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环境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使得网络信息传播高效快捷,改变了大学生学习、社交、娱乐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也使得网络信息更加复杂,真假难辨。大学生群体以其自身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认知范围等特点成为网络环境的特殊主体,极易受到网络各种各样的信息的干扰,进而影响其健康成长。基于此,我们必须要开展红色校园网站建设、制定网络道德规范、完善网络法律条例、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强化大学生网络行为自律。最终达到优化网络环境,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9-0250-03
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3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3.2%,大学生是网民中与互联网联系最紧密的群体。①迅猛发展的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引起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大变化。针对其劣势,若不加以正确的疏导,会给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充分认识网络环境的特性,重视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造成的冲击,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一、网络环境的含义和特点
(一)网络环境的含义
网络环境又被称为赛伯空间(cyberspace),意指整个虚拟的现实的世界。通常这个概念涵盖所有与互联网相关的一切存在形式,是以网络媒介、技术为载体,贯穿人类活动的整个社会网络空间。通俗地讲,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聊天、学习、购物、工作、娱乐等一系列的活动,网络虽然与现实相对立,却又能将现实中的人事物转移到网络中,实现与现实相通。
(二)网络环境的特点
网络之所以能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因其独特的特征。首先,网络具有开放性。通过简单、快捷的操作,无论你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连接到互联网,便可实现信息等资源的共享。网络环境的无国界性使得信息流动的自由基本没有限制。其次,网络具有及时性。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传播速度和更新周期都极快。网络可在瞬间将信息发送给用户,而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限制,这使得网民可以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及时便捷地发布或了解世界各地的重要信息[1]。再次,网络具有互动性。网络信息的流动具有双向性和交互性。不论对方的年龄、性别、工作等,信息沟通的双方都可以自由平等地与另一方进行交流。最后,网络具有虚拟性。匿名上网是网络的一大显著特点。人们在网络可以虚拟自己的一切,在虚拟的空间中,无论是虚拟的第二个自己还是真实的自己都可以敞开心扉无所顾忌地交流和发布信息。
二、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冲击
网络促进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进步、文化的繁荣、思想的传播,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造成了冲击,带来了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网络舆论扰乱大学生的评价标准
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说:“在网络上,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2]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只要具备了上网条件的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传播者,将自己的心声发表出去,而所有人的信息通过网络传播媒介形成舆论,会产生不可估计的力量。大学生的三观正处于形成时期,思想极其活跃,他们渴望了解社会、参与社会,他们更具有民主的意识、更希望通过多种的途径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行使自己的话语权,而网络恰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要想实现对互联网这个信息海洋的完全监控是不可能的。互联网属于高度开放的空间,出于信息资共享的需要,发布的信息也并不受严格的控制,匿名发布信息、参加讨论相对容易,这为大学生单纯的思考、迫切的表达情感和进行沟通交流提供了平台。在这一过程中,势必需要大学生通过自己所接受的思想教育,去思考、辨别,甚至做出是非选择。但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互动性等,一些带有偏差性的网络舆论仍会干扰大学生的评判标准。 比如揭人隐私、妖言惑众、偏激非理性等,而一些虚假信息的公布更是模糊了大学生客观判断的依据,他们相信网络舆论就是事实,而忽视了事件本身的客观存在,于是评价标准也随之发生偏差。
(二)网络成瘾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现代医学表明,如果一个人不间断地长时间上网,并且不能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依赖,就会很容易患上“网络成瘾综合征”,医学上又称其为“病态性使用互联网”。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老师进行了高校网络成瘾的相关调查。钱教授随机抽样了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进行相关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在被测试者中占到6.4%,而根据最新调查显示,网络成瘾者达15%之多[3]。据调查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大多离不开以下几点原因:现实当中人际关系相处不当转向网络寻求成就感;忽视学业寄托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自我价值和自我认同感的需要;缺乏自我控制力等。网络成瘾者一旦停止上网,马上就会出现焦躁易怒、情绪波动大、精神萎靡、头昏脑涨、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等不良的身心反应。他们不想回归到社会现实生活中,把上网当成发泄情绪的唯一工具,拒绝与人交往,回避社会活动。网络信息中的真伪、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掺杂在其中,对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一种极大的考验。即使他们在某一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生活,但仍然无法摆脱对网络的痴迷,而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和人格发展。
