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7月7日上午,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贯通仪式在西人工岛隧道入口处举行,阳光、音乐、彩旗、礼炮,一切都恰如其分。仪式现场人头攒动,众多工作人员和国内外媒体见证了这一荣光时刻。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贯通的消息一出,顿时轰动海内外,引来万众瞩目。
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香港特区政府为振兴香港经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认为有必要尽快建设连接港珠澳三地的跨海陆路通道,于是,修建港珠澳跨海大桥的建议被重新提上日程。2003年,港珠澳大桥的筹备工作正式开始,到2009年年底,港珠澳大桥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
港珠澳大桥工程包括三个部分:海中桥隧(桥梁隧道)主体工程,港珠澳三地口岸,以及三地的连接线建设。其中,主体工程由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和长达22.9公里的桥梁工程组成,隧道两端建有东、西两个人工岛,两个人工岛隔海相对,中间海浪翻飞,气势壮阔。据资料显示,港珠澳大桥的桥体部分能抗16级台风、8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与目前国内跨海大桥的普遍使用寿命相比,足足多了20年。
驾车从珠海口岸驶出,经过以“中国结”桥塔造型、寓意粤港澳三地共结同心的青州桥,再行驶一段距离,到达西人工岛。从西人工岛开始,港珠澳大桥进入海底隧道段,海底隧道全长6.7公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埋入海底最深(最深处近50米)的沉管隧道,也是使用寿命最长、綜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世所罕见。如果从高空俯视,在桥面上行驶至隧道口的车辆,仿佛从海平面上凭空消失,一段时间后,又从茫茫大海的另一端惊艳出现。
不过,建造人工岛并非易事,既要为珠江口预留巨轮通行航道,又要保护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采用传统抛石填海的方法,不仅工期长,而且会影响伶仃岛航道的正常通航,安全风险也高。 直到一个新的构想出现在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林鸣的脑海中——用大直径钢圆筒围人工岛,这个难题才有了进一步突破。据岛隧工程项目副总经理刘晓东回忆,在新方案提出后,团队花了大半年时间做方案、设计、论证、实验,项目部还请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王汝凯,让他同时做钢圆筒建岛不成立的反向研究。经过3个月细致、反复的研究,专家们达成共识,大圆筒快速成岛的施工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2011年5月15日,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首个钢桶下沉,这个钢桶直径22米、高41米、重达450吨,钢桶全部打下后,作业人员将内部的海水抽干,填入200万立方米的沙子,夯实压紧,形成人工岛的建筑基础。首个钢桶顺利下沉至设计位置,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工程正式实施。两个人工岛建设共用了120个钢筒,钢筒最高50.5米,相当于一栋大楼的高度。2011年12月7日,随着最后一个钢筒沉入东人工岛海底,为期近7个月的东、西人工岛围护工作完美收官,顺利实现了双岛“当年动工、当年成岛”的最初构想。
史无前例的“深海穿针”自主攻关赢得国际认可
“从技术难度和施工难度上来说,整个大桥的核心部位是岛隧,岛隧的核心是隧道,隧道的核心则是最终接头。”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I工区常务副经理孟凡利如是说。
参与岛隧工程的人员都记得,港珠澳大桥的第一根海底沉管(E1)是从2013年5月2日开始安装的。那天,首节沉管在8艘大马力拖轮和2艘特制安装船的拖运下,从珠海牛头岛开始浮运,3日凌晨,顺利运抵西人工岛岛头。5月6日,E1沉管安装成功,人们将此举称为“深海初吻”。7月30日,首个标准管节(E3)浮运、安装圆满成功……此后4年,30节沉管陆续在平均40米深的海底实现精准对接。
在E11~E15沉管安装前夕,考虑到安装管节位置处于伶仃主航道区,深槽的水流变化加上台风、洪汛、通航等多重因素,加大了沉管的安装难度和风险,为此,团队专门展开了对深水深槽区沉管施工技术的攻关。不得不提到的是,E15沉管安装历时156天,经过“三次浮运、两次回拖”,建设团队终于攻克各种难题,成功安装管节。
