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一些后进生对学习主课失去了兴趣,但对副科的学习还存有积极性。老师应给予后进生们一系列关注,发掘学习兴趣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本文以美术拓展课为例,略谈美术课对后进生的一些积极影响。
关键词: 攻心为上 故事激趣 适度关注 潜移默化 雕琢人心
我在美术教学中如何转变后进生方面做了一些探索,着重从以后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亲其师,信其道”,攻心为上,以雕琢人心为目的
这里,我把这句话改编一下:“从老师的角度看学生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老师会蹲下来,保持和学生一样的高度看世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我们彼此尊重,我们一起成长。”美术课无后进生,学生在高于母爱、大于友爱的氛围中很容易激起对美术的热爱。
对于个别学生的课堂捣乱,我们降低身份冷静避免冲突。不要以为自己是老师,至高无上,不允许有学生惹你。有的学生偶尔有点叛逆,不管你是不是老师,对此,我们偶尔也要适当拍拍他们的“马屁”,哄哄他们,给他们台阶下,让他们慢慢地感激你,慢慢地喜欢你,把你当做朋友。这样在课堂上他们也不好意思捣乱,因为后进生大都讲义气:老师都给足面子了,我们怎么还能在老师的课堂上“不仁不义”呢?给个别上课喜欢讲话的美术课代表当当,让他有责任感,美术课上做好带头作用,怎么还能好意思讲话呢?及时适度地肯定他们的进步,使其自觉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平时还要捕捉机会:春游时的良师益友,无意中的“邂逅”交流,生病时的多方关照……久而久之,我和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样,以后的课堂纪律能不好吗?他们课堂认真听了,安静了,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只要安静下来,他们就会慢慢地喜欢你的课。有了这个好的开端,课堂上的点拨辅导,就会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
二、故事激趣,课堂上渗透教育家的话,教学中多结合一些励志的故事
每一个班的第一节美术课,在共同欣赏作品时,常常渗透着教育家的话,以此感染学生。如开学第一节美术课的第一张幻灯片就有某学者写给儿子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平时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时,有时讲一讲画家的励志故事。如齐白石出名较晚,但有志不在年高;画竹子时让学生讲一下什么是胸有成竹,以及郑板桥画竹子下的工夫等。又如《卡通天地》这一课欣赏米老鼠时,顺便讲一讲沃尔特·迪斯尼的励志故事:27岁的迪斯尼一夜之间成为电影史上的“鬼才”、“奇才”,但有谁知道,他曾失败过多少次,绝望过多少次,他的成功在于他的永不言败与坚持不懈。这些故事让学生似乎能从自己的身上找到迪斯尼的影子。后进生很多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对自己的现状及前景很迷茫、不满及破罐子破摔,认为自己没希望。迪斯尼的故事似乎让相信改变自己还来得及,只要努力,必然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再如讲《流光溢彩》这一课时,我结合玻璃艺术品介绍本土玻雕艺术大师吴子熊,不仅在浙江,即便在全国,吴子熊的名气都很大。以砂轮作笔,用玻璃作画,在飞转的砂轮下进行玻璃雕刻,这就是吴子熊的绝技。吴子熊出生于中国浙江省仙居县一个贫困的家庭,2岁丧母,11岁丧父。他只读过4年书,在丧失双亲后便以流浪乞讨为生。后到部队澡堂当小工,16岁他进入海门玻璃厂做学徒工,一干便是几十年,他将自己整个融入玻璃这一神奇透明的世界。是饱尝贫困、艰辛之后激发的奋进之志,使吴子熊开始对玻璃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等等。一系列的励志故事让他们领悟到:失败不可怕,失败是成功之母亲,只要对未来充满憧憬希望,生活就有动力,同时,我提示他们目标不要太遥远,应触手可及,让他们慢慢地树立上进的信心。
三、培养兴趣,化解坏毛病,走向广阔天地
美术课上无后进。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等方面具有的积极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我们在讲台上潇洒地挥毫泼墨时,都会引起学生的喝彩与羡慕。后进生成绩不好,可建议他们学美术,学以后高考创造机会。初中学生人生观处于萌芽状态,可塑性大,但不稳定,使其在美术课中有事可做,将过剩的精力集中到绘画等兴趣上,挖掘其绘画等兴趣的内在动机,他的心理活动会慢慢地离开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物,而且对有妨碍的活动(如赌博。电子游戏、打群架等)加以抑制。学生在美术上取得一点成功后,觉得自己的努力有效果,就会产生自信。在此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指导,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学习的社会意义及个人意义,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合理的近景性动机的同时,帮助其树立更远大的前景性目标,使之改变对其他功课的消极态度,提示符合实际的志向水平。
四、适度关注,让后进生的学习动机大大提高