(三)网络虚拟诱发大学生的网络犯罪
脱离现实的虚拟世界是虚幻的,网络与现实的分裂导致网络世界的活动失去规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现实世界。网络虚拟性的特点,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契机。完全匿名的社交方式所形成的虚拟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给犯罪人员带来了便利,甚至成为导致他们犯罪的条件。近年来,以网络为载体的大学生犯罪明显上升,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大学生进行网络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网上盗窃行为。如2012年,北京某名牌大学计算机系学生宋某,非法入侵一商业银行,盗取30余万元,致使该银行声誉受损,间接损失巨大。二是危害互联网运行安全的犯罪行为。如2006年底在我国互联网上爆发的大规模熊猫病毒,对各行各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三是利用网络进行诈骗行为。如以买卖商品为由,收到付款后便杳无音信。四是在网上散布传播违法信息、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大学生的思想体系还处在成长成型阶段,他们在浏览互联网的过程中,容易接收一些极具煽动力的反动页面信息。堪忧的是一些大学生的政治辨别力不足,反将其传播扩散,最终扰乱社会网络空间的秩序。面对虚拟的网络世界,大学生网络犯罪具有主体智慧性高、手段隐蔽性强、后果危害性大等特点。虚拟的网络世界为大学生犯罪了提供一定程度的便利条件,而网络犯罪则使大学生的美好未来毁于一旦。
(四)网络诱惑削弱大学生的道德意志
网络汇聚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是人们搜寻信息的智能宝库,但同时夹杂着众多的垃圾信息,低俗文化、黄色、暴力等各类信息五花八门,不健康的低级趣味的网络游戏会销蚀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形形色色的网站、沟通工具更是使人目不暇接。大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力还在培养过程当中,受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以及无拘无束性等影响,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进而导致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失调。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约束,大学生利用网络发泄自己的感性欲求,针对某一具体社会事件在不问事实真相的情况下,随意发表自己的言论,以致部分人对社会和谐造成了危害。还有甚者对网络资源任意践踏,破坏和窃取,现实的不可能在网络里都成了可能,现实的道德约束以及道德意志的壁垒,在网络的诱使下渐渐坍塌。当道德意志被破坏的同时,自身的行为也随之与道德规范相违背,危害自身和社会的发展。
三、应对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冲击的对策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力,随着网络的发展普及,如不对其进行合理的疏导解决,产生的问题也会随之增多。因此,需要凝聚社会各方的力量,形成一个整体联动的社会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优化网络环境,清洁网络空间。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红色校园网站建設
建设红色网站,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不仅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传播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引擎,更是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要正确面对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带来的冲击,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开拓新的局面。在党委和学生工作部的指导关心下,充分利用红色校园网站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服务,为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解决提供平台和渠道,使红色校园网站成为大学校园中面向学生的理论学习网站,成为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渠道、成为服务大学生的重要平台。
(二)制定网络道德规范
网络的虚拟开放性助长了大学生犯罪的侥幸心理。在网络的虚拟社会,由于没有实名制,大学生对网络文明和网络的道德规范视而不见,触犯法律,导致犯罪是道德意识匮乏的具体反映,因此,要大力进行网络道德建设,规范网络行为。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要遵循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在现实的社会道德基础上,利用现实道德的一般原则加以网络的特性,形成适用于网络发展的合理的网络道德规范,做到虚实相通,和谐发展。如诚信、公平、友爱、爱国、敬业的社会规范都可以运用到网络行为中。以网络本身作为宣传的工具和手段,加大网络宣传的力度,指导大学生文明上网,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进一步使大学生明确网络道德规范在网络环境和现实社会中的重大意义。
(三)完善网络法律条例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遵循的网络则是一个混乱不堪、毫无秩序的大游戏场,充满矛盾和冲突。针对大学生网络盗窃、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或进行黑客攻击、利用互联网散布反动言论,甚至一些个别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建立色情网站或制作色情网页等系列的违法犯罪活动,不能仅仅依靠道德的力量。当网络环境中的道德自律已经不能控制大学生在其中的违法犯罪活动时,法律就显得至关重要。法律是道德实施的保障,是调节和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重要方式。因此,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网络法律制度的建设:首先,要健全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网络上各种各样的违法、违背道德的事情时有发生,而当这些事情发生后,有人想去诉诸法律的时候,就会发现法律的空白,因为没有法律的约束,一些所谓的知法守法的人就会钻法律的空子,尤其是网络这样一个大的虚拟社会,其监管更是重中之重,应在已有的网络法规的基础上制定一部全面的“网络法”,规范社会的种种行为。其次,要加大执法打击力度,打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秩序。一旦出现违法现象,执法机关必须严格执法,对于在网络上散播谣言、混淆视听的不良用心者一定要采取法律措施(因为虽然没有造成人身伤害,但是对思想的危害更严重)。最后,要建立网络环境的监察与执行机构,对网民的虚拟行为加以强有力的监督,对不道德的行为给予及时有效的戒惩。网络的法律法规为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提供强制的约束要求,当这种约束转变为自身的行为习惯时,虽然这需要时间的过程,但是当外在的约束行为转化为内在的思想,被接受、认可、并成为思想的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将呈现崭新的局面。
