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书包”出现在国内已有了两三年的时间,但至今难以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成功范例,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电子书包”技术产生了一种观望和犹豫的心态,大家都不知道“电子书包”究竟应该怎么做。试点项目启动了起来,却又不敢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毕竟动一动就要花很多钱。笔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和观察,对“电子书包”技术做了些分析,希望对这项技术的发展有用。
如何评价“电子书包”项目的成败
我们不得不证明用“电子书包”技术替代传统技术之后,在对教学意图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有明确的“增值”,否则“电子书包”作为一项高成本、高投入的技术就难以自圆其说了。
就形式而言,成功的“电子书包”必须能让学生使用电脑“常态化”,如果定量地来衡量的话,那么学生平均每天使用电脑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应低于1小时。学生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累计学习的时间超过10小时,如果说“电子书包”是一项有用的技术的话,不要说1个小时,学生每天使用3个小时都不为过。当然这仅仅是从“电子书包”技术的有效性来谈,至于长期使用电脑对学生身体有没有不良影响,那是另外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那么从目前应用的情况看,前面提出的标准远远达不到。比如在课堂上老师抛出一个选择题,让学生在电脑上做,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由于选择题信息量少、综合性差和教学效率低,所以老师很少在课堂上把选择题作为例题来讲,而大量采用的是计算题、证明题和综合分析题等主观题型作为例题。有的软件允许学生在电脑屏幕上书写推演步骤或计算结果,然后通过无限网络把结果提交给教师。问题是教师上课收齐全班学生的答案之后来干什么?是要在上课的时候批改学生的答案吗,还是要把学生一个个的答案依次展示给全班学生看呢?这都不可能!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有关“电子书包”的很多应用和很多场景都是预先设计好了之后,在领导或专家来考察时的公开课或示范课上秀一下,完了之后就再也不用了。这就是所谓的无法“常态化”,这就说明“电子书包”技术的应用策略与教学实践中的有效需求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还是两张皮。所以考察一项“电子书包”技术,听一节课是远远不够的,至少要连续跟踪一天、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
就内容而言,我们不得不证明用“电子书包”技术替代传统技术之后,在对教学意图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有明确的“增值”,否则“电子书包”作为一项高成本、高投入的技术就难以自圆其说了。现在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看着每个人自己的电脑朗读课文,这与看着课本朗读有多大区别?有的“电子书包”项目想到的就是往电脑中装资源,装入海量的题库,装入各种导学资料和重难点评析,这与买书来看又有什么区别?这样的技术运用就没有产生“增值”效果。有人认为,有了“电子书包”之后,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更喜欢让学生向前看,看老师、看黑板、看电子白板,通过观察学生的眼神和表情,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听课的状态和理解的程度。另外还要考虑到,学生手里有了电脑之后的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很难掌控。所以,新技术在运用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它可能带来的“负增值”。
目前很多试点项目的“电子书包”是政府和学校买单,长远来看“电子书包”更多的应该是家长掏腰包,如果我们无法证明“电子书包”能带来超高价值的教学应用的话,那么“电子书包”恐怕走不到那一天。
“电子书包”应该干些什么
“电子书包”是做给学生用的,无论从“电子书包”的技术特点来看,还是就学生学习行为的内容而言,“电子书包”最适宜介入的就是“评测”这件事情。
