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尚往来,不只是礼上往来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love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尚往来出自《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东方社会自古讲究“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正所谓,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或者叫,投桃报李。
  礼尚往来的意思是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回应对方。礼尚往来并不意味着要急急忙忙来不及地还人情,因为,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当代都市人群,送出人情,送礼者多半不会在乎对方还什么,在乎的是礼尚往来之间建立的一种情谊。这种情谊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礼多人亦怪
  文/玫瑰公主
  
  人,都不可能与世隔绝而独自生存,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与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有着千丝万缕的牵扯。人生几十年,谁都免不了求人帮忙或帮别人的忙,所谓不求人是自欺欺人的。求人的过程,免不了欠下人情债。
  孔子认为,人情交往,有来有往,礼尚往来,才不会失礼。人和人之间的交往虽不是交易,但总得讲点公平情理,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法则。中国人讲究“回报”,欠情还报,不管怎样加倍,都是应该的,因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我们千百年来人情交往的金科玉律。
  于是,我们总以为“礼多人不怪”,倘若报恩能大大超过被帮的忙,那一定会受到他人的赞誉。
  多年前,B先生辞职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朋友与一集团老总很铁,鼎力推荐B加盟协同创业。不到一年,B先生通过努力,壮大公司的同时,自身也飞黄腾达、功成名就。之后,他一直把朋友的那份情记在心中。逢年过节、朋友生日,B先生总会如孝敬长辈似地奉上厚礼、盛宴款待,礼数十分周全到位。最初朋友还觉得口舌之劳受之有愧,时间久了,渐渐心安理得起来,最后认为理所当然之事。B先生“知恩图报”的感恩心成为其朋友变本加厉接受“孝敬”甚至开口索求的正当理由……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礼”再多,朋友依然会“怪”不够,贪婪是永远无法偿还的无底洞。
  还是B先生,从小一起玩大的好友乔迁之喜,想到之前自己结婚装修时好友忙里忙外地出力,作为答谢,B想在钱财上帮衬好友。看到好友新家未装空调,硬拉着夫妻俩去大卖场,替他们买回二台三菱空调。若不是及时阻止,B还想替他们置办其他东西。好友夫妇都是工薪层,收入微薄,B先生这一大举动着实把他俩给吓的,推托再三拗不过B的盛情好意,只得千恩万谢地收下如此重礼。后来的日子,B先生发现,好友和他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偶尔电话约请吃饭、游玩,也总被他以种种理由回绝,走动少了,他们之间的以往情谊不再。B先生至今也没明白,他的“礼多”成为好友夫妇无力偿还的心理负担,他的好心和慷慨让朋友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人情交往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的真实个性:虚荣和吝啬,轻佻和浪费,智慧和幽默,俗气和无私。人情的偿还,一旦过分,往往会令美好的“交情”变成了赤裸裸的“交易”或沉甸甸的“负担”。于是,诚信的交往开始淡化……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其实,“来而过往,亦非礼也!”来是人情去是债,无论是谁,接受了别人的情,就等于欠了人家的债,欠债哪有不还的道理?人一旦欠债太多,不论是钱债还是情债,日子都不会过得安乐。
  送礼还情,恰到好处是至关重要的分寸,“礼多人不怪”的前提是度的合理把握。懂得人情世故,真心的表情达意才是“礼尚往来”的硬道理。
  