(四)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平台
大学生沉湎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大多数是由于网络与现实的反差、现实中的不平等待遇、自我实现的途径受阻、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等,造成心理失衡,转而诉诸网络寻求心理安慰,没完没了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络上聊天、浏览、发布信息,甚至攻击谩骂,这是网络心理障碍的典型表现。心理障碍继而会引发思想道德规范的失调,因此需要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平台,解决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规范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通过网络心理咨询,找出问题的根本,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网络的互动性,为解决心理问题提供了沟通和交流的基础,而网络的虚拟性,也使大学生可以敞开心扉,减轻心理压力, 同时虚拟也保证了心理咨询者的隐私,为解决心理问题提供了保证。建立网络的心理咨询平台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咨询、网络论坛、留言板的形式。实践表明,网络打破了人与人交流的时空障碍,带来了区别于传统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许多大学生带着对现实的恐惧在网络中为失衡的心灵寻求一个新的支点,当问题得以解决后再以崭新的姿态回归现实。因此,网络咨询平台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措施,也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开辟了新的途径。 (五)强化大学生网络行为自律
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是任何传统的通信方式无法比拟的。在网络的道德环境中,缺少外在的监督和管理,这就需要大学生作为网络主体有较强的自律能力。道德基础源于对自身的管理、约束,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具有强制约束性,而是依靠人们内心对规范的服从,并且通过外在的行为来表现,它对大学生的行为起着导向和规范作用。某新闻杂志上曾刊登一份题为“全国十所高校大学生应用网络情况”的调查报告,报告表明:在200名调查的对象中,有超过50%的人上网主要是为了收发邮件,看新闻及评论,发送贺卡及用QQ、人人、微信等聊天识友;33.3%以上的人是在关注有趣的论坛,贴帖子,下载音乐,在线看电影,玩游戏,棋牌等。200名对象中,仅有3人上网是为了接受远程教育,入网进行电脑知识培训等。在网络社会中有宝藏有陷阱,而一旦有人自制力差,就会尝到我们并不希望得到的恶果。大学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且无拘无束的环境,少了家长的叮嘱,老师的监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更是自由自在,这种缺少外在管制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也是我们不能预料到的。
大学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高考以十分优异的成绩进入大学的孩子,可在第一学期考試却出现几门功课同时亮红灯的状况,当老师问其原因时,学生的回答往往是这样:“我以为上了大学就可以放松了,于是逃课上网,玩游戏,是我自己的自控力不好。”很多大学生就是因为过度沉溺于网络,无法回到现实的生活,耽误了自己的学业,也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产生心理问题等,而这些问题的本质并不在于网络本身,而是大学生自身的自律性太弱。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网络如今就像生活必需品一样,时刻伴随在我们周围,而承载网络信息载体的工具——手机,更是人手一部,没有了手机没有了网络,人就像生病一样,六神无主,网络就像我们的另一个平行世界,对于一部分大学生来说流连网络的时间要远远多于现实,造成了思想与现实脱轨不能自拔的现象。我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对青少年上网提出了“五要五不”的要求,为大学生的上网行为自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质性建议。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自律最高境界就是慎独,即,独自一人,无人监督,也能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做出合理的实践行为。大学生需要自觉强化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严守道德防线,履行一个大学生网民应尽的责任。
四、结语
网络环境作为一个特殊的环境视域,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道德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网络舆论扰乱大学生价值评判标准;网络成瘾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络虚拟诱使大学生网络犯罪;网络诱惑削弱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因此,针对网络环境的种种负面影响急需采取应对之策。开展红色校园网站建设,有助于占领校园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制定相应的道德规范,可以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上的行为;完善网络法律条例,以外在的强制力对大学生网络行为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约束;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对于疏导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大有裨益;最后,大学生只有对网络行为进行自律,才能使其内化为一种网络行为自觉。以上述对策为契合点,才能造就一个清新明朗的网络环境空间,进而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3.
