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汉语言对比是基于不同国家的的文化历史背景和思维方式而进行比较分析的。本文从人称和物称角度出发,对其在英汉语言中的表达方式和英汉互译策略进行了对比研究。英语常用物称表达法,汉语常用人称表达法。物称表达法往往使文本叙述显得客观公正,结构趋于严密紧凑,语气较委婉间接。人称表达法则往往以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行为或状态。
【关键词】人称;物称;文化背景;思维方式
英汉语言比较一般从语法出发比较其语言特点,丹麦著名语言学家叶斯柏森最早提出来关于对比语法的设想。他在其名著《语法哲学》一书末尾曾指出:
“比较语法和历史语法生气勃勃的巨大影响已经得到普遍的承认,但是请允许我在结束本书之前指出,这本书观察语法事实的方法可能会为比较语法创造一种新方法,或者创造一种新的比较语法...... 这种比较不必局限于同一语系,同一起源而通过不同道路发展起来的语言,对差异最大、起源迥然不同的语言也可以加以比较。我在这里所做的可以当作一种意念性比较语法的简单雏形,我希望那些眼界比我开阔,语言知识比我更丰富的人能接过这项工作并加以进一步的发展,以便帮助我们比本书更深刻的理解人类语言和人类的思维的最内在的本质。”
人称和物称对于语言的不同运用则不仅仅是因为英汉语言的语法原则不同,更深入的研究则是源于其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和思维方式。同时语言对比研究对于英汉互译也有很大的影响,对不同语言的文化语境,语言语境及思维方式有更多的了解,有助于英汉互译过程中对源语言更好的理解和诠释,以此来运用更精确的语言表达目的语,达到“忠实而通顺”的翻译原则。
一、英汉语言文化对人称和物称的影响
英语常用物称主语,汉语常用人称主语,这是英汉语言选择主语时众所周知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也源自其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是一种传播文化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也变成了一种包容多元化的语言,许多词义都有了更宽泛的意义,还增加了许多外来词和新词等。即便如此,在根深蒂固的文化历史背景影响下,英汉语言在选词造句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臧语系,历史悠久,汉字的表意能力及组合能力很强,是一种分析型语言;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从拉丁语、古法语及其他语言中吸收了大量词汇,成为词汇量非常丰富的现代语言,是一种综合型语言。
中国的发展,不论是语言还是文化,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的思想,体现了人道精神;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庄子最早阐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后被汉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不论是儒学思想还是道家思想,都相信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主客体的一致性。这种文化思想自然使得在汉语的表达方式中突出“人”的重要地位,以意统形,强调意义的连贯,也就形成了常常用人称作主语的思维和隐形的语法特征。
英国是一个岛国,没有丰厚的农耕条件,其文化源于爱琴海文明。英国祖先是靠捕鱼,海运,采矿和经商等为生,需要在大自然中求生存求发展。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也极大的反映了西方人与自然斗争求生存的现实。到公元前700年,英国开始经历罗马入侵,日耳曼入侵,诺曼征服等,使英国与西欧大陆逐渐融为一体。在与自然斗争和受其他民族入侵的影响下,形成了英国人态度严谨的心理文化特征。与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对应,这种文化背景使得英国形成了“天人相分”的西方哲学思想。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使英语在表达形式上突出了“物”的重要地位,强调客体思维方式,形成了常用物称作主语的思维及显性的语法特征。
二、中西思维方式及人称和物称
