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家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辽宁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hamet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工作开展得如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教育部门要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的文件与通知精神,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科学规范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行为,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促进家庭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一、区域家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锦州市的家庭教育工作经过各部门的不断努力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管理归属职责不清
  家庭教育工作的领导机构一般内设或挂靠在教育行政部门、妇联和关工委等一些附属机构,均缺少行政级别定位、人员编制、专职干部和专项经费,难以担负起家庭教育这一宏大的工作任务。
  长期以来,家庭教育工作的具体指导机构主要来自于各级关工委,缺少专业的垂直业务指导机构。国家有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附设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但是地方没有对口的部门与其对接,上级很多文件有的下发到妇联,有的下发到教育局关工委,具体管理上存在众多问题,无法正常高水平、全方位开展工作。
  (二)实际工作流于形式
  在学校、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学生问题究根溯源往往来自家庭,这已达成普遍共识。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还是基层学校领导甚至一线教师,普遍都意识到家庭教育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但是实际工作往往流于形式,行动上不主动、不积极,预见性不强。有些领导对于在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工作认知度不高,他们认为学校教育是以教学为中心来全面安排学校的各项工作,无需开展与学校教育并列关系的家庭教育工作。结果,家庭教育工作被边缘化、形式化、表面化。
  (三)家校共育缺乏保障
  1.家庭教育工作受经费制约
  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的办学经费问题一直是困扰家长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的工作计划不到位,其中的经费问题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家长学校召开会议、表奖先进、购买教材、场地设施、实践活动、教师讲课费及相关补贴等方面的经费没有保障已成常态。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边界模糊
  家庭教育学校化、学校教育家庭化问题愈演愈烈。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对各自的职责边界不清晰,各自没有履行好职责,造成履职上的越界和推脱现象。许多家长做了一些学校应该做的事,而学校也做了一些家长该做的事,导致家庭教育学校化、学校教育家庭化。
  3.家长委员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民主监督、参与学校管理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家长委员会具体开展工作时常常受时间、精力、财力的限制而无法落实。家长们的很多意见很难被收集起来,家委会常以家长个人的意见表现出来,不能代表大多数家长的意愿。
  4.家庭教育缺乏專业性
  家庭教育指导主要是为提高家长教育子女能力而提供的专业性支持服务和引导,它需要遵循思想性、科学性、儿童为本、家长主体的原则,需要指导者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专业知识。当前,中小学幼儿园常态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集中在教育系统的班主任队伍中,这支队伍成员普遍具有学科专业知识,但是家庭教育专业知识普遍缺乏,其指导水平有限,缺乏专业性、科学性、系统性的指导能力,多数班主任面对家长日益增长的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无法满足或者力不从心。
  (四)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无法得到满足
  婴幼儿家庭教育工作主要由母亲、保姆、隔代家长承担,许多0~6岁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社会上早教培训机构(包括其他家庭教育培训机构)的商业化气息重,培训市场资质混乱、师资力量良莠不齐,培训质量效果堪忧。
  (五)社会支持力量不够
  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力量参与不够,没有纳入公共服务,缺少专业的社会组织为家长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没有在社会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教育指导的氛围。
  二、改善区域家庭教育工作的策略
  区域家庭教育工作在管理职责、地位落实、家校共育、早期教育工作等方面存在的众多问题,家庭教育工作者要勇于面对,创新思维,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针对当前区域教育部门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一)厘清管理职责
  根据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家庭教育应当成为中央和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领域,可以在国务院相关部门设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定期研究全国家庭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省市级行政管理部门应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教育行政部门要体现家庭教育工作的主体职能,办公室设在教育部门(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等)的某个司、处、科等,处理日常行政事物。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附设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省教育学院也需附设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这样市县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学院(校)的家庭教育工作就对接了上级业务管理部门。区域中小学幼儿园的家庭教育工作可设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学前科,要派专业人员专门负责,加强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的领导。家庭教育指导时机的把握,关系着能否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发展中的重要奠基作用。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关于敏感期的理论认为,0~6岁是人一生心理发展的敏感期,也是人一生接受教育的关键期。敏感期的发展具有不可逆性,每种敏感期在孩子一生中只会出现一次,如果一旦错过,可能会严重影响人心灵和人格的发展。同时,人的发展又具有滞后反应的特点,一个人小时候埋下的“种子”,很多行为长大后才会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家长需了解孩子0~6岁敏感期发展特点和规律,把握家庭教育指导的最佳时机,在敏感期的高峰期及时给孩子“适时”“适地”“适当”的教育。笔者建议把专门负责家庭教育行政工作的专业人员设在学前科,方便开展工作,以加大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因个别敏感期会出现在小学阶段,所以工作重点可以向小学延伸。   教育行政部门要为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的人员定级定编,下拨经费。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的人员要统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的家庭教育工作的管理、规划、机构设置、组织实施、考核、评价和经费分配等一系列工作,为基层学校有意愿取得家庭教育指导师资质的教师搭建平台,要对基层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工作进行行政干预,以提高基层学校领导对落实家庭教育工作的认知度,提高家庭教育工作实效。