罗森培尔曾借用皮格马利翁这个词比喻老师的期望足以影响学生的学习。冯平在《价值论》中指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和享用价值,而评价就是人类发现价值、揭示价值的一种根本方法。”教育评价是教育常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适度美术教学评价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发成就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独特的价值。
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对他们鼓励,如在上卡通自画像时,一个上课总喜欢在老师讲课时插些不痛不痒的话引起全班课堂大笑的后进生好不容易懒洋洋地拿起笔,可他的作品画得很糟,但能动笔肯定是个好现象,让我找到对他赞美的机会。下课了,我把他单独拉到一边,轻轻地赞美他:“你的画,有些毕加索大师的风格,有绘画天赋,看来我要重点培养你了。”那学生说:“老师,你说得不对,我画的画自己都觉得好笑。”我接着说:“看来我上毕加索这一课时你没有认真听了。毕加索是第一个活着看见自己的画进入卢浮宫的人。他有能力把作品画得很写实,但他没这么做,他画出了他的心声。他还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一生都在向儿童画学习。你只要认真学习绘画,相信你一定会出成绩,相信我的,没错儿。”经过引导,这位学生似乎以为自己是有些绘画天赋了。接着的几节课,我经过他身边有意地给予了一些辅导。后来的美术课上,那位学生渐渐地不闹了,拿起了画笔。我想,不管这位同学画得如何,以后是否往美术方面发展,但至少现在课堂上不无所事事,无事生非了。
五、欣赏课中的优秀美术作品对改进后进生的行为品质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闪烁着理想的光辉,在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中,艺术这种毫无强制的成分能够陶冶人,提高人,在获得美感的同时还学到了知识,培养了道德,提高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形成了健康的价值理念,促进了健全人格的发展。
美术课上帮助后进生,这是我们的责任,后进生进步了,我们也有喜悦感。总之,只要不断探索,帮助后进生克服心理障碍,用心感化他们,我们的美术课就会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汪石满.中华文化精要丛书——中国教育[C].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1(1).
[2]丁钢.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C].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1).
[3]李范,主编.论美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4]尹少淳.创造力与美术教育[J].中国美术教育,1994,2.
[5][澳]德西迪里厄斯·奥班恩.艺术的涵义[M].学林出版社出版,1985.
[6]呼维存.略谈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6):13-14.
关键词: 攻心为上 故事激趣 适度关注 潜移默化 雕琢人心
我在美术教学中如何转变后进生方面做了一些探索,着重从以后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亲其师,信其道”,攻心为上,以雕琢人心为目的
这里,我把这句话改编一下:“从老师的角度看学生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老师会蹲下来,保持和学生一样的高度看世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我们彼此尊重,我们一起成长。”美术课无后进生,学生在高于母爱、大于友爱的氛围中很容易激起对美术的热爱。
对于个别学生的课堂捣乱,我们降低身份冷静避免冲突。不要以为自己是老师,至高无上,不允许有学生惹你。有的学生偶尔有点叛逆,不管你是不是老师,对此,我们偶尔也要适当拍拍他们的“马屁”,哄哄他们,给他们台阶下,让他们慢慢地感激你,慢慢地喜欢你,把你当做朋友。这样在课堂上他们也不好意思捣乱,因为后进生大都讲义气:老师都给足面子了,我们怎么还能在老师的课堂上“不仁不义”呢?给个别上课喜欢讲话的美术课代表当当,让他有责任感,美术课上做好带头作用,怎么还能好意思讲话呢?及时适度地肯定他们的进步,使其自觉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平时还要捕捉机会:春游时的良师益友,无意中的“邂逅”交流,生病时的多方关照……久而久之,我和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样,以后的课堂纪律能不好吗?他们课堂认真听了,安静了,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只要安静下来,他们就会慢慢地喜欢你的课。有了这个好的开端,课堂上的点拨辅导,就会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
二、故事激趣,课堂上渗透教育家的话,教学中多结合一些励志的故事
