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设疑小技巧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f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需要教师千锤万凿般精心预计,方能事半功倍,激发思维水到渠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智慧的课堂设疑,能巧妙地导活课堂,学生的思维像激起的浪花,碰出朵朵涟漪,此时往往会语出惊人,闪现智慧的火花。
  关键词:有效问题 合乎时宜 难易适度 角度适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学思结合的名言教师不仅耳熟能详,且清晰地体会到学而不思的学生,学习停留在浅层面。要引导学生学有进步,须在启发学生思考上下功夫,想方设法让不爱思考的学生爱思、会思,让爱思考的学生多思、深思。教师有目的地设置问题,对问题进行锤炼,形成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从而引起学生认识的兴趣和认识上的矛盾,形成探究的愿望,激发学生自主、能动、积极、创造性地进行思考。
  一、 恰当的时机出现问题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带领学生解读文本时,准确度、广度、深度、强度常被忽视。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适时的提问能给学生以启迪,激发他们在求知过程中主动思考,积极思考。而问题出现的时机不同,效果也不同。如在学习《中彩那天》第二节时,对于父亲的形象,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适时提问:父亲有怎样的品质?“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怎样理解? 学生稍一讨论就明确了:这是个诚实守信的父亲。中彩的车子被领走了,但父亲得到的是人情和道义,是更多真正的朋友,是心灵的宁静和快乐。适时的提问有利于把握对人物的认识,对课文的理解。而这样的问题需要教师精心的预设,备课时锤炼文本才能得到。
  二、以精练的语言提问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写过一首绝句总结他画竹的经验:“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课堂问题的设计也要有舍弃,不仅要内容简洁,有目标价值,还应具有综合性强、思考量大的特点;它必须难易适度,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促使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欲望。这样的问题应该是关键性的,有深度的、有探讨价值的,或者是能够引发全局的。以简驭繁,才能有的放矢。如在《中彩那天》这一课中,在课堂导入之后,我请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赏析全文时,适时出示问题一:爸爸为什么把中彩的车子还给库伯?让学生思考讨论后,较快地得出“诚实守信”这一中心。解决这个问题之后,我提出第二个问题:文章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呢?引导学生从写法角度入手赏析全文。通过讨论感知文章运用了对比写法,即我与父亲的对比和父亲还车前后的心理对比来突出主题——诚实守信。有的放矢,“纲举目张”,有效的问题设计既可解决难点,又可为后文的学习作铺垫。
  三、设置问题的情境
  我们的孩子还处在感性思维占主要地位的阶段,尚未有文学积淀,要在几分钟内进入文本情境中,是难之又难的事。如《登天都峰》一课中,如没有辅助,要让一直生活在平原之地的孩子来理解山峰的险峻是很难做到的,更遑论理解爬山峰的艰难了。此时不防创设一个情境:天都峰如刀削般挺拔,山顶耸入云霄,朵朵云彩在山腰环绕。要爬上这样的一座山,你认为会是怎样的?一个问题引发了一阵思考的热潮。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观察思考问题,让多种信息互相交流,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问题的解决也就更容易了。
  四、应关注问题方式、切入角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不仅是从我手中接过知识的砖头,不仅考虑把它们垒到哪里去,而且还仔细地端详这究竟是些什么样的砖头,它们是不是用那种构筑一座坚固的楼房所必需的材料制成的。”这段话让我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绝不是承受教师讲解的容器,而是一个个体思考的过程。而思考,是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是学习深入的源头,启迪知识的钥匙。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窦,引发积极的思考。所以,提问应注重方式方法。
  我们知道,对于一些有难度的的问题,按照常规思路直截了当正面发问,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曲问就不一样了。“曲”指问题答案不能浅显直露,而是让学生通过仔细思考后才能发现。特级教师钱梦龙说得好:“所谓曲问,是运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侧翼寻找思维的切入口;不是一味正面硬攻。”曲问多见巧思,易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例如,教学《火红的枫叶》一文时,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这样曲问:“你知道哪一天是老师的节日吗?如果你就是找枫叶的小朋友,在这一天里,你想跟老师说些什么?”让学生把课文内容和老师的节日联系起来,学会珍惜老师的劳动,达到尊师爱学的目的。熟练运用曲问方式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以问激疑,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开动脑筋去求知、求疑、求解,使學生学有所得,增长智慧。
其他文献
说实话,做个仁慈的老师,做个仁慈的班主任实属无奈的选择。一来长得胖乎乎,用我女儿的话“很Q”,天生没那严肃的样,二来从教十五六年来没啥头衔让人敬畏。三来生性软弱,怕软又怕硬。四是本人是个妇女,妇人之仁嘛。  本届初一学生的学习成绩实在不能昧着良心恭维。特别是我的班级,成绩年级排名倒数有三位,且年级最后一名也在其中。如果一味地看成绩来评价这个班,没救了。可这又能怎样?每个孩子在父母的心中都是块宝,