文化历史背景是英汉语言对比的一个方面,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也是英汉语言对比的另一重要因素。连淑能《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中提到中西思维方式整体性和分析性的对比。在中英文化背景比较中提到,中国是受“天人合一”意识的影响,英国则是与之相对应的“天人相分”的意识。
从中国的小农经济,注重人与自然同生存的观念,到儒家思想提到:“儒者,兼具雅,智,善,信,礼,故以浩然之气,立于天地。”道家提倡自然无为,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八卦我们都很熟知,易经有言:“阴阳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及至老子、庄子的浑沌思维,两宋道学的这种太极思维,都注重对天、地、人的探索。这种探索从来不是孤立、分开地进行,而是把天、地、人三者有机地贯通起来进行研究,把自然、社会、人生看成是一体化的系统,互相比附、联想,这便体现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整体性思维是把世间万物或可相联系的事物进行关联性联系,注重事物的整体性和“团结”性,而不是把一个整体分割进行分析研究。汉语为语义型语言,注重内容的意会性。 汉语虽然缺乏表示句子内部语法关系的形态,但中国人的思维善于融汇语句内部各要素的语义关系。汉语形散意不散,能抓住“意义支点”,同时,又善于把语句内部的语义和语句外部的“外围语义成分”联系起来,内外结合,形成一体化的整体,从整体上去理解语句。自然地引發了中国人突出从人自身出发观察、分析和研究事物的主观性思维方式。使其在语言运用方面,也常使用人称作主语,汉语的句法特征为意合,语法特征为隐形。
英国的思想理念受古希腊文明和宗教的影响,柏拉图是古希腊时期重要的思想家,提出了“主客二分”的思想,古希腊人创立了逻辑学,将其应用于许多认知操作和几何学中。同时,受宗教影响,英国人在伦理思想观念中注重个体的人格,推崇个人主义。分析性思维,是使用规律进行逻辑推理,解释和预测物体的行为,通过辩证观点去分析事物。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在语言中,则体现为英语是语法型语言,重点研究主谓序列及其相关词类,句子结构受形式逻辑制约,注重形式的严谨。其语法特征是显性,句法特征是形合,词序比较自由,构词比较灵活。 例如,
1) What was the Louvre in Paris like? It was so interesting that I went several times.
巴黎的罗浮宫怎么样?太有趣味了,我去了好几次哩。
2)便觉得有三分怅惘,三分无奈,然而思之又觉释然。
A touch of frustration and helpless comes over me. However, a second thought
brings me relived calm.
英汉互译中人称和物称的表现方式
英语重逻辑,强调事物的客观性,注重形合,常使用物称;汉语重主体思维,强调从自我出发来叙述事物,注重意合,常使用人称。汉语重人称,英语重物称,这一特点主要变现在如何使用主语和动词方面。例如,
1)当下刘姥姥听到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意,越发喜得手舞足蹈起来。
Now the music, on top of the wine, set Granny Liu waving her arms and beating time with her feet for sheer delight.
2)An urgent telegraph hurried him to Los Angeles.
他收到一份緊急电报,匆匆去了洛杉矶。
上面的例句在进行英汉互译时,汉语的人称译为英语时转换成了物称;英语中的物称译为汉语时转换成了人称。汉语强调“什么人怎么样了”,而英语中强调“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
英汉转换时,英语中常用非人称代词“it”作主语。代词“it” 可用来代替人以外的生物或事物,还可作填补词、先行词、虚义词或强调词等。英语的非人称代词“it”往往使句子显出物称倾向,所以英语常采用“无灵主语”,用抽象名词,无生命的事物名称作主语表示人或社会团体的动作和行为,同时用表示人动作和行为的“有灵动词”作谓语,以此凸显拟人化修辞色彩或含蓄的语气。汉语没有这类用法的非人称代词,因而常用人称,即“有灵主语”,或省略人称,或采用无主句,并且汉语中常是“有灵主语”和“有灵动词”例如,
1)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enemy can not conquer us by force of arms.
2)他这件事做得多好,这真是了不起。
It is wonderful how well he did it.