每一个班的第一节美术课,在共同欣赏作品时,常常渗透着教育家的话,以此感染学生。如开学第一节美术课的第一张幻灯片就有某学者写给儿子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平时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时,有时讲一讲画家的励志故事。如齐白石出名较晚,但有志不在年高;画竹子时让学生讲一下什么是胸有成竹,以及郑板桥画竹子下的工夫等。又如《卡通天地》这一课欣赏米老鼠时,顺便讲一讲沃尔特·迪斯尼的励志故事:27岁的迪斯尼一夜之间成为电影史上的“鬼才”、“奇才”,但有谁知道,他曾失败过多少次,绝望过多少次,他的成功在于他的永不言败与坚持不懈。这些故事让学生似乎能从自己的身上找到迪斯尼的影子。后进生很多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对自己的现状及前景很迷茫、不满及破罐子破摔,认为自己没希望。迪斯尼的故事似乎让相信改变自己还来得及,只要努力,必然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再如讲《流光溢彩》这一课时,我结合玻璃艺术品介绍本土玻雕艺术大师吴子熊,不仅在浙江,即便在全国,吴子熊的名气都很大。以砂轮作笔,用玻璃作画,在飞转的砂轮下进行玻璃雕刻,这就是吴子熊的绝技。吴子熊出生于中国浙江省仙居县一个贫困的家庭,2岁丧母,11岁丧父。他只读过4年书,在丧失双亲后便以流浪乞讨为生。后到部队澡堂当小工,16岁他进入海门玻璃厂做学徒工,一干便是几十年,他将自己整个融入玻璃这一神奇透明的世界。是饱尝贫困、艰辛之后激发的奋进之志,使吴子熊开始对玻璃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等等。一系列的励志故事让他们领悟到:失败不可怕,失败是成功之母亲,只要对未来充满憧憬希望,生活就有动力,同时,我提示他们目标不要太遥远,应触手可及,让他们慢慢地树立上进的信心。
三、培养兴趣,化解坏毛病,走向广阔天地
美术课上无后进。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等方面具有的积极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我们在讲台上潇洒地挥毫泼墨时,都会引起学生的喝彩与羡慕。后进生成绩不好,可建议他们学美术,学以后高考创造机会。初中学生人生观处于萌芽状态,可塑性大,但不稳定,使其在美术课中有事可做,将过剩的精力集中到绘画等兴趣上,挖掘其绘画等兴趣的内在动机,他的心理活动会慢慢地离开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物,而且对有妨碍的活动(如赌博。电子游戏、打群架等)加以抑制。学生在美术上取得一点成功后,觉得自己的努力有效果,就会产生自信。在此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指导,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学习的社会意义及个人意义,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合理的近景性动机的同时,帮助其树立更远大的前景性目标,使之改变对其他功课的消极态度,提示符合实际的志向水平。
四、适度关注,让后进生的学习动机大大提高
罗森培尔曾借用皮格马利翁这个词比喻老师的期望足以影响学生的学习。冯平在《价值论》中指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和享用价值,而评价就是人类发现价值、揭示价值的一种根本方法。”教育评价是教育常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适度美术教学评价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发成就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独特的价值。
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对他们鼓励,如在上卡通自画像时,一个上课总喜欢在老师讲课时插些不痛不痒的话引起全班课堂大笑的后进生好不容易懒洋洋地拿起笔,可他的作品画得很糟,但能动笔肯定是个好现象,让我找到对他赞美的机会。下课了,我把他单独拉到一边,轻轻地赞美他:“你的画,有些毕加索大师的风格,有绘画天赋,看来我要重点培养你了。”那学生说:“老师,你说得不对,我画的画自己都觉得好笑。”我接着说:“看来我上毕加索这一课时你没有认真听了。毕加索是第一个活着看见自己的画进入卢浮宫的人。他有能力把作品画得很写实,但他没这么做,他画出了他的心声。他还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一生都在向儿童画学习。你只要认真学习绘画,相信你一定会出成绩,相信我的,没错儿。”经过引导,这位学生似乎以为自己是有些绘画天赋了。接着的几节课,我经过他身边有意地给予了一些辅导。后来的美术课上,那位学生渐渐地不闹了,拿起了画笔。我想,不管这位同学画得如何,以后是否往美术方面发展,但至少现在课堂上不无所事事,无事生非了。
五、欣赏课中的优秀美术作品对改进后进生的行为品质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闪烁着理想的光辉,在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中,艺术这种毫无强制的成分能够陶冶人,提高人,在获得美感的同时还学到了知识,培养了道德,提高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形成了健康的价值理念,促进了健全人格的发展。
美术课上帮助后进生,这是我们的责任,后进生进步了,我们也有喜悦感。总之,只要不断探索,帮助后进生克服心理障碍,用心感化他们,我们的美术课就会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汪石满.中华文化精要丛书——中国教育[C].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1(1).
[2]丁钢.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C].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1).
[3]李范,主编.论美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4]尹少淳.创造力与美术教育[J].中国美术教育,1994,2.
[5][澳]德西迪里厄斯·奥班恩.艺术的涵义[M].学林出版社出版,1985.
[6]呼维存.略谈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6):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