期刊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充满人文关怀、具有生命意识的课本资源,创造性地进行生命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关注生存危机,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使学生身心能够得到充分健康、和谐的发展,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呢?  生命是一个过程,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顿。这和成功、幸福一样,
期刊
摘要: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经过研究,我将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简化,将学生的课前自主探究放到课堂上进行,每堂课前半部分学生自主探究,后半部分合作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 农村小学 信息技术  2016年以来,笔者所在的学校进行了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我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也参与了此次实验。实验中,我们逐步完善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期刊
摘要:随着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错误和答题失误出现的频率大为下降,但母语负迁移仍然是其学习的瓶颈。本文立足于母语负迁移问题,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在分析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以提高初中生英语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整体英语素质。  关键词:母语负迁移 英语教学 初中生  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及生源的大众化导致了学生受教育程度的较大差异,整体素质和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学生
期刊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本文愿就此谈点拙见,以期引起同仁的兴趣,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来推动中学英语教学。  英语课堂上正确的师生关系是合作关系。师生团结合作,老师认真传授,学生积极思考。尊师爱生,老师乐教,学生乐学,这种合作关系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期刊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学生生活为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置课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在生活中的物理規律,并不断地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得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由此可以看出,生活化教学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内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生活相融合,切实的感受物理学科的科
期刊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集语文知识、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方面的综合体现,由此也成为语文教学中最令教师头痛的一项内容。教师往往花的精力最多,收效不大。如何给学生们治治这“头痛”病,我来谈谈我自己的几点拙见。  一、注重积累,力争厚积而薄发  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过不歇。”这就告诉我们写作要在积累上下功夫。厚积才能薄发,小学生没有一定的
期刊
摘要: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意识,在教学中需要教育技术的支撑和辅助。利用多媒体动感的画面、多变的音效及丰富的资源为学生创设相对真实的英语语境,在相应的时间内诠释尽可能多的抽象概念。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教育技术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
期刊
一、语法填空题的特点  语法填空题是近几年的中考新题型,语法知识存在于语篇,因此以语篇作为考查语法的材料更符合语言学习的真实情境。语法填空题一般是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留空10个。一般考查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的连贯性。  二、语法填空题的命题关注点  ①从句法和词法考查语法基础知识,兼顾考查行文逻辑、惯用法、构词法、固定短语或句型。②考查语境题——连词(并列、转折);介词;代词;冠词;助动词
期刊
回顾数年来的新课程标准实施,教育体系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教育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整体教体系育改革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我们广大的人民教师身在学校,心系国家,人人为了培养祖国的未来栋梁而浇灌着花朵,个个爱岗敬业,辛勤耕耘着。然而,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迁,先进的教育浪潮正在不断地席卷取代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所以说如果我们教师自己一旦停止了学习钻研,停止了探索攀登而整日坐兵养息
期刊