  君子之交淡如水
  文/惠芬
  
  朋友说,现在给孩子的压岁钱越来越多,可其中的味儿好像变了。这“味儿”是什么呢?我感觉该是感情的成分吧!
  记得大概五六岁时,外公给了我和妹妹每人五毛钱,外婆给我们每人一条花手绢,算是压岁钱了。当时,外婆还问我嫌少吗,我说不嫌。在小孩子的心里,那是一份祝福,一份快乐,怎么会嫌少呢?那时的我还没有女儿大。三十年了,至今我还记得那花手绢的样子,我的是一只大猫,妹妹的是一群小猫。
  除了从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那儿得到压岁钱以外,别处我收的不多。
  十来岁时,去表姨家过年,那时压岁钱涨到了一块钱。两个表姨互相给他们的孩子压岁钱,只是没有我和妹妹的。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只是感觉心里有点不高兴。后来我长大了,渐渐知道了这叫“礼尚往来”。因为我妈妈没给她们孩子压岁钱,表姨自然不会给我们。
  从当年的五毛,一块,到今天的五十,一百,压岁钱的身价可谓长了百倍,但其中也有不变的,那就是成人心中的“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是成人的事情,或者说是心理成熟了的人的事情。而当你一想到应当“礼尚往来”的时候,这其中的情味儿就少了许多。比如,我不会去想我今年给妈妈的钱是多还是少,因为我知道妈妈也不会去想。而我丈夫会说,你多给点。这里面当然可见孝心,但仔细回味起来,是不是有怕妈妈嫌少的成分在呢?情味儿不足就要拿钱补了。
  所以,不管压岁钱涨了多少,孩子是不会感受到其中味儿的变化的。他们会欣然接受五十或者一百块,就像当年的我欣然接受外婆的五毛钱和花手绢一样。变的是我们,我们懂得了“礼尚往来”,我们懂得了可以用钱来沟通感情,甚至可以用钱来填补欠缺的那一部分感情。我们长大了,成熟了,或者说是世故了……
  古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浓浓的情味儿却溶于其中。“礼尚往来”之中,你又能量出那情重到底有几分呢?
  
  单程车与有来有往
  文/王健春
  
  礼尚往来,多么美好的字眼,这是古人对收到礼物人的一种温柔提示。礼尚往来,礼来了,还要回一份礼去,有来有往,才能使美好交往饱满向前。
  以前,在与人来往时,比较喜欢单程车,无论送大物质还是小礼物,仅仅是因喜欢而送,因友好而送,因开心而送,送出的那瞬间真舒心爽气!而且认为送礼天然就应该这样单纯,假如在送出时还想到其他,那不是种庄稼吗?播种后,等着来日秋天收获。
  身边至少有三个人,长期以来一年四季穿着有一半是我送的衣物,一个是姐姐,一个是同学,一个是邻居,尽管她们个个都比我富裕。送她们我买多买错的衣物,也送她们每人一件BURBERRYS羊毛衫、开衫,在外面购物看到合适的会带上她们的。无论聚时还是路遇,看到她们一点不讳忌一点不见外地穿着这些衣物,很欣慰。
  以前每周钟点工来家两次时,几年功夫,每次她归,竟然次次有东西送她带回。
  最搞笑的是去年中秋,在一个书签会上,出于一个文字爱好者对辛勤文字工作者的尊重,送给作家一份价值抵几盒好月饼的雀舌,他如同歌手对热昏头粉丝般理所当然,虽然在场没有第二份礼……
  在中博时,去外面玩后回上海,给外地博友寄去六份礼物,本地四份,仍是以单程车心情寄出的,所以当收到一份来自澳门、一份来自萧山的回礼时,开心得不知所以然,充分享受了古人赞扬的礼尚往来。
  享受礼尚往来的喜悦后,回想以往单程车,是否自己很有些问题?问过一位曾多次享受单程礼的蓝颜,对方眨眨眼睛:“嗯,因为你是奇人哎。你为啥要这样做呢?”霎时,忽然置疑有些对方是否会因我的单程而与我交结?虽然这样想,很失礼,很小家子气,然而假如真是这样,那么我岂不是太不堪了?!小心眼上来后,决定以后不再盲目。仔细体会,感到流传千百年来的老古话礼尚往来其实很人性化,是经得起时间千锤百炼的。送礼与收礼,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有时,对方要与自己结交,在吃不准是客气话还是真心话时,很简单,送她礼物。有一个经常来往的熟人,因她单身,经常抱怨孤独。所以在去看她,不时捎上烤鸭、香蕉蛋糕、海苔鲜肉月饼、玉佩、丝巾,当送到第十几次时,听到她除了赞叹食物好吃,欣然带着玉佩、丝巾外没有其他反应。对于有一份薪水与一份出租屋收入的她,倒不是因为她没有一点回礼引起我对自己的反思,但我发现一定是我误解了她想与我为友的表达。
  如今,单程车想法仍然没变,只是不再盲目,结果收到好多礼,真正是开心得笑不动。从各种礼物与邀约上,深感送出者与发出人的热切爱意,收到后,马上递上一份多于对方或相应的回礼,方才心安。
  载着浓浓情意与礼仪的礼尚往来,我爱煞其!
  
