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梦”的铸就到幻灭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ian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籍爱尔兰作家弗兰克.麦考特的三部自传体小说《安琪拉的灰烬》、《就是这儿》和《教书匠》完整地的描述了他的一生,一个外来移民的奋斗历程生动地跃然纸上。论文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探讨“美国梦”从“筑梦”到“逐梦圆梦”再到“幻灭”的完整历程。
  关键词:弗兰克.麦考特;美国梦;筑梦;逐梦;圆梦;幻灭
  美籍爱尔兰作家弗兰克.麦考特在晚年时期撰写的三部自传小说《安琪拉的灰烬》、《就是这儿》和《教书匠》完整地的描述了他的一生,从他的悲惨童年到奋斗血泪史再到成功的事业生涯。其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更让读者耳目一新,将读者带入了作者的自我世界中,让读者如身历其境般感受到了他童年的凄惨、奋斗的辛酸和成功的喜悦。乍眼一看,一个外来移民通过自己的奋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改变了自己之前穷困潦倒的生活,这正是一个圆满“美国梦”的真实写照,仿佛是专为美国这个自由之地所作的代言。细细品读,作者在作品中的某些遣词造句却并不尽然彰显了实现了所谓的“美国梦”的喜悦。本文试从弗兰克的自传三部曲切入,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来探讨“美国梦”从“筑梦”到“逐梦圆梦”再到“幻灭”的历程。
  一、“美国梦”概述
  “美国梦”这一观点早在欧洲移民早期就被提出,其含义是只要在美国就可以通过自己勤劳的奋斗和努力的工作终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过上较为富裕的生活或者成为上流人士。美国于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中宣扬“人人生而平等”的真理,并标明每个人皆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自此,“人人生而平等”作为美国的立国原则,作为人们的理想和信念,开始吸引着众多外来者来到这片土地上,希望通过自己的奋斗以实现梦想。“美国梦”由此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自1776年以来,世世代代的美国人都深信不疑,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两百年来,美国梦”一直激励着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来到这片土地创造自己的价值,美国也因此成为全球成功人士的摇篮”[1]。
  从《安吉拉的灰烬》到《就是这儿》,体现了作者追寻美国梦、实现美国梦的奋斗历程,最终当上教师即可看作是作者成功实现了美国梦;但在《教书匠》一书中可以随处看到作者对“美国图式、美国模式或者说是美国框架的麦考特式概述”[2],并不如之前作者想象般美好,也不如我们想象般自由,表现出美国梦的破灭。
  二、筑梦之旅
  麦考特的筑梦之旅始于父辈们美国梦的破灭。这是在麦考特第一部自传体小说《安琪拉的灰烬》中所提及的内容。父辈们追寻的美国梦虽然未能实现,但是那个时期对美国的普遍向往及父辈们经常所谈及的充满希望和自由的美国使得麦考特对美国梦仍然深深向往,这种吸引力一直在指引着他不断地追寻。麦考特的父亲马拉奇最初为躲避追杀从爱尔兰逃到了美国,那时的美国是一个没有战争并被誉为是一个自由的国度。