什么样的事情学生需要每天使用电脑1个小时、甚至3个小时以上呢?这就需要分析学生每天做的事情。学生每天只做两件事情,一是“听讲”,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电脑和网络介入学生角色的空间非常有限。虽然我们提倡让学生在网络上开展自主性和探究式的学习,但在国内目前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学,最多只是一些松散的和零星的改革尝试,很难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模式。如果主要面对这些偶发性质的教学应用,“电子书包”技术显然是无法成立的。学生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评测”(或称为体检),包括随堂练习、家庭作业、各种考试、周末试卷和假期作业等等。这件事情就不是一种偶发事件了,学生天天做,除了“听讲”每时每刻都在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常态”。另外我们还注意到,学生在“评测”环节中的学习行为是分散的和独立进行的,这种工作方式与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问题的脉络就非常清晰了,“电子书包”是做给学生用的,无论从“电子书包”的技术特点来看,还是就学生学习行为的内容而言,“电子书包”最适宜介入的就是“评测”这件事情。
“电子书包”催生教学信息化的新时代
由于手段落后,评测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大量流失,使得教学工作处于一种“乏信息”的状态,学生和教师都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对“评测”手段进行改革,让电脑和网络参与到“评测”过程中来。
有人说你全部是作业和考试,这不是应试教育吗?其实不然,我们来证明一下“评测”环节的意义和作用。为此,我们首先分析一下一个医生看病的过程。病人到医院看病首先要做体检,化验、B超和CT等等,根据检验结果医生判断病人的病情,然后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病人还需要多次复诊和复检,所有的信息都记录在案,形成病人的病历本。医生根据复诊和复检的结果来了解病人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所以说医生看病是一种“信息化”的过程。医生看病每次只看一个病人,因此医生看病的过程明显带有“个别化”和“差异化”的特点。如果不管病人是血压高还是血糖高,先全部都吃降压药,然后再全部都吃降糖药,那是什么后果!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体检”这个环节,现代医学就根本不成立。
学校的教学工作恰恰相反,采用的是“群体教学”模式。虽然也有“评测”(体检)的环节,但是由于手段落后,评测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大量流失,使得教学工作处于一种“乏信息”的状态,教师的教带有大量的计划性和经验性的成分,给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含有大量多余的和无效的成分,学生和教师都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对“评测”手段进行改革,让电脑和网络参与到“评测”过程中来。在电脑批阅学生的作业和试卷的过程中,自动获取信息,并据此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形成教学评价,指导教师接下来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个别化教学”和“因材施教”。教师课余的工作不再是埋头批改作业和试卷,而是通过电脑和网络调阅学生学习的“病历本”,调整和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并且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个体,进行督促和指导。学生不再执行教师统一布置的作业指令,而是在电脑自动设置的学习计划下,完成电脑为其自动生成的作业任务,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针对性,更为高效。这样,教学工作就和医疗工作一样,“信息化了”。
一方面“电子书包”最适宜介入“评测”环节,另一方面“评测”环节又必须依靠“电子书包”才能完成相应的技术改造,两者可以说是一拍即合,结合得天衣无缝。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评测”是“电子书包”的核心功能。当然,“电子书包”还应该有很多的应用,但从目前国内的教学环境看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评测”将是“电子书包”最有价值、最具可操作性、最有说服力和最能为各方当事人共同接受的教学应用。认识和接受这个事实可能会是很困难的,而“电子书包”的命运就取决于大家在遗忘“电子书包”之前,能否认识和接受这个事实。
现在“电子书包”项目一启动,就想到选购各种教学资源装满“电子书包”,这种做法肯定会造成很大的隐患。根据笔者的判断,就目前而言,能够支持“电子书包”常态化应用的教学资源根本就不存在。现有的教学资源在前,“电子书包”在后,因此现有的资源根本就不是为“电子书包”技术设计的,否则在“电子书包”出现之前这些资源就应该有丰富和厚实的教学应用,难道过去一直没有用起来是因为学生的电脑不够轻和不够薄吗!