  礼尚往来,有喜有忧
  情场“礼尚往来”
  文/小沙
  
  我不是一个能心安理得接受人恩惠的人,用上海话讲就是不欠人情。我知道只有明确地适时地适度地表达我的感动与感谢,心理才塌实。
  大楼的门卫包饺子,送给我一碗,第二周,我拿了瓶红酒送给他。表姐春节给我订做了一套床上用品(她是开床上用品店的),询问该给多少money时,她说不用给,当是新年礼物。虽说我坚持在商言商亲兄弟明算账,但她坚持不用给。如果将钱推来搡去的,似乎也不好看,还显得生分。照我的性子,又不能平白地受人恩惠,于是忍痛割爱将朋友赠送与我的一套法国美体产品转赠于她。当然,内心还是经历了一番挣扎:该产品是朋友送我的,再转赠合适吗?会不会对朋友不尊重?该产品比较昂贵,价值远超过了那套床上用品……
  用一瓶红酒回馈一碗饺子,用一套法国美体产品回馈一套床上用品,哎,一个女人可能转的弯弯心思我都转了转,最终只能想着一个理儿……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既该涌泉,就大方一点罢!别人于我先有不计回报的恩施,这边厢我却还在掂量等不等值,惭愧惭愧!
  在爱情上我也是讲究礼尚往来的。
  我和外号叫“千年虫”的这个男人是经人介绍认识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觉得这人虽然比上不足,比下还是有余的,便有了跟他成家的意思。对方的反应却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积极,我得到的回应只是一句“容我再考虑考虑”。这话叫我很不舒服,好像我是一个乞丐,求他施舍似的。
  大约一个星期后,他终于考虑好了,通过媒人透露了“阻挠”我们前进步伐的几个障碍:第一个是我家的老人太多了,既有父亲又有母亲,如果我能跟他们脱离关系那就好了;
  第二个是跟他相比我的收入太高,如果能够换个收入比他低的工作就好了;
  第三个是我的眼睛是单眼皮,如果……
  这个家伙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幽默感,因此我并不认为他在跟我玩幽默。他嫌我的眼睛是单眼皮这可以理解,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双眼皮比单眼皮好看;嫌我的收入比他高也可以理解,这是男人的自尊心在作怪,因为男人比女人收入低了,就会觉得没面子,腰杆就硬不起来;但他自己也有父母,为什么要嫌弃我的父母呢?后来我才明白:他是担心老人太多,到时候承担不了赡养的责任!
  我要达到他的要求,其实一点也不难:我的父母是有名的炒股大户,早就挣够了养老的钱;我要换个收入比他低的工作也很简单,因为水往低处流本来就比往高处流容易;我也可以马上把单眼皮换成双眼皮,要做的不过是花几个钱而已。
  但我要是按他的要求去做,我就是天底下最大的混账。我也决定混账一回。于是我对媒人说:“请你转告那个混蛋,如果他想娶我,也必须答应我三个条件:一是他的父母太少,居然只有一个父亲一个母亲,要是多一对就好了;二是他的收入没有我高,要是换一个收入超过我的工作就好了;三是他的眼睛居然是双眼皮,要是换成单眼皮就好了。
  这个信息一传过去,那家伙就急了,跑到我这里来承认错误,最后居然给我跪下了。
  这一跪让我对他彻底失望了,因为我最看不起这样的男人。于是我冷笑一声,又加了一个条件:“如果你要娶我,就先把骨头长硬了再说!”
  