三、结语
总体来说,中国“天人合一”和英国“天人分立”这两种对立的思想已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两个国家的各个方面。对于主语人称和物称的选择是语言应用的一方面,同时,进行英汉语言互译时,也要注意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在选词造句方面要符合源语言和目的语的用语原则。
参考文献:
[1] 陈宏薇.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2]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 李鸿春.中西分析型与综合型思维在英汉句法上的体现[J].青海师专学报,2008(4):106-108
[4] 邵志洪.英汉对比翻译导论 [M]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范红霞(1993-)女,籍贯:山西省临汾市,研究生在读,英语笔译专业。
【关键词】人称;物称;文化背景;思维方式
英汉语言比较一般从语法出发比较其语言特点,丹麦著名语言学家叶斯柏森最早提出来关于对比语法的设想。他在其名著《语法哲学》一书末尾曾指出:
“比较语法和历史语法生气勃勃的巨大影响已经得到普遍的承认,但是请允许我在结束本书之前指出,这本书观察语法事实的方法可能会为比较语法创造一种新方法,或者创造一种新的比较语法...... 这种比较不必局限于同一语系,同一起源而通过不同道路发展起来的语言,对差异最大、起源迥然不同的语言也可以加以比较。我在这里所做的可以当作一种意念性比较语法的简单雏形,我希望那些眼界比我开阔,语言知识比我更丰富的人能接过这项工作并加以进一步的发展,以便帮助我们比本书更深刻的理解人类语言和人类的思维的最内在的本质。”
人称和物称对于语言的不同运用则不仅仅是因为英汉语言的语法原则不同,更深入的研究则是源于其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和思维方式。同时语言对比研究对于英汉互译也有很大的影响,对不同语言的文化语境,语言语境及思维方式有更多的了解,有助于英汉互译过程中对源语言更好的理解和诠释,以此来运用更精确的语言表达目的语,达到“忠实而通顺”的翻译原则。
一、英汉语言文化对人称和物称的影响
英语常用物称主语,汉语常用人称主语,这是英汉语言选择主语时众所周知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也源自其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是一种传播文化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也变成了一种包容多元化的语言,许多词义都有了更宽泛的意义,还增加了许多外来词和新词等。即便如此,在根深蒂固的文化历史背景影响下,英汉语言在选词造句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臧语系,历史悠久,汉字的表意能力及组合能力很强,是一种分析型语言;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从拉丁语、古法语及其他语言中吸收了大量词汇,成为词汇量非常丰富的现代语言,是一种综合型语言。
中国的发展,不论是语言还是文化,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的思想,体现了人道精神;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庄子最早阐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后被汉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不论是儒学思想还是道家思想,都相信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主客体的一致性。这种文化思想自然使得在汉语的表达方式中突出“人”的重要地位,以意统形,强调意义的连贯,也就形成了常常用人称作主语的思维和隐形的语法特征。
英国是一个岛国,没有丰厚的农耕条件,其文化源于爱琴海文明。英国祖先是靠捕鱼,海运,采矿和经商等为生,需要在大自然中求生存求发展。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也极大的反映了西方人与自然斗争求生存的现实。到公元前700年,英国开始经历罗马入侵,日耳曼入侵,诺曼征服等,使英国与西欧大陆逐渐融为一体。在与自然斗争和受其他民族入侵的影响下,形成了英国人态度严谨的心理文化特征。与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对应,这种文化背景使得英国形成了“天人相分”的西方哲学思想。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使英语在表达形式上突出了“物”的重要地位,强调客体思维方式,形成了常用物称作主语的思维及显性的语法特征。
二、中西思维方式及人称和物称
文化历史背景是英汉语言对比的一个方面,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也是英汉语言对比的另一重要因素。连淑能《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中提到中西思维方式整体性和分析性的对比。在中英文化背景比较中提到,中国是受“天人合一”意识的影响,英国则是与之相对应的“天人相分”的意识。