“电子书包”的技术核心是网上作业和教学评价
最关键的是在改的过程中挖掘和获取作业和试卷中的教学信息,诊断学生的各种错误、缺陷和问题,记入学生学习过程的“病历本”中,据此对学生形成科学的评价。
关于“电子书包”还有另外一个倾向,就是想得很杂、很多,想把凡是与学校、学生、教师和电脑有关的事情全部加到“电子书包”的头上。一件事情该不该让“电子书包”来做,从逻辑上来讲,应该看看传统书包中有没有这个内容。当然,让“电子书包”技术多做一些事情本无可厚非,但是要分清楚轻重缓急,分清楚什么是主干、什么是枝叶,什么是皮、什么是毛,否则“电子书包”技术的主体功能还没有建构起来,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分散精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就现阶段而言,“电子书包”必须面向教学工作的主体,面向学生学习行为的主体,只有这样“电子书包”才能落地生根,才能为广大的学生和家长所接受,家长才会心甘情愿地掏腰包。
以上探讨的是“电子书包”的应用策略,接下来就必须找到与之相配套的技术平台。要用电脑和网络来改造“评测”技术,就意味着要让学生用“电子书包”来做练习、做作业和考试,特别是必须能让“电子书包”来批改作业和试卷,否则只做不改,或者学生做了老师改,那毫无意义。不仅仅要改,最关键的是在改的过程中挖掘和获取作业和试卷中的教学信息,诊断学生的各种错误、缺陷和问题,记入学生学习过程的“病历本”中,据此对学生形成科学的评价。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作业和试卷光改ABCD选择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能自动批改包括计算题、证明题、作图题和表格题等在内的各种题型。目前这项技术已经获得了突破,笔者所在的西南交通大学已经研制成功了国内唯一的一套“智能型远程作业和考试系统工具平台”(DIGS),又称“智能评测系统”。该平台已成功运行了8年,在“评测”手段的整体性改造和推进教学信息化的进程中,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效。
其实“电子书包”的厚薄和轻重并不重要,我们提倡给中小学生“减负”,减轻学生背负的物理重量只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减轻学生课业和心理上的负担。我们将电脑用于学生的学习,让电脑模拟教师的人脑,去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和问题,实现“1对1”的“个别化”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真正达到为学生“减负”的目的。
最后,我们预见一下“电子书包”的未来。假如我们没有为“电子书包”技术设计出正确的应用策略和发展道路,那么它必将步上世纪末“学生电脑”和本世纪初“中学网校”的后尘,要不了多久就被人们遗忘;又假如“电子书包”最终获得了成功,那么“电子书包”的概念也将不复存在,因为它已经不甘心成为一只死的书包,而变成了一个活的老师,“电子书包”最终被“电子教师”所取代。(据《中国教育报》)
如何评价“电子书包”项目的成败
我们不得不证明用“电子书包”技术替代传统技术之后,在对教学意图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有明确的“增值”,否则“电子书包”作为一项高成本、高投入的技术就难以自圆其说了。
就形式而言,成功的“电子书包”必须能让学生使用电脑“常态化”,如果定量地来衡量的话,那么学生平均每天使用电脑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应低于1小时。学生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累计学习的时间超过10小时,如果说“电子书包”是一项有用的技术的话,不要说1个小时,学生每天使用3个小时都不为过。当然这仅仅是从“电子书包”技术的有效性来谈,至于长期使用电脑对学生身体有没有不良影响,那是另外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那么从目前应用的情况看,前面提出的标准远远达不到。比如在课堂上老师抛出一个选择题,让学生在电脑上做,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由于选择题信息量少、综合性差和教学效率低,所以老师很少在课堂上把选择题作为例题来讲,而大量采用的是计算题、证明题和综合分析题等主观题型作为例题。有的软件允许学生在电脑屏幕上书写推演步骤或计算结果,然后通过无限网络把结果提交给教师。问题是教师上课收齐全班学生的答案之后来干什么?是要在上课的时候批改学生的答案吗,还是要把学生一个个的答案依次展示给全班学生看呢?这都不可能!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有关“电子书包”的很多应用和很多场景都是预先设计好了之后,在领导或专家来考察时的公开课或示范课上秀一下,完了之后就再也不用了。这就是所谓的无法“常态化”,这就说明“电子书包”技术的应用策略与教学实践中的有效需求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还是两张皮。所以考察一项“电子书包”技术,听一节课是远远不够的,至少要连续跟踪一天、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
