于书记来村扶贫的前前后后。
夏细勤清楚地记得,于书记临走时告诉他:“省上扶贫交叉检查工作已经结束,你们先休整一下,我明天回县局办理1.5万元扶贫款的审批手续,然后再去咸阳跑跑,那里有个好朋友,生意做的比较大,看能不能把他拉来给咱村的旅游投点儿资。”他当时还劝于书记说:“这几天你太忙了,又是上山走访,又是迎接上边检查,晚上还要加班填表,忙得没黑没明的,都没有时间好好休息一下。要不,你先回去睡一觉,等缓过劲了再说。”于书记向他摆摆手,连说没事没事。谁知,这一去就出了大事,突发脑溢血,被一位好心人发现才送进了医院。
于书记分明是被累倒的!
想到这里,夏细勤有点后悔,他当时就应该好好劝劝于书记,让他休息好了再走,这样可能就没什么事了。
四个小时过去了,手术还在紧张地进行着。命悬一线,生死未卜。村干部赶到时,家属和单位领导都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着,走道静得出奇,氣氛肃穆,几个村干部的心情倍感沉重压抑。晚上10点半手术结束,病人还在昏迷中,头上缠着绷带,身上插满各种抢救设备。由于不能交流,李高社只能深情地看着这个生活中的好朋友和工作上的好搭档,躺在手推车上被转往重症监护室,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在郭清村委会的院子里,听到于书记生病住院消息的村民们自发聚在一起,念叨着于广桥担任第一书记的故事,没有不为他的事迹称赞的,对他患病的遭遇,更是感动得掉泪,一个个悲从心来。几天后,记者进村走访时,村干部们还陷在悲恸之中,李高社还未开口就哽咽了,夏细勤也是抽泣个不停,长时间低头说不出话来,前任书记、现在的支委陈登龙不停地感叹:好样的,真是好样的,是个真干事的人啊!在他们眼里,于广桥是一位难得的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好的好书记,也是带领他们班子冲锋陷阵的领头雁!只可惜,这只大雁现在折翅受伤,让他们一时间惊天动地失去了主心骨……
二
2016年8月,户县国税局办公室主任于广桥经县委组织选派,来到省级贫困村户县景区管理局郭清村担任第一书记。
郭清村位于秦岭山区北坡的涝峪纸坊东四公里处,全村八个村民小组,146户,565口人,贫困户多达85户。最远的一户贫困户还不通车路,到村委会来一趟,至少要走三四个小时。
郭清村原名石寨沟,也叫十寨沟,至今山头之上仍有古寨子遗迹,据说是当年盘踞的土匪扎寨于此。解放后,政府为了方便管理,把沟里的郭家坪和清凉山两个较大的寨子合为一个村,于是就有了现在的郭清村。
郭清村的区域范围比较大,大约150多平方公里,村民们星星点点散居在深山里,一个村民小组一个山头,像海拔1700米的黑虎嘴,就是一个村民小组。这里山大沟深,人均耕地不到一亩坡田。林地虽然多达54亩,但现在已退耕还林,禁止滥砍滥伐。这里自然灾害频发,每到暴雨季节,都有泥石流发生,冬季的森林防火任务更是非常艰巨。由于生活环境恶劣,政府对这里采取了移民搬迁政策,目前大部分人已经搬到了户县平原地区的庞光、石井、天桥等地,只有少部分的老弱病残者还住在山里。
除了自然条件差,这里的村民大多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残疾人比较多,能干的人大都出外打工去了,留下的都是一些痴呆傻和年龄偏大的人,他们靠山吃山,以挖药和养蜂为主要生活来源,日子过得艰辛。村里没有企业和集体经济,过去退耕还林时村里曾种植了许多核桃,但因为当地气候和土壤不适宜这种经济作物生长,村民创收也就没有了路径。同时,村子的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从管委会驻地纸房到郭清村村委会,原来还修有水泥路,因为修建西成高铁,被施工的大型机械碾砸,损毁比较严重。交通不畅也是严重阻碍村子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八月的关中平原骄阳似火,但秦岭深处却清凉宜人,第一书记于广桥第一次来到郭清村便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他放下行李,踌躇满志地走到村委会前的小河边,用清冽的河水抹了把脸,顿时一股清凉沁入心田,立刻神清气爽。他赤脚站在河道里的石头上,抬头环望着四围的群山,一种豪迈之情呼之欲出:“郭清,我来了!”