他希望能够在这个充满着无限希望的宽容国度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然而一个从爱尔兰逃亡出来的人是以一个难民的身份来到美国,来到美国依然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努力并不能使他摆脱社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马拉奇酷爱酗酒,不顾妻子孩子常年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这无疑进一步催化了他的失败命运。麦考特的母亲安琪拉则是因为在爱尔兰找不到工作,外婆建议她去美国。而外婆的一席话则一语道出普遍人所追寻着的“美国梦”:“你一点用都没有,为什么不去美国呢?各种各样的废物在那都能找到位置。”[3]麦考特的父母在纽约相遇,结婚。但是父亲常年酗酒、失业,没有生活来源,母亲虽然坚强,但是带着几个孩子也渐渐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落魄的马拉奇只得携妻儿回到了爱尔兰,这体现了麦考特父母美国梦的破灭。
  麦考特于1930年生于美国纽约,四岁时随父母回到爱尔兰,长于爱尔兰贫民窟,十九岁重回美国。之前麦考特虽然只在美国仅仅呆了四年,但是对美国的向往从那时就开始在心中埋下种子,向往着这里的自由和希望。这种向往帮助他不断地向现实发出反抗,力求挣脱出身给他带来的种种羁绊。他一次次地从打击和失败中爬起,在挫折中找寻着自我,生活中的一些微乎其微的胜利中不断地增强着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父亲的酗酒和无所事事虽然让这个本就贫困不堪的家庭雪上加霜,饥饿让麦考特年幼的弟妹不幸夭折,但是在最初也并未对父亲产生憎恶和怨恨。和父亲度过的美好时光激起他心中的父爱,在心中不断地给予他温暖和安慰。但是这种感情最终也止于父亲的酗酒和对家人的不闻不顾。麦考特从此意识到父亲不可能挽救一家人于饥饿中,要想改变,只有自己努力,特别是作为家中最年长的男孩,更要帮助母亲承担起家中的责任和担子。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帮助母亲分担责任他也希望通过劳动存期一部分钱离开利默里克,到美国寻求一种自己向往已久的新生活,即追寻自己心中的那个“美国梦”,“美国梦”从此在他心中筑巢而居。十九岁那年,麦考特终于攒够了去美国的船票钱,来到了这片他向往已久的自由与希望之地,这是对他而言既陌生又熟悉的出生地。作品中的最后一句话“是的,就是这里了!”正是说明这就是麦考特逐梦之旅的起航点。
  三、逐梦圆梦之旅
  十九岁,麦考特重新回到他的出生地纽约,开始他的逐梦之旅。麦考特第二部自传体小说《就是这儿》中所主要涉及的内容正是麦考特来到纽约之后的经历。小时候耳濡目染,母亲又常对他说的这里就是他们的梦。如今,来到这里,似乎梦想已经实现了,对他而言,这就是梦想的起航点。他常常想象着和自己的弟弟们分享这个令他们每个人都嫉妒得发狂的梦想。
  纽约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这里是他的出生地,四岁时被父母带回了爱尔兰,十九岁时怀揣着梦想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当船只刚驶进纽约港口时,当这个城市刚刚印入他的眼帘时,摩天大楼却让这个那么渴望来到这里的年轻人望而生畏,另外一些他从未见过的东西也同样令他不知所措。他“脸上长满丘疹,说话带有口音,不知道什么是汉堡包,分不清浴室地垫和毛巾”[4]……这是他在纽约度过的第一个晚上,真是尴尬百般,洋相百出。在同船来的神甫的帮助下,他成为打扫垃圾和清理马桶的酒店勤杂工,终于可以自己养活自己。然而热爱读书的他,异常羡慕进出地铁的大学生,手拿着大学里的课本,似乎路过的每一个人都会对此羡慕不已,然后说道:“看啊,他/她是大学生;还有拥有教堂尖塔却没有新教徒的十字架的大学校园,男孩女孩手拿着书漫步于校园中,神圣而自由;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吸引着他。后来,他当过兵,还做过码头工人、打字员,做过很多零工,然而他把自己的闲暇时间都用来到公众图书馆读书,终于有一天,纽约大学的校门向他敞开。一九五七年,他完成了纽约大学的学位课程,并于同年秋天通过了教育委员会指教高中英语的考试。之后麦考特在纽约市一所享有盛名的公立中学从事写作教学三十余年。   一个爱尔兰的移民,十九岁只身来到美国纽约,面对陌生的一切,始终不忘初心,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一步步向自己的目标靠近,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终于在他梦寐以求的土地上扎下根来,成为一名令人尊敬的教师。美国纽约之行便成为他的逐梦和圆梦之旅。