  生意场“礼尚往来”
  文/祁萌
  
  春寒料峭,阿桶心里却有着火样的热情。对老黑的不卑不亢终究换来了不错的返点支持,虽说当初坚持年关不压货的底线最终还是被老黑突破,但谁又能说这不是一场完胜呢?
  “设立底线的目的是为了让老黑认为这是我们的底线,不让他突破,又怎么能证明他的能力嘛,你谈的这个结果已经很不错了。”听完大李饱含自责的汇报,阿桶连声安慰,表示自己对大李的工作结果已经非常满意。阿桶知道这个返点实在来之不易,给大李记功理所当然。
  “也许我再坚持坚持,结果能更好些。”大李口是心非。他当然知道,对这个结果大家皆大欢喜,但是想要使自己的成绩最大化,平铺直叙太过缺乏技术含量。大李在这里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谈判结果虽然好,但毕竟只有阿桶说好才是真的好。
  阿桶不傻,毕竟自己当年也有国企工作经验,这点小伎俩如何看不出来?可我阿桶并不官僚啊,你大李又何必呢?折腾走了大李,阿桶冲自己呵呵一笑。今天的日程表里没有安排反思企业文化的时间,兄弟公司才是主角。阿桶心里火样的热情全部由此而生。
  自从思普达与兄弟公司展开合作,阿桶对切入软件市场的欲望就没有消失过,只是如何切入阿桶还拿不准。与超想老黑的一番勾心斗角后,阿桶下定决心,留下了一份原本应该送进仓库的进货款……
  望着车窗外哆哆嗦嗦的路人,吹着暖风的阿桶有点幸灾乐祸。与阿杰约好的见面地点是离兄弟公司不远的星巴克。停车进店,阿杰已经等在那里,桌上是一杯几近见底的咖啡。
  对比了今年的冬天与往年冬天的诸多不同后,阿桶直奔主题:“现在我们互相推荐项目的合作方式,还是觉得比较肤浅,没有把软硬结合的优势完全地发挥出来。现在不是流行谈论硬件渠道软化和软件渠道硬化的趋势吗?我在考虑出资入股你的兄弟公司,今天约你出来主要想谈谈这件事。”
  阿杰的兄弟公司发展至今,软件产品已经基本成熟,但人力不济,缺的就是钱。几个月的合作下来,阿桶已经把兄弟公司的这点家底摸了个清清楚楚,再加上阿杰一直觊觎思普达在上海和江浙一带的客户关系,阿桶相信入股兄弟公司几乎没有悬念。
  事情果然像阿桶盘算的那样,阿杰积极响应。“好啊,你入股带动我的业务,我是求之不得啊。”阿杰爽快地答应着。阿杰心里早就盘算到了这一天,副总的头衔也已经为阿桶准备好了,但是阿杰要的不只是阿桶入股。
  思普达希望发展,靠分销和现在的集成业务规模速度也快不到哪去,阿杰能够感觉到阿桶入股自己公司的迫切心情,虽然阿桶一直保持着冷静的态度,可阿桶一步步推动两家合作的进程已经说明了问题。阿杰从创办公司发展到今天的小有名气也属不易,让阿桶就这么拿些钱出来,一次性买走自己的小半家产,阿杰还要打打自己的小算盘。
  “不管入股多少,副总的位子我给你准备好。”阿杰首先示好。
  “呵呵,合作发展,什么副总不副总的。”阿桶嘴里说着,心里却觉得好笑,仿佛收了一份自己看不上眼的礼物,偏又不得不说谢谢的心情。
  接下去,阿桶把对投入资金和占股比例的设想和阿杰大致谈了谈,阿杰这时倒不慌不忙了起来。
  “详细的金额和占股比例改天我们到公司再详细谈谈。桶哥,你有诚意,我这边这些应该不是问题。”
  “那当然。”阿桶又闻到阿杰的市井气。
  “另外,我想如果能够交叉持股的话就更好了。这样我这边就能够更好地配合思普达的业务了。”阿杰不紧不慢。
  “你是说入股思普达?”阿桶没想到阿杰还会来这一手,脸上的笑容受了刺激,义无反顾地缩回了心底。
  “干股也可以的,这样我也好在思普达挂个名,以后方便协调两个公司的业务。”
  听了这话,阿桶只觉得牙根一阵发痒。明明就是伸手要钱,却还堂而皇之地说什么协调业务。虽然阿桶投资和占股的比例都没有敲定,给阿杰点思普达的干股也不见得就吃什么亏,可原本是把手伸到别人的碗里抓饭吃,没想到别人也会把手伸到自己的碗里,没有一点心理准备的阿桶,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这个我倒是真没想过,不过这些就像你说的,都是细节问题,只要有诚意,都不是问题。”阿桶缓了缓劲,费力地喝下了一口香浓的卡布其诺。
  