进驻郭清村后,于广桥把村子跑了一遍,甚至连沟沟岔岔都跑到了。偏远的村组有多远,贫困户家里有多穷,八个村组各有什么特点,他基本做到了心中有数。在摸清村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他和双委会干部共同研究制定了《郭清村产业发展规划》和《郭清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拟定了《郭清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计划》。半年下来,他认识了所有村民,能叫出每个贫困户的名字,对他们的家庭情况了如指掌,有些情况甚至比村组干部还熟悉。
于光桥同志一身兼两职,既是郭清村第一书记,又是户县国税局办公室主任,经常是上午安排完局里的事情,下午开上车就进山了,有时候早上五点起床就进山了,忙上一整天到第二天的凌晨四点才能下山。有时是晚上进山连夜工作,周末都不停歇,村民从来就没有周末的概念,所以他的工作日程中也没有周末。一人身兼两职,他局里村里两边跑,角色不停在两地转换,思维不得不快速切换,这样工作才能高效运转。一段时间后,局里考虑他的工作强度太大,加之第一书记必须驻村工作,于是便把他的工作调整为专职第一书记,这样一来于广桥工作压力缓解了,他一头扎进深山,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扶贫上,工作干得有声有色。
精准扶贫“两卡一簿”工作的开展,让他真正感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忙和累。为了解分散在全县各个移民点的贫困户情况,他和大家一起晚上不睡觉,24小时连轴转,好几个周末都放弃了休息,近一个月都没有回家。常常是拂晓还奔波在山外的移民新村,黄昏的时候就已经坐在山民的炕头,为摸清一户的家庭成员,他曾三次他跑到兴平市调查了解情况。建档立卡户胡金山对政策不懂,一度有抵触情绪,于广桥和驻村干部四次到家做思想工作,直到他本人乐意在信息采集表上签字。精准扶贫以来,于广桥辗转各地在贫困户家采集信息,晚上加班整理资料,填写各种表格和明白卡,为每家每户每人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绘制民情地图,和村两委会商议制定工作计划,谋划村上的经济发展。妻子身患宫颈癌几次住院化疗,他都是办好住院手续,把照料的事情交给儿子,又匆匆进山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他挂念自己的妻子,更操心郭清村的脱贫。他憋着一股劲,全身心地扑在扶贫工作中,从不叫苦叫累。 于广桥为人朴实善良。他对大家说,从事扶贫工作前不知道山里还有这么贫穷的人家,现在只要是自己能办到的就想尽一切办法尽情地去帮他们。他多次自掏腰包为贫困户解决具体困难,闻听村民马长娃有病住院,他立即赶去探望,并随手掏出200元让他买营养品。在山路上碰到了村民夏金成打招呼,听说他感冒了随手就掏出100元让他买药。视力四级残疾的陈登卫,与妻子离婚后没有住所,孩子在打工时腰部还被墙塌成重伤,他找朋友帮忙介绍到西安一家公司看门。村里小青年郑纯玉在家无事,于广桥找人联系到保安公司当保安,还把村民余秀娃安排到保洁公司。62岁的独身的残疾人伍号明,生活无着无奈投奔到八什村由侄子供养,他定期上门探望,了解老人生活情况。贫困户程练子等几家人都因经济窘迫,日子过得特别恓惶,他每次进山都要在菜市场买一些菜、醋、油份送给他们。一次,为了给村民捎带买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车胎被钉子扎了,仅花钱修车跑路忙了一整天,他不后悔,为村民做点事,自己这点牺牲算什么!为了解决个别村民的看病难问题,他甚至把在县医院当医生的妹夫拉上山,在双休日为村民进行义诊看病,被称为群众的贴心人。
作为户县国税局的定点帮扶村,在于广桥的协调下,县局为郭清村滞留在山里的7户群众制定了“一对一”精准帮扶规划。像41岁的丁明智,妻子患有宫颈癌,为了治病已經负债累累,两个儿子正在上学阶段,父亲年事已高,母亲还有慢性病,家庭经济来源主要靠丁明智打零工创收,生活极其困难,由县局领导来帮扶,同时联系医院对丁明智妻子提供健康帮扶,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丁明智的就业问题。像57岁的王崇有,一个人住在离村委会最远的松树梁,路是满梢林和荆棘的羊肠小道,到村委会一趟翻山越岭得大半天。他靠养殖土蜂创收,但因交通不便土蜂蜜难以出售。于广桥主动承担帮扶这个山路最难走也是距离最远的贫困户。
为了从根本上让郭清村村民彻底摆脱贫困,于广桥想了许多办法,也动了很多脑筋,比如结合本村条件,发展中华蜂养殖产业,仅今年就计划投入了300箱中华蜂,先期已经投放了80箱,场地设施已经围档就位。同时积极协调交通部门和修建高铁的中交二局,他们已经决定年内将本村四公里的路修通,为村民出行和山货出山创造条件。
其实,这些工作在于广桥眼里根本算不了什么,真正的大动作,是他内心正在发酵和酝酿着的郭清村脱贫致富谋发展的必由之路———旅游。
郭清村所在的这条山沟,并不是真正的穷山恶水,作为户县森林旅游景区管理局的辖区,郭清村还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可以开发的。境内的清凉山至今还保留着唐朝的庙宇遗迹,现仍有石狮子耸视;坐落在黑虎嘴的黑虎灵观内赵公明的坐骑还栩栩如生;民国时期的石寨古堡、二十米高的峡门瀑布———这里还是驴友们登临大秦岭的必走线路,每个周末都有一千多人来到。总之,在这里搞旅游是大有可为的。黑虎嘴可以恢复寺院,清凉山可以建索道,河谷可以开发漂流,松树梁顶的大草甸可以修建滑雪场,等等。而为了开发这些旅游景点,陕西鸿华公司已经编制了旅游规划,并且得到了开发审批,前期已经投入了数百万元,但是却因为资金链断裂了,这一切便搁置了下来。