  四、梦的幻灭
  一个出生并不好的爱尔兰移民只身来到美国,最终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麦考特的经历似乎理所应当地成为一个典型的美国梦样板。麦考特的第三部小说《教书匠》讲述的是他从教以后的经历,也被很多学者认为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成功故事。麦考特在该书中以教师的酸甜苦辣同世人一同分享了一名教师所经历的林林种种。麦考特独特的生活经历让他成为一名与众不同的教师,他的故事就是他教学魅力的来源。但是在《教书匠》一书中,作者除了解读自己的教师身份、讲述了自己的教师经历,还对美国图式、美国模式或者说是美国框架进行了叙述,而且这种叙述随处可见。如:
  我们做的就是出生、上学、度假、恋爱或诸如此类的,毕业、赶上某个行当、结婚、生三个孩子,如您所言,考试只得两分,送孩子上学、和人口中的百分之五十一样离婚、变胖、第一次心脏病发作、退休、死。[5]
  这样的美国图式在书中多次出现。在这样的叙述中,作者的语言充满了讽刺意味,批判了美国模式的无奈,实则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奈。进一步来讲,这则是对之前美国印象的颠覆:美国并非是一个完全自由的国度,在这里人们也有很多无奈,也会有无助的时候。
  此外,麦考特还在《教书匠》一书的叙述中“打破了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形象”[2]:
  教学的地位在各种专业中可属楼下的女佣,他们进出只有走边门,或从后门绕……
  ……报纸会问你,一个微不足道的教师,关于教育的看法。这会成为大新闻:
  有人问教师关于教育的看法。这会成为大新闻:有人问教师关于教育的看法。
  哇噢,你会上电视。[5]
  麦考特试图通过这一段叙述说明教师在当时的社会来讲并不是具有权威和地位的人士,麦考特将教师比作“楼下的女佣”,只能“走边门”,“从后门绕”,可想而知教师的地位何在呢?如果报纸问及一名教师关于教育的看法,这就会成为一则大新闻,人们实则很少在意教师对教育的看法,虽然教师本身是最有权和资格来谈论教育的人,但是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们却基本没有话语权。
  五、结语
  麦考特的悲惨童年让我们为之深表同情,但他不挠的奋斗历程又让我们深深感动,感染着万千读者为他的精神赞叹不已。我们常把作为爱尔兰移民的他看作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圆梦者,但是他的自传三部曲中所折射出的不仅仅只是“圆梦”那么简单。他的故事是一个完整的历程,爱尔兰“筑梦”,美国“逐梦”,受了高等教育,当上教师,似乎已然“圆梦”。然而本该受人尊敬的教师却拥有如同女佣一般的地位,本该在教育上最具发言权的教师却完全没有话语权,这个“典型的美国梦”还是“典型的美国梦”吗?麦考特的自传三部曲正是通过他的亲身经历在诉讲“美国梦”从“筑梦”到“逐梦圆梦”再到“幻灭”的历程。
  参考文献:
  [1]美国梦[EB/OL].http://baike.baidu.com/subview/77925/ 5047225.htm
  [2]李战子.弗兰克.麦考特自传《教书匠》的话语与身份[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04).
  [3]弗兰克.麦考特.安琪拉的灰烬[M].路文彬,译.海南出版社,2006.
  [4]弗兰克.麦考特.就是这儿[M].张敏,译.南海出版公司,2010.
  [5] McCourt F. Teacher Man [M]. New York: Scribner, 2005.