  (二)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中小学幼儿园要重视并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步伐,推进学校管理民主化、学校决策科学化、学校教育社会化进程。
  1.家长委员会的产生
  家长委员会是学校与家长互相联系和配合的经常性组织。家长委员会的产生可以通过家长自己自愿申报、班主任老师筛选后,每班确定3~5名懂教育、有一定教育水平、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社会活动能力,在社会中能够为班级建设和发展提供帮助的学生家长组成,班主任从中选出1名负责人负责家长委员会具体工作的协调和安排,定期接受学校交代的工作任务。以相同方法组建年级和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一旦产生,学校就要将他们的联络方式告知全体家长,以方便沟通与交流。学校可以向家长委员会成员颁发聘书,让他们持证开展工作。
  2.家长委员会的活动
  家长委员会层面,一是可在学校设立的固定的教育教学研讨周中,走进学校,深入课堂听课,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现状,提高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二是可在各种比赛活动中,如学校的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大课间跑操、广播操以及每年假期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家委会成员为学校出资出力;三是可利用家长接孩子放学时间的间歇与他们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情况,定期向学校、班主任沟通,以便学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配合学校共同开展教育工作。此外,作为家长们的代表,家委会成员要主动与其他家长密切联系,搜集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信息,定期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学校领导反映提交,发挥家委会在家校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学校层面,一是可召开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参加的会议,就学校发展建设中的热点问题与家长展开讨论,让家长参与、决策学校建设的各个方面;二是可向家长委员会通报学校及各年级的工作计划,征求修改意见和建议;三是可发动家长委员会成员对学校的各种收费进行监督;四是可请家长委员会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反馈,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民主评议学校领导、班主任和教师;五是可向家长委员会发放意见和建议征询调查表,民主评议有关学校收费、师德师风等情况;六是可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成员座谈会,组织家长学习家教理论,每学期定期召开1~2次家长会,请家长委员会成员(或者具有专业特长的家长)为其他家长讲授家教知识,交流探讨家教工作经验。
  (三)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
  中小学可设立专门的家庭教育办公室(可与心理咨询室合起来办公),由专业人员(没有专业人员的单位由业务部门承担线上与线下培训产生)担任,负责本单位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包括对家庭教育工作负责人、班主任及其他科任教师的家庭教育理论的系统培训。
  有条件的幼儿园要设专职的负责家庭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加大对幼儿家长尤其是母亲开展经常性的家庭教育指导与培训工作。中小学幼儿园在家庭教育专业人员指导下,通过线上与线下方式开展常态化的讲座、沙龙、论坛、培训会等活动。家长学校要开设家庭教育课程,授课内容既可以根据家长普遍性的需求确定,也可以按照国编《家庭教育》教材和省编《家长必读》教材,结合本校家长实际有选择地进行。行政部门定期下拨经费支持家长学校工作的正常運转。同时,学校要规范家长微信群的内容,制定群规,设立专门人员(微信小助手)进行管理监督,对入群人员设定资质。基层学校要建立网上家长学校,定期向家长宣传科学家教知识。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抓好家庭教育工作,将有助于引导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有助于促进家长与子女共同成长,有助于提升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和水平,有助于家校协同育人,促进儿童人格健全发展,为人类未来造福。
  (责任编辑:赵昆伦)
其他文献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明确健康的新观念,紧紧围绕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等方面的发展需要改进体育教学模式。但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普遍存在重视教学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重视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重视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的现象。那么在新课标背景下我们如何才能走进新课程、创新体育教学呢?以下是我的几点思考: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
期刊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依法治理、标本兼治,政府主导、多方联动,统筹推进、稳步实施,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坚决
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陆本土作家。  零的突破,让人振奋  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
期刊
“电子书包”出现在国内已有了两三年的时间,但至今难以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成功范例,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电子书包”技术产生了一种观望和犹豫的心态,大家都不知道“电子书包”究竟应该怎么做。试点项目启动了起来,却又不敢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毕竟动一动就要花很多钱。笔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和观察,对“电子书包”技术做了些分析,希望对这项技术的发展有用。  如何评价“电子书包”项目的成败  我们不得不证明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