大桥建造之初,三地政府即希望大桥能够便捷港澳及珠江兩岸之间的交通联系,挖掘珠江西岸的发展潜力,同时拓展三地的经济发展空间。大桥建成以后,从香港到珠海的交通时间已由水路1小时以上、陆路3小时以上,缩短至30分钟以内,形成了粤港澳三地“一小时经济生活圈”,这对珠江两岸的发展,以及港澳地区的持续繁荣稳定都将带来积极作用。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贯通的消息一出,顿时轰动海内外,引来万众瞩目。
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香港特区政府为振兴香港经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认为有必要尽快建设连接港珠澳三地的跨海陆路通道,于是,修建港珠澳跨海大桥的建议被重新提上日程。2003年,港珠澳大桥的筹备工作正式开始,到2009年年底,港珠澳大桥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
港珠澳大桥工程包括三个部分:海中桥隧(桥梁隧道)主体工程,港珠澳三地口岸,以及三地的连接线建设。其中,主体工程由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和长达22.9公里的桥梁工程组成,隧道两端建有东、西两个人工岛,两个人工岛隔海相对,中间海浪翻飞,气势壮阔。据资料显示,港珠澳大桥的桥体部分能抗16级台风、8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与目前国内跨海大桥的普遍使用寿命相比,足足多了20年。
驾车从珠海口岸驶出,经过以“中国结”桥塔造型、寓意粤港澳三地共结同心的青州桥,再行驶一段距离,到达西人工岛。从西人工岛开始,港珠澳大桥进入海底隧道段,海底隧道全长6.7公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埋入海底最深(最深处近50米)的沉管隧道,也是使用寿命最长、綜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世所罕见。如果从高空俯视,在桥面上行驶至隧道口的车辆,仿佛从海平面上凭空消失,一段时间后,又从茫茫大海的另一端惊艳出现。
不过,建造人工岛并非易事,既要为珠江口预留巨轮通行航道,又要保护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采用传统抛石填海的方法,不仅工期长,而且会影响伶仃岛航道的正常通航,安全风险也高。 直到一个新的构想出现在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林鸣的脑海中——用大直径钢圆筒围人工岛,这个难题才有了进一步突破。据岛隧工程项目副总经理刘晓东回忆,在新方案提出后,团队花了大半年时间做方案、设计、论证、实验,项目部还请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王汝凯,让他同时做钢圆筒建岛不成立的反向研究。经过3个月细致、反复的研究,专家们达成共识,大圆筒快速成岛的施工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2011年5月15日,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首个钢桶下沉,这个钢桶直径22米、高41米、重达450吨,钢桶全部打下后,作业人员将内部的海水抽干,填入200万立方米的沙子,夯实压紧,形成人工岛的建筑基础。首个钢桶顺利下沉至设计位置,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工程正式实施。两个人工岛建设共用了120个钢筒,钢筒最高50.5米,相当于一栋大楼的高度。2011年12月7日,随着最后一个钢筒沉入东人工岛海底,为期近7个月的东、西人工岛围护工作完美收官,顺利实现了双岛“当年动工、当年成岛”的最初构想。
史无前例的“深海穿针”自主攻关赢得国际认可
“从技术难度和施工难度上来说,整个大桥的核心部位是岛隧,岛隧的核心是隧道,隧道的核心则是最终接头。”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I工区常务副经理孟凡利如是说。
参与岛隧工程的人员都记得,港珠澳大桥的第一根海底沉管(E1)是从2013年5月2日开始安装的。那天,首节沉管在8艘大马力拖轮和2艘特制安装船的拖运下,从珠海牛头岛开始浮运,3日凌晨,顺利运抵西人工岛岛头。5月6日,E1沉管安装成功,人们将此举称为“深海初吻”。7月30日,首个标准管节(E3)浮运、安装圆满成功……此后4年,30节沉管陆续在平均40米深的海底实现精准对接。
在E11~E15沉管安装前夕,考虑到安装管节位置处于伶仃主航道区,深槽的水流变化加上台风、洪汛、通航等多重因素,加大了沉管的安装难度和风险,为此,团队专门展开了对深水深槽区沉管施工技术的攻关。不得不提到的是,E15沉管安装历时156天,经过“三次浮运、两次回拖”,建设团队终于攻克各种难题,成功安装管节。
大桥建造之初,三地政府即希望大桥能够便捷港澳及珠江兩岸之间的交通联系,挖掘珠江西岸的发展潜力,同时拓展三地的经济发展空间。大桥建成以后,从香港到珠海的交通时间已由水路1小时以上、陆路3小时以上,缩短至30分钟以内,形成了粤港澳三地“一小时经济生活圈”,这对珠江两岸的发展,以及港澳地区的持续繁荣稳定都将带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