有人说,郭清人是端着金饭碗在讨饭吃。现在,于广桥要让郭清村人把金饭碗真正端起来。于是他想到了那些做生意的朋友,他要去游说他们,让他们把资金投到郭清来,让郭清村的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向小康。
于是,他向咸阳进发了。2017年6月14日下午,于广桥同志前往咸阳市,寻找朋友投资郭清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在赶至咸阳后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送至咸阳市中心医院做手术,现仍昏迷,在ICU抢救……
三
于广桥不仅是一个优秀的“第一书记”,还是一个精通业务的税务干部,一个称职的办公室主任。
1986年参加税收工作后,于广桥在个体市场从事税收征管工作。作为一个农家子弟,他深知这份工作的来之不易,而且要在县城最大的市场管好成千上万的个体户,那可不是容易的事,因此在学习上他没少下功夫。于广桥认为,税收是一个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同时,政策性也特别强,所以要干好这个工作就必须吃透税收政策,扎实练好过硬的业务本领。因此,不论工作时间还是休息时间,一有空闲他就背诵税收征管法,认真学习税收理论和会计实务等业务书籍,强化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税收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虽然凭的是业务能力,但很多时候却需要的是斗智斗勇,要靠魄力解决问题。当时个体户纳税意识普遍不强,加之点多面广,工作量非常大,任务特别繁重。一次,市场里卖布匹的个体户们听说于广桥来收税,便提前集体出逃,这样他们就可以以没有营业为由拒绝纳税。可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于广桥走到每个个体户的档口,手径直伸进卷起的布匹里,剪刀、皮尺、记录交易的纸和笔等劝被掏了出来。这回轮到个体户们傻眼了,一个个面面相觑。他们以为于广桥掌握不了营业交易的证据就没法收他们的税,可现在这些交易证据一件件摆在了他们面前,在事实面前根本没有办法抵赖,只好乖乖补缴了税款。正是在工作中积累起来的这些点滴经验,让于广桥在工作中得到了锻炼,一步一步成长起来。收屠宰税,他迎着屠户的刀子上;收零散税,他不惧抗税围攻,强有力地维护了税法的尊严。他带领大家蹲点调查,逐户核实营业额,逐个宣讲政策,工作扎实,措施得力,每年都超额完成了任务,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收了20年税,2006年于广桥被任命为县局的办公室主任。和收税不同,办公室主任是另一种性质的工作。担负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对外交往和后勤服务,协调机关各部门、连接领导和基层,具有参谋、助手、协调、服务、把关、督办等职能,既要参与领导班子对重大问题的讨论与决策,又要组织参与日常的琐碎事务,还要带领和组织办公室人员努力完成承担各项工作。
于广桥很快就适应了这一挑战性的工作,他敬业精神强,工作要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人正派,作风朴实,处事公正,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和严谨细致的工作方法以及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在办公室主任这个繁忙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奉献了十一年,每天上班第一个到位,最后一个离开,节假日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无论是行政管理、机关后勤事务管理还是安全生产、舆情处理、突发事件应对,他都能够沉着应对,并且不厌其烦,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保证了县局机关工作的顺利运行。特别是在2016年国庆期间,县局办公楼和办税大厅改造,时间紧任务重,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整整七天假期都守在施工现场,保证了十月八日办税厅如期开门办公,受上级的表彰和纳税人的广泛好评。
于广桥,一个真诚待人、乐于助人的人,一个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能倾力付出且成绩显著的人,一个全身都充满积极进取精神的人。虽然他的事迹并不惊天动地,但忘我的奉献精神同样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这样的品质使他在精准扶贫路上,做到了政治上用心帮扶、思想上用情真帮、行动上用力真扶,体现出一个国家公务人员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这才是真正的中国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