  礼尚“网”来
  文/陈晓华
  
  网络,在如今这个时代早已渗透于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组成。自然的,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地借助于这个平台,从而逐渐发展成一种最便捷、新颖又方便的交际方式。
  做生意、谈意向,通过网络快速传递彼此之间的需求和想法;聊工作、排计划,通过网络将领导者的意图下达;交朋友、找爱人,通过网络搜寻到合意的对方……就这样,人们通过邮件、QQ、视频、论坛、博客等多种形式,传递并展现个性迥异的自我。
  在网络上无论运用哪种方式进行交流,仍然离不开现实生活里与人相处所需要的礼节、真诚和热情,你来我往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渐渐结识到很多友善、默契的朋友。
  当我们每天打开邮箱,收到朋友的信件时,不管是三言两语的问候,还是洋洋洒洒的倾诉,出于礼貌,我们都会及时回复,或感谢、或答复、或解释,不想因为忙碌或疏忽,而让他人误会我们冷漠。
  QQ上、MSN间,每当节日、假期,甚至我们的生日、纪念日,往往会收到无数朋友发过来的真挚祝福,简短的话语、缤纷的贺卡、美好的祝愿。尽管许多人我们并不认识,甚至从未谋面,哪怕远在地球的另一半,我们依然会在第一时间里感受到那份温暖。此时,欣喜的我们会立刻用感激的心情回馈对方一句谢意。
  无论是曾经热闹非凡的论坛,还是如今风靡普及的博客,许多人通过文字将自己展示在陌生人面前,却同时也因为文字聚拢到一批兴趣相同、性情相投的朋友。看帖回帖,看博留言,成为网络上人们交往、走近的基本要求。这样的你一言我一语,显露彼此之间的欣赏、赞美和喜欢,久了,文字背后的人仿佛跃然在眼前。
  当然,网络也如现实社会,充满着形形色色的人,其中不乏心胸狭隘、言行龌龊、心术不正之人。遇到这样的人,同样适合“来而不往非礼也”的为人准则。就如武侠小说中的过招,不轻易出手伤人,但如果他人试图伤及我们,也该能有防范避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本事。当然,这样的痛击不是通过相互谩骂、人身攻击来实现,有时,也可运用合理的网络技术,封杀或屏蔽那些无聊之人的骚扰。
  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完善,很多网上礼品公司应运而生,它们的存在和发展,正是基于人们情感交流、友情交往的需求。鲜花、礼品、食物,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内送到我们的手中,让我们在惊喜之余,不得不惊叹网络的神奇。
  因为网络,我们有了最新的“礼尚往来”的方式。可以让身处异乡的我们及时感觉到对方的真诚与关心,在我们无助、无奈、无聊的时候可以通过电脑,将我们的心情借助文字、语言,向朋友们倾吐、宣泄,从他们那里我们可以得到需要的关心、体贴和安慰!网络,让我们的心靠得更近,礼就在这样的虚拟空间中,得到落实和体现!
  