其他文献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散文实绩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文如其人,朱自清的散文清新细腻秀美,郁达夫语说:“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它成功地写出了独具特色的亲子之爱,每每读之,眼热泪流,深深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陶冶了人们高尚的情操。  全文的事情很简单:1917年冬天,正在北京念书的朱自清,因为祖母去世,便赶到徐州,与在那里谋生的父亲一同回
期刊
摘 要:阎连科是当代中国文坛最受瞩目的作家之一。他在文坛起步较早,却大器晚成。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小说《年月日》《日光流年》等作品的推出,才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他的小说《炸裂志》以“神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直面改革开放以来的“内真实”,开辟出一条批判现实的新路径。本文以《炸裂志》为例,分别从题材、形式、及其理论主张三方面,探讨阎连科小说的新尝试,及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神实主义;内真实;
期刊
摘 要:美国二战小说家詹姆斯·琼斯在小说《从这里到永恒》中,通过三种女性形象的刻画,凸显同受战争影响的女性,如何对士兵心理创伤的慰藉和精神救赎的作用。  关键词:《从这里到永恒》;二战;女性  战争本是男性主宰的世界,当这个单一的世界充满社会与自我、理性与感性的冲突时,男性世界外的女性却发挥了最好的人文关怀的作用。美国二战小说家琼斯笔下的女性并不是暴行和性别冲突中的牺牲品,在《从这里到永恒》中,她
期刊
【摘要】胡琴作为戏曲音乐的代表乐器,在戏曲伴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戏曲作为综合性的艺术,音乐的丰富性与各地的民间文化密不可分,所以,主弦作为戏曲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代表着各地的特色文化。本文关注各地戏曲剧种使用的主弦,探讨具有鲜明地方性特色的主弦在戏曲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戏曲; 胡琴;主弦 ;地方化  【中图分类号】J632.2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是方方新写实小说的代表,小说中农村青年涂自强的奋斗悲剧触人心弦、引人深思。小说以独特的叙事策略带来了悲剧效果、鲜明的人物塑造引发了对人性的思考,并蕴含着明显的存在主义意味。小说揭示了世间百相,反映了时代症候,表现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困境和人性枷锁。  关键词:方方;《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生存;人性  方方的中篇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叙述了出身贫寒的涂自强考上大学后勤
期刊
摘 要:古希腊神话里有关“俄狄浦斯”的神话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时期,其中诸多形象在此神话中的意义和作用都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但是有关污染和清洁的问题的展现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本文引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有关污染和清洁的理论,分别从斯芬克斯之谜、杀父娶母和俄狄浦斯本身三个层次探讨俄狄浦斯充满悖谬性的人生。  关键词:污染;清洁;悖谬性;俄狄浦斯  《俄狄浦斯王》中不只一次的出现了污染和清洁
期刊
摘 要: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极花》讲诉了女主人公胡蝶被拐卖的故事,但是这又不仅仅只是一个拐卖妇女的故事,它关涉到女性作为弱势群体的问题,现在农村中的“光棍”问题,如何抚平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裂痕的问题,以及农村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等等。作者怀着“理解之同情”期望,想要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建立某种对话的可能性,使得农村和城市得以在中国永驻。  关键词:农村;极花;男女平等;光棍;城乡不平衡;新生  贾平凹
期刊
摘 要:《爱与死》是武者小路实笃在1939年以其人气小说《友情》为原型再创作的小说。《友情》和《爱与死》两部小说的情节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友情》的女主人公杉子得到了爱情,《爱与死》的女主人公夏子却因为流感而死。相似的情节,为什么杉子能得到爱情而夏子只能抱病而逝呢?本文结合当时日本的女性解放运动及夏子行为表现,分析造成夏子死亡的根本原因,探寻女性的自我意识与其生死的关系。  关键词:爱;女性解放运
期刊
摘 要:芥川龙之介早期的短篇小说《鼻子》被认为是他的出世作。本论文通过梳理其创作背景、对古典文学和俄国文学的受容和“鼻子”本身的象征意义,进而分析芥川笔下的“鼻”意象和潜藏在心中的“鼻”意识,以此说明芥川选择“鼻子”作为小说主题的深层原因——揭露资本主义上升期种种不公的社会现实,批判男权中心主义。  关键词:鼻;男权;批判意识;象征  日本近代文学巨匠芥川龙之介在其短暂的作家生涯中创作了无数脍炙人
期刊
摘 要:本文采用女性批评的方法解读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通过分析作品中的性别歧视,作者对羊脂球形象的歪曲,以及作者笔下女性的附属地位。揭示男权主义对女性的压迫,呼吁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羊脂球》;女性批评;女性意识;男权主义  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于1880年凭借《羊脂球》一举成名,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以羊脂球的遭遇为线索展开叙述。羊脂球和一些上等社会的有产者以及两个修女乘坐同一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