[2]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205.
[3]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网络心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275.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9-0250-03
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3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3.2%,大学生是网民中与互联网联系最紧密的群体。①迅猛发展的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引起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大变化。针对其劣势,若不加以正确的疏导,会给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充分认识网络环境的特性,重视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造成的冲击,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一、网络环境的含义和特点
(一)网络环境的含义
网络环境又被称为赛伯空间(cyberspace),意指整个虚拟的现实的世界。通常这个概念涵盖所有与互联网相关的一切存在形式,是以网络媒介、技术为载体,贯穿人类活动的整个社会网络空间。通俗地讲,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聊天、学习、购物、工作、娱乐等一系列的活动,网络虽然与现实相对立,却又能将现实中的人事物转移到网络中,实现与现实相通。
(二)网络环境的特点
网络之所以能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因其独特的特征。首先,网络具有开放性。通过简单、快捷的操作,无论你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连接到互联网,便可实现信息等资源的共享。网络环境的无国界性使得信息流动的自由基本没有限制。其次,网络具有及时性。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传播速度和更新周期都极快。网络可在瞬间将信息发送给用户,而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限制,这使得网民可以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及时便捷地发布或了解世界各地的重要信息[1]。再次,网络具有互动性。网络信息的流动具有双向性和交互性。不论对方的年龄、性别、工作等,信息沟通的双方都可以自由平等地与另一方进行交流。最后,网络具有虚拟性。匿名上网是网络的一大显著特点。人们在网络可以虚拟自己的一切,在虚拟的空间中,无论是虚拟的第二个自己还是真实的自己都可以敞开心扉无所顾忌地交流和发布信息。
二、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冲击
网络促进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进步、文化的繁荣、思想的传播,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造成了冲击,带来了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网络舆论扰乱大学生的评价标准
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说:“在网络上,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2]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只要具备了上网条件的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传播者,将自己的心声发表出去,而所有人的信息通过网络传播媒介形成舆论,会产生不可估计的力量。大学生的三观正处于形成时期,思想极其活跃,他们渴望了解社会、参与社会,他们更具有民主的意识、更希望通过多种的途径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行使自己的话语权,而网络恰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要想实现对互联网这个信息海洋的完全监控是不可能的。互联网属于高度开放的空间,出于信息资共享的需要,发布的信息也并不受严格的控制,匿名发布信息、参加讨论相对容易,这为大学生单纯的思考、迫切的表达情感和进行沟通交流提供了平台。在这一过程中,势必需要大学生通过自己所接受的思想教育,去思考、辨别,甚至做出是非选择。但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互动性等,一些带有偏差性的网络舆论仍会干扰大学生的评判标准。 比如揭人隐私、妖言惑众、偏激非理性等,而一些虚假信息的公布更是模糊了大学生客观判断的依据,他们相信网络舆论就是事实,而忽视了事件本身的客观存在,于是评价标准也随之发生偏差。
(二)网络成瘾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现代医学表明,如果一个人不间断地长时间上网,并且不能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依赖,就会很容易患上“网络成瘾综合征”,医学上又称其为“病态性使用互联网”。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老师进行了高校网络成瘾的相关调查。钱教授随机抽样了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进行相关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在被测试者中占到6.4%,而根据最新调查显示,网络成瘾者达15%之多[3]。据调查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大多离不开以下几点原因:现实当中人际关系相处不当转向网络寻求成就感;忽视学业寄托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自我价值和自我认同感的需要;缺乏自我控制力等。网络成瘾者一旦停止上网,马上就会出现焦躁易怒、情绪波动大、精神萎靡、头昏脑涨、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等不良的身心反应。他们不想回归到社会现实生活中,把上网当成发泄情绪的唯一工具,拒绝与人交往,回避社会活动。网络信息中的真伪、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掺杂在其中,对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一种极大的考验。即使他们在某一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生活,但仍然无法摆脱对网络的痴迷,而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和人格发展。
(三)网络虚拟诱发大学生的网络犯罪