从中国的小农经济,注重人与自然同生存的观念,到儒家思想提到:“儒者,兼具雅,智,善,信,礼,故以浩然之气,立于天地。”道家提倡自然无为,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八卦我们都很熟知,易经有言:“阴阳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及至老子、庄子的浑沌思维,两宋道学的这种太极思维,都注重对天、地、人的探索。这种探索从来不是孤立、分开地进行,而是把天、地、人三者有机地贯通起来进行研究,把自然、社会、人生看成是一体化的系统,互相比附、联想,这便体现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整体性思维是把世间万物或可相联系的事物进行关联性联系,注重事物的整体性和“团结”性,而不是把一个整体分割进行分析研究。汉语为语义型语言,注重内容的意会性。 汉语虽然缺乏表示句子内部语法关系的形态,但中国人的思维善于融汇语句内部各要素的语义关系。汉语形散意不散,能抓住“意义支点”,同时,又善于把语句内部的语义和语句外部的“外围语义成分”联系起来,内外结合,形成一体化的整体,从整体上去理解语句。自然地引發了中国人突出从人自身出发观察、分析和研究事物的主观性思维方式。使其在语言运用方面,也常使用人称作主语,汉语的句法特征为意合,语法特征为隐形。
英国的思想理念受古希腊文明和宗教的影响,柏拉图是古希腊时期重要的思想家,提出了“主客二分”的思想,古希腊人创立了逻辑学,将其应用于许多认知操作和几何学中。同时,受宗教影响,英国人在伦理思想观念中注重个体的人格,推崇个人主义。分析性思维,是使用规律进行逻辑推理,解释和预测物体的行为,通过辩证观点去分析事物。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在语言中,则体现为英语是语法型语言,重点研究主谓序列及其相关词类,句子结构受形式逻辑制约,注重形式的严谨。其语法特征是显性,句法特征是形合,词序比较自由,构词比较灵活。 例如,
1) What was the Louvre in Paris like? It was so interesting that I went several times.
巴黎的罗浮宫怎么样?太有趣味了,我去了好几次哩。
2)便觉得有三分怅惘,三分无奈,然而思之又觉释然。
A touch of frustration and helpless comes over me. However, a second thought
brings me relived calm.
英汉互译中人称和物称的表现方式
英语重逻辑,强调事物的客观性,注重形合,常使用物称;汉语重主体思维,强调从自我出发来叙述事物,注重意合,常使用人称。汉语重人称,英语重物称,这一特点主要变现在如何使用主语和动词方面。例如,
1)当下刘姥姥听到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意,越发喜得手舞足蹈起来。
Now the music, on top of the wine, set Granny Liu waving her arms and beating time with her feet for sheer delight.
2)An urgent telegraph hurried him to Los Angeles.
他收到一份緊急电报,匆匆去了洛杉矶。
上面的例句在进行英汉互译时,汉语的人称译为英语时转换成了物称;英语中的物称译为汉语时转换成了人称。汉语强调“什么人怎么样了”,而英语中强调“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
英汉转换时,英语中常用非人称代词“it”作主语。代词“it” 可用来代替人以外的生物或事物,还可作填补词、先行词、虚义词或强调词等。英语的非人称代词“it”往往使句子显出物称倾向,所以英语常采用“无灵主语”,用抽象名词,无生命的事物名称作主语表示人或社会团体的动作和行为,同时用表示人动作和行为的“有灵动词”作谓语,以此凸显拟人化修辞色彩或含蓄的语气。汉语没有这类用法的非人称代词,因而常用人称,即“有灵主语”,或省略人称,或采用无主句,并且汉语中常是“有灵主语”和“有灵动词”例如,
1)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enemy can not conquer us by force of arms.
2)他这件事做得多好,这真是了不起。
It is wonderful how well he did it.
三、结语
总体来说,中国“天人合一”和英国“天人分立”这两种对立的思想已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两个国家的各个方面。对于主语人称和物称的选择是语言应用的一方面,同时,进行英汉语言互译时,也要注意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在选词造句方面要符合源语言和目的语的用语原则。
参考文献:
[1] 陈宏薇.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2]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 李鸿春.中西分析型与综合型思维在英汉句法上的体现[J].青海师专学报,2008(4):106-108
[4] 邵志洪.英汉对比翻译导论 [M]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范红霞(1993-)女,籍贯:山西省临汾市,研究生在读,英语笔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