  给上司送礼
  文/惠芬
  
  员工送礼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感谢上司对自己的关照。最强烈的目的是和上司加深感情,其次是想讨好上司。讨好和加深感情本质的区别是,一个为了短期的索取,另一个是为了长远的并肩作战。
  选择不送礼的员工普遍认为,给上司送礼会让人觉得你有所图,也会让同事看不起。还有人认为,给上司送礼会降低自己的身份,有才能的人是不需要以送礼来沟通感情的,如果上司欣赏你,不会因为你送礼与否而改变。
  其实向上司送礼加强感情沟通,与诚实、正直、勤劳的人品并不冲突,送礼并不代表无能。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送礼本身无妨,但要避免唐突地送大礼给上司,否则会让上司心生疑惑,觉得你有事相求,感谢就是感谢,心意到就好,再重的礼物也不能取代你的才能。
  大部分上司都不愿意接受员工的礼物,尤其是较为贵重的礼物,也有很多上司认为上司和员工之间就是朋友关系,朋友之间赠送礼物无可厚非;少部分上司明知道员工有事相求,也坦然收受礼物替人办事。
  如果员工真的想和上司沟通感情,一个问候电话、一条祝福短信,甚至是一张诙谐的字条、一封有趣的E-mail,都可以让上司体察到你的用心。“礼品”重在“礼”而不在于“品”。
  面对员工双手奉上的礼物,上司碍于情面,不得不收。聪明的上司为了避免“受贿”之嫌,找个机会可以把礼物变相的还回去。
  事实上,上司和员工的关系是靠工作而不是靠礼物维系的。如果收了员工的重礼,在以后的工作中就难免会碰到一些尴尬。比如,当上司训斥员工时,员工就会产生怨恨,觉得上司收了礼还这样对他,真是不通人情。如果这种情绪蔓延,对公司的长久发展极为不利。
  中国人送礼,讲究“礼轻情意重”。在上海,价格在一二百元的礼物最受员工欢迎,同时也是上司最容易接受的价格范围。最好的不一定是最贵的。在一二百元范围内的礼物,不会让上司有“欠债”的感觉。感情要重于礼物本身,反之则显得市侩。超过一千元的礼物,则是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特意为上司准备的了。
  