脱离现实的虚拟世界是虚幻的,网络与现实的分裂导致网络世界的活动失去规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现实世界。网络虚拟性的特点,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契机。完全匿名的社交方式所形成的虚拟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给犯罪人员带来了便利,甚至成为导致他们犯罪的条件。近年来,以网络为载体的大学生犯罪明显上升,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大学生进行网络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网上盗窃行为。如2012年,北京某名牌大学计算机系学生宋某,非法入侵一商业银行,盗取30余万元,致使该银行声誉受损,间接损失巨大。二是危害互联网运行安全的犯罪行为。如2006年底在我国互联网上爆发的大规模熊猫病毒,对各行各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三是利用网络进行诈骗行为。如以买卖商品为由,收到付款后便杳无音信。四是在网上散布传播违法信息、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大学生的思想体系还处在成长成型阶段,他们在浏览互联网的过程中,容易接收一些极具煽动力的反动页面信息。堪忧的是一些大学生的政治辨别力不足,反将其传播扩散,最终扰乱社会网络空间的秩序。面对虚拟的网络世界,大学生网络犯罪具有主体智慧性高、手段隐蔽性强、后果危害性大等特点。虚拟的网络世界为大学生犯罪了提供一定程度的便利条件,而网络犯罪则使大学生的美好未来毁于一旦。
(四)网络诱惑削弱大学生的道德意志
网络汇聚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是人们搜寻信息的智能宝库,但同时夹杂着众多的垃圾信息,低俗文化、黄色、暴力等各类信息五花八门,不健康的低级趣味的网络游戏会销蚀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形形色色的网站、沟通工具更是使人目不暇接。大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力还在培养过程当中,受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以及无拘无束性等影响,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进而导致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失调。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约束,大学生利用网络发泄自己的感性欲求,针对某一具体社会事件在不问事实真相的情况下,随意发表自己的言论,以致部分人对社会和谐造成了危害。还有甚者对网络资源任意践踏,破坏和窃取,现实的不可能在网络里都成了可能,现实的道德约束以及道德意志的壁垒,在网络的诱使下渐渐坍塌。当道德意志被破坏的同时,自身的行为也随之与道德规范相违背,危害自身和社会的发展。
三、应对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冲击的对策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力,随着网络的发展普及,如不对其进行合理的疏导解决,产生的问题也会随之增多。因此,需要凝聚社会各方的力量,形成一个整体联动的社会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优化网络环境,清洁网络空间。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红色校园网站建設
建设红色网站,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不仅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传播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引擎,更是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要正确面对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带来的冲击,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开拓新的局面。在党委和学生工作部的指导关心下,充分利用红色校园网站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服务,为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解决提供平台和渠道,使红色校园网站成为大学校园中面向学生的理论学习网站,成为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渠道、成为服务大学生的重要平台。
(二)制定网络道德规范
网络的虚拟开放性助长了大学生犯罪的侥幸心理。在网络的虚拟社会,由于没有实名制,大学生对网络文明和网络的道德规范视而不见,触犯法律,导致犯罪是道德意识匮乏的具体反映,因此,要大力进行网络道德建设,规范网络行为。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要遵循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在现实的社会道德基础上,利用现实道德的一般原则加以网络的特性,形成适用于网络发展的合理的网络道德规范,做到虚实相通,和谐发展。如诚信、公平、友爱、爱国、敬业的社会规范都可以运用到网络行为中。以网络本身作为宣传的工具和手段,加大网络宣传的力度,指导大学生文明上网,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进一步使大学生明确网络道德规范在网络环境和现实社会中的重大意义。
(三)完善网络法律条例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遵循的网络则是一个混乱不堪、毫无秩序的大游戏场,充满矛盾和冲突。针对大学生网络盗窃、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或进行黑客攻击、利用互联网散布反动言论,甚至一些个别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建立色情网站或制作色情网页等系列的违法犯罪活动,不能仅仅依靠道德的力量。当网络环境中的道德自律已经不能控制大学生在其中的违法犯罪活动时,法律就显得至关重要。法律是道德实施的保障,是调节和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重要方式。因此,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网络法律制度的建设:首先,要健全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网络上各种各样的违法、违背道德的事情时有发生,而当这些事情发生后,有人想去诉诸法律的时候,就会发现法律的空白,因为没有法律的约束,一些所谓的知法守法的人就会钻法律的空子,尤其是网络这样一个大的虚拟社会,其监管更是重中之重,应在已有的网络法规的基础上制定一部全面的“网络法”,规范社会的种种行为。其次,要加大执法打击力度,打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秩序。一旦出现违法现象,执法机关必须严格执法,对于在网络上散播谣言、混淆视听的不良用心者一定要采取法律措施(因为虽然没有造成人身伤害,但是对思想的危害更严重)。最后,要建立网络环境的监察与执行机构,对网民的虚拟行为加以强有力的监督,对不道德的行为给予及时有效的戒惩。网络的法律法规为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提供强制的约束要求,当这种约束转变为自身的行为习惯时,虽然这需要时间的过程,但是当外在的约束行为转化为内在的思想,被接受、认可、并成为思想的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将呈现崭新的局面。