就内容而言,我们不得不证明用“电子书包”技术替代传统技术之后,在对教学意图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有明确的“增值”,否则“电子书包”作为一项高成本、高投入的技术就难以自圆其说了。现在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看着每个人自己的电脑朗读课文,这与看着课本朗读有多大区别?有的“电子书包”项目想到的就是往电脑中装资源,装入海量的题库,装入各种导学资料和重难点评析,这与买书来看又有什么区别?这样的技术运用就没有产生“增值”效果。有人认为,有了“电子书包”之后,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更喜欢让学生向前看,看老师、看黑板、看电子白板,通过观察学生的眼神和表情,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听课的状态和理解的程度。另外还要考虑到,学生手里有了电脑之后的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很难掌控。所以,新技术在运用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它可能带来的“负增值”。
目前很多试点项目的“电子书包”是政府和学校买单,长远来看“电子书包”更多的应该是家长掏腰包,如果我们无法证明“电子书包”能带来超高价值的教学应用的话,那么“电子书包”恐怕走不到那一天。
“电子书包”应该干些什么
“电子书包”是做给学生用的,无论从“电子书包”的技术特点来看,还是就学生学习行为的内容而言,“电子书包”最适宜介入的就是“评测”这件事情。
什么样的事情学生需要每天使用电脑1个小时、甚至3个小时以上呢?这就需要分析学生每天做的事情。学生每天只做两件事情,一是“听讲”,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电脑和网络介入学生角色的空间非常有限。虽然我们提倡让学生在网络上开展自主性和探究式的学习,但在国内目前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学,最多只是一些松散的和零星的改革尝试,很难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模式。如果主要面对这些偶发性质的教学应用,“电子书包”技术显然是无法成立的。学生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评测”(或称为体检),包括随堂练习、家庭作业、各种考试、周末试卷和假期作业等等。这件事情就不是一种偶发事件了,学生天天做,除了“听讲”每时每刻都在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常态”。另外我们还注意到,学生在“评测”环节中的学习行为是分散的和独立进行的,这种工作方式与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问题的脉络就非常清晰了,“电子书包”是做给学生用的,无论从“电子书包”的技术特点来看,还是就学生学习行为的内容而言,“电子书包”最适宜介入的就是“评测”这件事情。
“电子书包”催生教学信息化的新时代
由于手段落后,评测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大量流失,使得教学工作处于一种“乏信息”的状态,学生和教师都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对“评测”手段进行改革,让电脑和网络参与到“评测”过程中来。
有人说你全部是作业和考试,这不是应试教育吗?其实不然,我们来证明一下“评测”环节的意义和作用。为此,我们首先分析一下一个医生看病的过程。病人到医院看病首先要做体检,化验、B超和CT等等,根据检验结果医生判断病人的病情,然后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病人还需要多次复诊和复检,所有的信息都记录在案,形成病人的病历本。医生根据复诊和复检的结果来了解病人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所以说医生看病是一种“信息化”的过程。医生看病每次只看一个病人,因此医生看病的过程明显带有“个别化”和“差异化”的特点。如果不管病人是血压高还是血糖高,先全部都吃降压药,然后再全部都吃降糖药,那是什么后果!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体检”这个环节,现代医学就根本不成立。