  异域
  日本,没完没了的人情
  文/阿弢
  
  晚间,门铃响了。跑去看,开了门,是对门邻居太太带着她的小尾巴站在门口,点头鞠躬寒暄客套,递给我一个装着几个大红苹果的纸袋子,说是老家长野县寄来的,给我们尝尝。我也客气一番后点头鞠躬接过来。关上门心想:这算是完成了又一次礼尚往来。
  日本有个习俗:搬家时要携小礼物拜访新住所的左邻右舍,打招呼寒暄一番。今后大家同一个大屋檐下请多关照云云。礼物一般比较简单:毛巾,手绢,香皂,小点心等等。
  对门搬来时全家三口郑重其事地过来,再三鞠躬说搬家动静大,孩子虽小哭声颇大等等请多包涵送了一盒伊势丹包装的点心,很精致漂亮。点心吃完盒子被我用来装了常备药。上次回国带回一些徐福记凤梨酥和德芙巧克力送了过去。这不,人家又惦记着给我还礼来了。顺便说说那孩子吧,每次看到她就会有一些小动物跃然在我脑子里:小仓鼠,小蚂蚁,小蚊子,小麻雀——那孩子长的是又小又矮,可麻雀虽小人家也五脏俱全。这两岁小丫头哭起来那叫个撕心裂肺呦,哭声的末梢儿还带着尖啸。以至于每次听见她哭就能回味起那盒上好的点心;每次找药拿出盒子感觉装的全是那孩子让人寒颤的哭。
  日本人在学习贯彻“礼记”上似乎比我们中国人来得更鲜明,更彻底,更立竿见影。
  小打小闹的送与还,比如你送我两根葱啊,我会还你三颗蒜;你送过来几只橘子我送过去几个梨;邻里关系密切的主妇们你端来一碟家常菜,我就拎去一袋家乡特产,不亦乐乎。
  参加婚礼葬礼,送上红包白包,礼毕人散大家伙肯定会带着回赠礼物回家的。情人节这样一个诉诸情意的日子,在日本也被演绎成送礼大战。Valentine's Day女孩子送男孩子巧克力,又繁衍出一个White Day(3月14日)再由男孩子还礼给女孩子们。
  每年的年中和岁末有约定俗成的送礼时节分别叫做“御中元”和“御岁暮”,送礼给亲朋好友和恩惠于己的人。这两个时期,各大小商场,超市,便利店都会准备好五花八门的礼盒,送礼还礼的人只需付钱、选礼物、指定地点,其余事情就由运输业者在指定日子送“人情”上门。
  一年一度元旦贺卡更是你寄给我我寄给你年年互相寄赠,无论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还是远隔天涯海角的,相互赠送着思念和祝福。也是送与还得不亦乐乎。我上班的公司每年的年末会给每人发一张本部属人员住址薄以便互相谨贺新年。
  有次在车站等人,看着眼前两个日本老太太道别。
  穿素色和服老太太:今天您辛苦了,还特意送到车站,太谢谢了。一个鞠躬。
  穿大花和服老太太:应该的,应该的。您也辛苦了,谢谢!一个鞠躬。
  素色和服老太太:天冷了注意身体!再见!一个鞠躬。
  大花和服老太太:您也注意啊,再见!一个鞠躬。
  素色老太太:请回吧,下次我再来。一个鞠躬。
  大花老太太:您慢走,我等着您。一个鞠躬。
  素老太一个鞠躬……
  花老太一个鞠躬……
  我站那看得有兴趣,干脆数起来,素老太太鞠了7个躬,花老太太鞠8个躬,几乎都是90度。还不算我没有开数的前几个鞠躬和分手走远后的连连鞠躬,心下感慨这里真是礼仪之邦啊。渐渐的我也深受感染入乡随俗,现在无论在公司还是公共场所认识不认识,人家深深鞠躬咱就微微还礼,决不落下。
  以前的房东先生是一所大学的历史教授,去前苏联和美国留过学。大概我是他的第一个外国人房客,教授很健谈也很有兴致,每次看到我们夫妇都会叫住聊一会,说一些中日美苏习俗文化什么的。房东太太年轻时候一定是一个大美人,虽然快80了风韵犹存,穿着打扮得十分讲究,尤其是化妆,一丝不苟不分外出与否。有一次我晚上出去在院子里碰到她,她穿着睡衣,看见我连连道歉:“不好意思穿这样就出来,太失礼了!”说完就往回跑。
  我作为新房客去他们家寒暄招呼,带去了精品中国茶叶。这下就拉开了礼尚往来的大幕,当天房东太太跑上来说“过意不去”,送我一盒“文明堂”蛋糕。又过了几天给孩子买了两件小衣服。这回轮到我们也过意不去了,回国带回全聚德烤鸭送过去。于是,房东太太在门口碰到我不是给一盒点心就是给几个时令水果,几乎不让我空手通过。每年元旦,老太太都会上门给孩子压岁钱。夫君最不善于与人交往,送礼还礼自然由我“冲锋陷阵”。他还是觉着这样下去很麻烦,说我:你们冤冤相送何时了?让我以后躲着点,送也不要。我实在不知道怎样回绝,索性当作是交流,你送我还,有益无害。他则经常在出门事先侦查一番:“房东不在,快,快走!”
  一个常在一起玩的朋友生孩子了,我们几个人商量送礼以示祝贺。其中一个日本人对我说:“不能送的让人家有心理负担,所以我选择买一包婴儿纸尿布。”
  生活小细节人生大智慧,于是明白了在这儿送礼,既要表达心意还不能让人感到收到了压力总惦记着还礼。换句话说,既要为自己着想也要替对方考虑。
  对处事谨慎为人细致又讲究礼貌的日本人来说,来而无往欠人情的确是非常巨大的负担。
  我就琢磨,为何在日本的住宅街上成天整晚的总也见不着个人呢?是否他们也是在避免着来而无往或者是往而不来?因为不定谁还欠谁的情呢,见了面这位又得说一箩筐感谢的话,那位还得搜肠刮肚地想是否上次人家给了一把菠菜咱还没道谢?所以,都不出去,咱们老死不相见,也就谈不上非礼也了。抑或正是这样相互总欠着没完没了的人情,邻里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乃至整个国家的社会文明才更为和谐吧。
  这个世界,如果谁也不欠谁的人情了,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其他文献
“钝感力”一词由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发明,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抽丝剥茧,检视之下,其实“钝感力”并非太阳底下的新鲜概念,而是“难得糊涂”、“四两拨千斤”、“阿Q式的自我消解”等中式哲学相加所产生的一种人生哲学,是一种有力的智商、情商和职商。  由于它的现世意义,“钝感力”如今已成为一个时尚流行词汇。在情感