(四)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平台
大学生沉湎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大多数是由于网络与现实的反差、现实中的不平等待遇、自我实现的途径受阻、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等,造成心理失衡,转而诉诸网络寻求心理安慰,没完没了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络上聊天、浏览、发布信息,甚至攻击谩骂,这是网络心理障碍的典型表现。心理障碍继而会引发思想道德规范的失调,因此需要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平台,解决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规范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通过网络心理咨询,找出问题的根本,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网络的互动性,为解决心理问题提供了沟通和交流的基础,而网络的虚拟性,也使大学生可以敞开心扉,减轻心理压力, 同时虚拟也保证了心理咨询者的隐私,为解决心理问题提供了保证。建立网络的心理咨询平台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咨询、网络论坛、留言板的形式。实践表明,网络打破了人与人交流的时空障碍,带来了区别于传统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许多大学生带着对现实的恐惧在网络中为失衡的心灵寻求一个新的支点,当问题得以解决后再以崭新的姿态回归现实。因此,网络咨询平台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措施,也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开辟了新的途径。 (五)强化大学生网络行为自律
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是任何传统的通信方式无法比拟的。在网络的道德环境中,缺少外在的监督和管理,这就需要大学生作为网络主体有较强的自律能力。道德基础源于对自身的管理、约束,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具有强制约束性,而是依靠人们内心对规范的服从,并且通过外在的行为来表现,它对大学生的行为起着导向和规范作用。某新闻杂志上曾刊登一份题为“全国十所高校大学生应用网络情况”的调查报告,报告表明:在200名调查的对象中,有超过50%的人上网主要是为了收发邮件,看新闻及评论,发送贺卡及用QQ、人人、微信等聊天识友;33.3%以上的人是在关注有趣的论坛,贴帖子,下载音乐,在线看电影,玩游戏,棋牌等。200名对象中,仅有3人上网是为了接受远程教育,入网进行电脑知识培训等。在网络社会中有宝藏有陷阱,而一旦有人自制力差,就会尝到我们并不希望得到的恶果。大学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且无拘无束的环境,少了家长的叮嘱,老师的监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更是自由自在,这种缺少外在管制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也是我们不能预料到的。
大学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高考以十分优异的成绩进入大学的孩子,可在第一学期考試却出现几门功课同时亮红灯的状况,当老师问其原因时,学生的回答往往是这样:“我以为上了大学就可以放松了,于是逃课上网,玩游戏,是我自己的自控力不好。”很多大学生就是因为过度沉溺于网络,无法回到现实的生活,耽误了自己的学业,也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产生心理问题等,而这些问题的本质并不在于网络本身,而是大学生自身的自律性太弱。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网络如今就像生活必需品一样,时刻伴随在我们周围,而承载网络信息载体的工具——手机,更是人手一部,没有了手机没有了网络,人就像生病一样,六神无主,网络就像我们的另一个平行世界,对于一部分大学生来说流连网络的时间要远远多于现实,造成了思想与现实脱轨不能自拔的现象。我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对青少年上网提出了“五要五不”的要求,为大学生的上网行为自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质性建议。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自律最高境界就是慎独,即,独自一人,无人监督,也能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做出合理的实践行为。大学生需要自觉强化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严守道德防线,履行一个大学生网民应尽的责任。
四、结语
网络环境作为一个特殊的环境视域,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道德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网络舆论扰乱大学生价值评判标准;网络成瘾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络虚拟诱使大学生网络犯罪;网络诱惑削弱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因此,针对网络环境的种种负面影响急需采取应对之策。开展红色校园网站建设,有助于占领校园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制定相应的道德规范,可以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上的行为;完善网络法律条例,以外在的强制力对大学生网络行为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约束;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对于疏导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大有裨益;最后,大学生只有对网络行为进行自律,才能使其内化为一种网络行为自觉。以上述对策为契合点,才能造就一个清新明朗的网络环境空间,进而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3.
[2]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205.
[3]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网络心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