学校的教学工作恰恰相反,采用的是“群体教学”模式。虽然也有“评测”(体检)的环节,但是由于手段落后,评测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大量流失,使得教学工作处于一种“乏信息”的状态,教师的教带有大量的计划性和经验性的成分,给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含有大量多余的和无效的成分,学生和教师都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对“评测”手段进行改革,让电脑和网络参与到“评测”过程中来。在电脑批阅学生的作业和试卷的过程中,自动获取信息,并据此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形成教学评价,指导教师接下来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个别化教学”和“因材施教”。教师课余的工作不再是埋头批改作业和试卷,而是通过电脑和网络调阅学生学习的“病历本”,调整和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并且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个体,进行督促和指导。学生不再执行教师统一布置的作业指令,而是在电脑自动设置的学习计划下,完成电脑为其自动生成的作业任务,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针对性,更为高效。这样,教学工作就和医疗工作一样,“信息化了”。
一方面“电子书包”最适宜介入“评测”环节,另一方面“评测”环节又必须依靠“电子书包”才能完成相应的技术改造,两者可以说是一拍即合,结合得天衣无缝。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评测”是“电子书包”的核心功能。当然,“电子书包”还应该有很多的应用,但从目前国内的教学环境看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评测”将是“电子书包”最有价值、最具可操作性、最有说服力和最能为各方当事人共同接受的教学应用。认识和接受这个事实可能会是很困难的,而“电子书包”的命运就取决于大家在遗忘“电子书包”之前,能否认识和接受这个事实。
现在“电子书包”项目一启动,就想到选购各种教学资源装满“电子书包”,这种做法肯定会造成很大的隐患。根据笔者的判断,就目前而言,能够支持“电子书包”常态化应用的教学资源根本就不存在。现有的教学资源在前,“电子书包”在后,因此现有的资源根本就不是为“电子书包”技术设计的,否则在“电子书包”出现之前这些资源就应该有丰富和厚实的教学应用,难道过去一直没有用起来是因为学生的电脑不够轻和不够薄吗!
“电子书包”的技术核心是网上作业和教学评价
最关键的是在改的过程中挖掘和获取作业和试卷中的教学信息,诊断学生的各种错误、缺陷和问题,记入学生学习过程的“病历本”中,据此对学生形成科学的评价。
关于“电子书包”还有另外一个倾向,就是想得很杂、很多,想把凡是与学校、学生、教师和电脑有关的事情全部加到“电子书包”的头上。一件事情该不该让“电子书包”来做,从逻辑上来讲,应该看看传统书包中有没有这个内容。当然,让“电子书包”技术多做一些事情本无可厚非,但是要分清楚轻重缓急,分清楚什么是主干、什么是枝叶,什么是皮、什么是毛,否则“电子书包”技术的主体功能还没有建构起来,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分散精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就现阶段而言,“电子书包”必须面向教学工作的主体,面向学生学习行为的主体,只有这样“电子书包”才能落地生根,才能为广大的学生和家长所接受,家长才会心甘情愿地掏腰包。
以上探讨的是“电子书包”的应用策略,接下来就必须找到与之相配套的技术平台。要用电脑和网络来改造“评测”技术,就意味着要让学生用“电子书包”来做练习、做作业和考试,特别是必须能让“电子书包”来批改作业和试卷,否则只做不改,或者学生做了老师改,那毫无意义。不仅仅要改,最关键的是在改的过程中挖掘和获取作业和试卷中的教学信息,诊断学生的各种错误、缺陷和问题,记入学生学习过程的“病历本”中,据此对学生形成科学的评价。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作业和试卷光改ABCD选择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能自动批改包括计算题、证明题、作图题和表格题等在内的各种题型。目前这项技术已经获得了突破,笔者所在的西南交通大学已经研制成功了国内唯一的一套“智能型远程作业和考试系统工具平台”(DIGS),又称“智能评测系统”。该平台已成功运行了8年,在“评测”手段的整体性改造和推进教学信息化的进程中,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效。
其实“电子书包”的厚薄和轻重并不重要,我们提倡给中小学生“减负”,减轻学生背负的物理重量只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减轻学生课业和心理上的负担。我们将电脑用于学生的学习,让电脑模拟教师的人脑,去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和问题,实现“1对1”的“个别化”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真正达到为学生“减负”的目的。
最后,我们预见一下“电子书包”的未来。假如我们没有为“电子书包”技术设计出正确的应用策略和发展道路,那么它必将步上世纪末“学生电脑”和本世纪初“中学网校”的后尘,要不了多久就被人们遗忘;又假如“电子书包”最终获得了成功,那么“电子书包”的概念也将不复存在,因为它已经不甘心成为一只死的书包,而变成了一个活的老师,“电子书包”最终被“电子教师”所取代。(据《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