期刊
《叶问》宣传的旗号是贺岁功夫片,名副其实。前半部分剧情轻松的时候,幽默搞笑十分巧妙;后半部分谈及爱国,功夫的地位举足轻重。甄子丹的名字总是跟武打、功夫联系在一起。成龙、李连杰投身慈善之后,甄子丹自然而然成了继任的功夫明星。《叶问》里,他扮演的,用时下最流行的话来讲,就是一个宅男:一个听老婆话的宅男,一个谦卑不张扬的宅男,一个爱国的宅男。  《快乐大本营》作为影片的媒体支持,做的一期《叶问》专题,邀
期刊
汶川地震发生后,心理干预、心理咨询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某主持人抑郁,某企业家跳楼自杀……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现今在国内心理咨询仍是个新兴行业,一般人眼中还有不少神秘色彩,心理咨询师能否拯救人们日益脆弱的心灵,我们拭目以待。      体验    陌生人的温暖  文/小亲    我盯着天花板上那块污迹已经有半个多小时了,我躺在沙发上,几乎没有动过姿势,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我都恍
期刊
婚姻是神圣的,正因如此,举办一个盛大的婚礼成为人们的梦想,故而要广邀亲朋,见证这一人生最重要的时刻。     可是时代变了,真的变了。     以前只有明星的婚姻状况才扑朔迷离,而当下都市里有很多已婚男女,无论在职场还是社交场合,对自己的婚姻状况要么秘而不宣,要么矢口否认。他们的无名指上没有戒指,从未在公开场合提及过自己的另一半,仍然像单身贵族一样热衷社交。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人称“隐婚族”。   
期刊
在金融危机的萧瑟寒风中,多伦五周年展览如期举行,吸引了不少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艺术家、艺术评论家的积极参与,成为海上一道风景。当代艺术因为前几年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而越来越受到关注,对它种种的看法,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于是,我们邀请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的执行馆长陈九,馆长助理卢星和画家、评论家、策展人吴晨荣先生一起来谈谈。话题就从“多伦”五周年说起。    袁:多伦现代美术馆的建立,在五年
期刊
与陈巨源先生相识已有20个年头了,对于一直沉湎于绘画创作的他来讲,走上艺术这条路是要从孩提时算起的。青年时,他已成为编辑和画家。之后的几十年里,与一批同道中人积极倡导并参与了当时民间一系列的艺术活动,成为创新的代表人物之一;又在水彩、油画、水墨各领域多有涉及,成为一位海上不可多得的“杂家”。这样随心的自由状态一直“玩”到了今天也没有丝毫的动摇。对于这样一个人来讲,无论对错、无论藏否,或许从他的经历
期刊
2006年2月1日,聂先生和王女士在登记部门登记结婚,婚后,两人为了爱情的长久签下一份《夫妻忠实协议》,双方约定:    1、男女双方必须相互忠实,相互尊重,不得与配偶以外的人发生不正当关系;婚后如因男方违背忠实义务导致解除婚姻关系,须向女方给付违约金8万元人民币;  2、女方现有怀孕在身,如婚后男方要求女方将孩子引产,或者男方的其他原因导致女方因身孕造成身体和心灵伤害,男方须向女方支付8万元赔偿
期刊
IT GIRL这种老生常谈的字眼啊……  都是由一只怀表引发的,太喜欢Alexa Chung戴着它的模样。  金色怀表与春天,听起来就很有意思。  以下是四位IT GIRL的打扮归类,新季,诸位也来搞个新行头吧。    Alexa Chung    当然,Alexa Chung红了一年半载了。    虽然所有的IT GIRL都是死瘦子,但我们仍然矢志不渝地观看她们各种穿戴,并热心模仿。有声音建议T
期刊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1月份我国汽车销售61.05万辆,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业内人士认为1月份汽车销量环比增长7.74%,是受到国家对1.6L(含1.6L)以下小排量车型购置税减半征收所导致,但是这个减免的幅度和车型的范围与人们的预期“1.0以下免购置税,1.0以上实行梯度征税”的预期仍然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月份的销量下降了7.77%。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汽
期刊
虽然人们买房子就像买股票,买涨不买跌,但与股票不同的是,房子可是生活必需品,所以该出手时还只能够出手,一方面现在房市低迷,倒也正是砍价的好时机,另一方面国家为了拉动内需,不仅降了贷款利率,而且还出台一些优惠的税费政策,减少了买房的交易成本,对于买房者来说,消费环境也改善很多。  但是对于大部分买房者来说,能够全额付款的毕竟是少数,因此少不了得向银行贷款,那么在目前的情况下,应该如何来贷款,如何来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